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莎士比亞(1)

坎坷身世

威廉·莎士比亞是世界聞名的戲劇家,也是世界十大文豪之一,他于1564年4月23日出生在英國中部艾之汶河畔的斯特拉福鎮一個富裕的市民家庭。他的父親約翰·莎士比亞,原是一個小農場主,后來經營羊毛、皮革、肉、谷物等生意,在鎮上有幾所房屋。有一段時期曾經做過鎮議會議員,也做過當時有2000居民的斯特拉福鎮的鎮長。他的母親瑪麗·阿登是社交界的上層婦女,沃里克郡北部阿登世家的后裔,因此她的家境絕非一般的農戶所能比擬的,另外她還得到了她的家庭分給她的一些土地。

莎士比亞小時曾在當地“文法學校”讀書,學習拉丁文、希臘文、邏輯學、修辭學、歷史、圣經和古典文學等,這在莎士比亞后來寫的戲劇中留下了痕跡。在該校學習,為莎士比亞以后的創作打下了堅實的文化、文學基礎。

莎士比亞的童年、少年生活是幸福而愉快的,他的故鄉斯特拉福小鎮令他難以忘懷。它帶有原始的神秘色彩和中世紀的地方風光,明朗而愉快的市民生活,以及有趣的風俗習尚,給童年時代的莎士比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流傳在民間有關替天行道的綠林好漢羅賓漢的故事,離奇古怪的害人妖婆和樹精,以及具有浪漫色彩的春夢婆的古老傳說,還有生動而豐富的民間語言,對他后來的創作都有著深刻的影響,在他的作品中留下了鮮明的印記。鎮外是廣袤的原始森林,大自然的絢麗風光和五光十色的奇妙景象,給莎士比亞幼小的心靈打開了一扇扇幻想的大門。斯特拉福的森林,后來曾多次出現在他的劇本里。

然而,不幸很快降臨到這個愉快的少年身上。14歲那年,莎士比亞由于父親經商的失敗,家境變壞而沒有完成在文法學校的學業,也由于這個原因,16歲時他便出門謀生去了。傳說他曾在屠宰場做過學徒工,做過書童,當過律師的書記員,也曾在當地學校做過教師助手和小學生的家庭教師。1582年11月,也就是他18歲時,他娶了一位農場主的女兒比他大八歲半的安娜·哈雪薇為妻。但有關莎士比亞的婚事,有些令世人不十分明白的地方。

原因主要在于在有關證明莎士比亞的婚姻證書上,女方的名字竟然為安·惠特蕾,有人說這是筆誤之故。有人認為結婚登記冊上的那個莎士比亞可能不是威廉·莎士比亞,原因是威廉·莎士比亞在沃里克郡里是個很普通的名字。也有人懷疑這位安·惠特蕾會不會是莎士比亞另一個妻子等等。但大多數人卻傾向這一說法:莎士比亞確實和安·惠特蕾訂了婚。但在此之前,他和距離市鎮一二里遠的鄉村姑娘哈雪薇發生了戀愛關系,并使她懷了孕。有的說由于他的君子風度,也有的說由于哈雪薇的親友不答應,不得不臨時改為和哈雪薇結婚,而惠特蕾這個名字就在結婚登記冊上保留了下來。莎士比亞和年齡相差懸殊的哈雪薇結婚后,雖然沒有產生過任何裂痕,終歸白頭偕老,但內心總免不了感到遺憾,這一心情在《第十二夜》中通過奧西諾的嘴吐露了出來:“女人應當揀一個比她年紀大些的男人,這樣她才跟他合得來,不會失去她丈夫的歡心。”

婚后6個月,即1583年5月,莎士比亞的第一個孩子,聰明的女兒蘇姍娜出世了。20個月后,也就是1585年,又出生了一對龍鳳雙胞胎,兒子哈姆尼特和女兒居迪斯。哈姆尼特智力、體力均發育不良,11歲時就死了,這給莎士比亞的精神帶來很大的刺激。

年輕的莎士比亞熱情飽滿,富于奇想,是個放蕩不羈而又不愿意安分守己的人。17世紀晚期,人們傳說他常常偷捕路西公爵獵園里的鹿兔,并因此遭到逮捕和受到懲處。事后莎士比亞寫了一首諷刺詩,貼在莊園主的院墻上罵他,這就更加得罪了這位紳士。他不得不在1586年,也就是22歲的時候,跟隨一個走江湖的戲班子來到了倫敦。

在倫敦的最初幾年,他的生活是很艱苦的,替戲院聽戲的紳士們看管馬匹、溜馬、掃地,從事最下等的工作。后來,做過一陣按時呼喚演員登場的工作,有些演員注意到他頭腦靈活,口齒伶俐,便介紹他登臺跑跑龍套,或幫助提提詞。人們發現他對舞臺動作和念臺詞方面出的主意都很有道理,又把改編劇本的事交給了他。莎士比亞最早的傳記作者奧伯雷指出,莎士比亞“戲演得非常好”,在演員表里占有重要地位,如1623年第一對開本內附有一張主要演員表,莎士比亞排在第一名,第二名才是倍伯奇;還把他和理查·倍伯奇說成是這個劇團的“雙子星座”。

莎士比亞有著十分優秀的性格特點,如他具有許多城里人都不具備的勤勞儉樸。為了在職業上能站得住腳,為了將來的前途,他兢兢業業,努力奮斗。他不像有些演員和戲劇家,行為放蕩,生活奢侈,他從不在城市里到處游逛、酗酒或者尋花問柳,像聲名狼藉的羅伯特·格林,或者可能還要糟糕的馬洛那樣。這位新手終日忙碌,而且雄心勃勃。他十分努力地去學習他認為值得學習的東西,并且不辭辛勞地隨著劇團去外地演出,他雖然遠離家鄉,但從未忘記家中的妻子和三個孩子。

漸入佳境

莎士比亞于1590年開始為帕姆布羅克戲院寫劇本了,并與此同時,他開始了與基德馬洛的往來,可以說,莎士比亞的寫劇生涯正順利地開展下去。這引起了羅伯特·格林的嫉恨。格林是職業劇作家,“大學才子”的頭子。他看到演員居然自己動手編寫劇本,并表現出如此非凡的才能,大為震驚。當他臥病在床時,警告“大學才子”馬洛、奈世、皮爾和洛濟說:“是的,不要信任他們(演員),因為其中有一只用我們的羽毛裝飾起來的新出風頭的烏鴉,他的虎狼之心披上了演員的皮,他以為他能夠寫出無韻詩,跟你們當中的能手一樣,作為一個絕對的萬能之手,他認為自己是國內唯一的場面震撼者。”同時,大肆辱罵莎士比亞是“可以用百萬后悔買到的只值一個小錢的才子”。在格林死后,文人亨利·齊特爾出版了這本攻擊莎士比亞的小冊子,但由于莎士比亞在社會上越來越受到尊重,齊特爾又不得不主動向莎士比亞道歉。他寫道:“我抱歉的是,仿佛別人原來所犯的錯誤是我的錯誤似的,因為我自己看到他的風采和藹可親,而在他所從事的演戲方面,又有卓越的表現。此外,許多值得尊敬的人士都說,他待人接物都很正直,這一點證明他的誠實,又都說他的寫作詼諧優美,這一點證明人們對他的藝術的贊揚。”由于寫作成功,莎士比亞贏得了騷桑頓青年勛爵的友誼。和騷桑頓的關系,是莎士比亞一生中的重要一頁。騷桑頓是他的保護人和朋友,兩人之間的情誼是極為深厚的。在很多關鍵時刻,危機當頭,騷桑頓都向他伸出了援助的手,幫他渡過難關。莎士比亞念念不忘騷桑頓對他的恩惠和情誼,他的很多詩都是為騷桑頓寫的。這一交往在莎士比亞的生活中和藝術發展中起著決定作用。因為,這意味著他走進了有文化教養的貴族圈子,對上層社會的生活有了接觸和觀察的機會,擴大了他的人生視野,懂得了更多的人情世態,見識到各種豪華的場面,結識了各種各樣的人物,加深了對社會的認識,為他的創作提供了無窮無盡的源泉。關于他的十四行詩中的黑膚夫人,也是在騷桑頓的交際圈里遇到的。這個謎一樣的女人,以及她和騷桑頓及莎士比亞的關系有著種種傳說,帶有濃郁的浪漫色彩。莎士比亞不僅代騷桑頓寫詩向她求愛,而且,自己也被她的豐姿弄得神魂顛倒,特別是看她彈琴時那種美妙的動作,輕柔的手指,跳動的琴鍵,聽她彈奏出的優美動聽的旋律,簡直使得他如癡如醉,不能自已。他在第128首十四行詩中寫道:

多少次,我的音樂,當你在彈奏

音樂,你眼看那些幸福的琴鍵

跟著你那輕盈的手指的挑逗,

發出悅耳的旋律,使我魂倒神顛——

我多么艷羨那些琴鍵輕快地

跳起來狂吻你那溫柔的掌心,

而我可憐的嘴唇,本該有這權利,

只能紅著臉對琴鍵的放肆出神!

當然,這種羅曼蒂克的愛情畢竟帶有單戀的性質,以致使他痛苦得不能自拔,最后以去巴斯休養為名而告終。這位黑膚夫人據莎學專家饒斯的介紹,名叫愛米莉妮·雷尼埃,是女王的一個意大利樂師巴替斯塔·巴薩諾的私生女兒,內務大臣韓斯頓的棄妻。她已經嫁給另外一個皇家樂師奧爾方蘇·雷尼埃,但她對他缺乏好感。

實際上,莎士比亞真正從事戲劇工作是從海軍部長劇團開始的。1594年以后,他成了內務大臣劇團的固定成員,劇院對他十分重視。他所在的劇團,于1599年正式建成倫敦最大的“寰環”劇院,并邀請他為劇院股東。這時他雖然為越來越多的清教徒所反對,但由于莎劇的藝術魅力,使該劇院漸漸成為倫敦最吸引人的地方。這時劇團也經常到宮廷中演出,使得莎士比亞有機會觀察宮中的生活,聽到各種私議,給他提供了豐富的創作素材。在宮廷中演出,報酬是加倍的,這又使得莎士比亞在經濟上逐漸地寬裕起來。特別是詹姆斯一世的登基對莎士比亞社會地位的提高起了極大的促進作用,他為他和他的父親贏得了低級貴族的稱號,并擁有了屬于自己的盾形紋章。社會地位得到了上層人士的肯定。

喜劇之王

莎士比亞的創作生活是從1590年開始的。這個時期,初到文明大都市的莎士比亞對面前這個繁華的世界充滿了好奇與興奮,在他眼中一切都煥發著生機,再加上國內政治比較安定和受到人文主義思潮的熏陶,當時高漲的愛國情緒的感染,使他這時對社會的看法還比較單純樂觀。這種對生活朦朧的樂觀主義態度,是他這一時期創作的基調,也是這一時期喜劇和歷史劇多產的原因。

莎士比亞最先開始的是詩和歷史劇的創作,他所有的歷史劇就是在這段時間問世的。他早期的歷史劇,主要是用來歌頌英國民族國家的形成,譴責封建集團之間的戰爭,暴露陰險惡毒的馬基雅弗利型的政治人物的危害,嘲笑福爾斯塔夫式的寄生武士,鞭撻專制暴君,對人民的疾苦表示深切的同情。

在莎士比亞所有的歷史劇中,最完美、最讓人念念不忘的是《理查三世》和《亨利四世》上、下篇,因為它們提供了兩個不朽的藝術典型——理查三世和福爾斯塔夫。理查三世是英國歷史上有名的暴君,他既體現了封建君主的極權思想和專制制度的殘酷性,也體現了資產階級的極端個人主義思想。莎士比亞懷著無比憤怒的心情,在劇中揭露、譴責了他的兇狠殘暴和昏庸無道。

恩格斯在給拉薩爾論革命悲劇的信中,提到“一幅福爾斯塔夫式的背景”,就是來自《亨利四世》中福爾斯塔夫這個喜劇人物。福爾斯塔夫是英國封建社會解體時期沒落的騎士階層的典型形象。他說謊、欺詐、搶劫、玩弄女人,不受任何道德的約束,既無良心譴責,也無憐憫之心。他生性幽默,愛開別人的玩笑,也開自己的玩笑,因此,福爾斯塔夫在《亨利四世》中是個喜劇角色。

《亨利四世》是莎士比亞歷史劇的代表作,以歷史劇與喜劇平分秋色而著稱,也為后來的歷史小說開創了先例。劇中創造的福爾斯塔夫形象,不僅是英國文學中滑稽人物的鼻祖,也是世界文學中創造的第一個最完美、最深刻、成就最高的喜劇角色。法國批評家夏多布里昂說莫里哀與莎士比亞“兩人分占了歡笑和悲痛的王國”,其實,這一榮譽都應歸莎士比亞所有。

英國18世紀重要的批評家撒纓爾·約翰遜曾就莎士比亞在戲劇方面的才能做過下面這段論述:“他盡情地施展他天賦的性能,而他的天賦性能,正如萊莫所說,把他引向喜劇。在寫悲劇時,他往往顯得很吃力,顯得下了很大的工夫,但結果并不很令人滿意,而在他寫喜劇的時候,他似乎毫不費力地就能創造出沒有任何推敲鉆研所能勝過的成績來。在悲劇中他總在努力尋找機會來搞一點喜劇,但在喜劇中他似乎安閑自在,如魚得水,盡情戲謔,猶如這種思維方式最合乎他的天性。在他的悲劇場面里總似乎缺少一些什么東西,但是他的喜劇往往超乎人們的預料或愿望。他的喜劇以思想和語言見長,而他的悲劇多以事件和情節取勝。他的悲劇看來是技巧的產物,而他的喜劇卻似乎是本能的表現。”約翰遜在對莎士比亞的評價上有過貢獻,但他的觀點有時也難免會失之偏頗。這兒,他對莎士比亞的悲劇才能是估計不足的,但確實把莎士比亞的喜劇天才說得恰到好處。

莎士比亞在他的第一個創作時期里,與寫歷史劇的同時,也幾乎寫了他純粹喜劇的全部。他的喜劇的主題,主要是愛情、婚姻和友誼。喜劇的重要特色、是善于借助幽默、笑和詩意般的抒情,來揭示人的美、感情的美和生活的美。喜劇中充滿著奇思妙想,洋溢著絕妙的詼諧幽默、高昂向上的生活情調,描繪出一幅幅逼真的、具有生活實感的社會風俗畫。特別是那些富有勇氣、風趣、機智、優美的女主人公,恩格斯所贊賞的“那些可愛而奇特的女人”寫得尤為生動、感人。柯勒律治說得好,“在莎士比亞的戲劇中,婦女的各種氣質都是神圣的”。

莎士比亞喜劇的真正價值和重要性,從恩格斯對他的一些喜劇的評價中就說明了一切,他說:“單是《風流娘兒們》的第一幕,就有著比整個德國文學還多得多的生活和現實。單是那個朗斯和他的狗克拉布,就比所有的德國喜劇加在一起的價值還要高得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江市| 乌鲁木齐市| 哈尔滨市| 五峰| 襄汾县| 宁国市| 宜兴市| 太原市| 乌拉特前旗| 辽中县| 图木舒克市| 灵武市| 都匀市| 安岳县| 惠东县| 象山县| 博乐市| 彭州市| 班玛县| 衡南县| 江山市| 罗城| 天门市| 三河市| 佛山市| 镇康县| 项城市| 尚义县| 玉山县| 兴文县| 富宁县| 墨竹工卡县| 南汇区| 松江区| 金溪县| 安阳市| 洛川县| 喀喇| 托克逊县| 天气| 镶黄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