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職場破局
  • 阿寶姐
  • 2696字
  • 2025-06-12 16:39:30

是選擇去大城市工作,還是留在小城市?

大城市的好,需要職業達到一定階段后,才能享受得到。

小城市的好,需要心態達到一定成熟度后,才能體會得到。

職場10余載,我做過的選擇很多。回想起來,依舊很感激自己當初選擇留在北京這座城市。幾年前我寫過一篇文章——《你同情北上廣的辛苦,因為你不懂北上廣的幸福》,獲得很多知名媒體大號的轉載,閱讀量10萬+,可見該文引起了很多有類似經歷的人的共鳴。

我不能說大城市適合所有人,不同城市都有各自的優缺點。我只結合自己的經歷、學員的經歷,講講大、小城市的區別,給你做選擇時參考。

選擇大城市不難,難在怎樣能留下來

在大城市里,經常能看到一些拖著行李箱的人,匆匆奔向地鐵口,或在高鐵站下車,畫下與大城市的句號。我看著他們,想象著他們當初來到大城市時的樣子,眼中閃爍光芒,充滿希望:大城市公司多、機會多,如果一不小心混出了名堂,百萬年薪不是夢;就算只是中規中矩打工,干個幾年再回老家,也能積累下一筆不少的存款。

事實上,高薪誘惑的背后是高成本。不夸張地說,大城市白領,就算月薪2萬元,扣除房租等開銷,基本也留不下多少。而且大城市的工作壓力大,每天從早上擠地鐵那一刻起,身體就開始承受緊張的節奏,晚上加班后回到出租屋,緊張了一天的你如同松開的弓弦一樣癱在床上。你逐漸開始思考:留在大城市的意義是什么?隨著年齡漸長,談戀愛、結婚,從一個人變成兩個人,再到生兒育女,在大城市共同奮斗。在更多開銷和家庭責任面前,你又忍不住再次問自己:留在大城市的意義到底是什么?

我聽過一對中年夫妻描述“大城市的意義”:我們的孩子可以直接從大城市起步,比我們這代好,我們要先從小城市走到大城市。

這是找不到答案的答案。

我有一位天津的朋友,她在北京一家外貿公司做職員,工資不算高,每月5000元。她很宅,周末幾乎不出門,沒有娛樂,吃飯下館子也不會離家超過5公里。她問我:“我在北京生活和在老家生活沒有區別,老家還有很多同學朋友,我待在這里的意義是什么?”

我想,我可以回答她的問題。這就是我剛來北京時的狀態和心境。月薪3000元,租房,宅,沒有社交圈。身為獨生女,未來還要面對父母養老的問題。我時常加完班后走在北京夜晚的路上,看著寬寬的馬路,和馬路上一根根豎立著的冷冷的路燈,覺得這座城市是冰冷的。

我第一次感受到北京的溫度,是在我工作后的第三年。那一年,我跳槽加入Mercer,辦公室在北京CBD嘉里中心。最重要的是,我開始有了較明確的職業發展路徑。那一年我能看到自己工作能力、薪資、職位級別的變化,對未來是有期待的。我還記得我第一次站在五星級酒店的會議大廳前,面對400位HR總監,做了45分鐘的行業年度分享。當我返回休息區休息時,一位HR總監跑過來對我說:“Cindy,你剛剛的分享太棒了!”我第一次感覺,自己在這個離家1000多公里的城市有了自己的名字。

后來,從Mercer到LinkedIn(領英),再到德勤摩立特,我規劃好了每一次跳槽和晉升,讓它循序漸進。

我感受到人生發展的軌跡是實實在在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記得在德勤摩立特做管理咨詢顧問時,有幾年出差很多,我坐飛機比在城市里打車還要頻繁。每次飛機起飛看著下方偌大的北京城越變越小,我就覺得大城市再大,也是在我腳下的,事業上的每一步我都走得很穩健。相比剛來北京時,我仰望城市上方的天空,總覺得城市大到可以吃掉我,我的心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個過程我用了10年,心隨境遷。

再后來,在主業之余,我的副業也逐漸有了起色,自媒體帶給我工作之外越來越多的影響力,以及收入。我開始受邀參加一些電視節目,通過節目、主業、副業認識不同領域的朋友。通過朋友間的相互推薦,我進而又有了更多的項目機會,我感受到自己真正開始與大城市更深層的資源產生連接。

記得有一次工作到比較晚,和朋友一起走在凌晨2點的北京街頭,我感嘆說:“剛來北京,我每晚看這路燈都覺得無比冰冷,而現在凌晨2點,我卻感覺路燈是溫暖的。”“是啊,太溫暖了!”朋友用力說出這句話,眼睛看著前方,像是勾起了某段回憶。這也是一個北漂20年,在這座城市取得一些成績的人。

幾乎很少有人剛來到大城市,就能真正愛上大城市。如果將大城市的房價和壓力拉一條基準線,只有職場收獲高于這條線,你才會感受到留在這里相較于回到小城市是值得的。

選擇了大城市,就要做好清晰的規劃。起步不高不要緊,對于未來怎么發展,要有比較成熟和明確的想法,每過一兩年就要衡量一下自己是否還在最初的職業規劃軌道上。如果不在,就要及時調整。如果只有對“大城市機會多”的憧憬以及比較模糊的行動路徑,你可能就要重新思考是否應該選擇留在大城市。

留在小城市,心態要成熟,取舍要拎得清

我的學員里,很多是在大城市或者省會城市念完書回到老家工作的,他們一方面還對大城市抱有一些希望,一方面又覺得小城市的節奏慢,生活安逸。有一些曾在大城市生活工作過的人因為職業發展的緣故,想要更換城市生活,但又不知道要不要再回到大城市。也有一些從來沒有在大城市生活工作過的人,萌生了想出去試試的念頭,但對于如何邁出第一步,卻完全沒有思路。還有一些是已經在大城市和小城市之間折返多輪的人……能一路堅定選擇留居大城市的人不多,同樣地,能完全安心生活工作于小城市的人也不多。

我的學員小初,畢業后一直待在武漢老家,在父母的建議下,進了一所學校當老師,并很快買了車買了房,過著不錯的小日子。但和很多扎根中小城市的人不一樣的是,她一直保持著對外部世界的“看見”。她會通過業余時間自學等,持續學習一線城市的職場思路,感受一線城市的人的工作狀態,甚至遠程接下一些項目來增加自己真實的體驗。工作幾年后,她也困惑:是否要一輩子留在老家教書?她的做法是先投簡歷試試,看看把自己扔到大城市中會有什么反饋。她的行動力很強,湊了一波面試機會,一次性飛到一線城市面試,以獲得更實際具體的反饋,拿到offer后再理性比較未來發展的前景和可能存在的風險。

這個過程很折騰,雖然最后她還是選擇留在武漢,但我能感覺到她身上的篤定,她會保持在目前的狀態下繼續“折騰”。同樣是沒有選擇一線城市,但她比身邊的人更加堅定。必須有所經歷,心態才會成熟;必須心態成熟,才能安于自己的選擇。

我的朋友大銘,之前是某知名雜志的主編,之后任職過多家知名互聯網公司的公關總監,后又趕上公眾號發展的機遇吃到了自媒體時代的紅利。他在北京很多年了,不久前他告訴我他馬上要去大理。但我知道,他去大理不只是簡單地選擇城市,而是多年主動規劃后的結果,過去后他的事業還將繼續。

這是我最期待的關于城市選擇的第三條路徑:在一座城市好好規劃,在收入和能力可以支撐選擇的時候,兼顧大城市和小城市。所以,與正在閱讀此書的你共勉,把職業規劃得更廣更遠一些!去努力,去實現!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浑源县| 乳山市| 裕民县| 舒城县| 辛集市| 楚雄市| 厦门市| 庄浪县| 体育| 赤壁市| 时尚| 桑日县| 广德县| 罗田县| 新营市| 四子王旗| 崇信县| 鄂伦春自治旗| 和平县| 凌源市| 故城县| 容城县| 博客| 尖扎县| 连平县| 荥阳市| 鄱阳县| 余干县| 交口县| 甘肃省| 镇雄县| 利川市| 邯郸市| 泾源县| 道真| 若羌县| 剑河县| 阳朔县| 孟州市| 阿坝| 吉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