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8章 古籍里的櫻葉

文淵閣的晨露第七次打濕青石板時,蘇未晴在暗格取出的線裝書里發現了片特殊的櫻葉。

青石板被晨露浸潤后,呈現出深沉的青灰色,上面的紋路像老人臉上的皺紋,記錄著歲月的痕跡。線裝書被小心地放在香案旁的木架上,書頁微微張開,像一只欲飛的蝴蝶。那片櫻葉就夾在第十三頁與第十四頁之間,像給書頁別了枚綠色的徽章。

櫻葉是墨綠色的,不是常見的嫩綠色,帶著歲月沉淀的厚重感。葉脈清晰得像繡在紙上的金線,主脈粗壯,支脈纖細,相互交錯,構成一張精密的網。葉柄處系著半段紅繩,繩子的纖維細膩,與銅鑰匙鏈的材質完全相同,都是那種結實耐用的棉麻混紡。

她把櫻葉放在陽光下,陽光透過葉肉,在書頁上投下斑駁的光影。葉肉的紋路里透出細碎的金光,像撒了一把碎鉆,與星圖函套上的金線形成奇妙的共振,金光在空氣中輕輕晃動,像兩片不同時空的星光在對話,一個在訴說,一個在傾聽。

“太爺爺的批注里總提到‘三葉為證’。”

蘇未晴的聲音輕柔,像怕驚擾了這寧靜的早晨。她從藍布裹書袋里掏出放大鏡,書袋的“青云紋”在晨光里若隱若現。放大鏡的鏡片是祖父留下的,邊緣刻著極小的櫻花紋,花瓣的數量是五瓣,與林川佑童年記憶里的符號相同。

放大后的櫻葉背面顯出幾行微雕小字,字小得像螞蟻,是用狼毫筆蘸著櫻汁寫的。櫻汁已經變成深褐色,卻依然清晰可辨:“第一葉藏于永樂,第二葉藏于拾光,第三葉藏于歸人袖中”。字跡的尾鉤處帶著蘇明哲特有的墨點,圓圓的,像給文字蓋了個隱秘的印章,只有用心才能發現。

林川佑的指尖剛觸到櫻葉的葉柄,記憶碎片突然翻涌——

昭和年間的文淵閣回廊,陽光透過雕花窗欞,在地面投下細碎的光斑。穿長衫的青年正把櫻葉夾進古籍,他的動作輕柔,像在安放一件稀世珍寶。袖口的墨痕不小心蹭在書頁上,暈開成朵小小的墨櫻,花瓣的形狀完整,與蘇明哲批注里的墨點同出一源。

他的身后,佐藤舉著狼毫筆在記錄什么,筆尖的朱砂飽滿,滴落在紅繩上,像給繩子點了顆小小的血痣,那紅色的痕跡歷經七十年,依然清晰,與現在看到的紅繩痕跡完全吻合,像時光從未流逝。

“這是三葉草中的第一片。”

橋本真司用鑷子夾起櫻葉,鑷子的銅尖泛著暗光,是宮崎清特意為修復古籍打造的,邊緣打磨得十分光滑,不會損傷脆弱的舊物。他翻開素描本最新的一頁,本子上還留著淡淡的櫻花香。

上面畫著三枚形態各異的葉子,線條流暢,是用炭筆精心勾勒的。第一枚的輪廓與手中的櫻葉完全重合,葉脈的走向、葉柄的長度都分毫不差。旁邊標注著“永樂大典?卷三”,字跡的炭粉里混著櫻木碎屑,細小的,像從古籍里掉出來的時光微粒,帶著歲月的氣息。

蘇未晴突然注意到線裝書的函套內側有個暗袋。

函套是深藍色的,上面的星圖金線在光里閃爍。暗袋很隱蔽,是用雙層“青云紋”棉布縫制的,針腳細密,幾乎看不出拼接的痕跡。她用指尖輕輕撥開暗袋的開口,里面藏著張泛黃的便簽,紙頁已經薄得像蟬翼,邊緣有些破損。

便簽上面用鉛筆勾勒著“拾光”舊物倉的木格窗,窗戶的格子整齊,窗欞的線條有力。窗臺上畫著盆櫻花,花盆是圓形的,形狀與林川佑工作臺的暗格如出一轍,連邊緣的弧度都一模一樣。便簽的右下角有個模糊的指印,是長期觸摸留下的,指紋的紋路與銅羅盤盤底的刻痕完美重疊,像有人特意留下的印記,等待著被發現。

“李伯說這是太爺爺親手畫的。”

蘇未晴把便簽對著光,光線透過紙頁,能看到里面的纖維結構。紙頁的纖維里嵌著細小的金粉,在陽光下閃著微光,像夜空中的星星。指印的中心有個極小的凹點,圓圓的,與櫻葉葉柄的紅繩結完全吻合,紅繩結正好能卡進凹點里,像兩瓣拼圖終于找到彼此的位置。

林川佑的工作臺暗格在這天午后透出淡淡的金光。

舊物倉的午后很安靜,只有窗外的櫻花偶爾飄落,發出“沙沙”的輕響。金光從工作臺的裂縫里鉆出來,像一條細小的金蛇,在地面上移動。他心里一動,知道有什么東西要出現了。

他撬開木板時,發現干枯的櫻花瓣上多了片新葉,是昨夜從巷口飄進來的,帶著自然的氣息。葉尖還帶著晨露的痕跡,晶瑩剔透,像顆小小的珍珠。新葉與古籍里的櫻葉疊在一起,大小形狀剛剛好,葉脈竟能連成完整的星圖,最亮的那顆星位置正好對著舊物倉的銅鈴,像在指引某種方向,發出無聲的召喚。

“第二片葉子在這里。”

林川佑的聲音里帶著一絲激動。他用鹿皮擦拭新葉上的灰塵,鹿皮的絨毛柔軟,不會損傷嬌嫩的葉片。鹿皮的絨毛沾著細碎的金粉,是從星圖函套上蹭來的,在陽光下閃著光。

葉背的絨毛里藏著個極小的刻痕,不仔細看根本發現不了,是朵五瓣櫻花,與童年木盒的符號完全相同,刻痕的深度正好能放下銅羅盤的指針,像為指針量身定做的凹槽,嚴絲合縫。

橋本真司的手機在此時震動,打破了舊物倉的寧靜。屏幕上跳出田中雪緒的視頻請求,頭像里的老人正微笑著,背景是她的桐木盒。

老人舉著桐木盒在鏡頭前轉動,盒蓋內側的櫻花紋在光里流動,像活過來一樣,與線裝書函套的星圖漸漸重疊,線條完美吻合。“佐藤君的日記說,第三片葉子在會唱歌的木盒里。”她的聲音有些沙啞,卻充滿了力量。

她用狼毫筆指著日記里的插畫,畫中穿軍裝的青年正把櫻葉放進櫻花木盒,神情專注。紅繩在盒口打成同心結,結的樣式復雜而美麗,與林川佑母親的照片里的繩結一模一樣,連繩頭的長度都分毫不差。

視頻里突然傳來風鈴的輕響,“叮鈴叮鈴”的,清脆悅耳,是文淵閣的檐角風鈴被風吹動了。風穿過回廊,帶著櫻花的清香,鉆進鏡頭里。蘇未晴舉著相機拍攝時,鏡頭掃過香案下的竹籃,竹籃是李伯親手編的,籃紋細密。

里面裝著李伯新采的櫻葉,一片疊著一片,像堆綠色的小山。其中一片的葉柄紅繩與古籍里的正好能接成完整的一圈,接口處幾乎看不出痕跡,像段被時光剪斷的紅繩終于重逢,完成了跨越時空的擁抱。

林川佑把兩片櫻葉在工作臺上拼合,葉柄的紅繩自動纏繞成星圖的形狀。

工作臺的櫻木紋理在光里清晰可見,與櫻葉的脈絡相互映襯。紅繩像有了生命,慢慢纏繞,形成一個精密的星圖,每一顆星星的位置都準確無誤。纏繞的瞬間,舊物倉的銅鈴突然無風自響,“叮鈴”聲里混著細碎的紙張翻動聲,“沙沙沙”的,像有誰在翻閱古籍,在訴說著過去的故事。

他抬頭時,看見晾片繩上的底片正在光影里重組,底片的影子在墻上移動、疊加,最終拼成文淵閣的全景,畫面清晰得像親眼所見。櫻花樹下的暗格在畫面中央泛著金光,像塊等待被開啟的寶藏,散發著誘人的光芒。

“該去找到第三片葉子了。”

蘇未晴的聲音從視頻里傳來,帶著一絲期待。她舉著放大鏡在古籍里翻找,手指輕輕拂過書頁,生怕弄壞了這珍貴的舊物。鏡頭突然定格在某頁的批注上:“歸鄉路,在櫻開三度,葉歸其位時”。批注的墨跡里摻著櫻粉,在光里顯出淡淡的粉色,像文字在春天里綻放,充滿了生機。

林川佑把兩片櫻葉放進藤編籃,紅繩在籃底交織成星圖的紋路。

藤編籃的縫隙里還殘留著櫻花浸泡液的痕跡,淡淡的粉色。紅繩在籃底自然地交織,形成的星圖與銅羅盤上的一模一樣,仿佛是命運的安排。橋本真司的素描本上多了條新的路線,從“拾光”舊物倉到文淵閣的路徑被炭筆描成紅色,鮮艷而醒目。

每個轉折點都畫著片櫻葉,葉子的形狀各異,卻都栩栩如生,像給旅程做了串粉色的標記。籃子里的櫻花浸泡液已經變得清澈,像透明的水晶,沉底的花瓣重新浮起,一片接一片,在液面上拼出朵完整的八重櫻,花瓣層層疊疊,與文淵閣的櫻花品種完全相同。

離開舊物倉時,工作臺的暗格自動合上了。

木板與臺面完美貼合,幾乎看不出縫隙。木板的縫隙里滲出淡淡的樟木香,與線裝書的氣息融為一體,形成一種獨特的香氣,讓人感到安心。巷口的櫻樹苗在風中輕輕搖晃,像在揮手告別。

新抽的嫩葉上沾著片金粉,在陽光下閃著微光,像有人從星圖上摘下顆星星,輕輕放在了春天的枝頭,象征著希望與新生。

文淵閣的櫻花正在飄落,像場溫柔的粉色雨。

粉色的花瓣在空中飛舞,打著旋兒,緩緩落下,覆蓋了青石板、回廊、香案,給文淵閣披上了一件粉色的外衣。李伯用竹掃帚把落瓣掃成小堆,動作緩慢而輕柔,像在呵護易碎的夢。

每堆的形狀都像片櫻葉,與古籍里的圖案形成奇妙的呼應,仿佛是大自然在模仿人類的記憶。蘇未晴舉著相機追逐飄落的花瓣,鏡頭捕捉著每一個美麗的瞬間。鏡頭里突然出現個熟悉的身影——穿淺藍連衣裙的少女站在櫻花樹下,發梢的紅繩與櫻葉的紅繩在風中糾纏,像兩條紅色的小溪匯在一起,不分彼此。

“太奶奶的照片里有這個場景。”

蘇未晴的聲音里帶著驚訝和喜悅。她把相機里的畫面與線裝書里的插畫對比,發現少女的站位正好對應星圖的“歸位星”,精準得不可思議。腳下的青石板刻著個極小的“蘇”字,筆畫的凹槽里嵌著櫻粉,與蘇明哲的批注筆跡如出一轍,是蘇家獨有的印記。

林川佑的銅羅盤在此時劇烈轉動。

指針像瘋了一樣在盤面上旋轉,速度快得幾乎看不清,發出“嗡嗡”的輕響。周圍的空氣仿佛都跟著震動起來,帶著一種神秘的力量。過了一會兒,指針最終停在香案的方向,不再晃動。

盤面上的薔薇花紋與香案抽屜的鎖孔完美吻合,像鑰匙與鎖的關系。他用銅鑰匙打開抽屜,鑰匙轉動鎖孔的瞬間,發出“咔嗒”一聲輕響,像塵封的秘密被打開。抽屜里面鋪著層干枯的櫻葉,像一張綠色的地毯。

最上面那片的葉柄系著紅繩,與前兩片拼在一起,正好組成完整的星圖,沒有一絲偏差。中心的空白處能放下那枚銅制羅盤,像給星圖安了顆跳動的心臟,讓整個星圖都活了起來。

“第三片葉子在這里。”

蘇未晴的聲音帶著一絲顫抖,充滿了激動。她的相機快門輕輕響起,“咔嚓”一聲,將這一幕刻進底片,成為永恒的記憶。三片櫻葉在香案上拼成的星圖泛著金光,溫暖而耀眼,與文淵閣的星空遙相呼應,像天上的銀河落到了人間,把所有的等待與守護都溫柔地裹在里面。

暮色漫進文淵閣時,三片櫻葉被放回線裝書。

夕陽的余暉透過窗欞,給一切都鍍上了一層金色。櫻葉被小心地夾回原來的位置,線裝書被放回暗格。暗格合上的瞬間,青石板的縫隙里鉆出更多的櫻樹苗,嫩綠的葉子在風中舒展,像無數只小手在撫摸時光的紋路,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林川佑把銅羅盤放在香案上,指針終于指向正南方,穩定而堅定。那里的書架上擺著本新的相冊,封面是櫻花紋的棉布。第一頁貼著四家族后人的合影,每個人都面帶微笑。背景里的櫻花樹與七十年前的照片完美重合,像時光畫了個溫柔的圓,連接了過去與現在。

舊物倉的燈光在夜色里亮起時,橋本真司的素描本多了最后一頁。

燈光是溫暖的黃色,照亮了素描本上的圖案。上面畫著三片櫻葉組成的星圖,線條流暢,色彩和諧。旁邊寫著:“一葉記過往,二葉承現在,三葉開未來”。字跡的炭粉里混著櫻木碎屑和金粉,在燈光下閃著微光,像把過去、現在與未來,都輕輕揉進了這片櫻花紛飛的夜色里,融為一體。

主站蜘蛛池模板: 峡江县| 舒兰市| 聂荣县| 新安县| 章丘市| 曲水县| 河池市| 阿荣旗| 济宁市| 荔波县| 河津市| 新乡市| 万山特区| 西乡县| 黔南| 宾阳县| 宜昌市| 布拖县| 嘉荫县| 富民县| 邵东县| 巨野县| 稷山县| 克拉玛依市| 昆山市| 丹寨县| 瓦房店市| 海城市| 苍梧县| 福海县| 新疆| 泰和县| 永善县| 宁化县| 郁南县| 蒙自县| 苗栗市| 崇礼县| 九寨沟县| 万盛区| 双鸭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