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9章 周替魏祚

  • 鮮卑傳
  • 拓跋風雨
  • 2640字
  • 2025-08-17 16:41:23

西魏大統末年(約550年)初,權臣宇文泰審時度勢,制定了清晰的南進北防大略:一面在東線(潼關、玉璧一線)與高歡的東魏(北齊前身)保持重兵對峙,構筑嚴密防線;另一面,則果斷將精銳力量與戰略資源投向南方,意圖在梁朝的廢墟上攫取最大的利益,為鮮卑的西魏政權開疆拓土,積蓄抗衡東方的資本。

機會很快降臨。大統十七年(公元553年),梁武帝諸子內斗愈演愈烈。益州刺史、武陵王蕭紀在侯景之亂未平之際,竟于蜀中自立為帝,與在江陵(荊州)稱帝的兄長梁元帝蕭繹勢同水火。兄弟鬩墻,蜀地空虛,宇文泰敏銳地捕捉到了這稍縱即逝的戰機。他即刻遣大將尉遲迥,統率三萬精兵,以助梁討逆為名,實則劍指天府之國益州(今四川盆地)。

尉遲迥乃宇文泰心腹,深諳兵貴神速之理。西魏大軍沿著艱險的蜀道急速推進,勢如破竹。蕭紀主力正傾巢東出,欲與蕭繹爭衡,后方益州防御空虛。西魏軍幾乎沒有遭遇梁軍主力像樣的抵抗,便迅速攻占了益州核心地帶。此役,宇文泰充分利用了蕭氏兄弟內斗的致命弱點,以極小的代價,便將這片沃野千里、物阜民豐的戰略要地納入囊中。

益州的易手,影響深遠。尉遲迥入主成都后,立即執行宇文泰的指令,收其倉廩,籍其戶口。西魏政權以高效而冷酷的手段,將益州境內堆積如山的糧草輜重盡數收繳,更將數十萬蜀地百姓的戶籍強制登記造冊,納入西魏的賦稅與兵役體系。蜀地豐饒的物產與人力,如江河般涌入關中,使得西魏的經濟實力大幅提升。更為關鍵的是,益州地處長江上游,其陷落意味著南朝梁國最重要的上游屏障被攔腰斬斷,整個長江中游的江陵乃至下游的建康(南京),都暴露在西魏兵鋒的俯瞰之下。鮮卑人的戰略棋局,由此豁然開朗。

益州的喪失,讓江陵的梁元帝蕭繹如坐針氈。他既痛恨兄弟蕭紀引狼入室,更不甘心就此失去西陲重鎮。蕭繹試圖向西魏交涉,索還益州。

宇文泰豈容已入口的肥肉被奪走?他正欲進一步削弱梁國,擴大戰果。蕭繹的抗議,反而成了他揮師南下的正當理由。西魏廢帝二年(公元554年)秋,宇文泰以蕭繹“背約”為由,集結五萬精銳大軍,命柱國大將軍于謹為元帥,以宇文泰之侄、時任大將軍的宇文護為副帥,名將楊忠為前鋒,浩浩蕩蕩殺奔江陵。宇文泰還施展高明的政治手腕,策動了蕭繹的侄子、鎮守襄陽的岳陽王蕭詧作為內應。蕭詧對叔父蕭繹心懷怨恨,甘愿依附西魏,作引路先鋒。

西魏大軍挾雷霆之勢南下,在蕭詧的引導下,迅速突破梁軍外圍防線,兵臨江陵城下。江陵雖為梁元帝都城,但侯景之亂后,元氣未復,守備虛弱。于謹、宇文護指揮大軍晝夜猛攻,楊忠身先士卒,登城陷陣。江陵城在內外交困中終告陷落。城破之日,梁元帝蕭繹被俘,旋即被殺,梁朝中樞遭受毀滅性打擊。西魏軍隨即展開殘酷的擄掠,江陵百姓十余萬被強行驅趕,如同牲口般押解至關中長安為奴。這場浩劫,使荊楚之地精華盡喪,也為關中補充了大量勞動力和技術人口。

宇文泰深諳“以漢制漢”之道。他并未直接吞并江陵,而是在廢墟之上,扶植早已投靠西魏的蕭詧為傀儡皇帝,建立了一個完全聽命于長安的后梁政權。后梁雖保留帝號,實則為西魏附庸,其存在只為西魏看守長江中游門戶,并成為日后進一步南進的跳板。此役之后,西魏的勢力范圍已從關中延伸至漢水中游,牢牢控制長江中游的戰略要地,對殘存的南朝(此時陳霸先已逐漸掌控江東,但尚未正式立國)形成居高臨下的壓制態勢。鮮卑人的馬蹄,已踏在了煙波浩渺的長江北岸。

奪取江陵的勝利,極大鼓舞了西魏的擴張野心。在于謹、楊忠等將領的持續征伐下,西魏軍隊繼續沿江東進、南下,銳不可當。廢帝三年(公元555年),西魏又相繼攻占南朝梁的雍州(治所在今湖北襄陽附近)、郢州(治所在今湖北武昌)等江北重鎮。至此,西魏的勢力已擴展至長江北岸,其疆域大幅向南推進,隔江與正在崛起的南朝陳朝形成南北對峙的局面。這一系列的南進成果,不僅使西魏獲得了大量土地和人口,增強了其國力,更為其對抗東方的強敵東魏(北齊)提供了至關重要的戰略縱深,使長安政權在東西對峙中擁有了更大的回旋余地。

然而,急劇的擴張如同雙刃劍,在帶來巨大利益的同時,也加劇了內部的權力矛盾。關隴集團內部,以鮮卑勛貴為核心的八大柱國、十二大將軍體系,隨著地盤的擴大和利益的膨脹,其固有的平衡開始動搖。西魏恭帝三年(公元556年)秋,一手締造西魏霸業、牢牢掌控全局的宇文泰在北巡途中病重。這位雄主深知身后權力交接的兇險,于云陽宮(今陜西涇陽)臨終前,緊急召見侄子宇文護,將年幼的嫡子宇文覺托付給他,令其輔佐嫡子宇文覺,確保宇文氏的權力延續。

宇文護受此重托,但面臨的局勢卻異常嚴峻。他雖為宇文泰至親,但資歷尚淺,此前并未位列柱國,功勛與威望遠不足以服眾。以趙貴、獨孤信為首的數位資深柱國將軍,手握重兵,根深蒂固,對宇文護驟然凌駕于眾人之上、獨攬大權深為不滿。權力核心層暗流洶涌,一場針對宇文護的政變正在暗中策劃。

宇文護絕非庸碌之輩,他為鞏固權力,消除威脅,他果斷采取了分化瓦解的策略。首先,他成功爭取到德高望重的柱國元老于謹的公開支持。于謹在朝堂之上力挺宇文護攝政,其表態極具分量,暫時穩定了部分人心。隨后,宇文護以霹靂手段出擊。他迅速搜集(或羅織)趙貴謀反的證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其逮捕誅殺。緊接著,又將矛頭指向與趙貴關系密切、威望極高的另一柱國獨孤信。在宇文護強大的政治壓力下,獨孤信被剝奪兵權,最終被迫自殺。

宇文護的這次清洗,快、準、狠,如同一次精準的外科手術。通過這次清洗,宇文護清除了關隴集團內部的反對勢力,趙貴、獨孤信等最具威脅的元老勛貴被肉體消滅,其勢力被連根拔起。宇文護由此將軍權集中到自己手中,關隴集團內部再無人能挑戰他的權威。這一系列事件,標志著西魏皇權徹底淪為宇文氏的傀儡,拓跋氏(元氏)的皇帝已完全成為宇文護手中的提線木偶。宇文氏代魏的最后障礙已被掃除,為北周建立掃清了障礙。

最后的禪代大戲隨即上演。公元557年正月(北周元年),在宇文護的嚴密操控下,西魏末代皇帝恭帝拓跋廓(元廓)被迫頒布禪位詔書。詔書以天命流轉、宇文氏功高德劭為辭,將皇位禪讓給宇文泰的嫡子、時年十五歲的宇文覺。宇文覺登基,改國號為周,史稱北周,定都長安。綿延二十余年的西魏政權宣告正式滅亡。

這場政權更迭,表面上遵循了古老的禪讓禮儀,披著和平傳承的外衣。然而,其內核卻是赤裸裸的武力脅迫與政治清洗的結果,是宇文氏對西魏鮮卑貴族(包括元氏及其他勛貴)的徹底奪權。而宇文覺雖為名義上的皇帝,但朝廷大政方針、軍事指揮權,皆由其堂兄宇文護掌握。宇文護以大冢宰之名,行攝政之實,北周初年的朝堂,實為宇文護的意志所籠罩。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宁县| 渝中区| 盐城市| 通州区| 讷河市| 驻马店市| 安宁市| 潞西市| 金阳县| 苍梧县| 高陵县| 图木舒克市| 涿州市| 左权县| 博客| 北京市| 峨边| 屯门区| 新邵县| 博客| 宣汉县| 岐山县| 曲阜市| 台安县| 边坝县| 奉贤区| 祥云县| 石家庄市| 北碚区| 贡山| 浮山县| 保康县| 肃宁县| 确山县| 类乌齐县| 武安市| 曲周县| 中牟县| 安阳县| 香格里拉县| 阿图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