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最好的教育是以身作則(2)

“唔,我兒子怒氣沖沖地上樓去了自己的房間,鎖上門,不肯下來吃晚飯。”

“那么你感覺如何呢?”朋友問。

“糟透了,整個晚上都被毀掉了,每個人都很煩躁,氣氛很壓抑,我覺得很內疚,但是不知道該怎么辦。”

“你覺得你兒子會怎么想?”朋友又問。

“可能很生我的氣吧,害怕老師、沮喪、無望、心煩、無法集中精神。我對他沒什么幫助,但是當他抱怨而不愿意負責任時,我就受不了。”

其實,約翰的媽媽只要同情她的兒子,承認他的困境,她就可以說:“唔,你擔心明天早上之前寫不完一首詩和一篇短文,怪不得你覺得著急呢。”但是,家長沒有養成向孩子敞開心扉的習慣,孩子遇到困難時通常會生氣,然后把他們的困境遷怒于他人,而這常常激怒父母,然后父母就責怪孩子,說一些事后會后悔的話,可是問題仍然沒有得到解決。

既然讓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很難,那么如果父母能夠學會把握在他們憤怒的外表下所隱藏的擔心、失望和無助,對穩定他們的情緒將會有很大的幫助。只有當孩子的心情平靜時,他們才能正確地思考,才能做出正確的舉動。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你的言行和態度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孩子出了問題時,一定要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妄想通過說教、批評來解決問題,效果自然不會好。要想和孩子溝通,需要家長學習用關心的方式跟孩子交談。

先聽聽孩子怎么說

聰明的父母與其做一個高明的說教者,不如做一個高明的傾聽者。善于傾聽的父母會使孩子從小學會以平等和尊重的心態與人交往,會使孩子覺得自己很重要,從而有利于孩子學會獨立思考。這樣,當你的孩子長大成人后,他仍然會習慣地俯下身來,像小時候你對他那樣,聽你說話,跟你談心。那時,年邁的你會從內心里感到寬慰和滿足。

抽出時間來傾聽孩子

孩子很喜歡與自己的父母說話,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和父母是最親近的人,在一起應該是最無拘無束的。孩子有高興的事,首先想到的是告訴父母,與父母分享快樂;如果有煩惱的事,也很想得到父母的開導。如果父母能時時刻刻關注孩子的情緒,耐心地傾聽孩子說話,特別是情感上的傾訴,就會與孩子貼得更近,這樣不但能及時分享孩子成功的快樂,同時也能幫助孩子排憂解難,消除孩子精神方面的“包袱”和情緒上的“垃圾”。更重要的是,還能使孩子及時獲得心理上的調整,以便更好地投入學習和生活中。

有一天高陽放學回家后就喊:“我恨老師!我再也不到學校去了!”

聽到孩子這么說,媽媽本想嚴厲地批評他。但是,媽媽沒有那樣做,她要看看下一步會發生什么。高陽顯得很憤怒,蜷縮在她身邊,把頭枕在她的膝蓋上,傷心地哭了,他說:“媽媽,今天老師布置了一道題,我做錯了其中一步,老師指了出來,引起同學們哄堂大笑,我難堪極了!”

媽媽用手摟著他,他沉默了幾分鐘,然后平靜地說:“我要和李東他們踢球去了。謝謝媽媽!”

學會傾聽孩子講話,就能充分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從而更多地獲得和孩子交流的機會,并且使孩子覺得你很在意、尊重他。這樣你和孩子之間的距離就會變得更親近。

傾聽是改善親子關系的一劑良藥

父母如果長期與孩子溝通不夠,就會使孩子的內心世界慢慢地封閉起來,孩子的性格也會變得內向,與父母產生距離感,從此有話不愿意對父母說。傾聽孩子的談話其實能獲得很多樂趣,童言無忌,他們說的話很多都是內心世界的反應,傾聽他們說話能使自己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從而更加了解孩子的思想。

身為獨子的小偉就讀初中二年級,父母都是高薪階層,父母為了讓他擁有最好的物質生活,每天都忙著應酬、工作,沒時間陪小偉,有時根本見不到面。有一天,父母接到老師的通知,小偉逃學去網吧,甚至已開始抽煙。父母得知后相當氣憤,當場就給了小偉一巴掌,怒斥:“你為什么這么不成器?為什么讓我丟臉?”小偉則大吼:“我根本就只是你們安排的棋子,沒有一點自我決定的空間。”后來通過專業心理醫生的協助,小偉的雙親才理解自己原來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忘記了孩子需要的是有人能聽他講自己的見聞和心事。現在小偉的父母也決定了,不管再忙,每天都要抽出一點時間關心小偉,并傾聽他的心事與意見,親子關系已經比以往好很多了。

傾聽是一門藝術,一門學問。下面給出幾條傾聽的技巧,希望能對父母們在和孩子交流時起到作用。

(1)一定要與孩子平視,不可居高臨下。

(2)身體要稍稍向前傾,這是表示有興趣的姿勢。

(3)不要存在“阻礙”。如用手捂著嘴巴,兩手抱著胳膊或翻看書本,這些舉動對孩子來說都是一種障礙。

(4)用眼睛“聽”。要睜大眼睛看著說話的孩子,很自然地用眼睛來表達你的愉悅。

方法二:對傾聽充滿興趣

講話中最掃興的是聽到對方說:“我早就知道了。”如果家長這樣說,就是對孩子缺少尊重。孩子才說兩句,大人就不耐煩地說:“知道了,別煩我!”于是,孩子十分掃興。家長關心孩子不應只是關心他的冷暖、吃住,還要關心他感興趣的事。對孩子關心的話題產生興趣,你同孩子談話的興趣便也具備了。

方法三:讓孩子感受你專心傾聽的態度

送給孩子最好的贊美,是讓孩子知道他所說的每一句話你都認真聽了。

(1)使用表情變化來傳達。比如保持微笑,并常常做出吃驚的樣子,用大人的話是“大驚小怪”,孩子希望看到大人對自己所說的事情表現出吃驚的表情,能把大人嚇住,說明自己很有本事。

(2)語言表達。在傾聽孩子談話的過程中用諸如“太好了!”“真是這樣嗎?”“我跟你想的一樣。”“你的想法太好了,繼續說!”“我簡直不敢相信!”等話語來表示你的興趣。

不論孩子的話題多么簡單,如果你努力表現出感興趣的神態,那么興趣就會自然而然地產生。如果你總是沉著臉,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子,就會令孩子十分失望。慢慢地,他也會養成對什么事都不關心的毛病。那些在課堂上發呆、不愛發言的孩子可能在幼年就缺少好的聽眾。孩子從小沒有感受過自己語言的魅力,必定會對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失去應有的信心。不拿分數衡量孩子

現在的孩子功課越來越繁重,考試壓力越來越大。考試的可怕之處是必須在規定時間內正確做完老師指定的部分才能得高分,這對孩子而言是被動的。更可怕的是,父母和孩子完全被功課的分數所左右,成為分數的奴隸。功課越重,孩子的自發性越容易被剝奪,像個可憐的任人擺布的木偶,這一點很危險。父母必須明白的是,分數的高低不等于教育的成功或失敗。父母也必須明白,功課并不等同于教育,不要以為努力督促子女學習便完成了家庭教育的責任,分數是死板學習的反映,假如父母不在孩子功課之余加上自己的教育,對孩子的教育就不是全面的。

劉海青的女兒是名小學生,這次考試不太理想,分數很差,但這次劉海青沒有過多地去批評她,而是鼓勵、表揚她,并且幫助她分析原因,讓她在學習上建立自信心。因為她在去年也有一次沒考好,當時劉海青很生氣,那次雖然沒打她,但是劉海青通過語言和行為傷了她的自尊心,導致孩子對自己沒有信心,自此。劉海青的女兒就在學習上對父母只報喜不報憂,也不愿意與父母交流,當劉海青意識到這個問題時,就嘗試著改變自己的教育態度。通過一年時間的努力,由于劉海青態度的轉變,他的女兒在各方面都有了進步。

父母們要記住的是,讀書是為了孩子的將來,而不是為了炫耀什么。一些接受過高等教育的父母順理成章地以為子女必須也接受與自己相等的教育才能有成就,有些父母以子女考進名校為榮,有些本身無機會接受高等教育的父母望子成龍心切,希望子女都能青出于藍,以為只有有好的學習成績才能做個出色的人。有些父母看重成績到了極端的地步,為了讓孩子的作業得到高分,子女不會做的功課干脆親自幫忙。這種做法很值得商榷,因為這樣做不但會使兒童養成的依賴心理,也取代了老師的職責。

小玨屬于那種“粗枝大葉”的孩子,學習成績雖然在班級名列前茅,但常常因為一些小錯誤影響了應有的水平。面對就要迎接中考的女兒,母親憂心忡忡:孩子怎樣才能成功“闖關”啊?為了激勵女兒,母親主動提出:“認真學習,考上一所好學校,媽媽暑假就帶你去歐洲旅游。”

女兒最向往的地方就是歐洲,因為那里是她最崇拜的幾個足球明星的故鄉。盡管母親心里不是十分有把握自己有沒有足夠的時間帶女兒出游,但她還是做出了承諾。

中考沖刺的那段時間里,女兒各方面都有了很大進步,粗心大意的毛病也改了不少,最后她輕松地闖過了中考這一關,被一所理想的學校錄取了。為了兌現諾言,母親為女兒和自己辦理了護照,為出境游做準備,但是,終因自己騰不出假期,陪女兒游歐洲的承諾泡了湯,變成了女兒口中的“空頭支票”。

盡管最后母親得到了女兒的諒解,但是女兒一定從母親說出承諾的那一刻起就一直在期盼著這個諾言能夠成為現實。母親不知道女兒的內心深處是怎么想的,而且擔心這個沒有兌現的諾言會不會讓女兒長久地耿耿于懷,會不會顛覆女兒對母親所有的信任和尊敬?

可以看出,沒有兌現的獎勵別說孩子,就是父母自己都憂心忡忡。特別要強調的是,家長應該避免使用物質或金錢鼓勵孩子提高分數。撇開未兌現不談,就是遵守了承諾,這樣做也會摧毀孩子建立起來的為理想、為事業而努力學好知識的意志,還會導致孩子“只為金錢和物質”的學習目的。總之,家長要隨時端正孩子的學習動機,增強其學習欲望,讓孩子從中得到樂趣而喜愛學習,感到自己是知識的主人,而不讓成績左右自己的情緒。

父母應該看到,其實大多數孩子對學習和成績相當重視,也很努力,他們怕失敗,更怕失敗所帶來的責罵與鄙視。因此,他們會擬定自己的學習計劃,也具有競爭和不肯認輸的心理,對學習能自我評價,也會考慮學習方法。總之,他們對自己的成績會付出努力。

父母應該對孩子的學習態度加以肯定,不要只看成績的高低而強行壓迫,應該注意孩子是否以安定的心情不怕挫折地推進學習計劃,這才是最重要的。

1。不要過分看重分數給孩子造成的后果

(1)過于看重分數會讓孩子懼怕考試。有的孩子平時學習成績很好,但一臨近考試就緊張,擔心考不好。越害怕越容易出錯,也就越考不好。而父母并沒有注意到這一點,一味地在考前給孩子施加壓力,造成孩子心理上的惡性循環,從而影響了孩子的健康成長。

(2)過于看重分數會損傷孩子的自尊心。其實每個孩子的內心都有考出好成績的愿望。成績不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這時如果父母只關心孩子的考試成績,不問青紅皂白地責罰會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

2。正確對待孩子的分數,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每個孩子都有不足之處,當孩子在考試中沒有得到預期的好成績時,他已經非常難過了。這時候父母就不要再刺激孩子,而應該幫助他一起尋找原因,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來,讓孩子對自己有信心。同時也要不忘記對孩子說“下次努力”,使孩子把目光轉向下一次機會。

3。分數固然重要,但是分數不能決定孩子的一切

父母引導與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成績本來是無可厚非的,也是應盡的義務。但除此之外,父母也應該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教育孩子怎么做人,關心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養,關注他們的意志品質、道德情操的發展以及心理的健康。因為除了分數,孩子的品德修養、性情習慣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也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未來的社會越來越需要有能力的人才,父母一定要注重全面培養孩子的能力。

肯向孩子學習

從來沒有哪個時代像現在一樣,孩子們走在了父母前面,父母不再對知識掌有主導權,反而是孩子每天都給父母帶來新的知識。作為父母,你應該清楚地認識到現代教育是兩代人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學習的過程。由此,向孩子學習是父母們不甘落伍的寫照,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不僅能夠填平兩代人之間的鴻溝,而且父母在孩子們的心目中,也能為自己建立一座人格豐碑。

如今,大眾傳媒改變了孩子的成長環境,并且給他們提供了多元化的發展途徑,加上多種社會文化傳遞方式并存,使孩子們的知識結構發生了重要的變化,他們更關注自我發展,與人相處更注重原則,認識的廣度越來越大,面對新環境的應變能力不斷提高。所有這些,都決定了成年人必須向孩子學習。

在一個暴風雨之后的早晨,中年男子沿著海邊走,他發現昨夜有許多小魚被海水沖到了沙灘上,中年男子想,太陽一曬,這些魚都會死掉的,就嘆息一聲繼續朝前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爱县| 嫩江县| 鹰潭市| 大埔县| 雅安市| 包头市| 兴安盟| 抚顺市| 马鞍山市| 神农架林区| 南和县| 巍山| 九江市| 云安县| 胶南市| 含山县| 深圳市| 上杭县| 鄢陵县| 晋城| 秀山| 岫岩| 穆棱市| 万全县| 平罗县| 奇台县| 安阳县| 通化市| 达尔| 太康县| 高碑店市| 宁陕县| 民县| 乡宁县| 金乡县| 阿拉善盟| 金阳县| 乐亭县| 德清县| 淮阳县| 澄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