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巨人森林與巨人峽谷
- 一路童行:想帶你去看看這世界
- 木弦
- 2322字
- 2016-03-01 10:22:59
阿朵說
阿朵困了,在車上鬧覺,不停地喊叫。
“好了好了,別鬧了,給你顆彩虹糖。”
阿朵吃過了糖,滿意地說:“過一會兒我還鬧。”
很久沒有夢到職場了。
這一次的夢中,我像幽靈一般穿過職場、參與會議,我清晰地記得我穿著筆挺的西裝,衣冠楚楚。只有少數要好的同事與我打招呼,多數人無視我的存在,正如我無視他們,另外的少數人,則對我的在場表示憤怒。
隨即,我警覺地聽到了熊的低吼,其實那是營地廁所馬桶沖水的聲音。
夢醒了,我知道那是一場夢。
待我更加清醒的時候,我才明白那才是現實,甩不掉擺不脫的現實,而現在在巨杉國家公園的森林中露營的我,才是生活在夢幻中。
巨杉國家公園(Sequoia National Park)是我們在美國拜訪的第一座國家公園,它與國王峽谷國家公園(King's Canyon National Park)幾乎是完全融合在一起的,總體面積巨大,從巨杉國家公園的入口到我們預訂的營地有15英里之遙,而這只是兩座公園范圍內主干道長度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我們在兩園露營的三天,耗光了大半箱汽油。
入園之前,我挺盼望拿到那張可以通行美國所有國家公園的門票卡,因為它只需每輛車支付80美金,而不計較車上乘坐多少人,這個價格在中國遠遠不夠我們一家三口一起去一趟九寨溝。
所謂巨杉(Sequoia),是美洲特有的樹種,標準的中文名稱譯作“美洲巨杉”。
美洲巨杉有兩個顯著的特征,一是生長速度較快,二是壽命極長,往往歷經千年而僅值壯年,這兩個特征的結合,使美洲巨衫長成了森林中的巨人。
在公園內駕車途中,第一次遇到巨杉時的驚異仍記憶猶新。在原本已經保護得相當完善、樹木高大的原始森林中,那些大家伙每每三五成群地閃現在公路兩側,初見時引來我們的一陣驚呼。
巨杉大到什么程度呢?這個公園中的明星、號稱世界上最大樹木的“謝爾曼將軍”,恐怕要超過二十名成人才能合抱。以阿朵的小小身材,當她站在這些“樹爺爺”腳下留影時簡直要被比沒了。
“謝爾曼將軍”的樹齡已經超過2200年,是名副其實的“樹爺爺”。想象一下,在中國還處在漢朝的時候,一顆樹籽在荒蠻的美洲西部萌芽,人類經歷2200年紛爭之后,無數代才子佳人帝王將相平民百姓帶著自己一生的故事盡皆逝去,而這家伙仍然枝繁葉茂,這樣奇妙的生命體,細想之下真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有時候在公園內看著那些樹,恍惚間我會覺得這景象不應是出現在地球,而是在一個各種生物都極為高大的星球,如果忽然有一只恐龍從眼前走過,我都覺得那簡直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在這些巨人腳下,我沒法不感覺到自己的渺小。
我們在巨杉與國王峽谷國家公園共露營3天,每天的營地都位于茂密的森林中。
老美普遍酷愛露營,尤其是拿著退休金又有充分閑暇的老年人,如果不是公共假日,美國的國家公園就是老年人的天下,整天在營地與這些老人的房車為伍,這讓我有點覺得自己實在是太不求上進了。
美國的營地非常標準化,常見的營位包括房車營位和帳篷營位兩種,另外還有一類能容納十幾二十人的集體營。我們所住的帳篷營的每個營位都會配備兩個車位、容納六人的帳篷位、野餐桌椅、一個火盆和一個防止野生動物偷襲營地、用來鎖住食物的鐵箱子,營位之間有充分的距離,使露營者互不干擾。營地中分布著若干洗手間和取水點,通常沒有淋浴。這種營地配備和美國人簡單直接的個性特征一脈相承,與歐洲那些漂亮豪華的星級營地比就顯得太粗糙、太沒文化了,不過以露營的各項基本需求來衡量,倒也沒缺了什么。
在巨杉國家公園露營兩夜之后,我們轉戰到國王峽谷區。
我們沒有預訂這一晚的營地,恰逢這個周末是美國勞動節(9月第一個星期一)的三天長周末,國王峽谷游客中心附近的各個營地全部爆滿,管理員建議我們開車進入峽谷最深處才好找到營位,不過按她的說法,那邊由于海拔低,氣溫會熱得很。
我們的車一路下降,原本就缺乏水分的加州的空氣顯得越發干熱,不過直到谷底,我覺得溫度也仍在可以接受的范圍內,離“熱得很”還差很遠呢。
加州人大概是太享受他們四季如春的恒溫生活了,對氣溫的變化有些敏感。
臨近谷底,我們跟著路標拐進了一處近似荒廢的營地,這里的設施相當簡陋,甚至連取水的地點都沒有,一位先到的兄弟大概是希望我們能夠留下,主動上來搭話,說自己今天肯定會住在這里,因為他覺得這會是個免費的營地。
聽到“免費”二字,我們自然是兩眼放光,趕緊占了一處位置上佳的營位。
不過享受免費還是有些代價的,這天夜里,我們營位的樹木分泌的樹膠如同下雨般滴在我們的帳篷上,這些樹膠至今仍然讓我們的帳篷摸上去黏糊糊的。
國王峽谷游客中心周圍也生長著少量巨大的美洲杉,讓我誤以為這個公園與巨杉國家公園完全雷同,沒有對公園名稱里的“峽谷”抱有太大的期望。沒想到,隨著深入峽谷區域,這峽谷的規模之大令人驚詫。
從谷底清澈的國王河到山峰之巔,落差超過千米,很多路段的兩側就是完全垂直的墻壁般的高崖,讓人疑心車子會直接撞到對面那堵“墻”上,再一個急彎,卻又能看到峽谷中山清水秀的另一面。
美國這地大物博的國度,任何一個被冠之以“國家公園”名義的景區,果然都不能小覷。
公路的盡頭,是峽谷中最壯觀的所在,被河水深切的由青色花崗巖構成的冷峻峭壁肅立在傍晚的柔和陽光中。
這里是許多徒步線路的起始點,我選擇了一條叫作“銅溪”(Copper Creek)的路線,給自己限定了一小時的徒步時間,準備在接受優勝美地半圓頂的挑戰前先熱熱身。
海拔僅上升了100多米,我便逐漸可以看清峽谷和谷底森林的全貌了,再往上走,由于這峽谷過于龐大,觀看景色的角度仿佛再也不會改變,一小時之后,目測我僅僅走了這個登山路線的三分之一,距離山頂的草甸還差得遠,我便依原計劃返回谷底了。
這次熱身的感覺還好,走得比較輕松,膝蓋沒有疼痛的感覺,我多少建立了點登上半圓頂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