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驚鵲回家后,張氏對兒子帶回來的東西倒也不驚奇。
現下整個風鳴和青家寨,都是自己兒子說了算,還打贏那么一場仗,在她心里,三兒子都快跟玉皇大帝媲美了。即使是知縣夫人送的又如何?
不過她高興過后,還是囑咐姜驚鵲下次去縣里,要認真回禮。
樸實的母親。
接下來的時間,姜驚鵲潛心讀書,又去縣上拜訪了三次于景安。
秦信辭掉了牢頭的差使,專心酒坊的工程,同時收購糧食,牢頭的位子扔給了裘二,他現在已經不需要那身皮了。
但百花樓被他盤了下來,樓里的姑娘愿意留下來的,就做些迎客之類的雜活,照姜驚鵲的話說,要做什么旗艦店。
至于怎么個旗艦法,姜驚鵲此時也沒功夫折騰,先放在那兒。
嘉靖三年的仲春二月,薄霧籠罩合江縣城。
寅時剛過,縣衙儀門外已聚集百余名應試考生。
縣試開始了。
一共四場考試,每日一場,有的縣試要考五場,于景安很清楚學生的水平,于是只考四場。
姜驚鵲裹緊徐氏所贈的棉袍,手提單層素油布包裹的竹編考籃,竹胎筆簾插大、中、小三號湖筆,雙格松煙墨錠,四寸歙硯,裁紙刀,十張官制卷紙,油紙包兩張冷炊餅。
有了銀子,又有于景安資助,他的也用上了高級貨。
咚——!
鼓樓頭通鼓響,禮房書吏持名冊高唱:結保列隊!
人群涌向儀門東側申明亭。
朱漆長案前,四名胥役分執「結狀」「互結單」「認保書」。山羊胡老書辦沙啞點名:
“童生姜驚鵲、張道言、姜云起、姜千山、張中起——五人互結!”
五張桑皮紙保結狀拋出。
姜驚鵲研墨提筆,工整謄寫:
姜驚鵲,年十五歲,身中面白無須,合江鳳鳴村籍。今與同結張道言等五人互保,身家清白無刑傷過犯。如有匿喪、冒籍、槍替等弊,五人連坐甘罪。
落款處五人簽名按指模。
主要是為了確保考生的身份、品德等符合考試要求,防止冒籍、匿喪、舞弊等情況的發生。
然后就是認保,由已經獲得生員資格的人,在結保的基礎上再做一次保,保證他們身份和承諾不作弊等事,相當于在現在高考時候,由已經是大學生的人來再做一次保證,同樣要負有責任,當然不白做,是要收銀子的。
這兩道保,比現代的考試嚴格許多。
廩生周文淵端坐亭中,對照結狀,朱筆批「驗明無疑」,加蓋廩生私章。
而張道言等四人就直接在此關退出了,因為沒有用,有柳家弄的錯書,教的錯言,他們就是來幫姜驚鵲做個結保。
“三叔,我在外面等你,給你買糖葫蘆,我爹給我銀錢了。”姜云起在人群里嚷道。
“再給三叔半顆,就揍你!”
二通鼓響,胥役呼喝開龍門。
考生魚貫過「搜檢廊」,兩衙役持水火棍嚴查。
姜驚鵲的考籃油布被扯開,露出規制物,油紙包兩張冷炊餅也被掰開眼看。衙役見無問題,開始解開他的發髻查看,隨后褪外袍驗夾層,沒有出現脫光屁股的場景。
接下來就是唱保,于景安出馬了,他穿緋袍烏紗端坐,左右教諭、訓導肅立。禮房主事唱名:
“鳳鳴村姜驚鵲——”
“學生在!”姜驚鵲躬身疾步至案前。
“認保何人?”于景安肅然問道。
“廩保周文淵!”姜驚鵲朗聲應答——此為防槍替的「唱保」制。
周廩生起立:“童生姜驚鵲系學生認保!”
于景安頷首,主事發下考牌:玄字叁號。
考棚設文廟東廡,姜驚鵲尋得玄字叁號位,很簡陋,只有一張破木凳,一張三尺木桌,桌上是號位貼封條,他把封條揭下,擺好自己的筆墨紙硯。
等待第一場考試開始,這一場為正場,考四書文兩篇、五言六韻試帖詩一首,全卷不得少于三百字,不得多于七百字。
不多時,胥役鳴鑼喝令:「啟封!備墨!」
滿院揭紙研墨聲如春蠶食葉,訓導捧題牌巡示:
題牌紅底黑字,首題取自《論語?里仁》:“德不孤,必有鄰”;次題出自《孟子?公孫丑上》:“我善養吾浩然之氣”;詩題則是“春溪垂釣”,限五言六韻。
這題出的很于景安,姜驚鵲很想笑,感覺好像他是在教訓自己。
首題“德不孤,必有鄰”,他先在草稿紙上勾勒脈絡。
他打算中規中矩,以“德者,立身之基;鄰者,同道之證”定調,再引孔子周游列國時,雖遭厄于陳蔡,終有子貢、顏回等弟子相隨,證“德之所在,雖孤而不孤”。
于是開始落筆,做八股論述,格式先要破題。
德者,立身之基;鄰者,同道之證。天地之間,唯德為大,故曰“德不孤,必有鄰”。
接下來就是承題,就是對題意的闡述,不框定必須用四書中的話,姜驚鵲寫到:蓋德之所存,雖初若孤立,然同道者自會景從,此乃天道人心之常也。
再接下來就起講,起講是在破題、承題基礎上的進一步展開,通常以“夫”“蓋”等虛詞起筆,模擬圣人或賢者的口吻,稱為“代圣賢立言”,對題目主旨進行更系統的闡釋,為后文的“八股”論述確立總綱。
起講的語言相對舒展,可適當引入道理或視角,搭建全文的邏輯框架。
姜驚鵲寫道:夫德,非獨善其身之小術,乃兼濟天下之大本。君子修德,不求人知,而人自知之;不求人從,而人自從之。此非偶然,實乃德之感召力使然。
到了此處,開篇三段寫完,開始正式進入八股論文。
所謂八股就是把文章分為四個部分,上股、中股、下股和束股,每一股分上下兩股,算下來是八股,也叫八股文。
另外的格式要求,就是起股至束股的每“股”需上下兩句字數相近、詞性相對、意義互補,如“石苔侵釣磯,山影落魚舟”的詞性對偶,體現對稱美。
姜驚鵲略加思索,揮筆就寫。
昔孔子周游列國,厄于陳蔡,絕糧七日,然子貢使楚求援,顏回侍側不怠,眾弟子相從如初。非孔圣有趨利之術,實因仁德布于天下,感召同心者自來。
上股寫完,正要往下寫,他突然意識到,壞了。
自己竟然加上了標點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