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發企業管理——思想、方法、流程和工具
- 林銳 彭韌
- 4584字
- 2019-01-01 18:02:11
3.7 如何吸引新客戶
3.7.1 讓客戶對本公司產品有良好的第一印象
如果客戶看到某產品,產生良好的第一印象,那么客戶當場購買的可能性很大。即使沒有當場購買,當他貨比三家后,如果沒有發現更讓他心動的,他會惦記著第一印象好的那家,回頭購買。
2003年我還只是一個普通白領,收入不高,我想買個MP3送家人,心理價位是500元。我到上海某電子市場挑選MP3,第一家店是Apple。店員向我展示新款iPod,我第一次見到如此美麗時尚的MP3,完全超出我對傳統MP3的印象,贊嘆不已。售價5000元,是我預算的10倍,我只能一邊贊東西好,一邊嘆太貴,等咱將來有錢了也買一個。
在Apple店里體驗了約20分鐘后,我再去看其他家的MP3。價格從300元至1000元的MP3非常多,我在第二家店里呆了2分鐘,在第三家店里呆了1分鐘。而后面的十幾家商店我都懶得進去,只是在門口看了幾秒鐘,覺得這些MP3都很土,連我這個從農村出來的人都覺得設計得太土了。
神不知鬼不覺地,我又回到了 Apple 店里,摸著那個讓我贊嘆又讓我嘆氣的 iPod。店員對我說:先生,你手上的是最新款 iPod,價格是很貴,但我們這里有5個月前的成熟產品,樣式差不多,只要2500元,性價比很高的。
我一看一試,果然差不多,只要2500元,真便宜啊,于是興沖沖地買了。
回到家里,興致過后,我就納悶了:我不是個愛慕奢侈品的人,怎么就買了個超過預算5倍的MP3呢?
我回憶了購買過程:當我第一眼看到iPod時,就被它的設計迷住了,iPod的形象已經存在我的腦子里面。當我再看其他的MP3時,簡直覺得“俗不可耐”。這就是iPod第一印象起的功效。
企業要努力讓產品具有區別于競爭對手的顯著優點。客戶看到或體驗到這些顯著優點時,會產生很好的第一印象,促使客戶很快下決心購買產品,他還會向其他潛在客戶炫耀、推薦這個產品。
良好的第一印象甚至會讓客戶原諒產品中的某些不嚴重的缺點(世上沒有完美無缺的產品),就如人們可以原諒美女有壞脾氣一樣。例如,Apple的產品,其顯著優點是“美麗時尚”,讓人看了心跳加速,心都被勾走了,就不在乎價格昂貴和其他各種小毛病了。
反之,如果客戶對產品的第一印象很差,那么客戶購買該產品的可能性很低(壟斷商品除外)。客戶心生厭惡,會快速離棄,去尋找更好的產品。如果賣方想規勸客戶繼續購買該產品,后續修復產品形象的代價很高,而且不見得成功。
2007年,曾經有個客戶公司的領導和我面談軟件研發管理之后,出于對我的信任,還沒有試用我公司的軟件產品就決定購買,讓我馬上派營銷人員來簽訂合同并當場培訓。這本是鐵板釘釘的買賣,卻被搞砸了。
營銷人員簽訂合同后,覺得可以放心了,于是就給客戶演示并培訓最新版本的功能。新版本尚未測試,有不少明顯的bug。營銷人員滔滔不絕地講解了1小時,每次遇到一個bug,他就說這是個很小的問題,幾分鐘就可以改好。
營銷人員回來后很自信地對我說:客戶覺得我們的管理方法和平臺很好,非常適合他們公司,合同已經簽訂,培訓服務也做了,很快就會付款的。
當天晚上客戶公司領導打電話給我,說員工們聽了培訓后,覺得管理方法挺好,但是產品很不成熟,有很多Bug,目前不能購買使用。雖然已經簽訂了購買合同,但是不能履行。
我向客戶道歉,不僅取消了合同,而且懇求客戶免費使用我們的產品。之后我經常派人去客戶公司交流,獲取改進意見。免費服務了一年之后,客戶被我們感動了,終于重新采購產品。這是我公司唯一一個修復產品形象成功的案例,代價很高,風險也很高。有了這次教訓后,我公司不再向客戶演示和發布未經嚴格測試的新版本。
事實上,大多數企業的產品相比于競爭對手而言沒有顯著的優點,難以讓客戶對產品產生很好的第一印象,因為出類拔萃的好產品畢竟是少數。普通老百姓買得最多的,也是普通的商品。
對于大多數創業不久的企業而言,雖然難以讓產品具備顯著的優點,不能讓客戶產生很好的第一印象。但是通過加強管理,可以使產品沒有明顯的缺點,不讓客戶對產品產生壞的第一印象。
做到這一點很重要,雖然產品不優秀,但是也不壞,客戶仍然可能采購該產品。這樣企業就能夠生存下來,才有機會不斷改進產品,使缺點越來越少,優點越來越多,之后客戶的第一印象也就越來越好。
3.7.2 讓客戶對本公司人員有良好的第一印象
當產品與競爭對手相比不分上下時,如果客戶對賣方人員(如營銷、研發、技術支持和客戶服務等)有良好的第一印象,那么客戶會傾向于購買這個公司的產品。
賣方人員的“服務態度、可信度、專業水平”是客戶第一印象的構成要素。這3方面是如何影響客戶呢?
1.服務態度
客戶選購商品時,不論最終是否購買,都希望有個愉悅的過程。越是高端的客戶,越在乎服務態度。
服務態度好到什么程度才能使客戶有良好的印象?這沒有標準,有一些常識可供參考:
賣方人員接待客戶時態度要熱情,不可明顯地以貌取人,對待大客戶和小客戶的態度要一致。服務精力要用在購買可能性大的目標客戶身上,如果發現當前客戶并無購買意愿,雖然內心失望,但不可瞬間變臉、冷落對方。如果客戶并無惡意,即使他說了一些不恰當的話,也不要反駁、嘲笑、諷刺客戶。記住客戶永遠是座上客。
企業(賣方)要用心改進服務態度,這不需要復雜技巧,無需付出多大成本,是件“邊際成本很低、邊際收益較高”的事情。
2.可信度
我們身處的社會并不純潔,坑蒙拐騙的事情常有發生。騙子的態度往往很好,容易騙取人的好感而使其上當。從古至今,不良商人干的壞事太多了,結果民間流傳“無商不奸、無奸不商”這句極端敵視商人的話,深深地烙在廣大消費者的心里。這句老話對中國商人具有極大的殺傷力,不知需要多少年才能給商人扶正形象。
當客戶和賣方人員初次接觸時,往往存有戒心,害怕上當受騙。客戶一旦察覺賣方人員說了假話,心里馬上就打退堂鼓,那么賣方態度再好也無用。
賣方人員適度地贊美自己的商品,引起客戶的興趣,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是過度地夸獎自己,效果會適得其反。客戶的智商并不低,如果他看出商品遠不如賣方說的那么好,客戶腦海里馬上會產生“吹牛、欺騙、忽悠”這個壞印象。
當客戶詢問這個產品比競爭對手好在哪里時,賣方人員切不可信口開河、過分貶低競爭對手。客戶或許會原諒賣方人員吹牛(一笑了之),但會厭惡亂說別人壞話。
當賣方人員說自己產品的好處、指出別人產品壞處時,一定要有真憑實據,可以讓客戶感知這是真的。只有讓客戶相信賣方人員說的話,好的服務態度才能夠產生好的印象。
3.專業水平
對于一些技術難度較高、實施過程比較復雜的商品,例如企業級軟件產品和研發項目,客戶很在乎賣方人員的專業水平。專業水平不夠高,意味著活干不好,失敗風險很高。
如果賣方人員的專業水平足夠高,客戶覺得把活交給他們比較放心,才可能簽訂合同開展后續工作。賣方人員的專業水平是硬功夫,服務態度只是錦上添花,專業水平比服務態度更加重要。
研發企業要注意:派到客戶現場做售前服務、需求分析、技術支持的人員,一定要具備合格的專業技能。如果客戶對賣方人員的專業水平失望或懷疑,會導致客戶不敢采購、不敢驗收、不敢付款。
3.7.3 提出有吸引力的售后服務承諾并兌現承諾
客戶在選購商品時有一些顧慮:當時無法檢驗商品的質量是否合格,也不能確定商品是否完全吻合自己的需求,擔心自己購買之后不滿意卻無法妥善處理。這種顧慮無疑會阻礙客戶購買商品。
賣方需提出有吸引力的售后服務承諾,以消除客戶的顧慮。例如,家電商場承諾:7天內無理由退貨,15天內無理由換貨。超出15天后,各種家電產品都包含一定時期的免費維修。
賣方提出有吸引力的承諾,這個很容易,難的是賣方“兌現承諾”。
家電商場常用醒目的大字承諾退貨、換貨,看起來很有吸引力,但卻隱含了一些苛刻的限制條件,例如“包裝完好無損,產品未經使用”。令人惱火的是這些限制條件用小字寫,客戶一般都不會注意這些細節。
等到客戶真的去退貨、換貨時,賣方會因不符合“包裝完好無損,產品未經使用”條件而拒絕。經常導致買賣雙方吵架。
我自己作為消費者就有很多次“退貨、換貨”的經歷,都是些知名的商場,有些很痛快地兌現承諾,有些則找借口逃避。我分析總結了如下規律:
(1)如果“商場管理方”和“商品銷售者”屬于同一家企業,則容易兌現承諾。
例如,宜家家居,管理方是宜家自己人,而銷售人員和產品也都是宜家自己的。管理方和銷售者都共同遵循本公司制定的規章制度,包括提出承諾和兌現承諾。
我到宜家家居去退貨、換貨,只要出示發票即可,客服人員不會刁難你,甚至都不檢查物品,從來沒有發生過爭吵。這讓消費者很舒心。
(2)如果“商場管理方”和“商品銷售者”不屬于同一家企業,二者利益不一致,前者提出的承諾,后者很可能不愿意兌現承諾(不愿意承擔損失)。國內大多數家電商場和家居用品商場都存在這種問題,很容易引發爭吵。
如果“商場管理方”很強勢,而且真心維護消費者利益,那么“商品銷售者”也會兌現承諾,因為不敢得罪商場管理方。
上海八佰伴商場是很好的例子,我多次看到八佰伴客服人員幫助消費者解決問題。
我曾經一時沖動在八佰伴買了昂貴的珠寶首飾,由于不合需求去退貨。按商場規定,珠寶若無質量問題是不能退的,銷售員依據這個規定不愿意退貨。我找商場客服經理來調解。客服經理花了半個小時,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勸說了珠寶店的多個相關人員,終于幫我退了珠寶。讓我很感動。
八佰伴客服經理對我說:如果商品的確存在質量問題,那我有權決定退貨,銷售者無條件服從。如果不是質量問題,也沒有顯然的退貨理由(例如客戶買后不喜歡),我們也會勸說銷售者同意退貨或換貨。
中國目前沒有真正的無理由退貨,法律法規僅僅保護消費者的基本權益,而不能保證消費者滿意。我們的職責就是要解決“法律法規”之外的矛盾,努力使消費者獲得更高程度的滿意。
宜家家居和八佰伴都是“提出有吸引力的售后服務承諾并且兌現承諾”的典范,消費者無后顧之憂,才會放心去購買,成為忠實客戶,此舉讓賣方大大增加了銷售收入。即使商品價格比其他地方貴一些,仍然是客戶滿堂,甚至人山人海。你看我都主動在書上贊揚、宣傳這些好商場。
正如我公司軟件產品“集成化研發管理平臺MainSoft”的售后服務承諾如下:
(1)一年免費維護和升級。
(2)凡是軟件產品缺陷,永久無條件解決,免費升級。
(3)客戶購買之后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和需求,經我公司受理分析后,提煉出共性需求,和客戶商定合適的解決方案。我方開發完成后,免費為客戶升級。
上述承諾(1)和(2),大多數軟件公司都做得到。第(3)項承諾最有吸引力的,客戶無需額外花錢搞個性化開發,而開發方也不會陷入個性化開發。
若要兌現第(3)項承諾,要求軟件公司具備較高的專業水平,要有本事提煉出共性需求和合適的解決方案,否則自己會被無窮多的客戶問題需求淹沒了。
我公司最近四年受理了約4000條客戶問題需求,其中80%被我們提煉成為共性需求,開發成為通用功能,為客戶免費升級,給雙方都帶來了好處。而剩余20%非常個性化、目前無法轉化成為共性需求的東西,我們陳述利弊,說服客戶放棄。
有些時候客戶代表會鄭重其事地對我說:“林老師,這幾個需求是我們領導提出的,你們一定要這樣做,其他人的需求可以往后延一延”。
我說:“不管是老板還是員工提出的問題需求,我們都一視同仁,都要經過我們分析。凡是共性需求,我們都免費開發、升級。凡是個性需求,即使付錢我們也不做”。
客戶代表聽了一聲驚嘆:“你們真牛,還敢這樣對待客戶。要是我們公司能夠這樣說服客戶就好了”。
實踐證明,只要我們誠心幫助客戶解決問題,給出共贏的方案,客戶(不論是老板還是員工)都不會無理取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