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揭開性格的神秘面紗(2)
- 解讀人生智慧密碼之性格激活智慧(上)
- 仲侯主編 黃玉珍編著
- 4980字
- 2016-08-13 02:51:21
②情緒活動穩定性,指情緒的起伏和波動的程度。有的人容易引起情緒活動,有時甚至為一些小事引起強烈的情緒沖動,對情緒的意志控制比較薄弱;有的人情緒比較穩定,不易為一般情境引起強烈情緒,對情緒活動的控制也比較容易。
③情緒活動持續的時間,指情緒保持時間的久暫。有的人情緒活動持續時間比較長,對身體、生活和工作有深刻的影響;有的人情緒活動稍現即逝,對身體、工作和生活的影響也很快消失,好像不留什么痕跡。
④主導心境,指不同的主導心境在一個人身上穩定表現的程度。如有的人總是精神振奮、愉快樂觀,有的人則常常萎靡不振、抑郁寡歡。不同的主導心境,鮮明地反映著人們不同的精神狀態和性格特征。
(4)性格的理智特征
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人們在感知、記憶、想像和思維等認識方面的個別差異,這些差異被稱為性格的理智特征。
①表現在感知方面。
A.主動觀察型和被動觀察型。前者能根據自己的愛好、興趣進行觀察,不易被環境刺激所干擾;后者則明顯地受環境刺激所影響,易受暗示。
B.詳細分析型和概括型。前者特別注意細節;后者更多注意事物的整體和輪廓。
C.快速型和精確型。前者往往不善于進行持續性的觀察,甚至還沒有很好地了解所觀察的材料就作出種種推測;后者則表現出敏銳而精細的判斷力。
D.記錄型和解釋型。前者客觀地記錄著觀察到的事實,善于描述有關事物;后者對觀察的對象,善于分析解釋,往往附加以自己的情感、愿望、觀點等主觀成分。
②表現在記憶方面。主動記憶型和被動記憶型;信心記憶型和無信心記憶型等。
③表現在想像方面。主動想像型和被動想像型;狹窄想像和廣闊想像型;大膽想像型和想像阻抑型等。
④表現在思維方面。善于提出問題、獨立思考的獨創型和熟視無睹、不求甚解或回避問題、尋找現成答案的因襲型。
4.性格特征大觀園
要求得對性格正確而完整的認識,還必須對性格的特性有所了解。
性格的最大特點在于它的獨特性。就字面意義說,“性格”一詞是由希臘語翻譯而來,原意是“特定”、“標志”、“記號”或“特點”。性格,最早是被人們用來區別這個人與其他人不同的差異性的。每一個人的性格都有他的獨特之處,真可謂“百人百面,無一同者”。一部《水滸傳》寫了一百零八條好漢,個個性格不同;《紅樓夢》里那么多小姐丫環,也是各有各的性格。正如世界上找不到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一樣,要找兩個性格一模一樣的人也很困難。個體之間的性格差別,正像指紋一樣,只有類別相似,沒有絕對相同的人。因此,性格成為把這個人和那個人區別開來的重要特征之一。
性格的特質有其確定性。它表現為一個人對周圍的事物所特有的、經常的傾向。在個體生活中,那種偶然出現的、一時性的表現,不能認為是一個人的性格特征。它必須是對現實生活穩定的態度體系,以及相伴而生的習慣的行為方式所構成的獨特的個性面貌。如果說這個人性格倔強,那個人性格軟弱,這不是指他們對一兩件事的態度,而是他們對大多數事情所常常采取的態度。說這個人魯莽,那個人穩重,也不是指他們對某件事的表現,而是他們所習慣采取的行為方式。
性格的結構有其整體性。它不是指一個人的哪一項性格方面的表現,而是反映其整體的、基本的心理特征。一個人的性格整體,是由許多個別性格特征的總和構成的。這個人說:“我的性格太固執。”那個人說:“我的性格太偏激。”還有的人說:“我的性格太溫柔。”實際上,這種說法只有很小一部分的準確性,它只是說明了他某一方面性格的特征,而遠不能說明他性格的全貌。性格很固執的人,有時可能很堅強,很果斷;性格偏激的人,有可能富有同情心,很勤奮,很刻苦;性格很溫柔的人,有可能心胸不寬,肚量不大,如此等等。分析自己的性格,應當從整體上、全貌上去看,既能知道自己的性格有哪些優良之點,又應知道自己的性格有哪些不良之點。只有這樣,才算真正認識了自己的性格。
性格的組合有其復雜性。既難以找到性格在各方面全都是表現優良的人,也難以找到整個性格都一無是處的人。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有時也有可能對別人產生嫉妒心;而一個小偷,看到鄰家老太太跌倒了,也有可能去把她扶起來。一部《紅樓夢》問世以來,圍繞林黛玉、薛寶釵性格評價上的爭論,就從來沒有停止過。尊薛抑林者,都謂黛玉尖酸刻薄,不如寶釵端莊大方;揚林貶薛者,都謂黛玉天真爛漫,純潔無瑕,寶釵矯揉造作,行為藏奸。釵、黛之所以引起爭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她們的人物性格比較復雜。人的性格的復雜性,來源于社會現實生活中人的復雜性和矛盾性。人是社會屬性和自然屬性的統一體,從社會屬性(心理學的、教育學的、社會學的、行為科學的等等)來說,人是各種社會關系的總和。由于社會生活的復雜紛紜,人的思想、行為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來自各方面的影響。因此,人的行為的動機、欲望、需求是相當復雜的,甚至是互相矛盾的。人的性格也往往表現出這種矛盾性。有的大刀闊斧的改革者,在其克服重重困難大膽開拓新路時,顯示出驚人的勇氣。可是,在改革取得÷些成效后,他卻經受不住人們閑言碎語的嘲諷,撂挑子不干了,從而又顯得很怯懦。有的人在槍林彈雨之中、生死考驗面前,錚錚鐵骨,堪稱英雄,但卻經受不住金錢美色的誘惑。有的青年平時像個大姑娘,溫文爾雅,但是在同壞人壞事作斗爭時,卻是一個勇敢非常的猛士。有的青年連衣服都懶得洗,但在學習上卻異常勤奮。所以,一個人的性格實際上充滿了矛盾性和復雜性,很難簡單地對自己的性格下某種評語。必須深刻地解剖自己的內心世界,解剖自己的各種欲念和思想動機,并且把這些和自己性格方面的各種表現聯系起來加以考察,才能從本質上把握住自己的性格。
性格對于人們的行為有著支配性。恩格斯說:“人物的性格不僅表現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現在他怎樣做。”“做什么”,說明一個人追求什么,拒絕什么,反映了人的活動動機及對現實的態度。“怎樣做”,說明一個人如何去追求得到的東西,如何去拒絕要避免的東西,反映了人們的活動方式。人們的性格,對他的活動方式有著很大的支配性。例如,魯莽的人行事總是風風火火,強毅的人在困難面前總是表現出剛強堅定。急性子的人遇事好激動,難免欲速而不達,犟脾氣的人好鉆牛角尖,常常陷入被動不能自拔。缺乏自制力的人容易受到外界干擾,常常把事情弄得半途而廢。辦事婆婆媽媽的人令人著急,白白耗費了不少時光。
性格特征還具有可變性。整個人類的心理素質都處在不斷進化的過程之中,作為人的心理素質之一的性格,當然也在不斷進化。現代人不同于原始人,其中的性格變遷和差異,真可以稱得上是天壤之別。整個人類是如此,每個人的性格,也在發生著深刻而顯著的改變。我們不妨回顧一下,自己現在的性格,是多么不同于少年時期的性格,更不同于童年時期的性格。在自己成長過程中,留下了一條明顯的性格變化的軌跡。一方面,性格對人的行為具有支配性,另一方面,人也可以支配自己的性格,人的性格是接受自我意識的控制和調節的。一個人,當發現自己的性格特征是好的,他便會通過自我意識來鞏固、加強和完善這個性格特點;反之,當他發現自己的性格特點是不好的,有缺陷的,他便通過自我意識有目的地節制和消除它。人便是通過這兩個渠道改變不好的性格和培養好的性格,來不斷完善自己,進行優良而完美的性格的塑造。
5.性格類型劃分法
性格的類型是指在一類人身上所共有的性格特征的獨特結合。許多心理學家曾試圖對性格進行分類,但由于性格的復雜性,至今還沒有一個公認的分類法。下面將幾種主要的性格分類,作一簡要介紹。
(1)我國古代對性格的劃分
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對學生的性格差異做過鑒定,他說:“柴也愚,參也魯,師也辟,由也喭。”意思是說,高柴愚笨,曾參遲鈍,子張偏激,子路魯莽。孔子還針對學生不同的性格特點因材施教。
三國時劉劭對人的性格差異曾進行過深入的研究。他認為人與人在性格上相差十分懸殊。他將人的性格分為十二種類型:強毅之人、柔順之人、雄悍之人、懼慎之人、凌楷之人、辨博之人、弘普之人、狷介之人、休動之人、沉靜之人、樸露之人、韜譎之人,見下表。
我國古代思想家對性格的個別差異的論述是很寶貴的,有些內容至今還值得參考。1937年美國人把劉劭的《人物志》題為《人類能力的研究》編譯出版。
劉劭劃分的十二種性格類型及特點
(2)功能優勢說
英國心理學家培因(A·Bain,1818~1903)和法國心理學家李播(T·Ribot,1839~1916)等主張,按理智、意志、情緒三者在性格結構中占優勢的情況,把人的性格分為理智型、情緒型和意志型。理智型的人,總用理智衡量一切,并以理智支配自己的行動;意志型的人,行動目標明確,積極主動、果斷;情緒型的人,情緒體驗深刻,舉止行為易受情緒左右。除這三種類型之外,還可劃分出中間的類型,如意志——理智型等。
(3)內外傾向說
瑞士心理學家榮格(C·G·Jung,1875~1961)最早根據作為普遍生命力的“里比多”(lidibo)活動的趨向,把人的性格分為內傾型和外傾型。盡管劃分的根據并不科學,但他提出的性格類型的思想卻是一個貢獻。后來的一些心理學家接受了這一觀點,主張按照個體心理活動傾向于外部或內部來確定性格類型。這種分類已被普遍采用。屬于內傾型的人,一般表現為沉靜、謹慎、多思、孤僻、反應緩慢、適應環境困難。屬于外傾型的人,一般表現為開朗、活潑、善于交際、情緒外露、不拘小節、易于適應環境。
(4)獨立——順從說
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A·Adler,1870—1937)根據個體競爭性的不同,將人的性格劃分為優越型和自卑型。優越型的人好強,不甘落后,總想勝過別人。而自卑型的人,遇事甘愿退讓,不與別人競爭,自卑感很強。
后來,一些心理學家不贊成按照個體競爭性來劃分性格類型,提出按照個體獨立性來劃分性格類型。這種分類,把人的性格分為獨立型和順從型。屬于獨立型的人,有堅定的個人信念,善于獨立思考,在困難或緊急情況下能沉著鎮靜,獨立發揮自己的力量,甚至喜歡將自己的意志強加于人。屬于順從型的人,獨立性差,易受暗示,往往屈從于權勢,按照別人的意見辦事,在困難或緊急情況下表現得張惶失措。
6.性格表現形式
人的心理和活動是密切聯系著的。性格在活動中形成,也在活動中表現。因此,應在游戲、學習、勞動和交往等各種具體活動中研究人的性格。
兒童的性格在游戲中會表現出來。可以按照各種性格的不同特點編制一些游戲,讓兒童自行挑選。從兒童對游戲的選擇以及在游戲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行為進行觀察,分析兒童的性格特點。如讓兒童選擇做自由性或創造性的游戲;有的游戲是集體共同完成的,有的是個人獨立進行的;有的游戲是運動型的,有的則是安靜型的。將這些豐富多彩的游戲展現在兒童面前,讓他們挑選。一般來說,愿做運動型游戲的兒童的性格是比較活潑好動的;愿做安靜型游戲的兒童的性格是內向的;而愿做個人游戲的兒童表現出其性格孤僻的一面,也表現出其獨立行事的一面;喜歡參加集體游戲的兒童的性格,既有善于交往的一面,也有依賴他人的一面。
學生的性格在學習活動中會表現出來,如學習的義務感、責任心和堅持性。作業是否認真、細致,也能反映出性格上的特征。
人的性格在勞動中也會充分地表現出來。比如,從一個人勞動目的明確與否、怎樣從事勞動、如何處理勞動中的人際關系以及如何對待勞動紀律和勞動成果等方面,就可觀察到他的性格特征。
2.性格在言語中的表現
古人說:“言為心聲”。我們觀察一個人怎樣說話,對認識其性格具有重要的意義。如說話的多少、說話真誠與否、用什么樣的語句、言語風格如何等等,都可以表現出一個人的性格特點。
一個人表里不一,也可以從其言語中表現出來,如陽奉陰違,說一套做一套,這充分表現出虛偽的性格特征。
在言語中,性格表現的意義是多方面的。因此,根據言語的個別方面來判斷一個人的性格是不全面、不準確的。必須把言語的不同方面與性格的其他表現聯系起來研究和判斷人的性格。
3.性格在人的外貌(表情)上的表現
面部表情、姿勢、打扮、衣著等也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一個人的性格特點。一個人臉上的皺紋,不僅是年齡的象征,也是面部肌肉習慣運動的結果。有些人經常面帶笑容,另一些人則愁眉苦臉。微笑本身也可以表現出不同的性格特征。托爾斯泰寫道:“有些人一雙眼睛在笑,這是奸詐的人和利己主義者。有些人不用眼睛而是口中發笑,這是軟弱、優柔寡斷的人,而這兩種笑都是不愉快的。”面部表情是多種多樣的,會表現出不同的性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