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正確思考有助積極心態(3)
- 心態的激勵(馬斯洛現代成功心理經典)
- 馬成功編譯
- 5360字
- 2015-04-21 18:30:07
如果一個人經常抱怨自己的命運,把自己的不幸歸咎于他人,這樣的人不是一個完整的人。他勉強只是一個上帝希望他成為的人的代用品。我們要隨時隨地抵制思想的敵人,拒絕情緒大敵,就像保護我們的家不遭受盜竊一樣。我們應該排除錯誤的思想,或者用相反的思想來調劑自己。因為錯誤的思想可能使我們承受痛苦、折磨和羞辱,還會產生可怕的后果。
我們的身體會受思想的影響,如果一個人的思想是病態的,那么他的身體也一定是病態的。
當我們的身體建造者——思想不正常的時候,我們的身體功能就不能正常發揮作用。
身體的不協調很多時候意味著心理的不和諧。因為如果心理一直保持完美的和諧,身體也會很調和。所以,如果你能保持心理和諧,身體也會相應調和,身體實際上是心理狀態的外在表現。
愉快、上進的思想本身就是一種能治很多病的良藥,比如精神憂郁癥和灰心喪氣。樂觀也是一種對精神疾病的很好的調劑法。
持對生活的樂觀,這樣你就可以趕走悲觀的情緒,趕走疾病、失敗和不幸。把守你思想的大門,把快樂和成功的敵人拒之門外。這樣在很短的時間里,你就會驚奇地發現自己的生活發生了徹底的改變。
時常保持健康而有活力的思想對我們的生活是一種激勵,會給我們很大的能量。要相信我們有強大的力量作為后盾,因為我們的思想富有創造性,會使我們的生活過得更加精彩。
所有的軟弱、失敗、灰心、貧窮的思想都是毀滅性、消極的。它們是我們的敵人。在這些思想準備進入你的頭腦時,要毫不猶豫地拒絕它們。要像拒絕小偷一樣拒絕它們,因為它們就是小偷,是偷走你舒適生活的小偷,是偷走你和諧、能量、幸福和成功的小偷。
一切真實、美麗、互助的思想一旦存在于我們的頭腦中,就會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實現生活中的理想。當這些鼓舞人心的思想存在時,那些墮落、可怕的思想就很難發揮作用了,因為它們是天生的敵人,不可能同時存在于一個人身上。
我們希望成為自己理想中的樣子,而不希望成為自己討厭的模樣。而我們討厭的東西會漸漸地在我們的生活中失去作用,最后慢慢消失。
如果一個人能拒絕這樣的錯誤思想:我們是很貧窮的可憐蟲,我們深受限制,我們很虛弱、很墮落;如果一個人認為真實和美麗是這個世界的主宰,那么他的性格一定很好。那些長期被拒絕的錯誤思想最終將從他們的生活中消失。
永遠把握正確的思想,保持樂觀的生活態度,這會使我們的生活充滿強大的能量,使我們的性格趨于完善。這樣我們就能夠掌握世間的基本準則,了解生活的真諦,過一種真實的生活。生活在真實生活中的人會感到安全、有力量、平靜和安詳。而生活膚淺的人們是無法體會到這一點的。
要估計我們平時生活中思想習慣的價值幾乎是不可能的。這種習慣有健康的,也有病態的,它們分別導致健康和墮落的生活方式。思想決定了一個人的理想。如果思想很墮落的話,理想也遠大不到哪兒去。生活中的一切都應該呈現本來面目——健康、樂觀、快樂,在生活中應該充滿希望的陽光。一個充滿樂觀、有益的思想,不管到哪兒都能給別人帶來陽光的人是高尚的人,他能減輕別人的負擔,使別人的生活過得更舒適,給受傷的人帶來安慰,給灰心喪氣的人帶來勇氣。
有的人懷著對別人的憎恨和嫉妒心理,雖然很多年他都沒有察覺這一點,但這種心理使他無法在生活中施展出自己最大的能量,使他失去了很多快樂。不僅僅如此,他使周圍的人感到他的敵意,別人開始對他產生反感和對抗,這樣他在工作和生活中無法與人相處。
我們必須遠離痛苦、嫉妒、憎恨、邪惡和無情的思想,遠離一切束縛我們的思想,否則我們就會因為不平衡的思想,降低的效率和低劣的工作而受到懲罰。
如果一個人深藏仇恨,對別人極不友好,那么他不可能將自己的工作做得最好。只有工作在和諧的環境下,我們才能做得最好。我們必須要有很好的心理狀態,才能靠我們的頭腦和雙手做好我們的工作。
仇恨、報復、嫉妒都是很可怕的毒藥,對我們的思想是致命的,就像砒霜對我們的身體是致命的一樣。
對他人的友好和善意使我們遠離任何痛苦、憎恨、傷害的思想,因為這些有害的思想無法穿透真愛和善意在我們心中豎起的盾牌。
如果一個人在生活中很少遭受困擾,沒有什么能破壞他的平靜,那是多么輕松、美好的事情啊!他們在生活中沒有不和諧,因為他們的天性是和諧的。他們愛任何人,其他人也愛他們。他們沒有敵人,因為他們從不挑起爭端,所以在生活中也沒有什么煩惱和麻煩。
而另外一些人,性格孤僻、易怒而且固執,這樣的人總是生活在麻煩與困擾中。他們常常被人誤解,覺得別人總在傷害自己。他們產生不和諧,因為他們自己就是不和諧的。
一個人的思想如果懷著憎恨、嫉妒、抱怨、報復的話,他一定會損害自己的形象和名譽。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為什么不受人歡迎,為什么大家都不喜歡他,為什么在生活中如此孤獨,這是因為他們的思想總是懷著痛苦、報復、不和諧,使他們喪失掉了所有的個人魁力。
另一方面,生活中最有吸引力的、最受人歡迎的人,是那些懷著友善、互助、同情思想的人,那些對別人友好的人,那些沒有痛苦、憎恨、嫉妒思想的人。
人們會漸漸認識到:任何不和諧的思想,任何傷害他人或得到不屬于自己東西的企圖,都會使自己深受痛苦。人們會發現,世界原來如此井然有序;只有公正、平等、誠實、無私的思想才是受歡迎的。人們也會認識到:只有做到正確、真實才能給自己帶來快樂、和平和財富。
正確利用“否定的思考”
車輛出廠時在駕駛座位前面都裝有“否定指示器”,指示蓄電池沒通電、引擎過熱、油壓不夠等等情況。疏忽了這些否定的指示,會造成車輛的損壞。但是,某個信號亮出了紅燈,駕駛員也不必過分不安,只要停在修車廠或車庫里,采取積極的補救行動就沒問題了。
否定的信號并不說明車子壞了,所有的車子都會有過熱的時候。
可是,汽車駕駛者切勿不斷地注視控制表,因為這樣會帶來災禍。他必須透過擋風玻璃注意前方,看著路途,專注自己的目標,以及行走的路面。他只要偶爾瞥瞥否定的指示器就行了,這樣不會分神地時常看一下指示器,而可以很快地再將視線回到前面的路上,將注意力集中在他要到達的積極目標上。
對于自己的否定癥象,我們也應采取類似的態度。我們必須肯定正確使用之下的“否定思考”,我們需要知道否定面,才能避開它們。打高爾夫球的人,需要知道坑洼與沙階的地方,但是他不會一直想著不打人坑洼,他的心“瞥視”著坑洼,但卻專注著那片草地。正確利用這種“否定的思考”,可以引導我們走向成功之路,但有幾點必須注意:
(1)對否定面的注意程度,只要足以使我們警覺到危險即可。
(2)我們要認清否定面所代表的意思——代表我們所不希望的東西——代表不會帶來真正幸福的東西。
(3)我們要采取補救的行動,從成功的機構里找出取代它的正確因素。
這些措施將可以及時引起一種自動的反射,而自動的反射又可以轉變為體內導引系統。
否定反饋,像是一種自動的控制器,它會幫助我們“避開”失敗,引入成功之路。
查斯特·菲爾德爵士指出:“我們所擔心的事,99%都不會發生,而對永遠不會發生的事情憑空操心是很悲哀的。”
蒲雷斯考特·菜基指出:“不管環境的變幻,我們必須維持同樣的態度。”
對不存在的東西(除非存在于你的想象中)進行情緒反應的壞習慣常常會引起我們的煩惱、不安與緊張。我們許多人不會對實際環境中的小刺激做過分的反應,而卻在想象中虛構出稻草人,并且在自己的心理圖像里做情緒的反應。除了實際存在于環境里的那些反面外,我們自找麻煩地加進自己的反面:即或許會發生這個或那個、如果發生某某事情時怎么辦。
在煩惱時許多人會造出心理圖像:猜想環境里,或許會發生哪些不利的事,然后對那些反面的圖像進行反應,仿佛它們是目前的實際東西。記著,你的神經系統無法分辨出真正的經歷或生動想象出來的經歷。
對于不實問題的擾亂,你可以利用不做事的方法(拒絕反應),而不是利用做某些事的方法,“靜化”你自己。就你的情緒來說,對憂慮圖像的適當反應,是完全不去理睬它。在情緒上,你要生活在今日,并且分析你的環境,認識那些存在于環境里的真實物,然后自然地進行反應。為了要做到這一點,你必須全心地注意現在所發生的事,要全神貫注,這樣的反應一定是恰當的反應,而對于虛構的環境,你就不會有時間去注意或反應了。
內心的紛亂,或是說寧靜的反面,它的起因幾乎都是由于過度的反應,也就是由于過分敏感的“警覺反應”。當你練習“不反應”,也就是練習讓電話鈴聲響的時候,你可以產生內心的鎮定劑,或豎起心理的帳幕,將你與刺激物隔開。
輕松是自己的自然鎮定劑,輕松就是指不反應。每天練習身體的輕松,可以使你在日常活動中需要用到不反應的時候,照著你平日輕松的方法去做。
利用你的想象力構出一幅心理圖畫,想象自己正坐在那里,靜靜地、泰然自若地不為外物所動。然后將這幅圖畫記在心里,并且將平和、泰然自若、不為所動的態度“攪拌”進你日常的活動中。無論何時你要對鈴聲作恐懼或焦慮的反應時,對自己說:“現在我讓鈴聲一直響下去。”然后,用你的想象力練習各種不同情況中的不反應,例如:想象你的同伴對你叫囂、咆哮時,你靜坐著不為所動;想象你一件件地處理日常事務,不管忙碌日子的壓力,你鎮定地、泰然自若地、不慌不忙地做;想象你不顧環境里的各種“催促鈴聲”與“壓力鈴聲”,我行我素地繼續這種穩定不變的方向;想象你現在正處于那些過去會令你不安的情況里,現在你已經能夠無所反應地保持“穩定”、均衡與不動。
你的身體里面有一個調溫器。這種輔助機器,不管外面環境的溫度如何,能使你永遠保持36.5℃的正常體溫。外面的氣溫或是冰點以下,或是40℃,可是你的身體照樣保持它原有的溫度——永遠36.5℃。它能在環境里適當地發揮它的功能,因為它是應付環境的最佳氣溫,不管嚴寒或酷熱,它永遠維持它的溫度。
你的心里也有一個精神調溫器,不管周圍的情緒氣候如何,它能使你維持情緒的正常氣候與氣溫。很多人不會利用這個精神調溫器,因為他不知道自己有這種東西;他們不知道這個東西有能力;他們也不知道根本不須自己去應付外面的氣候。但是,你的精神調溫器對你的情緒健康和健全的必要性,與你的身體調溫器對你的身體健康是不相上下的。
應用心理學之父威廉·詹姆斯教授曾經告訴他的學生說:“你要愿意承擔這種情況。因為接受既成的事實,就是克服隨之而來的任何不幸的第一個步驟。”
假若你在從事重大工作之前,經歷到恐懼及焦慮的失敗心理時,不能把它當作是你必定會失敗的“象征”。這要看你對它的反應,以及對它采用何種態度而定。假若你服從它并且任它擺布,那你很可能有不好的表現。不過這也不一定。
首先,對失敗感覺的了解,以及對恐懼、焦慮、缺乏自信等的了解是很重要的。它們不是“命運”的安排。它們是由你心中萌生出來的,只不過代表你心中的態度而已,并不是代表你遭遇的外界事實。它們表示你低估了自己的能力,高估并夸大你面臨的困難,你所喚起的不是過去成功的記憶,而是失敗的記憶,以上是這種感覺的全部意義。它們既不代表任何事實,更與未來真正發生的事無關,而只是你對未來事情的精神態度。
知道了這個情況,你就可以毫無顧慮的接受或拒絕這種消極的失敗心情、服從它,受它指揮,或是不管它而勇往直前,完全由你的態度決定,甚至你還可以利用它來幫助你。
假若我們以積極進取的態度來對付消極心情,它們就會變成一種挑戰,自動引起我們內心自發的力量和能力。困難、威脅、惡毒等想法,使我們內心產生了更多的力量。
我們的心情是不能用意志來控制的,它也不可能隨我們的意志像水龍頭一樣開閉自如。若不能以命令控制它時,我們可以用計謀來支配它。若不能用直接動作控制它時,可以間接的加以控制。
“壞”心情不能用有意的行為或意志力驅走,但是卻可以用另一種心情來替代。用正面攻擊無法將消極的心情趕走時,可以積極心情取而代之,以達到驅逐它的目的。記住,心情是隨著想象而變的,它與我們神經系統接受的所謂“真實”或“環境的真相”互相吻合的,而且相等。當我們發現自己心情不好時,就不該再集中精神去想它,甚至竭力去驅走它;相反的,我們應該集中精神去構想一個積極的想象——使我們腦海中充滿安全。積極進取的想象及記憶。
一旦我們這樣做時,消極的心情就會自討沒趣而煙消云散。我們就會生出與新想象的事物相稱的心情了。
觸發積極心情的“信號鐘”
梅茲·錢培爾博士是近代心理學家,在他的《如何控制擔心》一書中有同樣的建議道:“因為我們時時練習擔心,甚至成為習慣,于是我們都成為好擔心的人。我們有沉溺于過去消極想象中和預期將來的消極事物的習慣。”憂慮產生了緊張。憂慮者于是以“想法”來中止憂慮,結果變成了惡性循環。“想法”只有助長緊張,而緊張又能產生“使人擔心的氣氛”。
因此他說:“治療憂慮的唯一方法,便是遇到擔心的想象便習慣性的以愉快的想象取代之。
每次你為了一件事情擔心時,便應該把它看作是信號,而馬上用過去或將來可能發生的愉快想象來填滿腦海,代替消極的憂慮。相當時間后,它便會不攻自破,因為它已成為反擔心練習的刺激劑了。”錢培爾博士說:“憂慮者應試做的工作,并不是要制服憂慮的原因,而是要培養改變精神方面的習慣”。只要腦子定在消極失敗的心理上,懷有“希望別出事”
這一類態度時,他總會擔心不已。
心理學家戴尼爾·西伯格說:“我父親給我最好的忠告,就是每當發覺有消極心情時,就要立刻實行適當的積極想象法。這樣一來,消極心情就不攻自破了,因為它變成一種觸發積極心情的信號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