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讓孩子快樂讀書茁壯成長
- 我送孩子上北大(2):31位北大新生家長的家教手記
- 秦春華
- 4950字
- 2015-04-21 11:18:06
家長姓名:王開穎 吳莉芙
學生姓名:王梓
錄取院系:元培學院
畢業中學:廣東省汕頭市金山中學
獲獎情況:2008—2009學年度“汕頭市三好學生”
第七、八屆“全國中小學生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活動”
網絡英語——敏特英語學習能力競賽廣東賽區選拔賽高中組三等獎、二等獎
我們的兒子王梓在2011年高考中,以文科總分661分的優異成績列汕頭市第二名、廣東省第十四名,加上此前通過北京大學自主招生考試獲得的10分專業加分,如愿以償地被北京大學元培學院文科實驗班錄取。消息傳出,道賀的電話、短信幾乎打爆了我們的手機。接著,幾乎所有的親戚朋友都會拋出這樣一個問題:“你們這個孩子是怎么培養出來的?有什么經驗可以傳授嗎?”這委實是一個很大的命題,絕非三言兩語能夠說清。我們只能結合自己的實踐,在這里談一些粗淺的體會和感悟。
教育從孩子降生第一天開始
1992年冬,王梓在汕頭市呱呱墜地。初為父母的我們在喜悅之余很快達成了這樣的共識:孩子雖為父母所生所養,但絕不是父母的“私有財產”,他還屬于國家和民族所有。孩子教育得好,將來對社會就是一個貢獻,反之則可能成為累贅。所以,努力培養孩子不但是為了家庭的希望和孩子的未來,也是在盡自己的一份社會責任。
真正懂得教育的人都知道,人的童年時代是非常重要、非常神奇的,早期教育對一個人的成才有著極端的重要性。為此,從王梓降生之日起,我們就開始了對他的早期智力開發,有意識地每天讓他多聽、多看、多說、多觸摸。3歲之前,每天都會讓他觀看各種色彩鮮艷的氣球、玩具以及訂閱的《嬰兒畫報》,聆聽兒歌、音樂、動物的叫聲、汽車喇叭聲、下雨刮風的聲音等。深諳教育之道的媽媽還會從冰箱里刮出一小塊冰放在孩子的手里,讓他感覺到冰涼;有時又會抓著他的小手去觸摸小開水鍋上噴出來的水蒸氣,讓他感覺到熱和燙。粗糙的、光滑的、方的、圓的、硬的、軟的……什么東西都要讓他摸一摸,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讓孩子各個器官不斷接受外部刺激,從而開發其大腦,使大腦變得聰明起來。
盡早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閱讀決定人生,一個人的知識、才華、素養、品格、精神境界以及學習成績的好壞都與其閱讀量有很大關系。古人云:“腹有詩書氣自華。”絕大多數有成就的人都是終生喜歡讀書的。而一個人的閱讀習慣與其他生活習慣一樣都必須從小培養好,良好的習慣能讓孩子受益終生。
深知這些道理,我們花費了很大工夫,在王梓進入小學之前就已經培養了他書不離手、每天閱讀的好習慣。從《嬰兒畫報》、《幼兒智力世界》、《兒童漫畫》等開始,根據孩子不同時期的年齡特點引導他廣泛讀書。有一段時間,在汕頭市面的報亭上買不到王梓很喜歡看的《兒童漫畫》,爸爸就利用到福建省龍巖市采訪報道第十六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之機,夜里上街一個報亭接一個報亭地打聽,終于買到了好幾期雜志。花費的錢雖然不多,但體現出的是一種用心和關心,同行的一位北京雜志社老編輯感動地說:“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因為起步較早加上方法得當,王梓從小就對書籍有著濃厚的興趣。上小學后,有時候由于時間緊迫,他為了能多看幾頁課外書,飯前、飯后、刷牙、如廁都要帶著一本書,我們嚴厲制止都制止不了。別人是把《辭海》當工具書使用的,王梓則是把《辭海》當成書籍閱讀的,家里一部厚厚的《辭海》縮印本被他翻得快要“散架”了。就這樣,大量的課外閱讀使王梓的知識面寬廣、基礎扎實,學習興趣濃厚。從小學到初中、高中,他一直視學習為快樂,學習起來得心應手,成績一直名列全年級前茅。
引導孩子的興趣需要技巧
在引導孩子讀書時,我們注意做到以下幾點:首先是潛心激發孩子的興趣,避免強迫孩子不情愿地進行讀書,造成適得其反的后果。每一個孩子天生都有強烈的好奇心,動物植物、天文地理、童話寓言……幾乎沒有他們不感興趣的。我們認為,每一個孩子天生都是愛讀書、能讀書的,關鍵在于及早引導并且引導得法。比如王梓喜歡看某部動畫片,我們就及時到書店買來這部動畫片的原著指導他閱讀。上小學不久,有一段時間他喜歡與同學玩水滸、三國等人物卡片,我們就及時引導他閱讀《三國演義》和《水滸傳》,從兒童圖畫讀本入手,再到少兒讀本,最后直接閱讀原著。孩子就是這樣在不知不覺當中喜歡上讀書的。
其次,我們經常帶孩子逛書店、上圖書館,接受那里濃厚文化氣息的熏陶,也避免了孩子日后養成只喜歡上游樂場而不喜歡上書店的習慣。在書店里,我們讓王梓根據自己的喜愛自由翻看書籍,但在買書時必須由家長幫助選擇,保證買回家的書較具閱讀意義和價值。此外,每次只購買一本書,這樣孩子就能比較專心地閱讀買回家的書。
追求精神享受甚于物質享受
王梓上學以后,我們經常用“讀書是你的責任”這句話教導他,促使他從小便形成這樣一個理念:學習就是我的任務,責無旁貸,沒有可以討價還價的理由。孟子說:“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歷來被人們奉為圭臬。對此我們認為,應以辯證和發展的眼光看待此言,在生活條件不斷改善的現代社會,沒有必要刻意制造什么磨難去“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讓孩子生活得舒適點無可厚非,可是切忌過頭,而且適當的鍛煉還是很有必要的。
從小學到中學的12年學習生涯里,王梓的學習成績一直非常優秀,但他幾乎不曾主動要求過什么獎勵。當然,我們家長除了口頭表揚給予精神鼓勵外,也會根據孩子的需要適當滿足他一些物質上的要求,但注意適可而止。在我們的引導下,王梓對物質生活的要求不高,到汕頭金山中學上高中后實行內宿制,有些同學不停地向家長抱怨學校宿舍沒開空調太熱睡不著覺、食堂的飯菜不好吃,他在回答我們的詢問時卻輕描淡寫地說:“沒有空調,有風扇啊!學校有三個食堂可以選擇,菜式很多,還不滿意?”他每天自己洗衣服、晾衣服,毫無怨言。每周周末從海灣對岸的校區返回家里時,不少同學都是由父母親駕車去接,但王梓從入學第一周開始,不管風吹日曬、寒冬酷暑,在長達3年的時間里每次都是自己從學校步行到渡口,乘坐渡船過海后再轉乘公交車回家。盡管我們也有私家車,盡管我們看到孩子經常等到中午近1時才空著肚子疲憊回家時也曾感到心疼,但本著讓孩子鍛煉意志和培養獨立能力的意愿,還是堅持不去接他,也從沒有像很多家長那樣每周要往學校送一兩次雞湯給孩子“補充營養”。
現在不少家長喜歡以物質獎勵激勵孩子爭取好成績,我們認為這是不可取的,不利于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責任感,更嚴重的后果是這樣做容易讓孩子對物質生活產生過分的追求,從而降低了對精神生活的向往。過分看重物質享受,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成才非常不利。
電視可以看但必須“善看”
玩玩具、看電視、玩電腦游戲,這些都是孩子重要的學習途徑,但一定要得法,否則后患無窮。孩子的玩具不能太多也不必太昂貴,太多了孩子不會珍惜,也容易不專心。最好的玩具就是能讓孩子自己動手、動腦、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積木和積塑,孩子可以用它們擺成動物園、汽車場、游樂場、高架橋、萬里長城……現在,整天泡在電視機、電腦前的孩子還真不少,這樣的害處很大。要避免出現這種狀況,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要嚴加控制,每天看電視一定要定時間、選內容,養成良好的看電視習慣。
在我們的精心安排下,從幼兒園到小學階段,王梓每天都會準時收看中央電視臺播放的《大風車》、《海爾兄弟》、《藍貓淘氣3000問》、《貓和老鼠》等益智勵志節目。在念初中的3年時間里,他每個星期六下午堅持收看《三星智力快車》。通過收看這些健康有益的電視節目,王梓不但愉悅了身心,而且從中學到了許多課外知識,從而有力地支撐了自己的課內學習。
多向孩子傳遞“真善美”信息
健康的書籍內容都是美好的,只有純美的心靈才能真正與書本產生共鳴,接受書本的感染和熏陶。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注意盡量不在孩子面前發牢騷講怪話,不講消極、負面、庸俗的東西,而是經常把生活中、書本上的積極、進步、美好、善良的人和事講給孩子聽。
隨著年齡的增大,王梓回家后有時候會講到學校老師的某些不妥言行。對此我們非常重視,根據其講述的情況,明確告訴他老師那樣做是不應該的,但末了都會向他強調老師的本意是好的,是為了學生取得進步,沒有哪一位老師會故意去害學生,從而始終維護好每一位老師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王梓有時候也會在我們面前嘲笑某位成績不好的同學,我們便跟他講“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啟發他多看到別人的優點和長處,取長補短,激勵自己不斷進步。“尊敬老師、團結同學、關心集體”是我們經常向孩子提出的要求,這些他都基本做到了。
對學校里開展的捐款助困、義務勞動和社會調查等活動,我們總是積極支持王梓參加,借以陶冶孩子的情操。我們堅信,擁有一顆純美的心靈,不僅對學習十分重要,對孩子今后一生能否過得幸福同樣是很重要的。
沖突是了解孩子的好時機
現如今,孩子與家長發生沖突的事越來越多。沖突發生時,做父母的千萬不能總是認為“我是對的,你是錯的”。“你這孩子不聽話,我要教育你”。如果總是抱著這樣的自負觀念,十有八九你的教育將是失敗的。
我們跟王梓同樣發生過沖突,尤其是在他進入初中階段的所謂“叛逆期”。孩子的叛逆期是每一位家長都無法回避的問題。此時,我們都會“強迫”自己冷靜下來,意識到這是了解孩子的一個好機會,他會在與你吵嘴的過程中不斷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我們只要在充分尊重孩子、平等對待孩子的前提下,理性分析,辨別是非,擺事實、講道理,就能讓孩子心服口服,這樣的教育才是有效的。而且我們在與孩子平等溝通的過程中,有時候會發現錯的恰恰是家長自己,此時家長坦然地“有錯必糾”,絲毫不會影響到自己的威信。
父母自律自省是成功的關鍵
父母學習能力、自律能力的高低決定著家庭教育的成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接觸最密切的榜樣。你希望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你自己本身就必須先努力做這樣的人。你希望孩子懂禮,你自身必須懂禮;你希望孩子勤奮,你本身就不應該懶散;你希望孩子好學,你自己就必須是一個熱愛學習的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身教重于言教”、“有其父必有其子”等名言,都是教育的經驗之談,是教育的真理。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點和根基,每一個孩子都是帶著家庭的深深烙印走向社會的。
在這方面,我們自以為做得還不錯。我們家里可以沒有豪華家具和高檔家電,但絕不可以沒有書籍。目前,我們家藏書量已達到4000多冊,幾個大大的書櫥都裝不下這些書,前兩年有位外地親戚看后連聲驚呼“太夸張了”。對我們來說,逛書店是一種業余愛好,讀書是一種無窮樂趣。我們的桌案、床頭都擺滿了書籍,一有空就習慣性地拿起一本書來。我們還經常在家里“開夜車”,認真地寫稿、備課,這些都在無形中為孩子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我們當然不能說王梓已經取得了很大成功,但得益于扎實的知識基礎和端正的學習態度,至今他一路走來還是比較順利的,而且呈現出不斷“上升”的良好勢頭。2005年,他在小學畢業考試中以292.5分的總成績獲得全校第二名,進入汕頭著名初級中學——飛廈中學就讀。在初中階段的各項考試中,他的總分多次名列全年級第一。2008年參加汕頭市中考,他以793分的成績考上廣東省重點中學——汕頭金山中學,在全年級近千名學生中總分排名第28位。在潮汕地區優秀學子薈萃的金山中學,王梓始終保持了穩定、均衡的學習成績,備受老師們的好評。從高一至高三上學期的5次期末考試中,他4次奪得全年級總分第一名、1次奪得第二名;高三下學期參加高考一模、二模,分別獲得汕頭市文科總分第一名、第三名。他不但學習刻苦,而且工作認真負責,對待學校社團工作一絲不茍,先后被評為“汕頭市三好學生”和“汕頭市金山中學優秀學生干部”,并已被吸收為中國共產黨預備黨員。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每一個孩子都是千差萬別的,沒有任何一種萬能的教育方法能適合所有的孩子。我們深信,天底下沒有壞孩子,而只有不懂教育的父母。只要為人父母的能加強學習、用心揣摩,其實都可以尋找到正確、有效的教育方法,把孩子培養得更為優秀。親愛的家長們,讓我們共同努力吧!
孩子的玩具不能太多也不必太昂貴,太多了孩子不會珍惜,也容易不專心。最好的玩具就是能讓孩子自己動手、動腦、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積木和積塑,孩子可以用它們擺成動物園、汽車場、游樂場、高架橋、萬里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