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輯一
理性vs偏差
經(jīng)濟學上的“理性人”存在嗎?

01 人在做決策時是完全理性的嗎?


有限理性

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人們無法獲得與決策相關的所有信息,且人類的大腦思維能力有限,任何人在一般條件下都只能擁有“有限理性”,無法做到完全理性。


傳統(tǒng)經(jīng)濟學中描述的“人”,總是會進行理性思考與行動,不會出現(xiàn)判斷失誤。如果存在最佳方法,他們一定會毫不猶豫地選擇那個最佳選項。然而,現(xiàn)實中的人是不是這樣的呢?

有個故事叫“掩耳盜鈴”,說的是春秋時候,晉國世家趙氏滅掉了范氏,有人想趁機到范氏家偷點兒東西。小偷進門后,看到院子里吊著一口做工精良的大鐘,就想把它背回自己家去。這鐘又大又重,不好移動,他思量了一番,決定把鐘敲碎,再一塊一塊地搬回家。

小偷用大錘拼命地向鐘砸去,結果發(fā)出了“咣”的一聲巨響。小偷慌了,怕別人發(fā)現(xiàn),就張開雙臂撲到鐘上,試圖捂住鐘聲。可鐘聲怎么捂得住呢?小偷越聽越害怕,不由自主地捂住了自己的耳朵。嘿,鐘聲竟然變小了!小偷很高興,就用兩個布團把耳朵堵住了,心想:“這回誰也聽不見鐘聲了!”接著,他就開始肆意地砸鐘,結果被人抓了個現(xiàn)行。

每個人都是“理性人”,會把各種因素全部考慮進去,得出一個最有利的結果,這一觀點被視為傳統(tǒng)經(jīng)濟學研究的前提條件。縱觀小偷偷鐘的全過程,他始終也在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可為什么他最終做出的決策與理性完全不沾邊兒,甚至可以說是愚蠢至極呢?

傳統(tǒng)經(jīng)濟學的觀點,無法解釋小偷掩耳盜鈴的行為。

20世紀50年代之后,人們逐漸認識到,建立在“理性經(jīng)濟人”假設之上的完全理性決策理論只是一種理想模式,無法指導實際中的決策。美國計算機科學家、心理學家,決策理論學派的代表人物赫伯特·西蒙在《管理行為》中指出,要實現(xiàn)“完全理性”必須符合三個條件:

條件1:每一個人做決策時必須了解影響決策的每一個因素。

條件2:每一個人做決策時必須能夠完全估計到每一種可能的結果以及發(fā)生的概率。

條件3:每一個人都有能力對每一種結果的偏好程度進行排序。

誰能保證在現(xiàn)實生活中做每一個決策時,都可以達到上述的三個條件呢?

恐怕無人能做到!這就意味著,任何人都不可能是完全理性的經(jīng)濟人,個體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各種經(jīng)濟行為必然會受到各種“非理性”因素的影響。認識到人是有限理性的這一事實,我們就可以理解許多與傳統(tǒng)經(jīng)濟學原理相悖的生活現(xiàn)象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简阳市| 教育| 玉山县| 洪湖市| 新营市| 宁远县| 甘德县| 延津县| 鹤庆县| 积石山| 商都县| 岳阳县| 资源县| 金湖县| 余干县| 株洲县| 平舆县| 麻江县| 芦山县| 麻栗坡县| 若羌县| 桃园县| 叶城县| 宜宾市| 钟山县| 清涧县| 常宁市| 桦南县| 清徐县| 德江县| 黑水县| 周口市| 鹤庆县| 连平县| 福建省| 阳谷县| 深水埗区| 大足县| 大姚县| 镇赉县| 海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