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爸爸媽媽說話不一,我該聽誰的?——一致

一群猴子生活在大森林里,他們日升時三五成群,外出覓食,日落時回到窩中,一起休息,過著平淡而幸福的日子。可是它們這樣的日子被一位游客的手表給打亂了。

有一天,一位游客到森林游玩,不小心把他的手表落在了樹下的巖石上。后來,這塊手表被猴子“猛可”拾到了。“猛可”十分聰明,它仔細研究了半天便把手表的用途搞懂了。“猛可”馬上成為了整個猴群的明星,每只猴子要想知道準確的時間,都要向“猛可”請教,不久整個猴群的作息時間也由“猛可”來規劃。“猛可”在猴子中間逐漸樹立起威望,成為猴王。

“猛可”覺得手表確實是一個好東西,給自己帶來了好運,于是他便每天在森林里面尋找第二個。果然有一天,他找到了第二塊、第三塊手表。“猛可”十分高興,可是它也遇到了新的困惑:每塊表的時間指示都不盡相同,哪一個才是確切的時間呢?這個問題難住了“猛可”。當有下屬來問時間時,“猛可”一時之間支支吾吾回答不上來,從此整個猴群的作息時間被打亂了。不久猴子們起來造反,把“猛可”推下了猴王的寶座,新任猴王成為“猛可”手表的新主人,可是它也遇到了和“猛可”一樣的困惑。

一只手表可以指明準確的時間,可是當出現兩個或者更多的手表的時候,人們對時間確定的判斷就失去了標準,讓人們無法斷定哪個時間才是最準確的。這會讓人們的生活陷入困境。這就是“手表定律”。它給人們的啟示是一個人只有遵守統一的行為準則,他的生活才會井然有序;如果出現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準則,人們的生活便會陷入混亂之中。對于教育而言,父母的要求要保持統一,不能出現父母雙方不一致的情況,因為孩子只能接受一種價值觀念。如果父母各自為他制定不同的人生目標,提出不同的要求,這只能讓孩子感到困惑,無所適從。

思想家韓非子說:“一家二貴,事乃無功;夫妻持政,子無適從。”其意在講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保持統一的意見,如果他們各有所見,互不相讓,就會讓孩子感到自己不知道應該聽誰的。

在大多數家庭中,父愛如山,母愛似海;父親是嚴厲的,母親是慈祥的。其實這是在講父母教育孩子的時候相互配合,“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有的家長對孩子十分嚴厲,要求苛刻,這會讓孩子對他十分害怕,見到他后戰戰兢兢,唯唯諾諾,有事不敢放手去做,有話不敢去說,有理不敢申辯;而有的家長對孩子總是縱容遷就,過于溫和,孩子見了他后根本不在乎家長的看法,對他所講的話當做耳旁風。這兩種太極端的教育對塑造孩子的性格都是十分不利的。家長要嚴中有愛,溺而不縱,這樣才可以起到不錯的效果,才能有助于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為了避免“手表定律”,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有統一的認識,夫妻雙方要達成一致意見,不能給孩子傳遞錯誤的教育信息。只有家長保持一致,相互支持與配合,才能共同擔當起教育孩子的擔子。有的家庭經常是父親扮“紅臉”,母親扮“白臉”,其實這會造成孩子單方面地喜歡一方,而討厭另一方,讓孩子在潛意識中排斥另一方。

艷艷的考試成績出來了。回到家后,她拿著自己的成績單靠向爸爸炫耀:“爸爸,看我的成績單。”爸爸并沒有在意,隨便說了句:“不用看了,你就給我說說吧。”

“一舉奪魁,無人能及。”艷艷用成語來表示自己得了第一名。

艷艷希望自己能夠得到爸爸的表揚。可是爸爸臉一沉,說道:“不就是考了一個第一名嗎?就這么驕傲,你知道嗎?驕傲使人落后,你可不能太驕傲,否則下一次第一就不是你的了。”果然,艷艷的“囂張氣焰”很快被打壓了下去,她拿著成績單悻悻地回了自己的屋。

等到吃晚飯的時候,媽媽進門去叫艷艷吃飯。

“我沒有胃口,一點也不想吃,我考不考第一爸爸都是不滿意,”艷艷還在生爸爸的氣,“哪有這樣當家長的,總是這樣損我,實在太過分了。”

“爸爸說你是為了你好,哪有家長對自己兒女有意見的呀。他是怕你驕傲自大,被一時的勝利沖昏了頭腦,給你敲個警鐘,你就別生氣了。媽媽真的覺得你很棒,為你高興。”就這樣,艷艷跟著媽媽出去吃飯了。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如果過于明顯地“紅黑”配合,就會在孩子心目中對家長產生了看法,他會覺得爸爸對自己太苛刻,一點人性也沒有,他根本無法體會到父親的愛,相反,他會覺得媽媽對自己挺不錯。因此父親和母親的立場不一致,會讓孩子覺得家庭不和諧。所以家庭教育意見要一致。父母對孩子的要求一致,對孩子的成長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孩子就會左右為難,心中充滿了矛盾,其心理上也會產生壓力,不知道自己到底怎樣做才對。例如,爸爸教育孩子的時候,媽媽總是詆毀爸爸的方法不對,并對孩子說“別聽你爸爸的,他不懂”,以至于孩子對爸爸的教導不以為然。這樣做,只會使夫妻雙方因為孩子的教育問題吵架,甚至導致家庭矛盾加劇。因此,夫妻雙方應盡可能在大問題上一致,并注意減少矛盾,給孩子一個統一的價值觀。家長要樹立合力教育意識。家庭成員要經過認真思考后,開個統一家庭教育思想、方法的家庭會議。坐下來坦誠地交流彼此的想法,求同存異。在教育孩子時,按照已經統一的方法、認識去做,看看效果如何。同時,這樣的家庭會議應該定期召開。孩子是受教育的對象,對家長的教育行為有最直接的感受。孩子往往能很客觀地評價爸爸、媽媽教育行為的優點與不足。家長應多征求孩子的意見,這對改進家庭教育觀念和方式是很有幫助的。在實施教育的過程中,一旦家長在子女面前呈現出了差異和矛盾,最好有一方先讓步,事后再和另一方交流,千萬不能在孩子面前爭吵起來,因為這樣會使夫妻雙方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都降低。如果有一方的觀點偏向于孩子,正合孩子心意,孩子就會覺得自己有了依靠,有了與另一方對抗的底氣,還會加重兩代人的矛盾。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西| 郑州市| 县级市| 阿拉善盟| 阜新市| 汾西县| 山丹县| 高青县| 榆树市| 鹿泉市| 延川县| 蒙阴县| 延川县| 泾源县| 西乌珠穆沁旗| 怀柔区| 永仁县| 留坝县| 保亭| 浙江省| 瑞金市| 德令哈市| 尉氏县| 栖霞市| 安康市| 安国市| 启东市| 扎赉特旗| 通河县| 荣成市| 江门市| 五家渠市| 岫岩| 巨鹿县| 日喀则市| 连山| 遵义县| 丰顺县| 泸州市| 丹巴县| 竹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