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勉 永安里人。 陳 興 還集里人。
張 雋 興國縣主簿。還集里人。
吳 英 李 實 長泰里人。
天順中:謝逢春 興國州同知。永安里人。
陳 福 永安里人。
蒲 茂 在坊人。香山縣丞。
蘇 疇 崇信里人。海鹽訓導。
高 啟 明子。松陽縣丞。
朱 輅 晉江人。郊縣丞。
成化中:張 暉 感化里人。
胡 瑄 來蘇里人。英德教諭。
詹 穎 敬孫。連州吏目。
蔡 瑾 長泰里人。鉛山訓導。
胡 珍 瑄弟。南陵縣主簿。
高 昌 明子。建昌訓導。
李 昶 煜侄。南海縣丞。
胡 祿 瑄弟。
許 昌 永安里人。嵊縣訓導。
李 焯 巡檢森子。南雄推官。
吳 晟 來蘇里人。
弘治中:趙 璠 長泰里人。惠州府照磨。
陳 璣 崇信里人。澄邁教諭。
吳 啟 在坊人。歷知武緣、壽昌知縣。
陳 壬 永安里人。瓊山訓導。
楊 隆 感化里人。東光訓導。
李 亮 感化里人。
高鳳岐 感化里人。
林尚初 新康里人。泰興教諭。
莊 海 感化里人。保康教諭。
陳 謙 光德里人。南城兵馬司副指揮。
謝 琚 永安里人。寧府典寶。
李亮,字文誠。家貧嗜學,事親盡孝。弘治中,仕淮府紀善,致歸,進階長史。淮王賜之詩云:“論道經邦得老成,年華驚見鬢絲盈。丘園思切三章疏,魚水難禁十載情。酒熟山中應索醉,鷗閑海上可無盟?明朝遣問須經對,莫使江都獨擅名!”家居絕跡公門,士論高之。祀名宦。
高鳳岐,字瑞文。以貢入京師,大司馬韓公文甚加敬禮,請為弟子授經。晉江陳琛贈之詩曰:“師友道久衰,市井談鄒魯。偶然得青朱,羞與布衣伍。書生氣少剛,俯仰亦辛苦。何人識獨高?一笑輕泥土。恭敬賦翰墨,珍重珠璣吐。貴貴與尊賢,依稀兩存古。”
陳謙,字德光,號益齋。由歲貢初授武進縣丞,有軍功,升南城兵馬司副指揮。謙擅詩名,與郡先生丘養浩唱和。為人正直不阿,亦以此見重。歸鄉時有詩贈別,載于家譜。
正德中:謝 花 永安里人。
李 琎 煜子。儋州學正。
高鳳崟 岐弟。新城教諭。
陳 輅 在坊人。遂溪訓導。
劉 棬 舉人,春弟。芒部軍民府經歷。
李 雄 昶子。
柯 文 崇善里人。鳳陽教諭。
吳 相 啟侄。臨高教諭。
詹 澄 靖孫。蘇州府訓導。
林 巒 新溪里人。華容教諭。
謝花,字仲花。任臨淮訓導,升雷州府教授,篤學導教。祀淮安名宦。
李琎,字文用,號懶齋。承家傳孝友忠信,族黨垂譽。以明經授儋州學正。修明倫堂以崇廟貌,推贄節以惠貧生,課督有方,雖僻處荒服,文風大振。崇祀名宦。后督學何采月旦而闡潛德,祀鄉賢。
劉棬,字才成,號浩齋,春胞弟也。由歲貢入國子監,選四川芒部軍民府經歷。
嘉靖中:吳 彬 相弟。崑山訓導。
林 玖 尚初侄。
李 昂 感化里人。高要訓導。
蒲 香 在坊人。鉛山訓導。
謝 定 永安里人。
陳 典 璣子。直隸教諭。
胡 禮 來蘇里人。靖安教諭。
謝 絳 永安里人。瑞昌教諭。
李 漢 感化里人。
林 旺 巒從叔。來安訓導。
李 朔 琎子。萬州學正。
唐 源 龍興里人。孝豐訓導。
林 泮 依仁里人,巒從弟。開建訓導。
林 寶 旺從侄。萬年教諭。
蔡志道 瑾侄。德州訓導。
吳 焜 相侄。藤縣教諭。
詹環祖 崇信里人。
唐 鼎 龍興,王府教授。
柯宗浣 崇善里人。龍游教諭。
林彥佳 珪子,新康里人。
蔡志學 志道兄。平鄉王府教授。
蔡志孝 志學弟。潮州府學訓導。
林際陽 寶從弟。仙居教諭。
唐堯衷 龍興里人。
詹 鳳 永安里人。蕪湖教諭。
唐 銳 龍興里人。
詹 洧 崇信里人。選言。
吳彬,字汝均,號竹泉。其祖鈍庵,由莆田百葉村移居清溪,住鳳山下魁田。至彬,與其叔、兄、侄等俱以明經顯。或勸入監圖遠大,彬曰:“茍盡職,可勿論勢位也。”于焉秉鐸崑山,朔望課士無虛期,名士多出其門。世孫郡庠蛟騰等后裔固昌熾也。
李漢,號東甲。仕桐鄉訓導。王慎中嘗有贈漢詩:“東甲先生愛靜便,辭官正及未衰年。忘機不賭圍棋墅,好飲多開種朮田。每夸妙得閑中坐,更詫無如醉后眠。子夜弦歌娛客處,一春風雨養花天。紅英漸委蒼苔上,白雪來侵綠鬢邊。世態無端爭夢里,人生何處勝樽前?”此其品可知矣。
林彥佳,字克美,孝友慷慨,親族子侄知讀書者,悉邀來家,給餉食之。與諸兄弟通財無所吝。歷教揭陽、陽春,所在捐俸結社,加意作興。其居在晉江,黃恭肅公光升、張參議公冕皆推重之。
唐堯衷,字烜卿。由府學應貢,授進賢訓導,徙來賓教諭。在進賢,邑有故達官,其生時嘗垣學地為居屋。達官沒,其子孫求祀之鄉賢,堯衷不拒也;顧時時語人曰:“吾邑有蔡虛齋,送學傍地為射圃,渠公不能也,沒而求祀之鄉賢。”其家聞之,不言自阻。始至官,市乘馬,馬老矣,鬻者多其直。有勸更其駉者,不獨不疲斃也,后來且得償故直。堯忠曰:“更之,斃鞭策矣。”既徙官,又不以轉市,以遺城外一老秀才,曰:“子之齒長矣,數入城,可代步也。城外便水草,子終馬之,是終吾敝帷之意也。”人稱堯衷愛物如此,處人可知。
堯衷早孤,育于庶母彭。彭產子堯文,畜之如同母,既,念彭老,棄官歸。夫人嘆曰:“世有棄官養母者矣,養庶母未之前聞也。”子時興,蜀府長史。堯文亦有士行。曾孫若霖有文名。
唐銳,字鈍甫。以選貢授江西新城縣丞。時有邪僧惑眾,設法緝平。上臺聞其才,委攝縣篆。小試特拔楊際會,后會登第,任本省兵備道,執贄甚恭。歸家,閉戶課督兒孫。孫,景龍,梧州通判,皆有廉名。
詹洧,字仕潤,仕高要縣丞。初與王慎中講學,晚年造詣,有得于天機流動無入不自得之趣。嘗作《洗心精舍詩》:“高人已把塵念洗,精舍乾坤盡廓開。唯有一真含宇泰,更無二念擾靈臺。碧空云散青天凈,銀漢云深寶月來。浩浩淵淵神莫測,冰清玉潔絕纖埃。”讀其詩,知其有得于道也。
隆慶中:陳仰民 永安里人。恩雩都知縣。
林彥俊 新康里人。
彭 昊 在坊人。永安訓導。
李 瑜 感化里人。
萬歷中:李 中 感化里人。
劉大鴻 在坊人。武康教諭。
劉宗一 在坊人。
蔡果東 志學子。古田訓導。
林英榮 在坊人,衡府教授。
唐時熙 興一里人。柳州同知。
林懷國 際陽侄。十六年順天中式。
唐景龍 興一里人。梧州府通判升長史。
林年春 新康里人。順昌訓導。
林英兼 英榮弟。漳浦訓導。
吳主詵 焜子。
李懋楚 懋檜兄,漢陰知縣。
林時化 新康里人。
林懷永 際陽侄。寧波府通判。
李一貴 嘉定主簿
林廷翰 晉江人,訓導
李啟元 感化里人。
連日新 新溪里人,教諭。
唐惟一 廷一兄。訓導。
林應標 依仁里人。
李舒勛 感化里人。
王應悌 新溪里人。
李道耀 感化里人。
謝應鵬 永安里人。
李學曾 晉江人。
田居中 晉江人。知縣,選貢。
吳主恕 在坊人,政和教諭,恩貢。
唐道一 興一里人,廷一兄,恩貢,教授。
劉大鴻,字時逵,號漸堂,春之孫。由歲貢授河南衛輝府學訓導,升浙江金華府武康縣教諭,再升灃州學正。為人敏達精解,讀書過眼無滯誦,以麟經冠八學,與王慎中、蘇浚二學憲交最深,每試輒冠軍,稱為博古名儒。
劉宗一,字道貫,春之曾孫,應新例選貢,未授而卒。
唐時熙,號載廷。以貢授江西崇義縣知縣,升廣西柳州府同知。除賊首廖功前,又除大俠顏啟戇,有功于民,建祠特祀。
唐景龍,字允齋。貢士,廷試第一。授梧州通判,兼管鹽務,蒞任革陋規,忤當道。兩廣中丞戴燿矜其廉,委攝梧州、郁林兩守篆。郡人立生祠。升楚藩長史,以母老歸養不仕。邑侯關弘異特贊遺像。
李懋楚,字克堯,藍湖公第三子。慷慨善諧謔,弱冠與弟奉常心湖公并入庠補餼,由貢授惠州外翰,務表善,曾覆諸生之過,人服其風度渾雅。擢秦漢陰令,又調東粵永安令。嘗言:“善為理者不易民,民有秦、粵,吾心則一。廉慎公勤,奉四字以始終,愈更則愈熟耳。”清白奏最,各載勒碑。歸家,色養孝友,至老不衰。
謝應鵬,字騰臺。妙齡入泮,總角首拔食餼。由明經任直隸高郵州別駕,勤力河務,仁厚恤民,輿稱菩薩。工部屢薦,時有病,士民頌曰:“河工繁興,夫役靡停,謝佛蒞任,簡政省刑。庶保無恙,河固郵寧。”稍愈,遂告老。工部勸候升,堅辭歸。詩酒自娛,高尚有然。乃課督兒良藩、良佐,及孫曾競爽,著名于黌宮。
泰昌元年:林魁材 恩貢。新溪里人。
天啟中:李春華 在坊人,莆田教諭。
詹縉翰 永安里人,建寧教諭。
張大備 新溪里人,臨湘教諭。
唐朝誥 興一里人,拔貢。
林華東 新溪里人,拔貢。
張大備,字治綱,號明湖,漳州長泰縣進士漢杰之裔也。總角聰穎,同郡鄉紳林肇開、賴克俊等揣摩數奇。以明經任邵武府訓導,升湖廣臨湘縣教諭。闡濂、洛之傳,追太丘之風。子繼美、繼遠,孫維忠、成謨、胤瑞等俱在庠。
崇禎中:黃才英 長泰里人。
詹業翰 永安里人,古田教諭。
林宣化 新康里人,雨化弟,教諭。
李逢昌 感化里人,興化府教諭。
李自華 感化里人,恩貢,趙州同知。
袁 汾 晉江人。
李 炳 感化里人。
林洪星 新康里人,拔貢,饒陽知縣。
朱家弼 感化里人。
廖胤洙 興一里人。晉江拔貢,鵬舉子。
廖胤清 興一里人,已卯副榜準貢。鵬舉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