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學會反省

長期以來,我們習慣將眼睛盯在孩子的身上,盯著他們找缺點、不足、問題,卻對自身視而不見。

無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無知于自己的無知。讓我們從了解自己的無知開始吧。

普遍現象

父母的問題各種各樣,千變萬化,卻有一個共同點:所思所想的總是孩子如何如何,孩子為什么不聽話?孩子為什么這么天真,幼稚,還這么固執?常常感嘆不知該拿孩子怎么辦。可我們越使勁琢磨上述問題,越不知所措。父母不免感嘆:“為人父母真是不容易!”

父母對孩子的關心令人感動,但父母對家庭教育的困惑令人擔憂。

反省

許多人誤將為人父母當作痛苦之事,誤將孩子作為父母不易的罪魁禍首,無視教育不當和錯誤,把失敗的結果全部歸咎于孩子。仿佛一句“不易”,就解釋了我們在教育孩子中的一切混亂,成了自我開脫、推卸責任的最好借口。

一句“不易”給了我們幾許心理安慰,我們在“不易”中獲得了自我同情。這種錯誤的認識無形中阻礙了我們對教育實踐的反省和對教育知識的學習,也在無形中造成了我們的盲目自信。

通常對“為人父母不易”的理解是消極的、錯誤的,不利于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和孩子,也不利于我們改進方法,還會加重感情用事。

為人父母的不易,不該源于無知的迷茫和無能的困惑,也絕非教育無效與失敗的原因,更不該成為我們盲目自信、不思進取的借口。這份不易應該是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反省、不斷學習、不斷提高,以身作則。這份不易應成為自我提升的告誡,而非開脫的借口。

為人父母不易,也不該容易,畢竟為人父母責任重大,不可兒戲。我們應拋棄自我同情,主動自覺地做到不斷反省、不斷學習,以便提高自身素質,改善教育效果。

提高認識

長期以來,我們習慣將眼睛盯在孩子身上,盯著他們找缺點,找不足,不斷要求孩子聽我們的話,按我們說的做。久而久之,我們便形成了這樣的潛意識:父母都是對的,孩子必須聽話,不聽就不對。

天長日久,我們被這樣的思想控制,變得越來越自以為是。一旦孩子表現不佳,我們便開始抱怨、數落,沒完沒了。是時候將眼睛從孩子的身上轉開了,至少也該轉開一只看看我們自己。

我們對待孩子的態度是否有所不妥,我們教育孩子的方法是否合理;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我們的情緒是穩定,還是情緒化;我們教育孩子的方式是科學的,還是隨心所欲;面對孩子們的問題,我們是采取了建設性措施,還是只會打罵。

家庭教育是否成功,關鍵不在孩子。正如上文所說,家庭教育的成敗在于父母素質的高低。具備較高的素質,做到科學施教,是保證家庭教育真正成功的關鍵。與其抱怨孩子、埋怨學校,不如好好反省我們自己。

改變觀念

作為家庭教育的主要實施者,我們必須懂得家庭教育并非單向灌輸,而是互動式的雙向交流。因此,我們不該只盯著孩子,而要學會站在一定的高度,用客觀理性的眼光看雙方。更要學會反省自己的觀念、言談、行為。只有學會反省,才能自知、明智、理性;也只有做到自我反省,不斷學習,才能成為高素質的教育者,更好地教育孩子。

當然,我們并不是要求父母們完全拋開孩子,孤立地思考自身,而是要基于孩子的特點,以及父母與孩子的互動來審視自己。反省的目的也是為了更好地幫助孩子成長。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好好審視自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化县| 漠河县| 隆尧县| 耒阳市| 郸城县| 平舆县| 吉林市| 嘉义市| 南部县| 靖远县| 清水县| 江山市| 祁连县| 江都市| 临漳县| 瑞丽市| 平舆县| 武威市| 平度市| 武功县| 周宁县| 合阳县| 扎鲁特旗| 肥东县| 南溪县| 视频| 雷州市| 区。| 大新县| 红原县| 九台市| 西峡县| 菏泽市| 武鸣县| 南川市| 定日县| 西藏| 碌曲县| 福鼎市| 宜春市| 梅河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