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 對床夜語
  • 范晞文
  • 4531字
  • 2015-11-24 14:47:11

李太白《北上行》,即古之《苦寒行》也。《苦寒行》首句云“北上太行山崗,艱哉何巍巍”,因以名之也。太白詞有云:“磴道盤且峻,叢凌穹蒼。馬足蹶側石,車輪摧高岡。又:“殺氣毒劍戟,嚴風裂衣裳。”此正古詞“羊腸坂詰屈,車輪為之摧。樹木何蕭瑟,北風聲正悲。”太白又有“奔鯨夾黃河,鑿齒屯洛陽。猛虎又掉尾聲,磨牙皓秋霜”,亦古詞“熊罷對我蹲,虎豹夾路啼。”又:“汲水澗谷阻,采薪隴坂長。草木不可餐,饑飲零露漿。”是亦古詞“行行日已遠,人馬同時饑。擔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特詞語小異耳。陸士衡謝靈運諸作,亦不出此轍。若老杜則不然,曰:“漢時長安一丈雪,牛馬毛寒縮如猬。”又:“凍埋蛟龍南浦縮,寒刮肌虜北風利。”一空故習矣。

老杜詩:“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無。”前輩謂此聯能窮物理之變,探造化之微。又有句云:“久露晴初濕,高云薄未還。”又:“晚照斜初徹,浮云薄未歸。”雖不迨前作,然含悠揚不迫之意,他人未易及也。若“塞云多斷續,連日少光輝。”又“蜀星陰見少,江雨夜聞多”。則又於前所稱者不同也。

老杜多欲以顏色字置第一字,卻引實字來,如“紅入桃花嫩,青歸柳葉新”是也。不如此,則語既弱而氣亦餒。他如“青惜峰巒過,黃知橘柚來”,“碧知湖外草,紅見海東云”,“綠垂風折筍,紅綻雨肥梅”,“紅浸珊瑚短,青懸薜荔長”,“翠深開斷壁,紅遠結飛樓”,“翠乾危棧竹,紅膩小湖蓮”,“紫收岷嶺芋,白種陸池蓮”,皆如前體。若“白摧朽骨龍虎死,黑人太陰雷雨垂”,益壯而險矣。

老杜詩:“冬溫蚊蚋在,人遠鳧鴨亂。”詩意謂因冬之溫,故尚有蚊蚋,因人之遠,故鳧鴨得恣其亂,默有所寓也。韓子蒼乃謂人遠如鳧鴨之亂,恐非公意。況此十字正是五言句法。

“牽牛出河西,織女處其東。萬古永相望,七夕誰見同。神光竟難候,此事終朦朧。”觀此則老杜不敢世俗說也。然又有詩云:“牛女年年渡,何曾風浪生。”

“無貴賤不悲,無富貧亦足。萬古一骸骨,鄰家遞歌哭。”又:“禍首燧人氏,厲階董狐筆。君看燈燭張,轉使飛蛾密。”達道之言也,詩云乎哉?

《自京赴奉先》有云:“入門聞號兆,幼子饑已卒。吾寧舍一哀,里巷猶嗚咽。所愧為人父,無г盤餐。”《赴王十五會》云:“病身虛俊味,何幸飫兒童。”

“寄書問三川,不知家在否。比聞同罹禍,殺戮到雞狗。幾人全性命,盡室豈相偶。自寄一封書,今已十月后,反畏消息來,寸心亦何有!”亂離之后,殺戮殆盡,其能全家生免者幾希矣,故反畏其消息之回。《憶昔》云:“洛陽宮殿燒焚盡,宗廟新除狐兔穴。傷心不忍問耆舊,復恐初從亂離說。”亦慮其動懷舊之悲也。

“干戈猶在眼,儒術豈謀身。”“纟丸不餓死,儒冠多誤身。”感憤之作也,曾何傷。若“儒術於我何有哉,孔丘盜跖俱塵埃”,叱圣人之名,而使之與盜賊同列,嘻!得罪於名教亦甚焉。或謂孟子曰舜跖之徒,舜與跖豈可徒耶,然為利為善之別,亦昭然矣。

《寄岑參》云:“沉吟坐秋軒,飯食錯昏晝。”謂懷人之深,至忘昏晝也。《夔府詠懷》云:“奴仆何知禮,恩榮錯與權。”謂小人之僭不可假借也。《至日》云:“何人錯憶窮愁日,愁日隨一線長。”《堂成》云:“旁人錯比揚雄宅,懶惰無心作《解嘲》。”《呀鶻》云:“清秋落日已側身,過雁歸鴉錯回首。”他如“尚錯雄鳴管”,“錯揮鐵如意”及“舉目貪看鳥,回頭錯應人”,“江邊老翁錯料事,眼暗不見風塵清”,雖出一手,而用之工拙,亦甚易辨。

《漢書》:“大兒孔文舉,小兒楊德祖。”《最能行》云:“小兒學問止《論語》,大兒結束隨商旅。”《徐卿二子歌》:“大兒九齡色清澈,秋水為神玉為骨。小兒五歲氣食牛,滿堂賓客皆回頭。”《劉少府畫山水歌》:“大兒聰明到,能添老樹巔崖里。小兒心孔開,貌得山僧及童子。”本漢語也。

子厚:“西岑極遠目,毫末皆可了。”老杜有“齊魯青未了”。劉禹錫“一方明月可中庭”,老杜有“清池可方舟”。退之“綠凈不可唾”,老杜“自為青城客,不咋青城地”,乃知老杜無所不有。

高《九日》詩云:“縱使登高斷腸,不如獨坐空搔首。”老杜有“羞將短發還吹帽,笑倩旁人為整冠”,亦反其事也。結句云:“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與劉希夷“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之意同。氣長句雅,俱不及杜。戴叔倫《對月》云:“明年此夕游何處,縱有清光知對誰。”欲脫其胎而不可,蓋才力不逮也。東坡用其意,作《中秋月》詩云:“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遂成絕句。

高詩云:“林稀落日行人少,醉後無心怯路歧。”老杜有“前村山路險,歸醉每無愁”,詞簡意工,孰臻其妙,學造語者宜知之。又如楊衡詩云:“正是憶山時,復送歸山客。”張籍云:“長因送人處,憶得別家時。”盧象《還家》詩云:“小弟更孩幼,歸來不相識。”賀知章云:“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語益換而益佳,善脫胎者宜參之。近時嚴坦叔《還家》詩,亦有“舊時巷陌渾忘記,卻問新移來住人”,頗得知章之遺意。

老杜《得弟信》詩云:“浪傳烏鵲喜,深負詩。”《喜觀即到》詩云:“待爾嗔烏鵲,拋書示。”是皆用“”寓兄弟事。其憶之則云:“百戰今誰在,三年望汝歸。”別之則云:“數杯巫峽酒,百丈內江船。”又止於盡憶別之意,未嘗用事也,亦何害其不為憶弟別弟之詩。其他與子侄之詩亦然。近因舉許渾《示弟》詩,有云:“家貧為客早,路遠得書稀。”或謂不見示弟之意,不足為佳,似未嘗讀杜詩也。

好句易得,好聯難得,如“池塘生春草”之類是也。唐人:“天勢圍平野,河流入斷山。”“朽關生濕菌,傾屋照斜陽。”“風兼殘雪起,河滯斷冰流。”“興闌啼鳥換,坐久落花多。”“客尋朝磬至,僧背夕陽歸。”“廢巢侵燒色,荒冢人入鋤聲。”“石梯迎雨潤,沙井帶潮堿。”“迸筍侵窗長,驚蟬出樹飛。”下句皆勝於上。老杜固不當以此論其工拙,然亦時有此作。如“地卑荒野大,天遠暮江遲”,“亂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風”,“深山催短景,喬木易高風”,“岸風翻夕浪,舟雪灑寒燈”,“風箏吹玉柱,露井凍銀床”,“薄云巖際宿,孤月浪中翻”,“遠鷗浮水靜,輕燕受風斜”等句,皆不免此病。

“十日君家把酒杯,六年波浪與塵埃不知烏石岡邊路,到老相尋得幾回。”人謂此詩本顧況“一別二十年,人堪幾回別”之句。予讀老杜《別唐十五》詩云:“九載一相逢,百年能幾何。”顧之意或原於此。張籍有絕句云:“山東二十馀年別,今日相逢在上都。說盡向來無限事,相看摩捋白髭須。”句不同而意極長。使後人能於其中易以一字,則不足以為絕句。賈島亦有“舊國別多日,故人無少年”,與張意同。

韓《落花》詩:“總得苔遮猶慰意,便教泥污更傷心。”弱甚。老杜有“縱教醉里風吹盡,可待醒時雨打稀”,去輩遠矣。王建亦有“且愿風留著,唯愁日炙銷”,正堪與詩上下。

詩用古人名,前輩謂之點鬼簿,蓋惡其為事所使也。如老杜“但見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廣不封侯”,“今日朝廷須汲黯,中原將帥憶廉頗”等作,皆借古以明今,何患乎多?李商隱集中半是古人名,不過因事造對,何益於詩?至有一篇而疊用者,如《茂陵》云:“玉桃偷得憐方朔,金屋修成貯阿嬌。誰料蘇卿老歸國,茂陵松柏雨蕭蕭。”此猶有微意。《牡丹》詩云:“錦幃初見衛夫人,繡被猶堆越鄂君。石崇蠟燭何曾翦,荀令香爐可待熏。”不切甚矣。

詩人形容新臺之事,不過曰:“新臺有Г,河水イイ。燕婉之求,不鮮。”形容公子頑之事,不過曰:“墻有茨,不可掃也。中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也。”如是而已。李商隱詠真妃之事,則曰:“平明每幸長生殿,不從金輿唯壽王。”彰君之惡也。圣人答陳司敗知禮之問,恐不爾也。又:“未免被他褒女笑,只教天子暫蒙塵。”又:“君王若道能傾國,玉輦何由過馬嵬。”又:“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皆有重色輕天下之心,大抵商隱之詩類如此。如《東阿王》云:“君王不得為天子,半為當年賦洛神。”曼倩詞云:“如何漢殿穿針夜,又向窗中覷阿環。”至有“趙后樓中赤鳳來”之句,發乎情止乎禮義之意安在?

人知許渾七言,不知許五言亦自成一家。知劉長卿五言,不知劉七言亦高。許五言如:“樹色隨山迥,河聲入海遙。”“月高花有露,煙合水無風。”“別馬嘶營柳,驚烏散井桐。”“海風聞鶴遠,潭日見魚深。”全篇如《示弟》云:“自爾出門去,淚痕常滿衣。家貧為客早,路遠得書稀。文字誰人識,煙波幾日歸?秋風正搖落,孤雁又南飛。”長卿七言,《登馀干古城》云:“孤城上與白云齊,萬元古蕭條楚水西。官舍已空秋草綠,女墻猶在夜烏啼。平沙涉涉來人遠,落日亭亭向客低。沙鳥不知陵谷變,朝來暮去弋陽溪。”其他散句如:’漢口夕陽斜渡鳥,洞庭秋水遠連天。“江上月明胡雁過,淮南木落楚山多。”“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措思削詞皆可法。馀則珠聯玉映,尤未易遍述也。

許渾絕句亦佳,但句法與律詩相似,是其所短耳。《學仙》云:“聞有三山不知處,茂陵松柏滿西風。”《緱仙廟》云:“曲終飛去不知處,山下碧桃春自開。”《秋思》云:“高歌一曲掩明鏡,昨日少年今白頭。”皆無衰靡之氣。若《旌儒廟》云:“廟前亦有商山路,不學老翁歌《紫芝》。”《四皓廟》云:“山酒一卮歌一曲,漢家天子忌功臣。”則雄拔藻麗之中,有一段議論在,又與前作不侔矣。其《始皇墓》云:“一種青山秋草里,路人惟拜漢文陵。”曹鄴亦有“行人上陵過,卻拜扶蘇墓”,扶蘇非有德於人者,意亦不如許。

“風定花猶落,鳥鳴山更幽。”前輩謂上句置靜意於動中,下句置動意於靜中,是猶作意為之也。劉長卿“片云生斷壁,萬壑遍疏鐘”,其體與前同,然初無所覺,咀嚼既久,乃得其意。

《有所思》,古樂府云:“有所思,思昔人,曾閔二子善養親。和顏色,奉昏晨,至誠通神明。”傳者一失於正,遂致庾肩吾有“拂匣看離扇,開箱見別有衣。”吳均有“春風驚我心,秋露傷君發。”至盧仝則云:“當時我醉美人家,美人顏色嬌如花。今日美人棄我去,青樓珠箔天之涯。”豈亦傳習之誤耶?或謂仝此詩自有所寓云。

崔豹《古今注》曰:《札梁妻》者,札殖妻妹朝日所作也。殖戰死,妻曰:“上無父,中無夫,下無子,人生之苦至矣。”乃抗聲長哭,札都城感之而頹,遂投水死。其妹悲姊之貞,乃作歌,名曰《札梁妻》焉。梁,殖之字也。《列女傳》曰:“齊莊公襲莒,殖戰而死。”僧貫休乃云:“秦之無道兮四海枯,筑長城兮遮北胡。筑人筑土一萬里,札梁貞婦啼嗚嗚。上無父兮中無夫,下無子兮孤復孤。一號城崩塞色苦,再號札梁骨出土。疲魂饑魄相逐歸,陌上少年毋相非。”味其詞,則札梁乃秦之筑城卒,其妻亦未嘗死也。(殖戰而死下,似有脫文。)

吳融“見多鄰犬遙相認,來慣幽禽近不驚”,與雍陶“初歸山犬翻驚主,久別江鷗卻避人”之句同。白樂天“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語頗直,不如王建“家中見月望我歸,正是道上思家時”有曲折之意。劉商《柳》詩“幾回離別折欲盡,一夜春風吹又長”,不如樂天《草》詩“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語簡而思暢。或又謂樂天此聯,不如“春入燒痕青”之句。

吳融《秋樹》詩云:“曉煙散去陰全薄,明月臨來影半空。”姚倫:“亂聲千葉下,寒影一巢孤。”或許其有摹寫之工。劉方平有“萬影皆因月,千聲各為秋”,亦佳,但不題樹。然起句云“林塘夜泛舟,蟲響荻颼颼”,引帶而下,頓覺精彩。盧綸《山中古木》云:“墜葉鳴荒竹,斜根擁斷蓬。半侵山影里,長在水聲中。”思致亦不淺。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阳县| 革吉县| 晋中市| 龙口市| 洮南市| 宜昌市| 玛多县| 青浦区| 柘城县| 博湖县| 寻甸| 弥勒县| 酉阳| 航空| 偏关县| 宜州市| 吴堡县| 弥渡县| 临桂县| 荥阳市| 绥棱县| 崇文区| 兴海县| 桑日县| 巩留县| 夏邑县| 邵阳县| 三门县| 同德县| 嘉兴市| 军事| 日喀则市| 随州市| 商河县| 阿勒泰市| 上虞市| 雅江县| 江源县| 鹤峰县| 镇巴县| 鄂尔多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