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既然別的路走不通,那就踏出一條路來!
- 三國:孔圣之后,教化殖民海外
- 恰在時節逢上君
- 2330字
- 2025-08-16 22:57:02
左承祖與劉義遜兩人聽到這里,頓時臉上一沉。
孔安給他們的權力,他們聽得出來確實不小,可以說極大了,完全是按照一郡二三把手給他們的。
但他們卻是必須要按照孔安說的來做,這讓他們有些很是把握不準。
因為孔安之前的印象,很難讓人放心。
哪怕孔安這次解決了北海危機,收降了黃巾,還收降管亥。
但這只能算是孔安的軍事能力,他們也很是認同與刮目相看。
可現在是處理內政,治理發展民生,與軍事完全不相干,孔安真的能夠干好?
兩人其實很想反駁孔安,很想說孔安不會有他們做得好,因為他們擅長處理內政事務。
但孔安偏偏又這樣信任他們,給他們這樣的權力,足以證明孔安對他們的看重,以及對他們能力的肯定。
就是因為孔安對他們有知遇之恩,這份恩情,只要他們不想離開北海,那他們就得認。
而認了這份恩情,又要這樣無情的去打擊孔安,這種事實在是讓這兩個老實人有些難以啟齒。
但難得如今掌權的孔安比起孔融更加注重實事,與他們心中所想要做的一致,就這樣看著孔安犯錯,兩人又極為不愿。
“公子,內政事務不比軍事,公子若要有想法,可先與在下兩人說來,我們先一起商議,不知公子以為如何?”
劉義遜率先出聲,盡量用著平和的語氣去與孔安商量。
孔安看著兩人的樣子,聽著這話,心中已經明白。
說白了,就是左承祖與劉義遜不相信他,不相信他有安排這些事的能力。
孔安心頭雖然一嘆,但也并不惱。
畢竟他還沒有展現出那些能力,再加上以往別人對他的印象,別人不相信,不是很正常?
當初他要出城解決黃巾,不也是遭到質疑?
而且還是孔融的質疑。
如今質疑再度出現,那就打破質疑,展現自己的能力,長此以往,這些人總會無條件相信他所說的。
且他所知的,大部分依舊還是理論,真正的實行,他清楚需要處理的細節很多,他也需要左承祖與劉義遜這樣的人來幫他實行。
頂尖人才固然重要,但下去實行各種政策中流砥柱,同樣無比的重要。
且他如今憑借著思想與眼界的不同,暫時可以彌補沒有頂尖人才的缺陷。
孔安沒有猶豫,當即開口。
“你們兩人心中的擔憂,我知道,但我可以告訴你們的是,不會出現你們所想。
既然問了,且也需要你們去做,我也要告訴你們具體該如何去做。
剛才我看了戶冊,北海如今有四十七萬人,另有二十六萬黃巾需要安置。
那么已經可以得知的人口,將會達到七十三萬人。
這些只是可以知道的,但實際人口或許會更少,因為戶冊是三年前所清查得來。
北海經過黃巾肆掠,以及大量百姓無辜餓死、病死,還有出走,作為流民去往其他地方,實際人口應該在六十萬左右,當然這是我的估計。
不過北海也有著不少流民,數量約莫也有數萬人。
而這次的安置,主要對象是黃巾與流民。”
說著這些,孔安心頭也有些不是滋味。
一個北海,相當于一個郡,就這么點人,可見這個情況有多糟糕了。
再看看袁紹,袁紹若是想,是真的可以拉起一支幾十萬人的大軍,更不要說南方的袁術了。
僅僅只是拉起的大軍,都他喵的可以趕上北海的總人口了,這個差距,要多明顯有多明顯。
人口直接就已經決定了上限,起碼糧食以及大軍,就已經是注定了的。
不再去想,孔安接著說道:“除了將黃巾與流民安置在各縣之外,就是要將田地,重新分配給所有百姓。
要保證每一個百姓,都有著可以憑借自身能力全部種植的耕地。
同時還要另外分出一部分耕地,我會讓大軍進行軍屯,農忙時務農,農閑時進行一定的操練,有戰時進行集結。
而在田地分配之后,則需要在農閑時,集中人手進行開荒,開墾出更多的耕地。
這些,就是你們接下來要做的,可明白了?”
左承祖與劉義遜聽著孔安所說,盡皆驚駭的看著孔安。
他們是真沒有想到,孔安所說的,比他們還要更加重視百姓,竟然如此大量的給百姓分地。
至于軍屯,他們雖然初次聽見,但他們能夠感受得到其中的好,但這個好,主要針對的還是大軍。
其實軍屯說白一點,已經有了一些府兵制的影子。
而如今兗州的曹操,也還沒有開始實行。
曹操在接受毛玠的建議實行軍屯,還是在趕出呂布之后,才開始實行的。
但兩人也是心思敏捷的人,當即無比凝重的看著孔安。
“公子,這樣做,恐會惹得那些士族與地方豪族所不喜。
現在北海平定,他們也必然盯上了那些土地,若是這樣分配給百姓,恐會讓一部分家族,與府君、公子離心離德。”
“呵呵,他們即便不離心離德,又能幫我與我父什么?
他們想要更多的土地,那就自己去開墾荒地。
外面荒地那么多,他們又不是沒有人,不能自己動手去取?
這個政策,必須要實行下去,你們也不用去擔心那些,誰若敢阻撓,一律查辦。
你們若是不敢辦,那我親自來辦他們!”
孔安沒有絲毫的畏懼。
如今北海的士族,已經都是一些小家族了,還能有比他孔氏更大的?
至于豪族,更是不值一提,因為豪族在士族面前,沒有任何可比性。
且他如今也只能走平民線路。
走士族線路,別說去和袁紹、袁術爭了,就一個曹操,他都爭不過。
就曹操比他還要好的情況下,都還要重視寒門,才能壯大起來。
那些路,都已經被別人走了,他只能去走另外的一條路,才可能會成功。
其實這條路,也是劉備前期所走的路,但劉備走得并不徹底。
劉備所重視的百姓,還不是那些真正的普通百姓,還夾雜著那些地方上小家族,且在得了益州之后,劉備也同樣放棄了這條路。
因為益州成了劉備的根基之地,而益州偏偏又家族眾多,逼迫劉備只能放棄原本的道路,最終走向了和曹操大差不差的道路。
那就是同樣以士族以及寒門同為核心的同時,士族的話語權又相對更大一些。
他現在沒有辦法,只能這一條道走到黑。
也是因為青州如今的實際情況所致,沒有了那些豪門大族,正好適合他做這些事。
這也是孔安一直以來無比明確的目標,既然其他路都有人走了,他也爭不過,那就走一條起碼現在沒有人走,或者走在他后面的這條路。
其實核心來說,他要走的這條路,在古代都沒有人最終成功過。
可既然別的路走不通,那就只能踏出一條路來!
只要這一條路能夠走出來,起碼自己還能保持與其他人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