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事能常足心常愜,人到無求品自高(5)

  • 沐塵編著
  • 沐塵
  • 2856字
  • 2015-12-28 12:14:57

佛為什么說看輕身外物?因為名、利、權(quán)、錢,只要你心里有一分它,你就要拋掉一分的快樂自在。人生在世爭名奪利,忙碌地鉆營追索,卻忽略了生命賜予我們的一切美好。對功名利祿看輕、看淡一些,你就會發(fā)現(xiàn),其實世間還有很多美好的景致。

孔子教授的學(xué)生有三千多人,其中有72個特別出眾,而在72人中又有一個最杰出的,他就是顏回。

顏回雖然出類拔萃,卻寧愿為民,不愿做官。孔子就問顏回:“顏回啊,你家境貧寒,身份卑微,為什么不愿意外出為官呢?”

顏回?fù)u頭笑道:“我無心做官,城郭之外我有50畝地,就足以供給我食糧;城郭之內(nèi)我有10畝地,足夠用來種麻養(yǎng)蠶。在田野里自由自在,只要勤于躬耕,足夠穿衣吃飯之用;家有琴,一陣輕快的輪指,彈出了自己熟悉的曲調(diào),足以自娛;我學(xué)老師之道,做個不追求名利的正人君子,足以自樂。放著有吃、有穿、有娛樂的日子不去享用,放著大自然的清風(fēng)明月、鳥語花香的美景不去觀賞消受,偏偏要去朝廷做官,豈不是太沒意思了嗎?”

孔子很受感動:“顏回的愿望,實在太好了!我聽說:‘知道滿足的人不會因為利祿而使自己受到拘累,真正安閑自得的人明知失去了什么也不會畏縮焦慮,注意內(nèi)心修養(yǎng)的人沒有什么官職也不會因此慚愧。’我吟詠這樣的話已經(jīng)很久了,如今在你身上才算真正看到了它,這也是我的一點兒收獲。”

正所謂:“心安茅屋穩(wěn),性定菜根香。”顏回有這樣的性情,使得他能安貧樂道。顏回的情操得到了孔子的推崇,孔子贊美他:“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意思是顏回過著粗茶淡飯的清苦生活,住在簡陋的房子里,但他卻能自得其樂,絲毫不受外界的物欲困擾。

后來,顏回先孔子去世,孔子極為悲痛,不禁哀嘆說:“唉!這是老天要斷絕我啊!這是老天要斷絕我啊!”可見孔子多么看重這個學(xué)生。

顏回高尚的情操和知足常樂的精神,為后人樹立了一個處世的榜樣:知足者不以爭名斗利來拖累自己。唯有如此,才能灑脫、輕松、愉快地生活。

一個人穿得樸素整潔,何必艷光照人?吃得三餐飽腹,何需山珍海味?住得防風(fēng)避雨,天倫得以團(tuán)圓,何需高樓大廈?行得健步如飛,何需鮮車駑馬?內(nèi)心不寧靜的人總喜歡向外攀緣,盲目地追求名利財色,而且“這山望過那山高”,比來比去始終沒完沒了。如果能將攀緣的心收回來,安住在自己的本心本性上,心自然能安能靜。

當(dāng)你安了心、定了性,找到自己的本真,你就會找到快樂和幸福。你不妨回憶一下自己的孩童時代,想象一下那時擁有了夢想得到的東西而喜上眉梢。如果你想不起來,那就看看孩子們快樂的笑容吧,感受一下那份純真,或許你會有所體悟。

快樂來自施予,煩惱來自要求

唐朝有位龍?zhí)抖U師,少年未出家時,家里十分貧窮,依靠賣餅維持生計,甚至沒有地方住宿。幸好遇到了道悟禪師,道悟禪師就把寺廟旁的小屋子借給他住。

為了表示謝意,他便每天送10個餅給道悟禪師,而每次道悟禪師總是回贈一個給龍?zhí)叮⒆8Kf:“這是給你的,祝你子孫繁昌!”

龍?zhí)秾Φ牢蚨U師的行為感到很奇怪,有一天他忍不住問道悟禪師:“為什么我送大師10個餅,大師總要送還一個給我呢?”

道悟禪師反問:“你送來的,我送給你有什么不對?”龍?zhí)堵牶螅闹谢腥淮笪颍瑥拇顺黾遥K成一代宗師。

道悟禪師給龍?zhí)抖U師的是偉大的祝福,也是生活的至理:取之于人要回報于人,得之于社會要回饋社會;要我好你也好,我贏你也贏。

人不可只取不予,取之于人就要回報于人。如若不然,人際關(guān)系就會不穩(wěn)定,社會關(guān)系也會失去和諧,而自然關(guān)系也會失去平衡。

就好像有些國家為了發(fā)展經(jīng)濟(jì),大肆發(fā)掘自然資源,完全不顧自然環(huán)境的承受能力,只是一味地向大自然攫取利益,而沒有為維護(hù)自然環(huán)境付出努力,最終的結(jié)果必定是環(huán)境惡化,人類自食其果。

自然關(guān)系如此,社會關(guān)系亦然。只取不予,結(jié)果只會打破平衡的關(guān)系,使穩(wěn)定與和諧的局面蕩然無存。

人生存于世,就必須了解獲取與給予的關(guān)系,懂得“取之于人,用之于人;取之于社會,回報于社會”的道理。

有個旅行的人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他饑渴難忍,瀕臨死亡。在他以為自己身處絕境時,卻發(fā)現(xiàn)了一間廢棄的小屋。

這間屋子已經(jīng)久無人住,風(fēng)吹日曬,搖搖欲墜。在屋前,他發(fā)現(xiàn)了一個抽水機(jī),于是便用力抽水,可滴水全無。他氣惱至極,忽又發(fā)現(xiàn)旁邊有一個水壺,壺口被木塞塞住,壺上有一張紙條,上面寫著:“你要先把這壺水灌到抽水機(jī)中,然后才能打水。但是,在你走之前一定要把水壺裝滿。”

他小心翼翼地打開水壺塞,里面果然有一壺水。這個人面臨著艱難的抉擇,是不是該按照紙條上說的,把這壺水倒進(jìn)抽水機(jī)里?

若倒進(jìn)去之后抽水機(jī)不出水,豈不是白白浪費了這救命之水?相反,要是把這壺水喝下去就會保住自己的生命。

一種奇妙的靈感給了他力量,他下決心照紙條上說的做,果然抽水機(jī)中涌出了泉水。他痛痛快快地喝了個夠!

俗話說:“前人栽樹,后人乘涼。”當(dāng)前人種下樹,讓你乘涼的時候,你也應(yīng)該想到后人有沒有乘涼的地方,而不能只想著把樹砍下來做家具、蓋房子。當(dāng)你要喝一口水的時候,就要想到后來人也需要喝水。竭澤而漁,絕不是好觀念。可惜的是,在現(xiàn)實中,很多人偏偏就是以竭澤而漁的方式生活。

美好生活的智慧,就是取之于人,要用之于人;取之于社會,要回報于社會。建立良好的因果循環(huán)鏈,才能維持良好的發(fā)展局面。

某個風(fēng)雪交加的傍晚,有個人開著破舊的汽車行駛在公路上。他失業(yè)了,心里非常焦慮。就在這個時候,他隱約地看到前面有一輛車停在路旁。他把車停了下來,下車一看,路邊停著的車?yán)镒粋€老婦人。

老婦人看到他,就說:“我的車胎壞了,已經(jīng)在這兒等了一個多小時,不知道怎么辦?”語氣中透露出擔(dān)憂。

他答道:“太太,我現(xiàn)在馬上幫你換車胎。”說著,他不顧大雪紛飛,脫掉手套,取出工具,為老婦人換上了備胎。

當(dāng)他把車胎換好時,老婦人問他需要多少錢。他愣住了,隨即笑道:“舉手之勞而已,我并沒有想到要收錢,如果你遇到需要幫助的人,那就不妨給他一點兒幫助吧!”

老婦人聽了很感激,道謝之后,發(fā)動汽車向前駛?cè)ァW吡艘粫海蠇D人看到前面有一家小餐館,就停車走進(jìn)了餐館。

店主是一位年輕的女士,她熱情地遞上干凈的熱毛巾,將熱騰騰的食物端上桌子,老婦人心里暖暖的。然而,老婦人看得出來,這位年輕的女士懷了身孕,而且她的微笑當(dāng)中隱約透露出疲倦。

老婦人將錢遞給了女士,女士從柜臺上拿著找的錢出來時,老婦人已經(jīng)走了,只見桌上放著一個小包,包里面有一張紙條和一些錢,紙條上寫著:“在我困難的時候,有人幫助了我。現(xiàn)在我也想幫幫你。”

不久之后,門打開了,進(jìn)來一個人,對女士說:“親愛的,我回來了。”他就是幫助老婦人換車胎的過路人。

愛,就是一個循環(huán)。當(dāng)你得到了幫助,而回報于他人,這是一種感恩的行為;如果你得到幫助,而能推己及人,從而回報于社會,幫助更多的人,讓愛心循環(huán)下去,則是超越感恩的行為。

感恩與盡責(zé)是愛心鏈條的“鏈接點”。只有“鏈接點”不間斷,愛才能永久循環(huán)。每個人都是受恩于他人者,同時又是施恩于他人者;每個人都是愛的奉獻(xiàn)者,同時又是愛的受益者。如果我們都來感恩與盡責(zé),那么,每個人就都能沐浴在愛的暖流中;愛的循環(huán),也就不會有窮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山东| 长岭县| 金堂县| 舟曲县| 河南省| 哈巴河县| 东明县| 台南县| 黔西| 庆元县| 麦盖提县| 吉首市| 南江县| 临泽县| 阳泉市| 卓尼县| 冕宁县| 海阳市| 塔河县| 当雄县| 集安市| 涿鹿县| 扎鲁特旗| 沈阳市| 德令哈市| 偃师市| 武鸣县| 营山县| 安福县| 镇巴县| 金坛市| 云南省| 龙陵县| 肃南| 鱼台县| 花垣县| 墨竹工卡县| 江北区| 南靖县| 上思县| 甘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