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 對床夜語
  • 范晞文
  • 4537字
  • 2015-11-24 14:47:11

嚴滄浪羽云:禪道惟在妙悟,詩道亦在妙悟。惟悟乃為當行,乃為本色。然悟有淺深,有分限之悟,有透徹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漢魏尚矣,不假悟也。陶謝至盛唐諸公,透徹之悟也。他雖有悟者,皆非第一義也。姜白石夔亦有云:文以文而工,不以文而妙,然舍文無妙,圣處要自悟。蓋文章之高下,隨其所悟之深淺,若看破此理,一味妙悟,則徑超直造,四無窒礙,古人即我,我即古人也。

嚴滄浪又云:詩有別才,非關書也。詩有別趣,非關理也。而古人未嘗不讀書,不窮理,所謂不涉理路,不落言者,上也。詩者,吟詠情性也。盛唐詩人,惟在興趣,羚羊掛角,無跡可尋。故其妙處,瑩徹玲瓏,不可湊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影,言有盡而意無窮。近代諸公作奇特解會,以文字為詩,以議論為詩,以才學為詩。以是為詩,夫豈不工,終非古人之詩也。蓋於一唱三嘆之音,有所歉焉。然則近代之詩無取乎?曰:有之。吾取其合於古人者而已。

蕭千巖德藻云:詩不讀書不可為,然以書為詩,不可也。老杜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書而至破萬卷,則抑揚上下,何施不可,非謂以萬卷之書為詩也。

劉後村克莊云:唐文人皆能詩,柳尤高,韓尚非本色。迨本朝,則文人多,詩人少,三百年間,雖人各有集,集各有詩,詩各自為體,或尚理致,或負才力,或帶辨博,要皆文之有韻者爾,非古人之詩也。

周伯弓弼云:言詩而本於唐,非固於唐也。自《河梁》之後,詩之變,至於唐而止也。謫仙號為雄拔,而法度最為森嚴,況馀者乎?立心不專,用意不精,而欲造其妙者,未之有也。元和蓋詩之極盛,其寶體制自此始散,僻字險韻以為富,率意放詞以為通,皆有其漸,一變則成五代之陋矣。

“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島之詩未必盡高,此心亦良苦矣。信乎非言之難,其聽而識之者難遇也。雖然,馬非伯樂而不鳴,琴非子期而不調,果不吾遇也,則困鹽車焦爨下,吾寧樂之,後世復有揚子云,必好之矣。

四靈,倡唐詩者也,就而求其工者,趙紫芝也。然具眼猶以為未盡者,蓋惜其立志未高而止於姚賈也。學者闖其閫奧,辟而廣之,猶懼其失。乃尖纖淺易,相煽成風,萬喙一聲,牢不可破,曰此“四靈體”也。其植根固,其流波漫,日就衰壞,不復振起。吁!宗之者反所以累之也!

“樹搖幽鳥夢,螢入定僧衣。”“勁風吹雪聚,渴鳥啄冰開。”“古廳眠易魘,老吏語多虛。”“坡暖冬生筍,松涼夏健人。”“林花掃更落,逕草踏還生。”“垂枝松落子,側預鶴聽棋。”“古塔蟲蛇善,陰郎鳥雀癡。”“病嘗山藥遍,貧起草堂低。”“廢巢侵燒色,荒冢入鋤聲。”“地古多生藥,溪靈不聚魚。”“隴狐來試客,沙鶻下欺人。”“遠鐘驚漏壓,微月被燈欺。”“古壁燈熏畫,秋琴雨漫弦。”“草礙人行緩,花繁鳥度遲。”右數聯亦晚唐警句,前此少有表而出者,蓋不獨“雞聲”“人跡”“風暖”“日高”等作而已。情景兼融,句意兩極,琢磨瑕垢,發揚光采,殆玉人之攻玉,錦工之機錦也。然求其聲諧《韶》、《》,氣泐金石,則無有焉,識者口未誦而心先厭之矣。今之以詩鳴者,不曰“四靈”,則曰晚唐,文章與時高下,晚唐為何時耶!放翁云:“文章光焰伏不起,甚者自謂宗晚唐。”

老杜詩:“天高云去盡,江迥月來遲。衰謝多扶病,招邀屢有期。”上聯景,下聯情。“身無卻少壯,跡有但羈棲。江水流城郭,春風入鼓鼙。”上聯情,下聯景。“水流心不競,云在意俱遲。”景中之情也。“卷簾唯白水,隱幾亦青山。”情中之景也。“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情景相觸而莫分也。“白首多年疾,秋天昨夜涼。”“高風下木葉,永夜攪貂裘。”一句情一句景也。固知景無情不發,情無景不生,或者便謂首首當如此作,則失之甚矣。如“淅淅風生砌,團團月隱墻。遙空秋雁滅,半嶺暮云長。病葉多先墜,寒花只暫香。巴城添淚眼,今夕復清光“,前六句皆景也。”清秋望不盡,迢遞起層陰。遠水兼天凈,孤城隱霧深。葉稀風更落,山迥日初沈。獨鶴歸何晚,昏亞已滿林”,後六句皆景也。何患乎情少?

五言律詩,固要貼妥,然貼妥太過,必流於衰。敬時能出奇,於第三字中下一拗字,則貼妥中隱然有峻直之風。老杜有全篇如此者,試舉其一云:“帶甲滿天地,胡為君遠行?親朋盡一哭,鞍馬去孤城。草木歲月晚,關河霜雪清。別離已昨日,因見古人情。”散句如“乾坤萬里眼,時序百年心”,“梅花萬里外,雪片一冬深”,“一逕野花落,孤村春水生”,“蟲書玉佩蘚,燕舞翠帷塵”,“村舂雨外急,鄰火夜深明”,“山縣早休市,江橋春聚船”,“老馬夜知道,蒼鷹饑著人”,用實字而拗也。“行色遞隱見,人煙時有無”,“蟬聲集古寺,鳥影度寒塘”,“檐雨亂淋幔,山雪低度墻”,“飛星過水白,落月動沙虛”,用虛字而拗也。其他變態不一,卻在臨時斡旋之何如耳。茍執以為例,則盡成死法矣。

虛活字極難下,虛死字尤不易,蓋雖是死字,欲使之活,此所以為難。老杜“古墻猶竹色,虛閣自松聲”及“江山有巴蜀,棟宇自齊梁”,人到於今誦之。予近讀其《瞿塘兩崖》詩云:“入天猶石色,穿水忽云根。”“猶”“忽”二字如浮云風,閃爍無定,誰能跡其妙處。他如“江山且相見,戎馬未安居”,“故國猶兵馬,他鄉亦鼓鼙”,“地偏初衣裕,山擁更登危”,“詩書遂墻壁,奴仆且旌旄”,皆用力於一字。

“仰看明星當空大,無處告訴只顛狂。”“但使殘年飽吃飯,案頭乾死讀書螢。”“卻似春風相欺得,更接飛蟲打著人。”“堂上不合生楓樹。”“不分桃花紅似錦。”“惜君只欲苦死留。”“數日不可更禁當。”皆化俗為雅,靈丹點鐵矣。又“王孫若個邊”,“若個”猶“那個”。“遮莫鄰雞報五更”,“遮莫”猶“盡教”。若“爺娘妻子走相送”,則本《木蘭》“不聞爺娘哭子聲”。又“昏黑應須到上頭”,乃是常琮全語。

數物以個,俗語也。老杜有“峽口驚猿聞一個”,“兩個黃鸝鳴翠柳”。雙字有“樵聲個個同”,“個個五花文”,“漁舟個個輕”,“卻繞井欄添個個”。司空圖:“鶴群長繞三株樹,不借閑人一只騎。”“只”亦“個”字之類。

老杜《Τ仄行》:“自從官馬送還官,行路難行澀如棘。”《泛江夜宴》:“燈前往往大魚出,聽曲低昂如有求。”退之《曲江荷花》:“大明宮中結事歸,走馬來看立不正。”《謁衡岳廟》:“手持杯交導我擲,云此最吉馀難同。”下三字似乎趁韻,而實有工於押韻者。

“汲黯匡君切,廉頗出將頻。直辭才不世,雄略動如神。”以下聯貼上聯也。“神女峰娟妙,昭君宅有無。曲留明怨惜,夢盡失歡娛。”猶前格也,特倒置下句耳。若“群盜哀王粲,中年召賈生。登樓初有作,前席竟為榮。宅入先賢傳,才高處士名。異時懷二子,春日復含情”,未見其全篇如此,亦又一格也。

雙字用於五一言為難,蓋一聯十字耳,茍輕易放過,則何所取也。老杜雖不以此見工,然亦每加之意焉。觀其“納納乾坤大,行行郡國遙”,不用“納納”,則不足以見乾坤之大;不用“行行”,則不足以見道路之遠。又“寂寂春將晚,欣欣物自私”,則一氣轉旋之妙,萬物生成之喜,盡於斯矣。至若“汀煙輕冉冉,竹日凈暉暉”,“湛湛長江去,冥冥細雨來”,“野逕荒荒白,春流泯泯清”,“地晴絲冉冉,江碧草纖纖”,“急急能鳴雁,輕輕不下鷗”,“檐影微微落,津流脈脈斜”,“相逢雖袞袞,告別莫匆匆”等句,俱不泛。若“濟潭發發,春草鹿呦呦”,則全用《詩》語也。

老杜詩:“兩邊山木合,終日子規啼。”以“終日”對“兩邊”。“不知云雨散,虛費短長吟。”以“短長”對“云雨”。“桑麻深雨露,燕雀半生成。”以“生成”對“雨露”。“風物悲游子,登臨憶侍郎。”以“登臨”對“風物”。句意然,不覺其為偏枯,然終非法也。柳下惠則可,吾則不可。

詩在意遠,固不以詞語豐約為拘。然開元以後,五言未始不自古詩中流出,雖無窮之意,嚴有限之字,而視大篇長什,其實一也。如“舊里多青草,新知盡白頭”,又“兩行燈下淚,一紙嶺南書”,則久別乍歸之感,思遠懷舊之悲,隱然無窮。他如詠閑,則曰“坐歇青松晚,行吟白日長”。狀景物,則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似此之類,詞貴多乎哉?劉後村有云:“言意深淺,存人胸懷,不系體格。若氣象廣大,雖唐律不害為黃鐘大呂。否則手操云和,而驚飚駭電,猶隱隱弦撥間也。”

周伯弓選唐人家法,以四實為第一格,四虛次之,虛實相半又次之。其說“四實”,謂中四句皆景物而實也。於華麗典重之間有雍容寬厚之態,此其妙也。昧者為之,則堆積窒塞,而寡於意味矣。是編一出,不為無補後學,有識高見卓不為時習熏染者,往往於此解悟。間有過於實而句未飛健者,得以起或者窒塞之譏。然刻鵠不成尚類鶩,豈不勝於空疏輕薄之為,使稍加探討,何患不古人之我同也。

“四虛”序云:不以虛為虛,而以實為虛,化景物為情思,從首至尾聲,自然如行云流水,此其難也。否則偏於枯瘠,流於輕俗,而不足采矣。姑舉其所選一二云:“嶺猿同旦暮,江柳共風煙。”又:“猿聲知後夜,花發見流年。”若猿,若柳,若花,若旦暮,若風煙,若夜,若年,皆景物也。化而虛之者一字耳,此所以次於四實也。

“故人江海別,幾度隔山川。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孤燈寒照雨,深竹暗浮煙。更有明朝恨,離杯惜共傳。”“暮蟬不可聽,落葉豈堪聞。共是悲秋客,那知此路分。荒城背流水,遠雁入寒云。離杯惜共傳。”“暮蟬不可聽,落葉豈堪聞。共是悲秋客,那知此路分。荒城背流水,遠雁入寒云。陶令門前菊,馀花可贈君。”前一首司空曙,後一首郎士元,皆前虛後實之格。今之言唐詩者多尚此。及觀其作,則虛者枯,實者塞,截然不相通,徒駕宗唐之名而實背之也。其前實後虛者,即前格也,第反景物於上聯,置情思於下聯耳。如劉長卿“楚國蒼山古,幽州白日寒。城池百戰後,耆舊幾家殘”,則始可以言格。若劉商“曉晴江柳變,春夢塞鴻歸。今日方知命,前年自覺非”,則下句幾為上句壓倒。

李杜之後,五言當學劉長卿郎士元,下此則十才子。(盧綸、吉中孚、韓、錢起、司空曙、李端、苗發、崔峒、耿、夏侯審也。)

七言律詩極不易,唐人以詩名家者,集中十僅一二,且未見其可傳。蓋語長氣短者易流於卑,而事實意虛者又幾乎塞。用物而不為物所贅,寫情而不為情所牽,李杜之後,當學者許渾而已。周伯弓以唐詩自鳴,亦惟以許集諄諄誨人。今摭其警句可以為法者書於後,云:“風傳鼓角霜侵戟,云卷笙歌月上樓。”“山殿日斜喧鳥雀,石潭波動戲魚龍。”“潮寒水國秋砧早,月暗山城夜漏稀。”“日照蒹葭明楚塞,煙分楊柳見隋堤。”“潮生水郭蒹葭響,雨過山城橘柚疏。”“野蠶成繭桑柘盡,溪鳥引雛蒲稗深。”《凌臺》云:“湘潭云盡暮山出,巴蜀雪消春水來。”《洛城》云:“水聲東去市朝變,山勢北來宮殿高。”《金陵》云:“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還風。”《書所見》云:“五夜有情隨暮雨,百年無節待秋霜。”《衛將軍廟》云:“漢業未興王霸在,秦軍才散魚連歸。”皆妙。其起結尤非中唐人可及。

趙嘏劉滄七言,間類許渾,但不得其全耳。

古樂府當學王建,如《涼州行刺促詞》、《古釵行精衛詞》、《老婦嘆鏡》、《短歌行》、《渡遼水》等篇,反覆致意,有古作者之風,一失於俗則俚矣。

或問放翁曰:“李賀樂府極今古之工,巨眼或未許之,何也?”翁云:“賀詞如百家錦衲,五色炫耀,光奪眼目,使人不敢熟視,求其補于用,無有也。杜牧之謂稍加以理,奴仆命騷可也。豈亦惜其詞勝!若《金銅仙人辭漢》一歌,亦杰作也。然以賀視溫庭筠輩,則不侔矣。”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明溪县| 固原市| 永德县| 托里县| 三江| 福安市| 农安县| 巴南区| 青田县| 滨州市| 祁连县| 梧州市| 固镇县| 贵港市| 扎鲁特旗| 喀喇沁旗| 宽甸| 仪陇县| 安康市| 中山市| 鸡西市| 朝阳区| 普格县| 永福县| 图们市| 萍乡市| 任丘市| 色达县| 鱼台县| 海宁市| 景洪市| 红桥区| 德惠市| 罗城| 黄龙县| 进贤县| 南丰县| 长沙县| 渭源县| 乾安县| 德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