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 房子房子
  • 焦述
  • 5365字
  • 2015-04-20 13:51:06

這些年的實踐歷練,使安明在處理發展與政策的頂撞與摩擦時,會熟練地使用緩沖器和潤滑油了。只是對占市長的過高要求和嚴厲指責心存芥蒂。市長辦公會上占市長的下文是這樣說的,“我們平原市的市長們不該是井底之蛙!平原市是一眼井嗎?當然不是,我們是無垠的遼闊沃野嘛,我們應該眼觀全國嘛,甚至走向世界!看看人家長〔江〕三角,珠〔江〕三角,是咋個發展的,人家一個縣級市,就敢跟咱平原市這個省城的GDP對抗,落后啊!要發展??!一說發展,有人會講,沒錢。怎么沒錢呢,錢就在自己腳下,看不見嗎?平原省有多少土地可以出讓,平原市八縣七區,又有多少土地可以變現,國家出臺政策了嘛,就是叫咱們用招拍掛把土地的價值增上去,增上去啦,政府還缺錢嗎?大膽拍啦,我看一畝地就照著120萬元拍,要是拍不上去,那就出鬼啦!安市長,這就看你了,我們內定的政策上不封頂,下要保底……”占市長提出的保底數字,也是他的幾個親信參謀的結果,這個地價,安明壓根兒就有異議。

安明沒有公然反對占市長的指示,但是他的心里還是有些嘀咕,120萬元。曾幾何時,平原上好的地段土地出讓金五六十萬元一畝,就是有到七八十萬元的,那只是“個例”。怎么一下子就要躥升到120萬元,還什么上不封頂。安明并非杞人憂天,他正在心里盤算,既然是拍賣土地,就應該順應市場,自然報價,怎能事先敲定價格呢,還是計劃經濟那一套。當然,安明能理解占市長的用心。不久前,平原市委顧書記調任平原省人大任副主任了,這對年輕的占市長,是絕好的晉升機遇,況且,占志前就是省委內定的梯隊干部,只是因為沒有合適的位置,方沒能高升。既然眼下機會來了,當然要緊緊抓住,在政界打拼的人物哪個不知曉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的道理,至于能否晉升,當然還得有人舉薦扶持提攜,但自己的政績卻是相當重要的,對一個政績平平的干部,即使有人提攜,在大庭廣眾面前,也難令人贊同。這樣一想,安市長對占市長的要求也就認可了。他知道要出政績,就要做工程,有人稱那叫政績工程。做工程需要投入,這的確是個難題,缺錢。土地價賣上去了,難題就迎刃而解……何況,占市長若晉升市委書記,常務副市長就可能晉升市長,諸位副市長的名次隨之前移,這是同仁們利益均沾的好事,何以去煞這等好風景,跟著下吧。

不日后,平原市與平原省多家媒體報道出這塊四百畝土地公開拍賣的消息,與此同時,有人撰文,批講這方土地的地理優勢,潛在價值,發展前景等等,其中不乏專家學者的“畫龍點睛”之筆,一時間,多家媒體連篇累牘地渲染著地皮的不可再生,是寶中之寶的道道。

如今世道,無論辦企業,還是做生意的人,一旦涉足了房地產,就再不想干別的行當啦!為啥?過癮??!德運老板可謂深有體會并享受個中愜意的人物。德運愛對人講,我所以能發財,是名字起得好,看,德運,德運,只要運氣來了,一定能得住的。說畢,他還要再加上一句,也是俺娘生我的時辰好,屬兔的,生在癸卯年〔1963〕農歷六月八日早晨八點八分,這時辰定死了我這一生要一路發發發,真的是又順又發啊。再說生的時間也好,正是盛夏,漫山遍野的綠葉綠草,小兔子想吃啥有的吃的,哈哈……德運與安明副市長是高中同班同學,高中畢業安明考中了首都理工大學,德運卻名落孫山在家復讀,準備來年再考。其實德運對求學早沒了興趣,對升學更沒了信心,只是礙于爸媽的可憐心愿,非讓唯一的兒子學有所成,進入堂堂的大學學府,他才壓抑著滿腔怨氣,很不情愿地混在復讀部落里。這樣的心態,能學好嗎?沒過多久,德運就放羊了,不是遲到早退,就是聽課時睡覺,要么,干脆不去課堂,自個溜進游戲機廳里玩耍,面對厭學的孩子,老師與家長溝通,都沒有辦法。正巧德運的叔叔從老家固縣來省城辦事,順便到德運家看看,聽到哥嫂在為侄子發愁,二話沒說,就決定把十九歲的德運帶走。德運的叔叔是固縣有名的農民企業家,他經營的鋁廠已有一定規模了。那正是“擺個小攤,勝過縣官,辦個小廠,賽過省長”,“賣茶葉蛋的勝過造導彈的”年代,德運叔對哥嫂說:“哥,嫂,侄子交給我,你們放心了,用不了兩年,我叫他當上部門經理?!弊鍪迨宓闹溃@類學習上不去的學生,跑生意打關系往往能成,對于侄子德運的品性叔叔還是略知一二的,他對這孩子有信心。

“當啥子經理呵,只要他正正經經做人,老老實實做事,有碗飯吃,我們做爹娘的就放心了。唉!”也是沒啥更好的出路,更是一種無奈,爸媽看著寶貝兒子叫兄弟領走了。

生活中“塞翁失馬”的故事確實很多,憑德運的學習成績,若高考時競技狀態發揮到極致,不排除能躋身三流大學之列的可能,那種勝利,其實敗了,對于德運。進了叔叔的鋁廠,僅僅一年半,他就成了廠里銷售部經理。德運性格外向,又善言辭,掏心交友,義氣豁達,抽煙喝酒打牌搞外交都是他的強項,加上叔叔的信任和栽培,真個如虎添翼了,在叔叔廠里干到五六個年頭時,血氣方剛又躊躇滿志的德運,要自立門戶辦個小廠,嘗試一下當老板的滋味。對侄子德運,叔叔已經看透,這小子不是盞省油的燈,倘若養在廠里,日后說不準會出啥亂子,一個有了野心的人,誰個能熄滅這種“野火”。逆流阻擋不如順水推舟成人之美,叫你德運對叔叔的為人無可挑剔。想到這,叔叔就運用關系,幫侄子辦起一座小型的耐火材料廠,又利用一家鋼鐵公司的關系,鋪通了耐火材料的銷售渠道。本已歷練得懂了市場,諳知關系的年輕人,加上叔叔的鼎力扶持,又一次如虎添翼了。德運當上了廠長,坐上老板的交椅,品味著個中甜咸苦辣,當他的第一桶金到手的時候,不安逸的年輕人又想入非非了,他想進軍房地產,目標就放在省會平原市。這時間,他清清楚楚地看到了,平原省政府兩年前批準的十家房地產公司,如今一個個歡蹦亂跳的風光無限,在省城的舞臺上既得意,又高雅,與他們交往的不是高官,就是老板,還有名人,哪里像自己這個耐火材料小老板,在小小縣城打發日子,手中雖不缺錢,可生活質量呢,別看固縣距省城僅有一百二十公里,說起來也歸平原市管轄,享受生活差老鼻子了!人,就是這種生靈,沒錢時想有錢,做生意辦企業又想當老板,真的有了錢當了老板,又嫌不夠滋潤不夠紅火,前邊總有更誘人的位子叫自己向往。

公元一九九六年的農歷六月八日八時八分,“平原金秋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的牌子,在陣陣震耳欲聾的鞭炮鳴響聲中赫然掛在了平原市金銀街的一幢大樓。這一天,是這家房地產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三十三歲的生日,為了這一天,德運老板已籌劃了三個年頭,當金秋(以下簡稱)公司出現在省城時,他手中已掌握了268畝的建設用地了,盡管儲存的土地無法與平原省第一批房地產公司比擬,但是,行家們知道,200多畝土地足以讓金秋在省城立足了。

德運有頭腦,又會來事,這個人很適應當下亂哄哄的轉型期或所謂的初級階段,他善于發現機會并有鉆營空隙、游弋商海的天才,猶如一只機警的獵犬,靠敏感的嗅覺、銳利的眼光與驚人的聽力,加上敏捷的躥跳,沒有他逮不住的獵物,沒有躲過他耳目的動靜,德運到手的268畝地,最廉價的68畝,僅15萬元一畝,最貴的地也只是28萬元一畝,待他掛牌登場房地產行業時,這些地的價值已翻了一番。只要將手里的地轉一下手,就賺得六七千萬哩。的確有人想買他的地,能賣嗎?德運要賺更多的錢呢,如今他身邊不缺房地產行家高參,買地時,是賣了經營多年的耐火材料廠,用那血汗錢換來的。下邊的事是開發房屋,需要的錢可不是個小數,就是再賣三個耐火材料廠,也填不滿那窟窿呀,咋辦,沒有了錢,還要辦事。有辦法,手中有了地,就有了一切,用土地到銀行做擔保,貸上幾千萬元,問題不就結了。拿到這筆貸款,用來活動各個關節,辦各種證件,潤滑各路關系,的確綽綽有余了。其實,就連買地,德運用的也是這個招法,他賣廠子的錢,只夠買那68畝的廉價地,再買另外200畝地,就是把買下的68畝地作了抵押貸出的款。如今只是故伎重演罷。至于建房么,好辦,如今建筑公司多得成災,只要打出招標蓋樓旗號,一個個拍著胸脯要墊資建房的老板就蜂擁而至,他們只擔心中不了標,有這么多前來請纓的建筑隊伍,還為缺建房資金發愁嗎!下一步是走關系把預售證件辦妥,對于德運老板來說,這屬輕車熟路了,經營多年企業,早學會了與政界、與官人打交道的本領,只是辦事之前,要算準該付出的代價,該找準的人物,該運用的策略。預售證一旦辦妥,好了,房子在工程隊墊資建設中,德運老板的財務部長就開始收業主的買房款了。真美啊,細想一想,這一套資金鏈條,都是別人的錢啊,除了銀行的,就是購房人的,過去只聽說搞房地產得有雄厚的資金墊底,?。∷麄兌畟€屌,我看平原市這幾家房地產公司,空手套白狼的不下百分之三十……

就這樣,德運老板的腰包越鼓越高了,如今土地要招拍掛了,他才不怕呢,僅先前囤儲的土地就有好幾百畝,還不算正以遺留問題名義在辦征地手續的四百畝地。所謂遺留,是地已劃給金秋公司了,只是手續尚未辦全,如今出讓土地要用新辦法,老的事宜就作為遺留問題,政府依然會照老辦法為開發商辦妥手續的。實際上,許多所謂的遺留問題,都是人為的。是在政府出臺了新政策之時,人們上躥下跳,突擊劃地,突擊出讓土地,暗自將土地出讓時間提前等等。真的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啊!

眼下德運老板手下的干將,分管策劃和售房的兩個副總正和幾個記者在南國春大酒店小聚,他們在合計,以什么樣的手段把早先攬入懷中的經九路北頭三百畝地炒熱,炒熟,炒火,炒成金子,原本,這里是北郊鎮的麥田和一個養鴨場,德運的金秋公司已將這塊地征下兩年了,卻遲遲沒有破土動工,只是在土地周邊圈了道低矮的圍墻。經九路先前不算長,這幾年,隨著平原市逐年向北擴張,經九路也在往北延伸挺進。如今,已經到了東西流向的金水河,若再往北發展,就得在金水河上架橋。據悉,城建局早已規劃了這座名為金水橋的建筑,橋通以后,經九路將直通北環大道。

德運老板到手的三百畝地,正是在金水河至北環之間。

南國春的聚才廳里,省城《平原晚報》的廣告部經理正在發表高見,他以為,金水橋的貫通當使河北側的房子每平方米增值500元,眼下應圍繞著建橋的信息炒這方地塊;坐在他身邊的《黃河都市報》房產版首席記者則認為,應該把坐落在經九路的多家銀行、證券公司、省財政廳、省移動公司這些有錢的單位串起來,上升到一個文化層面,可稱之謂“財富一條街”,如此一弄,毋庸置疑,這條街含金量自然高起來,當然,坐落在這條街上的房產,自然金貴起來;媒體這個領域,從來不乏人才,這些人不僅有頭腦,且有眼光,他們往往看得很遠,與《黃河都市報》記者座椅相鄰的平原電視臺記者接著發表高見,他先是肯定“財富一條街”的創意,贊揚這名字有豐富含金量,關鍵是要把財富街名宣揚出去,叫平原市乃至平原省乃至省以外企圖來投資落戶的人物關注平原,關注這條大街,進而真的在這地方弄事,當然,還有一項潛在的任務,就是吸引更多有錢人,叫他們向往財富大街的房產,甚至能叫更多的人認識到,能躋身財富大街,就是財富的象征,就獲得了發財贏利的天時地利。說到這里,記者話鋒一轉,頗從容又深沉地道出,經九路的真正輝煌,當然不在今天,其實也不在明天。話到這時,他停下了,負責策劃的金秋公司副總為他甩去一支軟中華香煙,然后又將煙分發給另外幾個吸煙人,他用打火機點燃了香煙,連續吸上三口,接著說,經九路真正顯示價值的時間是后天,后天是什么時間,應該是三年之后,按照平原市發展趨勢,市區擴張的幅度,特別是市北側,三年之后的各項配套全部完善,五年之后可變為新的中心地帶,自然,房產價位不只是翻一番的問題……他的話語驚動了在坐的諸位人物,大家知道,他在大學是專攻經濟專業的,據他說,他曾專門研究過日本韓國這類亞洲發達國家的房地產問題,房子的價格走向是有其軌跡和規律的……至于他是否真的研究過這些問題,至于中國的房子問題是否與日韓有一樣的走向軌跡,人們大概沒有這種精力去琢磨它了。最現實的事實是,他收尾的幾句話:這里的房屋開發,不是要快,而是要慢,不是急著要賣,而是要焐一焐,暖一暖,當然,愈慢愈好,愈遲愈佳……

記者的高見正中德運下懷,德運老板雖然沒有修煉經濟學專業,但是對商機的把握頗有頭腦,對土地的開發十分從容。德運將三百畝土地分為四個階段,理論上叫一期工程、二期工程、三期工程和四期工程。第一期工程,僅動地破土五十畝,且是三百畝土地中位置與風水屬下等的地塊,德運知曉土地日益增值的道理,同時還要應付并理順有關規則,拿到土地的公司應該在法定時間興建房屋,否則,政府是不允許的。德運將房屋開發分為四期工程,只要第一期動工了,誰能說金秋公司是在囤地?當然,重要的是幕后的活動,懂事的老板早將幾個手握實權的人打點好了,無論是土地、規劃、房管、城建,每個領地都有人為金秋公司說話,怕啥!

任寧至今還和父母住在一起,父親任致遠做了一輩子中學教師,2000年退休,母親是小學教師,也早就退休了。任寧兄妹四人,大哥任寶奶名大寶,生活最苦,高中畢業進了平原紡織廠當電工,后來與廠里細紗車間一個女工結婚成家,九十年代企業改制,工人階級就沒有了優越感,之后又遇市場的無序競斗,加之管理經營不善,產品失去了銷路,車間大面積機器停下了,任寶夫婦下崗回家了。一對工人加一個女兒,生活拮據的大寶無奈地啃起老來。

任寧的姐姐任宜排行老二,她的生活應該是優裕的,這不僅是任宜有個副市長的丈夫,就任宜本人也很優越,1988年畢業于平原大學的她,當年就進政府做了國家干部,如今是一家省直機關的行政處處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巫溪县| 华宁县| 滕州市| 桐乡市| 巢湖市| 尼玛县| 清原| 石狮市| 崇阳县| 铜梁县| 湟源县| 泰宁县| 荆州市| 洛川县| 吴旗县| 吉木萨尔县| 遵义县| 观塘区| 黎城县| 丹东市| 临海市| 曲周县| 公主岭市| 安达市| 焉耆| 靖西县| 湘西| 梓潼县| 含山县| 印江| 绥阳县| 缙云县| 贵州省| 托克托县| 广南县| 罗山县| 铅山县| 宣化县| 个旧市| 衢州市| 阿拉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