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集中采購和分散采購

1.4 集中采購與分散采購的選擇決策

1.4.1 決策因素分析

采購對于企業經濟效益的增長是至關重要的,通過降低采購成本可以提高企業的利潤率,一般情況下,采購成本每降低1%,企業利潤率將可以提高10%~30%,甚至更高。因此,選擇合適的采購管理方法,對企業的采購成本進行有效的控制,對于企業的意義是非常重大的。采購決策的制定要以符合公司戰略或利益為前提,因此在做出采購模式的選擇時,應針對不同公司的特性與環境要求或不同階段的要求進行分析,選擇恰當的采購模式。在進行采購模式的選擇前,首先要清楚公司的采購戰略,然后要清楚當前情況下企業的特殊需求。

對于某些企業而言,所需要的材料千差萬別、種類繁多,而且材料的差異較強,如衛生陶瓷、建筑陶瓷、燈具、油漆涂料等裝飾裝修材料,這些材料用量一般且價值較高,若采用集中采購則會加大工作量,且無法實現集中采購的規模效益,而分散采購此時正好能夠使所采購的原材料能更好地符合成員企業自身的需要,因此在這類材料的采購模式的選擇中,分散采購更適合。還有一些特殊的材料,它們的用量一般不大,價值特征也不突出,但常為集中使用且表現為賣方市場,這類材料有一些新型建筑材料、建筑施工中使用較少的材料或某些具有專利權的材料,如防水卷材、新型聚乙烯防水保護卷材等,適合采用分散采購的模式。總體來說,分散采購適用于那些專業化程度較高或單位有特定需求的項目或行業。

集中采購模式的采用是為了克服分散采購模式的弊端,在材料類型上,集中采購模式適用于那些通用性較高、價值含量高、對公司生產重要性較大的材料的采購,以建筑行業為例,此類材料主要包括鋼材、木材、水泥、電線、電纜、電梯、消防設施、通風系統、樓宇控制系統、變配電箱等,這類物品工程用量較大,價值含量也較高,且在各項工程中幾乎都能用到,因此可以通過集中采購的方式,優選合適的供應商,建立長期的戰略合作關系。集中采購的行業特性也很明顯,例如,石油巨頭英國石油公司、美國雪佛龍等都設有龐大的公司采購總部,配備一系列分析員,調查、研究市場行情,就公司的戰略資源與供應商談判,進行集團的集中采購,在中國,中石油海外項目也已經開始不斷地重視集中采購的作用。其他一些突出行業如電話、電信、車隊、旅游、辦公用品等也是集中采購的首選,因為這些在不同分部之間具有共性。

集中采購和分散采購各有優缺點及各自的適用條件,相對于分散采購來說,集中采購在某些領域能夠有效地整合供應商、降低采購成本、實現規模效益,加強了對采購過程的控制,但是缺少分散采購所具有的靈活性優勢。因此,目前更多公司采用的是混合模式,即對有共性的產品和服務集中采購,其余的則分散采購。在一般情況下,當企業的成本壓力大時,更趨向于集中采購;當新產品、客戶服務壓力大時,分散采購則可能更適合。不管采用哪種采購方式,目的都得與公司的戰略重點結合。

1.4.2 鐵路建設物資采購管理模式的決策研究

1.鐵路建設物資采購模式的影響因素分析

集中采購或分散采購模式的決策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在積累大量的采購經驗后,企業一般按照物資屬性和類別直接得出采購模式的結論,但目前我國鐵路建設物資的集中采購尚處于起步階段,經驗并不豐富,還需要對采購模式的影響因素綜合分析后再進行決策。

1)物資的生產和使用情況

① 通用性。通用性越強的物資越適合集中采購。因為物資采購量大,可以形成規模優勢,提高議價能力,降低采購成本。

② 產業集中度。物資所在行業若產業集中度較高(有資質的企業數量較少,企業規模較大),則適于集中采購。

③ 地理位置。考慮鐵路建設項目的分布情況和供應商的地理位置,判斷是否適合集中采購。

2)物資價格方面的影響因素

① 價值量。價值量大時,需要慎重考察產品質量,并在價格上慎重考慮,則更適用于集中采購。

② 物資價值與物流成本。若物資的價值較小,相對于運輸成本與存儲成本的節約額而言,集中采購節省的成本得不償失,則適于分散采購。

③ 地區價格差異。某些物資地區價格差異較大,則適合從價格低的區域集中采購。

3)倉儲和運輸方面的影響因素

① 運輸方式。有些物資受運輸方式的限制,限制了其運輸半徑,不適合長途運輸,這類物資就更適合分散采購。

② 倉儲。某些物資的屬性不適合長期存儲,或者對存儲有一定條件。這就要考慮集中采購所產生的存儲是否會影響產品質量或增加保存成本。

通常可按照以上因素來綜合分析,以確定是采用集中采購還是分散采購。集中采購和分散采購有時是可以結合的。例如,供應商是企業集團,下屬公司分布在不同的區域,這樣就可以集中采購,然后對其下屬公司分散供應,打破了原有的集中和分散的概念。

2.基于模糊綜合評價法的鐵路建設物資采購模式決策研究

1)建立評價采購模式的指標體系

根據前面討論的影響鐵路建設采購模式的影響因素,可以建立鐵路建設物資采購模式評價指標體系,如圖1-7所示。

圖1-7 鐵路建設物資采購模式評價指標體系

2)確定指標集和評價集

建立一級指標集U= U1U2U3{ },且滿足UiUj=Φ,(ijij=1,2,3)。U1U2U3 分別代表生產和使用情況指標集、倉儲物流因素指標集、價格因素指標集。

設定二級指標,Uk= {uki},(i=1,…,pk),pkUk 中二級指標的個數,uki{ }依次代表通用性、產業集中度、地理位置、運輸方式、倉儲性、價值量、價值與物流成本比、地區價格差異。

評價集V= V1V2{ },V1V2 分別代表兩種采購模式:集中采購和分散采購。

3)確定權重

設反映一級指標集相對重要性的權重分別為ω1ω2ω3,且它們滿足ωk>0(k=1,…,m)。m為一級指標的個數,在這里等于3。對于其中的二級指標,可以設其權重為ωkik=1,…,mi=1,…,n),同時滿足ωki>0,其中n表示Uk中二級指標的個數,n>0。

請從事鐵路物資管理和采購的相關專家來對一級指標U={Uk},(k=1,2,3)進行重要性排序,并且給出相對重要程度的判斷值。

對于一級指標集U= Uk{ },(k=1,2,3),專家或決策者在指標集中選出認為是最重要(關于某評價準則)的一個(只選一個)指標記為;專家或決策者在余下的兩個指標中,選出認為是最重要(關于某評價準則)的一個(只選一個)指標記為;這樣就確定了指標集的重要性排序,得到

請專家對 間相對重要程度的比較判斷。設專家關于評價指標Uk-1Uk的重要性程度之比ωk-1/ωk的理性判斷分別為

rk的賦值可參考表1-6。由式(1-2),rk-1rk必須滿足關系式

若專家(或決策者)給出rk的理性賦值滿足關系式(1-3),則經過m-1次挑選之后剩下的評價指標的權重為

由式(1-4)、式(1-5)可求出所有的ωk

按照一級指標的賦權方法,同樣可以對二級指標Uk={uki}賦權。

4)獲取指標數據

表示第j 個采購模式關于第k個一級指標中第i個二級指標的特征值,則記第k個一級指標的目標特征值矩陣為n為第k個一級指標中二級指標的個數。其中的定量指標(如比率等)可以采用原始數據,而定性指標則可以通過專家調查評分法給出(如可將定性指標分成5個等級:優、良、中、差、劣,當因素指標為“優”時評定值為0.9,當因素指標為“良”時評定值為0.7,當因素指標為“中”時評定值為0.5,當因素指標為“差”時評定值為0.3,當因素指標為“劣”時評定值為0.1,當因素指標介于兩個等級之間時,評定值取這兩個等級評定值之間的值)。

二級指標專家打分表如表1-7所示。

5)計算評價集,進行決策

根據二級指標的特征值ki和二級指標的權重ωki可以求一級指標的隸屬度。式(1-6)中的j為評價集中代表采購模式的標號,k為一級指標集的標號,i為二級指標的標號。

由一級指標的隸屬度k和一級指標的權重ωk,求得整個評價集的最終得分為

對評級集的最終得分進行比較。分散采購和集中采購兩者中得分高者為應采用的采購模式。

1.4.3 算例分析

1.算例背景

這里以鐵路建設用鋼筋和線材為例對上述決策分析過程進行實例分析。首先,對鋼筋和線材的特點和市場基本情況進行定性分析。

鋼筋(以螺紋鋼為主)和線材(以低碳鋼熱軋圓盤條為主)是國產鋼材中的通用品種,屬于低技術含量的建筑用鋼品種,其國內市場競爭較為激烈。2007年國內鋼鐵生產企業共產鋼筋10136.60萬噸,占鋼材總產量的17.95%;線材產量8038.21萬噸,占鋼材總產量的14.24%。

當前國家鋼鐵產業政策的重點:一是淘汰落后產能,增強產業集中度;二是節能環保;三是優化調整結構。2008年,關停和淘汰落后煉鐵產能3706萬噸、落后煉鋼產能2320萬噸,而且淘汰幅度越來越大;在國家倡導節能環保的前提下,處于建筑產業上游的鋼鐵行業產品技術也向著不斷提高強度等級以降低整體鋼材使用量的方向發展。國內建筑用鋼前期處于供求基本平衡的局面,最近幾年實際產、需仍保持同步增長。

鋼筋和線材生產廠分布廣泛,受粗鋼產量制約,鋼筋及線材生產主要集中在華北、華東、東北、中南、西南、西北六大區域,其中華北、華東產量各占總產量三分之一的水平。鋼筋主要流向華東、華北和中南地區,這三大區域分占銷售總量的35.7%、18.8%、17%。中鋼協重點鋼鐵生產企業鋼筋銷售方式主要構成是:通過分銷方式銷售了51.3%的資源量;通過直銷方式銷售了17.2%的資源量,通過分支機構方式銷售了15.8%的資源量,通過零售方式銷售15.7%的資源量。線材的情況是:分銷占41.3%、直銷占26.1%,分支機構占14.8%,零售占17.8%。

國內擁有連續及半連續小型軋機,生產能力較強、質量穩定的鋼材供應商有23個左右。2007年鋼筋生產量居前三位的鋼鐵生產企業分別是江蘇沙鋼、唐山鋼鐵集團、萊蕪鋼鐵集團,線材生產量居前三位的鋼鐵生產企業分別是唐山鋼鐵集團、江蘇沙鋼、萊蕪鋼鐵集團。

鐵礦石、焦炭等上游原料價格是影響鋼鐵生產企業定價的主要因素,其次,鋼鐵產品到終端用戶的運距成本也會得到鋼鐵生產企業的認真考慮。由于鋼材市場價格的變化較大,一年內最大差價可達1500元/噸,因此投標人在投標時承擔的價格風險較大。而市場的定價權主要取決于鋼廠,一般代理商沒有能力承擔和化解市場價格變動的風險。

2.確定指標權重

1)對一級指標的重要性進行排序

U1U2U3 分別代表生產和使用情況指標集、倉儲物流因素指標集、價格因素指標集。專家討論后,確定重要性順序為

U1U2U3

再根據式(1-2),給出Xk-1Xk間相對重要程度的比較判斷:

由式(1-4)、式(1-5),求得一級指標級的權重分別為0.39、0.33、0.28。

2)對二級指標的重要性進行排序

(1)生產和使用情況指標集中,u11u12u13分別代表通用性、產業集中度、地理位置。專家討論后,確定重要性順序為

u12u13u11

由式(1-4)、式(1-5),求得u11u12u13的權重分別為0.28、0.39、0.33。

(2)倉儲物流因素指標集中,u21u22依次代表運輸方式、倉儲性。專家討論后,認為兩個指標重要程度相仿,則u21u22的權重都是0.5。

(3)價格因素指標集中,u31u32u33分別代表價值量、價值與物流成本比、地區價格差異。專家討論后,確定重要性順序為

u31u32u33

由式(1-4)、式(1-5),求得u31u32u33的權重分別為0.39、0.33、0.28。

3.專家打分表

把表1-7所示的二級指標專家打分表交給專家評分。匯總收集到的打分表,將各份打分表的同一項二級指標取平均值。結合所獲得的指標權重,得到如表1-8所示的專家打分表處理結果。

4.計算評價集隸屬度,做出決策

根據式(1-6),求得一級指標的隸屬度矩陣為

根據式(1-7),求得集中采購和分散采購的最終得分為

由上述結果可以得出鐵路建設鋼材的采購模式方案應該為集中采購。

5.結果分析

從結果來看,集中采購0.934的得分明顯高于分散采購的0.618得分。下面對各個影響采購模式的因素分別進行分析。

從物資的通用性來看,鋼筋和線材的通用性很強,是各鐵路建設項目都大量使用的物資品種,可以說,其使用是貫穿于項目始終的。集中采購不僅會大幅減少工作量,還能降低成本。從這方面考慮,集中采購要明顯優于分散采購。

從物資的產業集中度來看。鋼筋和線材的生產廠家盡管很多,但是能達到工程要求且穩定供貨的鋼材廠家就比較有限了,全國只有不到30家。而且,隨著國家的政策調整,不斷淘汰落后產能,鋼筋和線材的產業集中度有加強的趨勢。從這方面來看,集中采購要優于分散采購,不僅能有更好的提高議價能力,還能較方便地加強質量管理。

從物資的倉儲性來看。鋼筋和線材除了占地面積外,對倉儲條件的要求不高。若不考慮持貨成本,集中采購下物資的集中倉儲比較方便質量管理,而且規模經濟的效應會使單位物資的倉儲費用下降。在這一點上對采購模式的選擇影響較小,但集中采購要略優于分散采購。

從物資的價值量來看。鋼筋和線材的價格大致在3500~5000元/噸,而年需求量在200萬噸以上,采購金額可達到100億元/年。價值量如此之大,相應就要求有較高的采購管理水平。集中采購相對于分散采購來說能夠大大提高采購管理水平。

從物資的價值和物流成本比的角度來看。集中采購時,單次采購的鋼筋和線材的物流總成本較高,但相對于巨大的價值量來說,其比值相對于分散采購來說還是較小的。從這點考慮集中采購也稍稍占優。

從地區價格差異來看。鋼筋和線材的地區價格差異還是比較大的,鋼材的價格整體上存在著各時期價格變化較大,地區間價格存在較大差異的特點。以螺紋鋼2009年4月14日的報價為例:最高價:昆明——3700(元/噸);最低價:哈爾濱——3080(元/噸);平均鋼材價格:3361(元/噸)。在這種狀況下,集中采購比分散采購優勢明顯,從價格較低的地區集中采購會降低大量的采購成本。

總體來說,在地理位置和運輸方式這兩個指標上,集中采購和分散采購的對比差異不大,影響較小。而在其余指標上,集中采購都或多或少地優于分散采購,綜合分析后,可以比較容易地得出結論:鐵路建設物資中的鋼筋和線材應該采用集中采購。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柳河县| 内乡县| 潮安县| 清苑县| 海兴县| 锦州市| 丁青县| 理塘县| 扬中市| 新巴尔虎右旗| 大余县| 乌鲁木齐市| 礼泉县| 德兴市| 开封县| 黄山市| 舟曲县| 汪清县| 新密市| 云阳县| 金堂县| 渝北区| 光山县| 汤阴县| 遂平县| 通山县| 洪雅县| 枝江市| 浮梁县| 霍山县| 涞源县| 曲麻莱县| 通山县| 酉阳| 宁蒗| 桂林市| 磐石市| 尼勒克县| 潮安县| 巴马| 济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