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推薦序
- 董事會里的戰爭
- (美)艾·里斯 勞拉·里斯
- 2004字
- 2015-04-23 17:06:04
重構企業大腦
1982年,時任麥肯錫公司咨詢顧問的湯姆·彼得斯與沃特曼出版了《追求卓越》(InSearchforExcellence)一書,這本書中列舉當時堪稱“卓越”的40幾家企業,并從這些企業身上總結出了“采取行動”“接近顧客”“以人為本”等卓越企業的八大特質。此書甫一出版,就在全美乃至全球企業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一舉奠定了湯姆·彼得斯“管理大師”的地位。
然而僅僅10年之后,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被書中列為“卓越”的公司紛紛開始出現了問題:王安公司破產,達美航空處于破產邊緣,國家半導體公司一蹶不振,IBM經過重大的變革和重組才得以從巨額虧損的泥潭中走出,書中最為推崇的DEC公司(時為美國第二大電腦公司)也最終被康柏收購。這一結果大大出乎湯姆·彼得斯所料,以至于他甚至不再相信有所謂的“卓越”企業存在。然而,究竟是什么原因讓這些“卓越”
的企業變得平庸和虛弱,他一直未能找到答案。巧合的是,就在湯姆·彼得斯還在忙于醞釀和寫作《追求卓越》一書的某一天,定位理論的創始人艾·里斯先生正在DEC的CEO肯·奧爾森的辦公室里與之就未來的戰略進行著激烈的討論。在整整一天的爭論之后,肯·奧爾森最終沒有接受里斯先生提出的“把戰略聚焦到未來更有前景的個人電腦上,搶在IBM之前推出世界上第一臺個人電腦”的建議。奧爾森認為,DEC可以推出比IBM更好的個人電腦,勝利最終屬于DEC。后來的結局證明,正是這一天的決定使得DEC喪失了成為全球第一大PC企業的機會。
更為巧合的是,里斯先生同樣為IBM等其他“卓越”企業的高層提供了戰略咨詢。與湯姆·彼得斯等人看法截然不同的是,里斯先生認為這些企業雖然從“管理”的角度堪稱卓越,但從營銷的角度卻存在嚴重的戰略問題:王安原本代表打字機品類,隨著PC的興起,打字機逐漸被替代,王安公司也推出了PC,但由于仍然使用王安品牌,注定無法獲得成功;IBM代表主機服務,推出PC之后,仍然使用同一品牌,存在嚴重的戰略騎墻;而達美航空則長期缺乏差異性的定位;摩托羅拉的多元發展必然稀釋品牌競爭力,必須分拆業務;柯達除非在數碼相機領域啟用新品牌,否則消亡不可避免……為何在管理大師眼中的“卓越”企業,在營銷大師看來卻問題重重?事實上,在里斯先生半個多世紀的咨詢生涯中,他和他的伙伴們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為這些“卓越”的大企業提供戰略咨詢,觀念的碰撞使他無可避免地經歷了無數次企業董事會里的戰爭,戰爭大多以管理派CEO們獲勝而企業最終選擇了糟糕的戰略而告終。對此,深感遺憾之余,也引發了里斯先生深深的思考,半個多世紀之后,里斯先生和勞拉女士終于給出了答案。
《董事會里的戰爭》一書揭示了一個普遍存在于全球企業界的驚人現實:“企業大腦”存在嚴重的先天缺陷——左腦和右腦嚴重失衡,其中占據絕對比例的企業為“管理思維”的左腦所主導,成為畸形的左腦型企業。這些企業的典型特征就是具有良好的內部運營管理和效率,但由于缺乏右腦的“營銷思維”,這些企業往往在營銷和戰略上將不可避免地陷入誤區。回顧《追求卓越》一書中所列出的那些后來陷入困境的卓越企業,以及今天不斷陷入困境的企業:美國三大汽車公司,松下、日立等以“精益”管理著稱的日本企業,皆屬此類。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企業界的情形有過之而無不及。長期以來,中國企業普遍習慣于發自企業內部的提高內部效率、降低成本的競爭方式,卻弱于立足企業外部、營銷導向的思考。除書中提及的聯想以外,海爾、海信、格蘭仕等企業所遭遇的發展瓶頸,甚至整個家電行業的集體疲軟都與此有關。
在某種意義上,本書的發現不僅解答了前面所提的那個一直困擾管理大師們的問題:究竟是什么原因讓這些“卓越”的企業變得平庸和虛弱?而且本書也為“卓越”的企業提供了新的定義:邁向卓越的企業必需具有健全、平衡的企業大腦,能夠良好地協調和利用“管理思維”及“營銷思維”。在現實中,那些真正稱得上基業長青的少數企業,如可口可樂、寶潔正是這種“左右腦”平衡的典范。從國內的情況來看,那些實現了兩種思維相對平衡的企業也成長良好,如格力、蒙牛、娃哈哈等。從這個意義上講,當前企業所面臨的首要課題,正在于重構健全、平衡的企業大腦。
然而,作為全球營銷領域頂尖的大師和營銷派思維的代表,里斯先生與全球大企業的“管理派”CEO們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戰爭”經驗證明“兩種截然不同的思維方式要完全相互理解,幾乎不可能”。所以,如何重構健全、平衡的企業大腦對于企業管理層而言,任重而道遠,這或許正是企業跨越平庸,邁向卓越必需的門檻。
該書逐一列舉了管理派與營銷派兩種思維方式對25個關于營銷、品牌與戰略關鍵問題截然相反的觀點。幾乎每一條觀點背后,都有與企業和品牌有關的興衰故事,由此也足見企業面臨的巨大決策風險,可謂一念之間,謬以千里。期望中國的企業家們能從《董事會里的戰爭》一書中體會定位大師的良苦用心和微言大義。
張云
里斯伙伴中國公司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