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轉折點:建立屬于自己的天地(1)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

——李嘉誠

年輕人只要向正確方向走,總有一條成功的配方。

不只是商人,一個國家亦是無信不立。如要取得別人的信任,你就必須做到承諾,在做出每一個承諾之前,必須經過詳細地審查和考慮。一經承諾下來,便要負責到底;即使中途有困難,也要堅守諾言,貫徹到底。

深信事在人為,人生之路在于不斷探索,而不是乞靈于迷信。

只要勤奮,肯去求知,肯去創新,對自己節儉,對別人慷慨,對朋友講義氣,再加上自己的努力,遲早會有所成就,生活無憂。

身處在瞬息萬變的社會中,應該求知,求創新,加強能力,在穩健基礎下力求進展,居安思危,無論你發展得多好,你時刻都要作好準備。

創業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恒心和毅力堅持不懈的發展過程,其中并沒有什么秘密,但要真正做到中國古老的格言所說的勤和儉也不太容易。而且,從創業之初開始,還要不斷學習,把握時機。

長江取名基于長江不擇細流的道理,因為你要有這樣豁達的胸襟,然后才可以容納細流。沒有小的支流,又怎能成長江?

最有意義的跨越——從打工到創業

當我作為一個打工仔,在開展業務受到局限時,我就想到要自己擁有一家工廠。幾年來,我一直有一個理想,要建立一個屬于自己的天地。在這個天地里,我可以不接受任何人的束縛。一切生意、一切經營方針和經營理念都由我自己來指導和決策。我要真真正正實現自我,發揮我的能力,我要為實現我的理想和愿望重新奮斗。

———李嘉誠

人生最難是如何邁出第一步,因為不知向何處去,又不知怎樣行動。這就是“零起點”的痛苦。但反過來講,“零起點”又是最具人生意義的,它能決定一個人一生的方向。成功人士往往在機遇到來的時候,能表現出準確的判斷力,堅定信念和果斷決策,從而躍上機遇的快車,成就人生的轉折,走向輝煌。

解放戰爭后期,大批內地難民從陸路、水路紛紛涌入香港,使香港人口陡然劇增,到1951年已突破200萬。這無疑給香港帶來了巨大的廉價勞動力和市場容量。另外,帝國主義在華的利益備受打擊,一些設在內地沿海城市的洋行也陸陸續續撤回香港。一時香港成為一個重要的轉口貿易港口。此外港府一系列新政策的實施,也使香港逐漸轉變成一個以塑膠、金融、地產、航運、倉儲為主的加工貿易型港口。

正是在這種社會背景下,李嘉誠從塑膠褲帶公司辭職,選擇了塑膠業作為自己的發展方向。世上360行,李嘉誠為什么單單選擇了塑膠業呢?李嘉誠是基于三點考慮的:第一、他在先前的塑膠廠積累了豐富的全盤經營塑膠廠的經驗,這完全可以作為他創業的本錢;第二,塑膠產品屬新型產業,全部原料是進口,既可本地銷售,也可海外出口,發展潛力巨大;第三,塑膠制品易加工、投資少、見效快,正適合他這樣的小業主經營。

不管是打工,還是自己創業,都有必要對自己從事的行業前景有個清醒的認識,分析各種客觀因素。一般情況下,當一個行業剛興起的時候,往往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同時也意味著要有一個艱辛的經營過程。李嘉誠明察秋毫,看到了這一點,也做好了充分的心理準備。

創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要有經驗,其次要有充足的資金。經驗李嘉誠已經具備了,他面對的最大難題就是資金問題。從塑膠廠推銷員一直到業務經理,李嘉誠每賺一筆錢除了還債,還要維持全家人生活,盡管他省吃儉用,但還是沒攢下多少錢。

由于李嘉誠平日和人相處時,總是誠實可信,又講義氣,所以很多親朋好友在他需要錢的時候都愿意解囊相助,再加上母親替他積蓄的一點錢,湊足5萬港元的創業資金也不是一件難事。李嘉誠在回憶自己創業時總是說:“我之所以能創業,是因為母親勤儉節省的結果,首先得感謝母親,其次要感謝那些幫助過我的人”。也許正是由于對母親的感恩之心,他才不斷鞭策自己干出更大的成就,以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李嘉誠既然下定決心做,就一定要做好,所以,他特別希望給自日后的長江塑膠廠,發展勢頭也會像長江一樣,由小到大。長江是中國的母親河,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未來的長江集團,也應為中國人引以自豪?!庇纱?,我們不難看出李嘉誠開闊的胸襟和遠大的抱負。

1950年夏天,長江塑膠廠在筲箕灣成立。廠房是李嘉誠從港島到九龍,跑了一個多月,才在港島東北角筲箕灣勉強租借到的一處廉價房。當中原因自不必說,一是由于大陸難民的涌入,香港房價一路飚升,工業用戶就更不用說了;二是因為李嘉誠的現有資金有限,所以他只能租價格便宜的廠房。筲箕灣地處偏僻,交通不便,當然不是辦工廠的好地方,但李嘉誠深知目前的艱難處境,暫時只能先租這房了,等以后羽翼豐滿再遷到市區吧!

破舊的窗戶,殘缺的玻璃,漏洞的房頂,李嘉誠不得不拿出一筆錢來重新修繕。廠房里的壓塑機亦是破舊不堪,是歐美淘汰的第一代塑膠設備,效率低下,毛病百出,落后得不能再落后了。唯一給廠里增添亮點的,就是門口那塊嶄新的長江塑膠廠的廠牌。

李嘉誠腳踏實地,不動聲色地靠著勤能補拙的“行街仔”的老作風為實現自己的抱負而默默努力著。塑膠廠招聘的第一批工人大多數是農民,廠里唯一的過膠師傅就是李嘉誠。他身先士卒帶領工人從機器安裝、維修到出產品,長期奮斗在生產第一線,起早貪黑,不分晝夜,每天要工作16個小時以上。除了這些,李嘉誠還要記帳、推銷、規劃市場、設計模型,業余還要自修。后來他干脆在工廠附近租了一間舊閣樓,這里既可辦公,又可做倉庫。那時的李嘉誠可謂是一個十足的工作狂。

每逢星期天上午,李嘉誠都會回家看望母親和弟妹,中午又急如伍。

就是在如此殘缺陳舊的廠房里,李嘉誠和他的工人們一道開始了艱辛的經營歷程。身為長江的當家人,李嘉誠并沒有對這一殘破的攤子喪失信心,反而躊躇滿志、樂觀闊達。有誰會想到,若干年后,這個曾經蹲著吃飯的窮困不堪的小小山寨廠的廠主,竟成為了香港塑膠界的領軍人物。

空前的危機

一個企業的開始意味著一個良好信譽的開始,有了信譽,自然就會有財路,這是必須具備的商業道德。

——李嘉誠

經過創業前期的苦心經營,長江塑膠廠逐漸步入佳境。隨著一批批產品的順利投放市場,訂單像紙片一樣紛紛落在了李嘉誠的手里。為了擴大規模,李嘉誠開始大量招聘工人、會計、推銷員。工人稍加培訓即可上崗,然后開足馬力,晝夜不停地進行生產,形勢可謂一片大好。

然而,正當李嘉誠春風得意的時候,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由于工廠的塑膠產品質量差,一家客戶要求退貨。這時,李嘉誠手中仍有一把訂單,客戶還急著催貨,這讓他騎虎難下,如果延期交貨,還要罰款。

工廠使用的本來就是一些瀕臨淘汰的舊機器,再加上沒有經過系統培訓的操作工人,要想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談何容易!能做到現在這地步,就算不錯了。

從推銷員反饋回來的消息稱,客戶拒收產品,要求賠償損失。這讓李嘉誠如坐針氈。客戶是中間商,產品經他們批發給零售商,或出口海外,現在塑膠廠家不斷增多,竟爭日趨激烈,粗劣產品自然在市場中無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銀行在得知長江的境遇后,也派人來催貨款,弄得李嘉誠如熱鍋上的螞蟻,痛苦不堪。他們每一個人對李嘉誠來說都是上帝,是自己的衣食父母,掌握著長江的生死存亡。

由于開工不足,李嘉誠決定裁減員工來緩減危機,但被裁員工家屬又不依不饒,天天上門哭鬧,甚至有的賴著不走。留下的員工也是憂心忡忡,人人自危。此時,李嘉誠溫和的脾氣也難免有些暴躁,時常訓斥員工,整個長江塑膠廠陷入了空前的危機。

危機之中的李嘉誠真正體會到了做老板的難處。做為企業的掌舵人,他有責任承擔一切,企業之主好比船長,決策就是航道,李嘉誠清醒地認識到自己在初創時的失誤,以及對未知風險考慮的周全,才釀成今日的后果。這次巨大的風波,無疑給意氣風發的李嘉誠上了沉痛的一課。

痛定思痛的李嘉誠,突然間想起了母親曾給他講的一個故事:從前,一座古寺的老方丈為了選擇繼承人,把兩個徒弟叫到身邊,分別交給他們一袋稻谷,并囑咐他倆秋收時再來見他。等到谷熟時,大徒弟挑著沉甸甸的一擔稻谷來見師父,二徒弟卻兩手空空。師父問為什么,二徒弟慚愧地說,自己沒管好稻田,種子沒發芽。但出人意料的是師父竟然把住持之位傳給了空手報道的二徒弟。原來,師父當初給他們的谷子都是煮過的。

從母親的故事中李嘉誠悟出了當中的玄機——誠信是做人處世之本,是戰勝一切的不二法門。隨后,李嘉誠回到廠里,召集全體員工開會,會上他發表了一番激情昂揚、發人肺腑的講話。他承認由于自己的經營失誤,不僅損害了公司形象,還連累了公司員工,并向那些被辭員帶上錢分別拜訪了銀行、原料商和客戶。李嘉誠首先誠懇地向他們道歉,請求原諒,然后付給他們少數欠款和損失費;其次承諾等工廠效益好了就如數賠償他們的所有損失,并立下字據,向顧客許諾今后一定不再犯此類錯誤,堅守對顧客質量保證的承諾。最后,希望他們能幫助他拯救長江。

那些人被李嘉誠的誠意深深感動了,大多數都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讓步。其中有一個經理還承認自己先前不應該向他催款,稱李嘉誠是最可信賴的朋友,并愿意為長江擺脫困境獻計獻策。經過李嘉誠及時的斡旋和親友的資相助,長江重新獲得了訂單,購進了原料,更換了設備,轉危為安。被裁員工又回來上班了,還補發了他們離廠時間的工資,大家無不歡欣鼓舞。這艘差點兒因“觸礁”而沉沒的長江號航船躲過了這場劫難。

有此經歷的李嘉誠也成熟了許多,他給自己立下一條座右銘:“穩健中尋求發展,發展中不忘穩健”。

經過這次瀕臨倒閉的危機后,長江塑膠廠生機煥發,訂單如雪片飛來,工廠通宵達旦生產,營業額呈幾何級數增長。李嘉誠的信譽有口皆碑,銀行不斷放寬對他的貸款限額;原料商許可他賒購原料;客戶樂意接受他的產品,派送大筆訂單給他。

在重要的關頭,是誠實和道德使李嘉誠戰勝困難并取得了勝利。在回憶起這段時光時,李嘉誠說:“做生意要以誠待人,不能投機取巧。一生之中,最重要的是守信。我現在就算再有多十倍的資金也不足以應付那么多的生意,而且很多是別人主動找我的,這些都是為人守信的結果。誠實守信,有時比自己的生命還要重要!”

做生意的三種方式

做生意主要有三種方式:一是創新,二是改進,三是跟風。創新吃的就是“一招鮮”,雖然不易,一旦使出來,卻費力少而收獲大;改進是在別人的基礎上做得更好,雖不易造成轟動,后勁卻很足;跟風是跟在別人后面亦步亦趨,這樣做起來較容易,風險也較小,但跟吃人的殘羹冷飯差不多,收獲有限。

——李嘉誠

20世紀50年代中期,香港工業化形成熱潮,港產工業品源源不斷打入國際市場,越來越引起國際商界的重視。在港九市區邊沿及新界,山寨式工廠如葡萄串布滿新工業區。其中光塑膠加工及玩具廠就有三百多家,這時候的長江塑膠廠充其量只是其中經營狀況良好的塑料廠之一。在產品方面,長江出口的塑膠玩具,和同業相差無幾,僅僅在款式上稍有所變化,很是缺乏特色,而且款式上的變化也只是按照代理經銷商的訂單要求設計改型的。除了同業,誰又會關注一個長江塑膠廠呢?

事實也是如此,香港的塑膠制品在國際市場賣得很“火”,主要是因為香港的產品價格低,而不是款式新,這實在是一件可悲的事情。難道港產貨就不能以質優款新而稱雄國際市場嗎?

居安思危,得榮思辱。上一次茶樓中的危機正是在李嘉誠感覺春風畢還要自修功課。臨睡之前,還會舒展一下疲憊的身體,斜靠在床頭翻翻雜志。他購買和訂閱的雜志都是經濟類的,從中汲取了大量的知識和信息。

一天深夜,李嘉誠在翻閱英文版《塑膠》雜志時,目光被一則簡短的消息吸引住了。消息的大意是意大利一家公司已開發出利用塑膠原料制成的塑膠花,即將投入大批生產,并打算推向歐美市場。一直苦苦尋找突破口的李嘉誠,如迷途的夜行人看到亮光一樣,興奮不已。

歐美的家庭,室內戶外都要裝飾花卉。這些植物花卉,經常要澆水、施肥、剪修、除草。由于現代人的生活節奏日益加快,許多家庭主婦變成職業婦女,對這些家庭來說,不再有閑情逸致花費時間去侍弄花卉。并且,植物花卉花期有限,每季都要更換花卉品種,實在麻煩得很。塑膠花正好彌補這些缺陷?,F代人以趨趕時髦為榮,塑膠花的面市,將會引發塑膠市場的一次革命,前景極為樂觀。

1957年春天,李嘉誠懷著強烈的求知欲望,登上飛往意大利的航班。下飛機后,李嘉誠沒有被風光旖旎、古色古香、浪漫時尚的意大利所吸引,此時他的心里只有對新技術的渴求,只有爭奇斗妍、美麗迷人的塑膠花。李嘉誠首先找了一家小旅社住下,然后就馬不停蹄地去尋訪那家在世界上開風氣之先的塑膠公司。經過兩天的奔波,他風塵仆仆地來到該公司門口,但結果卻讓他很失望。

因為廠家對新產品技術的保守與戒備,他只有名正言順購買技術專利才可引入使用。然而,長江塑膠廠是小本經營,怎么付得起昂貴的專利費呢?再說,廠家也絕不會輕易出賣專利的,只有它占足市場,賺滿自己的口袋,才會考慮出手給別人。

的大門。他告訴接待者,自己準備在香港推銷該公司的塑膠花。公司職員彬彬有禮地帶李嘉誠進入了產品陳列室,那里琳瑯滿目的塑膠花使李嘉誠大開眼界,他恨不能多長幾雙眼睛。李嘉誠一面拿著花束在手中端詳,一面向接待者仔細詢問有關塑膠花的知識。

這位滿腦子都是問題的“港商”差不多在公司磨了一整天,最后才購買了幾種款式和顏色的塑膠花,打算先帶回香港試銷。但他想到,僅有樣品的基本常識是遠遠不夠的,要想投入生產,必須得了解塑膠花的具體生產工藝流程和調色配方技術,對此,李嘉誠依然一無所知。

李嘉誠首先想到去當地圖書館查找這方面的資料,然而在圖書館所見的專業資料,他在香港也看到過,根本沒有自己想要的東西。

李嘉誠心急如焚,坐立不安。他千里迢迢從香港趕來卻不能如愿以償,怎能就此甘心。難道就真的要拿著買回的這些塑膠花樣品回去做擺設嗎?天無絕人之路。這天,李嘉誠正一籌莫展地在旅館里翻著報紙,突然發現這家公司的下屬工廠招聘工人的廣告,他報了名并被成功錄取。上班第一天,李嘉誠就被派往車間做打雜工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田县| 台江县| 涿鹿县| 富顺县| 高州市| 绩溪县| 华安县| 桓仁| 仁布县| 乡城县| 沅江市| 达尔| 民县| 克拉玛依市| 平泉县| 龙门县| 山丹县| 太仆寺旗| 大英县| 花莲县| 丰城市| 溆浦县| 华亭县| 云林县| 浮山县| 德州市| 潞城市| 叙永县| 治县。| 新龙县| 舟曲县| 乐清市| 延长县| 天祝| 格尔木市| 南漳县| 博白县| 丰顺县| 临沭县| 嵊泗县| 兰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