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消除顧客疑慮,突破客戶心理防線(3)
- 每天學一點銷售心理學
- 墨墨
- 3022字
- 2015-12-28 14:18:26
很多時候,在推銷員和客戶談判的過程中,客戶是不會輕易告訴你他的真實意圖的,這么做的目的可能是為了進一步殺價,又或者是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但是,即使客戶在言語上掩飾得天衣無縫,但他的肢體語言卻常常會令他泄漏“天機”。肢體語言是一個人思維情緒的直接體現,是情緒中的潛意識行為,因而一般人是很難控制住自己的肢體語言的。一個成功的推銷員在向客戶介紹自己的產品時,會時刻仔細地觀察客戶的肢體語言信號,評估客戶對示范產品的反映,并依次來調整自己的示范方法,促使交易順利完成。
推銷員小D只要一見到客戶就會滔滔不絕地介紹產品,客戶大多的反應是不住地點頭,嘴里還不停地說:“是,不錯,東西很好,我們要好好研究一下……”最后,十分客氣地把小D送出了大門,并且表示短期內一定會和他聯系。
小D見此情況十分高興,感覺自己似乎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心里還盤算著下一步該怎么做。實際上他忽略了在整個談話的過程中客戶的一些細節,雖然客戶對他的介紹十分“認可”,還不住地點頭示意,態度也十分的“真誠”,但是,對于小D放在桌子上的相關材料碰都沒有碰,而且根本也沒有提過任何實質性的問題。這一切跡象表明,客戶對小D的產品根本就不感興趣,客戶明顯是在敷衍他,目的只是為了盡快“送客”!很顯然,這筆交易小D沒做成。
還有一次,客戶嘴上把小D的產品貶得一文不值,但對產品的介紹卻看得十分詳細,對每一個細節也都十分在意,更是不斷地提出各種假設的問題,客戶對產品是十分認可的,很有可能已經在心里盤算如何購買等相關事宜了。這時客戶的神態可能會略顯得焦慮不安,會來回走動,連續不斷地吸煙,更有可能會把其他的同事叫過來一起探討等。
又有一次,小D在很有興致地向客戶介紹產品,而客戶雖然對他的產品也很有興趣,但讓小D不解的是他時常看手表,或者問一些合約的條款,起初小D并沒有留意,但是就當小D的話暫時告一個段落時,客戶突然打斷他只進行到一半的商品介紹,問:“你的商品很好,它已經打動了我,請問我該在哪里簽字。”顯然,小D沒發現客戶早已決定購買了。
其實不管客戶掩飾得多么好,只要通過對他各種行為的觀察,就可以發現一些“蛛絲馬跡”,以此就可以辨別出客戶的實際意圖。
“沉默中有話,手勢中有語言。”這句話在銷售行業里也是眾所周知的。在很早以前研究人員就表明,在人們的溝通過程中,要完整地表達意思或完整地了解對方的意思,一般包含語言、語調和非語言行為三種基本構成要素。正是這些基本的構成要素描繪了人的總體個人形象,人們在語言、語調等方面的細微差異都會影響溝通信號的意思。這類的意圖是由同你交談的人傳遞的,它是一個溝通的中心目標——一種你應該努力獲得的東西。
大多數人都認為,人與人之間在進行面對面交談的時候,能夠更加簡單而又有效地影響對方,這不僅有利于施展自己的交談技能,而且還有利于充分了解對方的聲望、魅力、其他專門技能。此外,當交易接近于完成階段時,推銷員可以利用自己的直覺來感受,如換坐到較高點的位置,使自己的視線高于客戶。如此,客戶要對你說話必須抬頭看你,這樣一來,你就在不知不覺中控制了客戶的心理,也能讓他對你所說的話更加肯定。
在任何談話的過程中都需要特別留意對方的肢體語言。有時在推銷談話即將結束的時候,推銷員也一樣可以在不經意間用肢體碰觸客戶,以便吸引客戶的注意,同時使用手指做種種說明性的指示,這種動作對客戶具有一定的催眠效果。肢體的接觸也象征著意見的交流,這樣可以使交談的氣氛更為融洽,但在進行推銷時,就必須穩重而不失禮地運用你的肢體語言。
要知道客戶的身體語言是一種非常重要的信息,推銷員只有做出正確的判斷,才能取得很好的溝通效果。換句話說,對信息做出正確的反應,準確地解讀客戶的身體語言是推銷員成功推銷的最堅固、最基本的因素。
平常心,要保持下去
做銷售需要有一顆平常心,也是給予客戶最起碼的尊重,把自己的目的貫穿于平常心中去執行,這樣不管成功與否都會有一個很平和的心境,情緒不會大起大落。
一天,推銷員小F去拜訪劉女士,希望她能訂閱一份《體育周報》,小F把那份報紙拿到劉女士面前,并暗示了她該如何回答他這個問題:“我覺得你是不會為了幫助我而訂閱《體育周報》的,是嗎?”“當然”,劉女士一口拒絕了。因為小F的話中沒有熱忱做后盾,他的臉上“寫滿”了沮喪的神情。
幾個星期之后,另外一位推銷員小趙也來拜訪劉女士。她一共要推銷6種報刊,其中一種就是《體育周報》。但小趙的推銷方法和小F的大不相同。她看了看劉女士的書桌,桌上擺了幾本雜志。然后,她忍不住道:“我看得出來,您十分喜愛閱讀書籍和各種報刊。”小趙用短短的一句話,再加上一個愉快的笑容,成功地引導了劉女士的意識,使劉女士準備好要去聽她說什么。小趙懷中抱了一大堆報刊,劉女士本以為小趙會把它們展開,并開始催促自己訂閱它們,但令劉女士沒有想到的是,小趙并沒有這樣做。小趙走到劉女士的書架前,從書架上拿出一本愛默生的論文集。接下來的10分鐘里,她不停地談論愛默生那篇《論報酬》的文章。兩人聊得津津有味,竟然使劉女士不再去注意她帶來的那些報刊,不知不覺中,劉女士給了小趙許多愛默生作品的新觀念,使小趙獲得了寶貴的資料。
最后,小趙問劉女士定期收到的報刊有哪幾種。
劉女士向她說明之后,小趙的臉上露出了微笑,把自己帶來的那些報刊展開,攤放在劉女士面前的書桌上。小趙為劉女士一一分析這些報刊,并且說明劉女士為什么應該每一種都要訂閱一份。
劉女士卻并沒有像小趙想象的那般反應熱烈,于是她向劉女士提出了溫和的暗示:“像您這么有地位的人物,一定要消息靈通、知識淵博。”
小趙的話確實很有道理,既是恭維,又是一種溫和的提醒。
接著,劉女士問她訂閱這6種報刊共要多少錢?她很巧妙地回答:“多少錢呀,整個數目還比不上您手中所拿那一張稿紙的稿費呢!”
就這樣,小趙離開時帶走了劉女士所訂閱的6種報刊的訂單,還有劉女士12元的訂費,并且后來還招攬了劉女士的5位職員訂閱自己的報刊。
推銷員如果在與客戶的交往過程中擁有一顆平常心就不會急于求成,這樣的推銷員總是具有事半功倍的優勢。平常心的建立,就是通過某種方法讓客戶去信賴你、喜歡你、接受你。當客戶對你產生信賴的時候,自然會比較容易接受和喜歡你的產品。
生活中,你也許也有這種經驗:對自己所喜歡的人提出的建議,會比較容易接受也比較容易相信。而對于讓你討厭或不信任的人,你自然對他們的產品和服務也相對不信任了。
一個推銷員會接觸到形形色色的客戶,好脾氣的、壞脾氣的、慢性子的、急性子的等。這個客戶有這樣的喜好,那個客戶又有那樣的需求。而你是為客戶提供服務的,要去滿足客戶的需求,這就要求你學會包容,包容他人的不同喜好,包容他人的各種挑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陷,而你也不可能去喜歡每一個人,但是即使真的不喜歡也要強迫自己去喜歡。也許你已經具備了豐富的專業技能,但是對于一個新的企業、新的經銷商、新的客戶而言,你仍然是你,沒有任何的特別之處。你需要用空杯的心態重新去整理自己,去吸收正確的、優秀的東西。
成功的推銷員都具有一顆平常心,心態平和的他們非常容易博取客戶的信任,讓客戶喜歡他們、接受他們,并且很容易跟客戶成為朋友。許多推銷行為都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人們大都喜歡向自己所喜歡、所信賴的人購買東西,因為那樣會讓他們覺得放心。所以一個推銷員是否能夠很快地同客戶建立起很好的關系,與他的業績有絕對的關系,這種能力也就是一種親和力。
要讓客戶感到物有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