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孔融不用的清流,我用!
- 三國:孔圣之后,教化殖民海外
- 恰在時節逢上君
- 2414字
- 2025-08-16 15:58:32
孔安沉思一會,不再去想,如今還是得先將安置的事情做好,才能考慮其他。
拿起北海官吏的資料看了一會,孔安的目光很快落在幾個人身上。
“兄長,你進來一下。”
“公子,喚我名字便可。”
看著孔進走進來嚴肅的樣子,孔安卻是笑了。
“你是我兄長,這是事實,有什么好說的。
說正事,你去將這兩人叫來。”
孔進看著孔安遞過來的竹板,上面寫著兩個人的名字,當即拿著退了下去。
看著孔進離開,孔安才轉頭看著桌上的筆墨。
“還好當初念大學的時候閑來無事學過毛筆字,不然這寫字都成了大問題。”
孔安搖頭感嘆,只有來到這個時候,才清楚原來如今紙是一個昂貴的奢侈品。
其實如今也是有紙了的。
有著蔡侯紙與左伯紙兩種。
而這兩種紙,蔡侯紙最先出現,可是因為所做之紙的原材料為麻料,紙張質量極差,且書寫之后整張紙容易被墨渲染,導致字體寫小了,就會變得模糊不清。
左伯紙則是由東萊左伯研制而出,采用了這邊的桑皮為原材料,同時混用蔡侯紙的一部分麻料工藝,做出來的紙,也是這個時代最好的。
因為皮料與麻料的纖維不同,皮料的韌性更好,做出來的紙,質量也要更高。
但即便是左伯紙,依舊有著一些缺點,導致如今盛行的依舊還是竹簡、竹板等,重要的朝廷文書,則是用綢布。
這個時候的書,依舊還是一卷又一卷的竹簡。
讀萬卷書中的卷,就是這個卷,而不是本。
想著紙張的問題,孔安已經在想著,找個時間得和這個東萊左伯好好溝通溝通了。
他有制作紙張的理論方法,而且所用原材料也可以通過各地就地取材,木漿紙、竹紙、宣紙等等。
這些他都會,但問題是,他是理論上的會。
實際動手之后會不會,其實孔安都沒有太大的把握。
前世互聯網發達,什么稀奇古怪的看得少了?
可存在的問題就是,眼睛會了,腦子也會了,這個死手,就未必會了。
看的時候特容易,但做的時候,是一點都沒有那么容易。
這些他都可都是有著深刻體會的,凡事只要上手,就要難三分。
如今最好的法子,還是他出理論,也就是原理技術,讓會的人去搞實踐,這個成功率,就比他自己做,要高得多了。
想著這些,不一會,兩個中年文士走了進來。
“在下左承祖/劉義遜,見過公子。”
原本孔安還沒有覺得有什么,但聽到劉義遜這個名字,還是忍不住多看了一眼。
要不是他真的知道這個名字,他真要以為是那位來了。
“兩位先生,快起。”
孔安親手將兩人扶起,一臉笑容的拉著兩人來到一旁坐下。
左承祖與劉義遜心頭都是一陣詫異,他們是真沒有想到,孔安居然會這么熱情的對待他們。
“敢問公子,不知叫在下前來,是為何事?”
左承祖率先出聲,實在是眼前的孔安,讓他感到有些夢幻,也有些感動。
孔安看著有些動容的兩人,笑容滿面,但心頭卻是一陣嘆息。
這兩人,在他看了資料后,覺得是北海,也是孔融帳下能力與品行都非常好的了。
兩人都是北海人,在北海之地都有著清流名士的雅名,不是那些默默無聞的人。
但自從為孔融幕僚之后,孔融對他們的許多建議,向來是只聽不做。
孔融確實用很高的規格在招待兩人,但也僅此而已了。
這些,他聽孔融說過的,這兩人是清流名士,則是北海民望,不可失去。
但也僅此而已。
孔融的一些決策,都是與其他人商議而定。
左承祖與劉義遜,當初都向孔融提出過軍略與民生。
比如切割北海各地黃巾,集中兵力逐步清理,恢復北海穩定。
比如提出安置流民,休養生息,大力發展屯田。
等等孔安都覺得不錯的建議,但孔融是一條都沒有采納。
這些,也是他找來左承祖與劉義遜的原因,因為在孔安眼中,這兩人算是孔融帳下真正有能力,也是注重實事的人才。
聽到左承祖的問題,迎著兩人好奇的目光,孔安緩緩開口。
“兩位先生,今黃巾雖被我所平定,但這些黃巾,以及流民,都需要安置,不然地方依舊不得安寧。
而安置黃巾與流民,必然需要錢糧。
剛才家父同意讓我全權負責北海所有事務,北海府庫也讓我盡快調配。
現在我要開始調集錢糧物資,要準備開始安置黃巾與流民,為他們分配田地,讓其耕種,還要給他們分發一些糧食,從而度過難關。
但這些事,我做起來卻是力有未逮。
我知兩位先生大才,今特請兩位先生前來,還請兩位先生能幫令平,肩負起北海的安置、物資分配事宜。”
孔安起身,向著兩人一禮。
盡管兩人是孔融幕僚,但也僅僅只是幕僚,并沒有認主。
現在是他求人辦事,而且他也希望能夠留下這兩人,畢竟大小也是兩個人才。
什么身段、面子,該放下的時候,得學會放下。
今日的放下,也是為了來日更加的強大。
這么好的兩個人才,孔融不用,他必須要用起來。
左承祖與劉義遜聞言,心頭一驚。
兩人怎么也沒有想到,他們在孔融那里被冷落到心灰意冷,但孔安卻是要開始重用他們。
讓他們兩人負責這件事,明顯是要將北海的大權真正交給他們。
這可是北海的府庫啊,孔融的全部家底,孔安就這樣交給他們,讓他們兩個人來負責?
這事怎么聽,都讓人覺得夢幻。
當初兩人跟隨孔融,愿意做孔融的幕僚輔佐孔融,也是有很大志向的。
但在這些年里,他們已經看淡了,也看清了孔融的面孔。
但在孔安這里,卻是被孔安看重,真是世事無常。
兩人也是有著不少見識的人,不一會平復下來心緒,神情凝重的看向孔安。
“公子,你真的讓在下兩人來負責此事嗎?府君那里,可會同意?”
看著兩人如此凝重,他也能夠理解兩人心頭的不可置信與擔憂。
畢竟這相當于從一個當了大幾年的普通員工,突然被集團公子看中,提拔成為總經理,這事擱在誰頭上,都會覺得像做夢。
“承祖,義遜,你們請放心,既然讓你們負責,必然相信兩位。
我父親那里,不用擔心,現在是我負責北海所有事宜。
但我有一個要求,這次的安置,和以往不同,會有著一些細微的區別,兩位先生要按照我說的進行安置。
至于具體實行的過程,由兩位全權負責。
北海所有府庫,只要有需要,你們與我說清,并說明理由,我都會同意讓你調用。
且下面的人手,你們想用誰,也可以直接調,只不過需要將名單交由我,便可。”
為了讓兩人幫他,孔安也是下了很大的本,給了不少權力。
實在是這些也是必須要給下去的。
如果讓他親力親為,那其他事,他就沒有任何精力去做了。
他要做的,就是把控好方向與結果,只要做好這兩點,再盯一盯過程,在他看來就不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