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雨重新將宋家族譜翻了一遍,指尖劃過泛黃的紙頁宋家十幾代傳承,竟無一人能突破煉氣期,除了宋家老祖,最高修為的宋毅也不過煉氣七層,最終在外出歷練時失蹤,連尸骨都未曾尋回。少華山的劍意法旨靜靜躺在宋家老祖的墳墓里,等待著有資質的后人取用,可這一等,就是數百年。
他輕嘆一聲合上族譜,心中思緒翻涌。加入宗門的好處顯而易見,神器閣旁的店主談及大宗門弟子時,眼中的羨慕幾乎要溢出來。但宋華在沉水河畔舍命相護的身影浮現在腦海,周雨指尖輕輕敲擊著桌面,無論劍意法旨是否與自己有緣,他都不能趁人之危。更何況自己本就沒有靈根,即便拿到法旨,少華山又怎會接納一個無靈根的“異類”?
將族譜小心收好,周雨的目光落在最后一本無名書上。封面沒有任何標識,翻開第一頁,“宋家劍訣”四個古樸大字映入眼簾,書頁間還夾著幾張繪制著劍招的羊皮紙。他心中一動,連忙取出烏木劍放在桌上,劍訣開篇便寫道:“劍者,意也。心與劍合,方能動若驚雷,靜若磐石。”
這段話與他以往認知的劍術截然不同,凡俗劍法講究招式精妙,而這修仙劍訣竟首重心法。
周雨越看越是心驚,宋家老祖竟將少華山的御劍之術改良成了適合煉氣期修士修煉的法門,雖威力遠不及原版,卻保留了“養劍”“御劍”的核心精髓。
窗外的日光透過窗欞,在書頁上投下斑駁的光影。周雨摩挲著下巴陷入沉思,桌上的《九幽經》與《宋家劍訣》仿佛變成了兩條岔路——前者是提升修為的根本,后者是克敵制勝的手段。
若一心鉆研劍訣耽誤了修為突破,無異于舍本逐末;可若沒有強力手段傍身,在危機四伏的修仙界又難以立足。
“還是要雙管齊下。”他最終下定決心,指尖在劍訣上劃過,“先掌握基礎的養劍術,再慢慢打磨法咒和修為。”
將七彩錦囊里的雜物一一清理,無用的雜物則隨手丟棄,只留下幾件常用的法器和功法。紫魂玲依舊戴在手腕,冰蠶寶甲貼身穿著,這些都是保命的依仗。做完這一切,周雨深吸一口氣,將烏木劍平放在膝上,開始按照劍訣的指引嘗試養劍。
養劍第一步是精血認主。周雨咬破指尖,將鮮血滴在烏木劍上,同時運轉《九幽經》的靈力,引導精血滲入劍體。烏木劍起初毫無反應,劍身上的紋路如同死物,直到傍晚時分,劍體突然微微震顫,一股溫熱的氣息順著手臂傳來,與他的心神產生了奇妙的聯系。
“成了!”周雨眼中閃過喜色,按照劍訣所說,引導烏木劍向丹田飛去。小巧的木劍化作一道烏光,順著經脈游走,最終沉入丹田,懸浮在陰煞靈力之中。每當靈力流轉,烏木劍都會吸收一絲靈力,劍身上的紋路也隨之亮起,仿佛擁有了生命。
夜幕降臨時,周雨才從修煉狀態中退出。他攤開手掌,心中默念劍訣,丹田中的烏木劍立刻化作一道烏光飛出,穩穩地懸浮在掌心上方。劍體比之前更加溫潤,原本暗沉的木紋間流淌著淡淡的靈光,輕輕一觸,便能感覺到其中蘊含的鋒銳之氣。
“去!”他一時興起,指尖向前一指。
烏木劍顫巍巍地向前飛去,速度比凡人步行還要緩慢,飛出不到丈許,周雨突然感到丹田一空,陰煞靈力瞬間消耗過半,臉色頓時變得煞白。他急忙心念一動,烏木劍瞬間飛回體內,這才捂著胸口大口喘氣,額頭上滲出細密的冷汗。
“果然如劍訣所說,消耗太大了。”他心有余悸地自語,煉氣五層的靈力,竟然連一劍都支撐不了。宋家先祖將法寶殘片煉制成劍,雖提升了威力,卻也讓靈力消耗倍增,難怪只有筑基期修士才能自如使用。
打坐調息兩個時辰,恢復損耗的靈力后,周雨又取出《九幽經》附錄的法咒開始練習。有了驅物術的基礎,望氣術、斂息術等輔助法咒很快就掌握了竅門,只是施展時還略顯生疏。當他嘗試云遁之法時,身形突然化作一團白霧,在房間里瞬移出丈許距離,落地時卻踉蹌了幾步,白霧也瞬間消散。
“還是不夠熟練。”周雨搖搖頭,繼續反復練習。云遁之法能在危急時刻保命,萬里冰封可攻可守,這兩門法咒必須盡快掌握。月光透過窗紙照進房間,將他的影子拉得很長,燭光下,青年修士的身影在功法與劍訣間不停切換,時而凝神靜氣引導靈力,時而指尖掐訣演練法咒,直到天邊泛起魚肚白才停了下來。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進小院,周雨推開房門,清新的空氣涌入肺腑。他伸了個懶腰,只覺得神清氣爽,丹田中的烏木劍與他的聯系更加緊密,即便不刻意感應,也能清晰地感知到劍的存在。
嘗試著施展斂息術,周身的靈力波動瞬間收斂,在旁人看來與凡人無異;再用望氣術看向遠方,坊市修士身上的靈光盡收眼底,紅色的魔修煞氣、藍色的正道靈力、黃色的土行靈根……色彩斑斕,宛如一幅流動的畫卷。
走到院中,周雨再次嘗試御劍。這一次他提前吸收了一塊下品靈石,靈力充盈后,烏木劍飛出的速度明顯加快,雖然依舊只能飛出三丈距離,但已能勉強改變方向。劍光劃過晨霧,帶起細碎的冰晶,在陽光下折射出炫目的光彩。
“照這個進度,再有半個月應該能掌握基礎御劍。”他滿意地點點頭,將烏木劍收回丹田。養劍之路漫長,人劍合一的境界還遙不可及,但至少邁出了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