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論勇敢
- 培根傳(語文課外讀物)
- 學習小組主編
- 958字
- 2015-04-20 21:30:22
有人曾問希臘雄辯家德摩斯梯尼①:“什么是一個演說家最重要的才能?”他回答說:“表情。”又問:“其次呢?”“表情。”“再其次呢?”“還是表情。”這個故事也許人人耳熟能詳,但還是發人深省。
德摩斯梯尼是個演說家,但對于他所如此推重的才能——表情,卻未必擅長。但他為什么把“表情”看得這樣高,以至壓倒了其他一切,如吐字明快、語言獨創等特點呢?乍看起來似乎很怪,但只要深思一下就會悟出其中的道理。人類的本性往往是愚昧多于才智,而做作的表演則比較容易打動庸眾的心,這正是利用了人性的愚蠢。
與此很相似,如果問:在政治中最重要的才能是什么?回答將是:第一,大膽;第二,大膽;第三,還是大膽。盡管大膽常常是無知與狂妄的產兒,但卻總能迷惑并左右世上許多愚人。甚至于這種狂妄的盲勇有時還能唬住某些智者——尤其是當他們意志不夠強的時候。
在民主制度下,政治上的大膽能創造奇跡,但在專制或君主制度下,就很難發揮作用。盲目的勇氣是不可信賴的,它總是在不知其后果可畏時最強,否則就消失了。在政治上有這樣一批江湖術士,他們給人治病靠的不是學識而是僥幸。這種人辦事往往模仿穆罕默德②呼叫大山的做法。穆罕默德曾當眾宣布他能把一座山召喚到面前,人們聞言紛紛趕來。他對那座山發了一次又一次命令,山卻依然屹立不動。結果穆罕默德只好說:“既然山不肯到穆罕默德這里來,那么就只好讓穆罕默德到山那里去了!”同樣,那些政治上的江湖術士們,當他們大膽預言的奇跡破產時,大概也會采用這種厚臉皮的辦法。
有飽經世事的人,會把這種無知的大膽者看做笑柄。其實,既然荒謬就是可笑,那么無畏無忌的狂妄者,很少有能避免荒謬的。最可笑的事莫過于一個吹牛皮的狂人被拆穿了。這種人不懂得,一件事即使很有把握,也要留下一點進退的余地才好。這種人辦事,就好比棋的僵局,即使沒有輸,也無法再走下去了。我們要注意,勇敢常常是盲目的,因而它看不見隱伏在暗中的危險與困難。有勇無謀者不宜擔任決策的首腦,但卻可以作實施的干將。因為在策劃一件大事時必須能預見艱險,而在實行中卻必須無視艱險,除非它是毀滅性的。
①德摩斯梯尼(前384~前322),古雅典偉大的演說家。據說他天生口吃。為了練習演說,曾口含小石子說話,并故意到海浪喧鬧的海濱練習聲力,最后終于成功。
②穆罕默德,伊斯蘭教創始人。此傳說出自《古蘭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