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5章 風俗人物之四(2)

  • 安溪縣志
  • 謝宸荃
  • 4821字
  • 2015-11-06 11:08:51

李 禎  懋檜從兄。   李宗潤  禎從叔。

唐時興  堯衷子,以府學中式,益府長史。

李禎,字克輔。授安化知縣。省詞訟,絕贐遺,興學慎獄。自誓堂左,有“國計如家計,民身如已身”之語。鎮閹陳鳳,妄指縣有朱砂礦,刻期興役。鳳鎮楚橫甚,上官莫敢議,禎曲奉而陰阻之,久之自寢,邑賴以安。

升茶陵州知州,先變易風俗為務,鋤奸剔蠹,視安化有加,民有“筆貴耳勁”之謠。以不能結奉上官,再調臨高縣。臨高地瘠民貧,禎安靜理之。鎮閹開礦在縣界內,禎因地震請恤,從中緩礦稅;稅外又有賠礦銀,以供開礦工費,并亦從中罷之。通府州縣,皆席其庇。既,朝命罷礦,礦商慮失利益,募亡命夤夜開鑿。禎遏其外入者,漸遣內出,礦徒立散。升王府審理。

嘗作《狷介篇》以自志,言:“中行難造,狂者不可得,不屑不潔,不為鄉愿,唯狷者耳!平生淡約簡樸,矢志不欺,或可自附焉。”

唐時興,號見梅。以府學中式春闈副榜,署上杭縣諭,升樂平縣知縣,士民立生祠。考最,升淮安府同知,以治河有功,升蜀府右長史。致仕。

七年己卯陳文選榜:林雨化  新康里人。

李仕觀  懋檜族。   林應漢  新溪里人。

李仕觀,字克賓,號洞庵。篤于孝友。食餼有年,及貢,領鄉薦。署連城諭,與諸生講學論道,不督常儀。補河間獻縣諭,恪守師模。擢廣東保昌令,刑清政平。入覲稱職,仕觀固解綬,詩酒自娛,家四壁,時論稱之。后崇祀鄉賢。

八年庚辰張懋修榜:李懋檜

李懋檜,字克蒼,號心湖,旌義森六世孫。總角馳文譽,才擅一時。以儒士應省辟,后為督學胡公定首拔,登鄉書,卷壓本房。未授室。及成進士。守六安巖州,賦役最淆,懋檜為審編,程其額,州人稱便,今以為法。

升刑部員外,抗言于大司寇:“讞獄不允者三:一則中官與兵馬司詔獄失出;一則臨江守錢若賡罪逮,父老詣闕訟冤,年皆近百,并謫口外;一則侍郎洪朝選以勘遼藩忤江陵相指,閩撫勞堪希相意,窘死獄中。假旨擅殺大臣,法不蔽罪。”大司寇斂容謝之,竟引疾去。緣是負伉直聲。

會詔求言,懋檜上疏,陳九事,其中安宮闈、御近習,尤神宗所忌。會給事中邵庶,上疏禁越職陳言。懋檜援律抗爭,情詞過激,上益發怒,雖劉志選申救,并鐫秩,降湖廣添注經歷。前后兩疏,忠悃剴切,人以為有賈長沙、陸敬輿之風。

懋檜雖放斥外幕,而忠益勵、氣益奮。至謫所,聞邊警,復郵奏安攘大計,舉趙文毅全才。疏再上,不報。久之,移南,稍晉儀曹,丁外艱歸。服闋赴補,牘數上,不獲命。旅食京邸者三年,而不知已疏名御屏,錮不用矣。

自是里居二十載。神宗晚廉其忠,即家起南兵部主政,尋轉員外,懋檜以父老乞養歸。光宗立,錄舊臣,起儀郎,尋晉南光祿勛貳冏伯。一歲三遷,人方望其柄用。懋檜痛泰昌祚短,忠佞互爭,大獄適起,不欲身濡其流,滯冏寺者三載。至甲子奉太常之召,而懋檜已易簀矣。

綜其生平所交游,皆大僚名臣,如鄒南皋、姜鳳阿、顧錫山、許東陽等。其取士則李長庚、魏說、李若愚、陳所蘊、何慶元、宋之禎,上者位至臺鼎,次亦不失為當世名卿。其直言敢諫,則安邑自詹仰庇而下,僅見懋檜一人耳。

十六年戊子潘洙榜:李 木嚴 南安人。

林懷國  應漢從叔,以貢順天中式。

十七年己丑焦竑榜:李  木嚴

十九年辛卯黃志清榜:唐廷一  時興族叔。

二十八年庚子周起元榜:李  栻  瀾子。

三十七年己酉周迪榜:李光陛  禎孫。

廖鵬舉  龍興里人。

廖鵬舉,字而上。少穎敏博通,尤精《易》學。晉江中式,初任邑令,歷同知,旋擢南安府知府,嘉績口碑,升桂林道,未任卒。子胤洙,貢生;瓚第,皇清康熙己酉科舉人。

四十年壬子高崇谷榜:唐 王成  時興從侄,春秋經亞魁。

林廷蓍  貢士懷永子,懷國從侄。

四十一年癸丑周延儒榜:李  栻

李栻,字克儼,號懷藍,瀾子。登進士,初授刑曹,多平反,獄無冤滯。著有《趨對易說》及《武書撮要》。升維陽守,治漕理鹽,善政猶傳。加意作士恤民。舊有織造典稅例,絕杜竇徑。丁艱,補潮陽守,轉升高肇憲副,七載緝盜安民,功勛燦著,以文武全才薦晉大參,分鉞端州道,威望益暢。最為百世利者,造太平驛通濟橋,為文記之。廣士商誦德,比蔡忠惠之洛陽碑,廟祀祝焉。秩滿,遷總憲全滇,值土酋普名聲之亂,承委督餉,軍務賴以不匱。服勞王事,卒于官。特祀清溪,俎豆弗衰。子日曄、日熀、日焜,孫國紳等,俱貴顯,志于后。

四十三年乙卯甘汝挺榜:林鳴盛

四十六年戊午戴國章榜:李仕亨  李鳳鳴 俱懋檜族。

天啟元年辛酉范方榜:劉  峨  在坊人。

許  煥  光德里人。  林爾元  新康里人,大竹知縣。

李應翔  感化人,以南安中式,經魁、教諭。

詹禎林  崇信里人,順天中式。

劉峨,初名莪,字濟叔,劉春四世孫。弱冠應童子試。邑令王公奇其文,為易名,去草而山。登賢書。性耿介,重大節,雅不喜交貴顯、飾廚傳,閑惟讀書,間飲酒,每有謝世長往之志。

林爾元,字爾會。早失怙,力學,工書法,偕弟爾第事母兄,孝友著聞。郡先生何匪莪、林震西俱器重之。將就教,奉例廷試,以文字雙美,擢第一。司鐸郾城,加意作人,捐俸修學宮。令大竹,撫循惟清,宦橐蕭然,以清白遺子孫。

李應翔,字翀甫,號忝所。少英特,博學多通,工楷法,善詼噱。入南安庠,試輒出人,食廩久。掇秋雋時,主者得其卷大喜。闈中定元,臨揭獲范方,屈應翔第二,年五十有三矣。四上春官,以老授莆田諭。浩浩落落,所膺迍促,不稱其懷抱,卒官舍,吊者傷焉。

詹禎林,字仲肩,洪鼎之子。仰庇之孫。由國子監南京中式。家居謹守祖訓,足跡罕履公門,恂恂乎若孺子。泉郡鄉評,綽有聲望。

二年壬戌文震孟榜:李仕亨  嘉興知府。

李仕亨,字克澹,號仍樸。自少淹究經史,早有文名。戊午鄉舉第六,成進士。授戶部,監大通橋,旋督餉山西,革招買蠹規,商人立石。時二閹至,忤其意,以清白見憚而止。雁關中有病,晝見二神使稽首言:“武穆王遣侍。”尋愈。迨出守嘉興,知檇李即王舊里,謁廟,二使儼然如前見者。在嘉政簡刑清,郡人不諭而化。其自志云:“不取一虧心錢,不受一無處饋。”后請歸,郡紳士父老合請崇祀名宦。

公為書生時,力學傳教,名輩多出其門。族中按察栻、副使日曄,皆積年受業。所著《四書注翼》、《易本義翼》、《易解趨對》、《雜著迂言》行世。修輯宗譜,皆崇厚力本之事。老抱恙,復見前二神君稽首辭別而逝。崇祀名宦、鄉賢。子熺春以明經著。

四年甲子程祥會榜:李日曄  感化里人,栻子,南安中式。

五年乙丑余煌榜:李鳳鳴  任戶部郎中。

李日曄 任廣東副使

李鳳鳴,字罔甫,號閬瀛。幼慧穎不群,習舉子業,或作二百余字,或淋漓千余言,總不肯中度。總角就試,出必冠軍。諧謔善談,雅有樂、衛之勝。成進士,鐫《未瓿言》、《燕游》二集行世。

初令松陵,會巨鐺逮周邑紳,聲焰莫敢近。鳳鳴獨懷百金,詣與訣。未期,驛客有觖望,修隙于臺而左之。由是徘徊南北冷署,無所發抒,時以詩歌見志。尋轉戶部主政,管倉漕,清察馬料。因星變言事,與省中忤,下獄,獲白而出。

鳳鳴書法,得鐘、王三昧,絲桐亦入其微,至奕旨尤獨步。淹究天文地理,辨字校書,毫厘必析,誠博物君子也。

李日曄,字咸甫,號旭寰,幼岐嶷不群,年十八,科甲聯登,由中書歷宦粵中,多善政,官至大參。栻長子。

七年丁卯戴振雷榜:張鼎俊 感化里人。

陳洪圖 任建寧府教授。 詹昆輝 俱崇信里人。

陳洪圖,字白書。鄉薦第六。明崇禎間,授漳州龍巖縣教諭。時值邑令別篆,而土寇頻發,城虛幾陷。洪圖率眾親矢石,截獲賊首,堵御保全,如是者數次,按院首薦,士民立去思碑。

順安諭,邑七經賊蹂,文廟鞠為茂草,洪圖捐助重新,加意作人,癸卯科李達可中解元,亙古僅見,登賢書者,后先繼起,士林群頌棫樸焉。再升建寧府教授,課督亦然。老乃致仕,山居益耽經史,諄誨兒孫,壬子科鄉試第八名陳鳴球其次子也。

崇禎三年庚午順天中式:唐朝誥 興一里人。

林華東  新溪里人。

九年丙子蔡高標榜:李繼祚 府學中式,任至廣東惠潮副使。

李重燦 南安中式,廣東儋州知州。

十二年已卯鐘垣榜:粘本盛 晉江人。授禮科給事中。

顏應奎 同安人  龔  貞 在坊人。

洪垣星 南安人,興二籍。

粘本盛,字道恒,號質公。學有淵源,七歲從父受經,能明正理,即以忠孝自期。弱冠首補弟子員,應試愈修明父學。稍壯,櫛沐于濂、洛、關、閩之間。嘗與前輩林省庵、林素庵二先生講究性命旦氣之學,株株章句不屑也。己卯以亞魁薦于鄉。

清朝定鼎,恩試受知,初任河南司理。時荊榛初辟,瘡痍未起,至則務平反,鋤蠹誣,恤艱憐孤,出冤獄重辟者十余案,中州幾于刑措。暇惟講學明倫,勤課諸士,所薦拔多成進士,郡人特祠崇之。兩臺交章上揚,天子臨軒親策,特簡給事中,歷吏、戶、禮、兵、刑五垣。前后疏五十余上,皆關國計民生、興利除害諸大政,既多采擇舉行;而彈劾摘伏,厘剔祀典,尤無不盡。蓋正色立朝,二十年如一日也。至于留意桑梓,則疏請鹽折歸縣,嚴禁私派,泉郡實受其惠焉。其表章理學也,則有《周公像贊》、《歷代理學淵源像贊》二書,學者尸而祝之。出為滇南大總裁,入彀者皆一時名宿。前分校武闈,亦多屬桓糾之材。由禮科都給事中內升京堂。卒年六十七。子士鳳、士岳,俱以恩貢授州同知。

十三年庚辰魏藻德榜:洪垣星 南安中式,兵部主事。

十五年壬午何承都榜:王夢弼 還二里人。

李光龍 感化里人。

王復表 永安里人,任湖廣襄陽府推官。

林嗣環 新溪里人,晉江中式。

崇禎十六年癸未楊廷鑒榜:李光龍 任翰林院檢討。

李光龍,字蟠卿,號在明。興泉道熊可智志銘,其略曰:“邢太夫人誕先生時,王父夢杜工部來訪,覺而得男孫,甚喜之。七歲,贈君命對:‘乘桴浮于海’,先生應聲‘束帶立于朝。’聞者知非恒兒也。稍長,為舉子業,出語驚倫,業師孫司理胎湖,同學叔部郎閬瀛,皆咄咄詫異。乙卯,以儒士應鄉舉,嗣是學使者必得先生而首之。蓋自子衿得首,毋如先生盛者。先生不肯為尋章摘句,而必博古窮今,名益高而獲益遲。壬午,出揭潛銘先生房,捷南宮,為本房薛行塢先生推重,而房首今大司寇白東谷先生,尤一見傾服。后歸湖中,自號余隱云。”

皇清

科第

順治六年己丑劉子壯榜:林嗣環

林嗣環,字起八,號鐵崖。性耿介,有風裁,任廣東南韶兵憲學道,粵人嘖嘖頌之。

順治八年辛卯陳圣泰榜:葉獻論 南安人。

黃中祉 晉江中式,興二里人。

黃中祉,字廷宣,號愿庵。年十三失怙,輟舉業,至二十七,奮志下帷,登賢書。為人寡言笑,無褻容,未嘗媚求當道。為鄉邑所畏,望而知欽,類王彥方;置祀田,好施,法范文正。未任卒。所著有《四書集信》諸藝。

順治九年壬辰鄒忠倚榜:葉獻論  直隸滿城知縣。

葉獻論,字日卿,號懷蓼。南安高田人。由安溪學領鄉薦,捷南宮,任北直滿城縣。因其土俗,規其利弊,雖盤錯而有條理,民固稱便者。詠《中秋夜》有云:“一片歸云南浦水,數聲遙笛北山風。”又《登真定佛塔》有云:“梵宇鐘聲窗外渺,煙空雁影檻中還。”可想見其襟期。以賦性樸直,立心子惠,弗能彌縫當道,掛冠而歸。士民慕之,爰為勒石。投簪后,隱于凌云山鄉,絕請謁,嘯傲林泉,以詩、酒自娛,著有詩集行世。

順治十一年甲午熊臣忠榜:孫胤驥 長泰里人,府學中式。

石金和 永安里人,溫州平陽知縣。

李日焜 感化里人,晉江中式,寧遠知縣。

唐文黼 興一里人,晉江中式。

順治十二年乙未史大成榜:孫胤驥

孫胤驥,字天閑,號淵溪。儒士聯捷,初授刑部,欽差湖廣恤刑,升江南督學。

順治十四年丁酉吳孟榜:陳嘉章 還二里人,邵武縣教諭。

張  亨 感德里人,武平中式,第五名魁,吳江知縣。

康熙五年丙午蔡奎榜:李光地 感化里人。

王復吉 還二里人,福州。

康熙六年丁未繆彤榜:唐文黼

康熙八年己酉何龍文榜:郭瓚第 興一里人,原姓廖,鵬舉子,南安中式。

王之珂 南安人,龍貴子。

康熙九年庚戌蔡啟僔榜:李光地 擢翰林編修。

康熙十一年壬子林鉎榜:官朝京 還二里人。

陳鳴球 崇信里人,洪圖子,晉江中式。

歲貢  恩貢  選貢

洪武中:林添祐  在坊人。臺州府學訓導。

沈進德  依仁里人。壽昌知縣。

永樂中:周觀祖  長泰里人。南京戶部員外。

倪觀生  在坊人。  謝 勝  長泰里人。

蘇 元  還集里人。 林溥孫  新康里人。

蕭 斯  黃 端   陳 遜

宣德中:沈 安  定遠知縣。依仁里人。

蔣安生   南昌府推官。 依仁里人。

詹 敬  德安孫。壽昌訓導。

陳 永  感化里人。

楊 復  感化里人。

高 明  穎州知州。感化里人。

正統中:鄭 安  來蘇里人。

陳 暹  在坊人。安東衛學教授。 陳 珪

林 旺  秀水縣丞。感德里人。  張 俊  縣丞。

林 性  在坊人。郁林州吏目。

景泰中:蘇 璋  感化里人。主簿。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扶绥县| 浑源县| 麟游县| 义马市| 施秉县| 侯马市| 沁源县| 宝兴县| 郧西县| 兴义市| 庆云县| 金川县| 洛阳市| 仪征市| 安新县| 射阳县| 浦北县| 隆化县| 桃江县| 调兵山市| 海口市| 错那县| 深州市| 溆浦县| 海原县| 鄂托克旗| 古丈县| 蒙阴县| 长治市| 项城市| 榆树市| 华亭县| 河源市| 遂川县| 文化| 武隆县| 玛曲县| 临夏县| 新河县| 黔西县| 望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