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樵夫山徑
- 大宋:朝堂太吵,我想去種地
- 聽日尋
- 2387字
- 2025-08-26 09:02:18
楊繪當機立斷,顧不上吃喝,下令立即出發。
耶律鐸顯然早有準備,迅速召集了驛館內所有能動彈的人手,包括兩名年邁的驛卒和三個當地雇來的雜役。
眾人手持斧鑿、柴刀和粗麻繩,在耶律鐸的親自帶領下,向西側一條隱蔽的羊腸小道進發。
李知禾與周武緊隨其后,觀察著周遭環境。
這條所謂的“樵夫山徑”起初尚算平坦,但越往深處,越是崎嶇難行。
兩側怪石嶙峋,枯藤纏繞,顯然已久無人跡。
腳下碎石松動,稍有不慎便有滑倒之虞。
“這路……當真能通行車馬?”周武眉頭緊鎖,壓低聲音問身旁的耶律鐸。
他常年行軍,對地形極為敏感,一眼便看出此路之險。
耶律鐸抹了把額上的汗,語氣卻十分肯定:“周統領放心!此路雖是采藥人和樵夫踩出來的,但早年曾有商隊為避稅吏,暗中拓寬過。只是近年官道通暢,才逐漸荒廢。前頭有幾處陡坡和窄道,我已讓人帶著家伙去清理了,大隊人馬稍候片刻,定能通過!”
李知禾默不作聲,目光銳利地掃視著兩側山崖。
他注意到幾處巖壁上有新鮮的開鑿痕跡,泥土也是新翻的,顯見耶律鐸所言非虛,確有人提前在此疏通過道路。
然而,越是準備周全,他心底那絲疑慮反而愈深。
耶律鐸應對如此迅速,仿佛早已預料到落馬谷會有伏擊,提前備好了這第二條路。
約莫半個時辰后,前方傳來訊號,道路已初步清理完畢。
耶律鐸小跑回來,氣喘吁吁卻面帶喜色:“宋朝使節,路通了!雖仍狹窄,但小心些,車馬應可勉強通過!”
隊伍再次啟程。
驛車被護在中央,車輪在凹凸不平的石路上艱難滾動,發出令人牙酸的“嘎吱”聲。
護衛們紛紛下馬,一手牽韁,一手扶住車轅,以防傾覆。
蕭十三安排的南京漢軍士卒則分散在隊伍前后及兩側高處,警惕地注視著任何風吹草動。
李知禾行于車旁,心神卻緊繃如弦。
他低聲對車內的楊繪道:“中丞,耶律驛丞應對過于迅捷,此路又似早有預備,晚輩總覺得此事透著蹊蹺。”
車內沉默片刻,傳來楊繪低沉的聲音:“老夫亦有同感。然眼下落馬谷伏兵是實,改道是唯一選擇。縱是蹊蹺,亦只能步步為營,見招拆招。告知周武和蕭承奉,加倍警惕。”
“是。”李知禾應道,隨即向周武和前方的蕭十三傳遞了警示。
隊伍在狹窄的山徑上緩慢前行,速度比預期更慢。
天色已經大亮,陽光照射在兩側陡峭的山壁上,投下巨大的陰影,將隊伍籠罩其中,氣氛更顯壓抑。
突然,前方傳來一聲短促的鳥鳴。
是周武派出的斥候發出的預警信號!
所有人瞬間停下腳步,握緊兵器,凝神屏息。
只見前方一處轉彎后,猛地閃出十余名黑衣勁裝之人,手持弓弩,封住了去路!
為首一人面覆黑巾,只露出一雙冷厲的眼睛,用生硬的漢話喝道:“止步!留下車駕,可饒爾等性命!”
幾乎在同一時刻,隊伍后方也傳來驚呼和兵刃交擊之聲!
顯然,后路亦被截斷。
“中計了!”周武怒吼一聲,“盾牌手護住車駕!弩手準備!”
護衛們反應極快,瞬間結陣,將驛車團團護住。
弩箭上弦的“咔噠”聲在寂靜的山谷中格外清晰。
李知禾心下一沉。
果然!那落馬谷的伏兵恐怕是虛,真正的殺招,竟埋伏在這條看似安全的“備用之路”上!
耶律鐸……他猛地轉頭尋找那位驛丞的身影。
卻見耶律鐸及其手下驛卒,此刻竟已退至山壁一側,手中不知何時也多了兵刃,臉上那副焦急惶恐的神情早已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冰冷的肅殺。
耶律鐸看向李知禾,嘴角甚至勾起一絲詭異的笑容。
“耶律鐸!你竟敢背叛!”蕭十三又驚又怒,厲聲斥問。
他身邊的南京漢軍士卒立刻調轉刀鋒,對準了曾經的“自己人”。
耶律鐸冷笑一聲,聲音再無之前的謙卑:“蕭承奉,話別說得那么難聽。各為其主罷了。蕭統軍使有令,請宋使留下做客!”
他話音未落,手臂一揮,兩側山崖之上,忽然冒出數十個身影,弓弩齊發,箭矢如雨點般傾瀉而下!
“舉盾!”周武聲嘶力竭地大吼。
盾牌手奮力格擋,但仍有數名護衛中箭倒地,慘叫聲頓時響起。
拉車的馬匹受驚,揚蹄嘶鳴,驛車劇烈晃動。
“保護中丞!”李知禾疾呼,與周武一左一右抵住車門。
老馬和二黑也紅著眼,揮刀砍落射來的箭矢,護在車駕周圍。
蕭十三臉色鐵青,眼中怒火熊熊。
他顯然未料到耶律鐸竟是蕭別里剌埋下的如此深的釘子,連皇后娘娘的舊部身份恐怕也是偽造。
他大喝一聲,率領南京漢軍士卒,奮力向耶律鐸等人所在的方向殺去,試圖打開缺口。
戰斗瞬間爆發。
狹窄的山徑限制了人數的發揮,卻也讓廝殺更為慘烈。
刀光劍影,弩箭破空,鮮血很快染紅了地上的碎石。
李知禾格開一支射向車窗的箭矢,對車內急道:“中丞,此地不宜久守!必須突圍!”
楊繪沉穩的聲音傳出:“李御史,你來決斷!老夫信你!”
李知禾目光迅速掃過戰場。
前后皆敵,兩側是峭壁,唯有耶律鐸方才退守的那一側,山勢似乎稍緩,或有攀爬可能。
“周統領!向左翼峭壁突圍!搶占高處!”李知禾當機立斷,“蕭承奉,請你的人斷后!”
周武毫不遲疑,立刻下令:“轉向左翼!刀手在前,弩手掩護!”
蕭十三聞聲,亦咬牙喝道:“漢軍兒郎,隨我擋住追兵!”
隊伍在李知禾的指揮下,開始艱難地向左側峭壁移動。
耶律鐸見狀,獰笑著指揮手下加緊圍攻,箭矢更加密集。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異變再生!
左側峭壁上方,忽然傳來一聲渾厚的號角聲!緊接著,一面玄青底色、繡有金色飛虎圖案的大旗猛地豎起!
一隊約百人的騎兵出現在崖頂,盔甲鮮明,刀弓齊備,為首的將領聲如洪鐘:“大遼南京道侍衛親軍馬軍司都指揮使蕭撻凜在此!何方宵小,敢襲大遼貴客!”
其聲震四野,竟將喊殺聲都壓了下去。
耶律鐸及其手下聞聲,頓時面色大變,攻勢為之一滯。
蕭十三抬頭望去,先是愕然,隨即狂喜:“是蕭撻凜將軍!平州守將!皇后娘娘的人馬到了!”
只見蕭撻凜大手一揮,麾下騎兵張弓搭箭,瞄準了下方的耶律鐸等人。
“放箭!”
箭雨精準地落入耶律鐸的隊伍中,瞬間射倒一片。
耶律鐸驚駭欲絕,試圖組織抵抗,但崖頂占盡地利,騎兵沖鋒而下,勢不可擋。
戰局瞬間逆轉。
李知禾望著突如其來的援軍,心中卻無多少喜悅,反而疑竇更深。
蕭撻凜……出現的時機,未免太過巧合了。
他扶住車轅,深吸一口氣。
這場通往平州港的路,每一步,都似乎踏在他人精心布置的棋盤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