- 糖尿病營養食療看這本就夠了
- 華鑫編著
- 1596字
- 2018-12-30 20:03:20
糖尿病預防及控制的飲食原則
周末正在家中休息,秦阿姨的兒子來拜訪。寒暄之后,他問我:“聽他們說糖尿病也會遺傳,有沒有什么法子可以預防?世界上的美味佳肴太多了,我可不想下半輩子都一邊看著美食流口水,一邊為了健康壓抑自己。”他這一番開門見山的率真之言引得我哈哈大笑,然后我告訴他:“未雨綢繆是好的,不過杞人憂天就過猶不及了。科學合理的飲食不僅可以讓自己的味蕾得到滿足,還可以有效預防糖尿病,對于糖尿病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他連忙催我給他好好說說,我說:“其實很簡單,記住了飲食五原則,健康就可信手拈來。”
一 多樣化平衡膳食
全面而均衡的膳食對于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健康的守護者,能為我們的身體筑起抵御疾病的長城。與正常人相比,多樣而平衡的飲食對于糖尿病患者具有更為積極的意義,谷物、禽肉、蛋奶、魚蝦、蔬菜和水果每天都需要食用,不可偏食其中一種。糖尿病患者的飲食應做到主副食合理搭配,粗糧和細糧搭配,葷素搭配,并且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而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地隨自己主觀喜好而定。
二 低糖、限脂肪飲食
低糖飲食和限脂肪飲食可以幫助我們有效控制體重和血糖,高糖、高脂肪飲食不僅會使我們的體重“日新月異”,還是升高血糖、降低胰島素活性的禍首。不論是預防還是控制糖尿病,低糖飲食和限脂肪飲食都具有重大意義,既有助于穩定血糖,控制總熱量,又可以防止肥胖,保護心血管健康。
這里需要指出的是:第一,低糖飲食是指少吃富含葡萄糖、蔗糖、麥芽糖的食物,即少吃甜的食物,而不是少吃主食,我們鼓勵每日攝入足夠的主食,但最好均分至各餐中;第二,限制脂肪并不是完全不吃脂肪,而是適量食用,同時盡量減少飽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攝取,適量食用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
三 高纖維飲食
中國有句成語叫做“心寬體胖”,又有句俗話說得好,“能吃是福”。在很多老年人看來,胖胖的體態才是健康、有福氣的象征。雖然年輕人與時俱進地追求骨感美,對減肥這一終身事業孜孜不倦,可事實卻是肥胖的人越來越多。為什么很多朋友在減肥的道路上會屢戰屢敗呢?飲食不健康和缺乏運動是其中的關鍵因素。不健康的飲食包括喜食高糖、高脂肪的食物,也包括越來越少地食用粗糧、蔬菜、水果等高纖維食物。
我們提倡的高纖維飲食即是提高膳食中膳食纖維的含量,每天攝取足量的膳食纖維以維持人體健康。膳食纖維可以增加人體的飽腹感,維持消化系統的正常運轉。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還可以起到緩解饑餓感、改善葡萄糖耐量、防止飯后血糖大幅度升高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膳食纖維雖然有助于預防和控制糖尿病,卻不是多多益善的,而應適量食用。否則,食用過量的高膳食纖維食物只會造成營養素流失,出現腹痛、腹瀉、腹脹等不適癥狀。
四 定時、定量、多餐
幾千年前的《千金要方》中已經提出吃飯要定時定量的觀點了——“飲食以時,饑飽得中”,養成規律用餐的習慣可以使食物得到充分的消化與吸收,同時使胃腸有休息調整的時間。相反,暴飲暴食、饑一頓飽一頓則會影響消化功能和效果,甚至會誘發胃擴張、胰腺炎、膽囊炎、胃腸炎等諸多疾病。
定時定量地進餐有助于糖尿病患者穩定血糖,保證身體所需的熱量和營養供給。一般來講,根據自身情況確定每日所需總熱量之后,三餐熱量分布大約為1/5、2/5、2/5,一日四餐則為1/7、2/7、2/7、2/7。
五 靈活調整飲食
“因人而異”也是防治糖尿病的一個重點。每個健康的人、每個準糖尿病患者、每個糖尿病患者的具體情況都有所不同,每天的飲食也就不可能搞一刀切的整齊劃一標準,正確的做法是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包括自身的健康狀況或病情、年齡、職業、身高、體重)科學合理地制訂飲食方案,然后依據自身的健康狀況或者病情及時調整,如消瘦的糖尿病患者可以適量放寬主食的攝取量,保證總熱量的供給,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則需要嚴格遵循低熱量、低脂肪的飲食原則,嚴格控制每日總熱量的提供。體力勞動加重或者活動較多時可以適量增加主食的數量或者以水果作為加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