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埃里克沒有回答。他知道,自己和維克多的道路已經分岔,而這場分歧將影響整個世界的未來。

1943年初,瑞典地震監測站記錄到了一次異常的震波,震中位于波羅的海沿岸。地震儀的指針劇烈擺動,記錄下的波形與自然地震截然不同。瑞典科學家們迅速展開分析,最終得出結論:這次震波并非自然地震,而是一次人為的爆炸,其能量釋放遠超常規炸彈。“這可能是核爆炸,”瑞典地震學家卡爾·林德伯格(Carl Lindberg)在報告中寫道,“德國人可能已經掌握了核技術。”這一消息迅速傳到了同盟國情報部門的手中,引發了高度關注。

在瑞典,有一位名叫卡爾·安德森的礦產商人。表面上,他與軸心國保持著密切的商業合作,為德國提供重要的礦產資源,如鐵礦石和稀有金屬,這些資源對德國的軍事工業至關重要。然而,實際上,卡爾內心深處傾向于同盟國,并利用自己的身份和商業網絡為同盟國提供關鍵情報。

卡爾通過自己在德國工業界的廣泛聯系人,得知德國在波羅的海沿岸進行了一次“特殊試驗”。他利用商業往來的機會,秘密收集了相關情報,并確認這次試驗是一次核爆炸。卡爾通過他在德國軍工廠的高層聯系人,獲取了試驗的詳細數據和技術報告,這些信息顯示德國在核技術方面已經取得了重大突破。

“德國人確實在進行核試驗,”卡爾在一份秘密報告中寫道,“他們的技術已經取得了重大突破。”這份報告通過地下網絡傳回了美國,成為同盟國確認德國核試驗的關鍵證據。卡爾的情報不僅包括試驗的具體地點和時間,還詳細描述了德國科學家在核裂變反應堆設計和濃縮鈾生產方面的進展。

美國情報部門在收到卡爾的情報后,立即召開了緊急會議。報告中的信息被迅速分析,并與之前獲取的其他情報進行比對。最終,同盟國確認了德國核試驗的真實性,并決定采取一系列反制措施,包括加強對德國核設施的轟炸和派遣特工破壞德國的核研究項目。

卡爾·安德森的行動不僅為同盟國提供了寶貴的情報,也為戰爭的最終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他的勇敢和智慧在戰爭結束后得到了同盟國的高度贊揚,盡管他的身份和行動在戰爭期間一直處于高度保密狀態。

埃里克·斯特恩站在“普羅米修斯計劃”實驗室的窗前,望著遠處的山脈,心中充滿了自責。他認為,如果“普羅米修斯計劃”能夠更快推進,或許就能阻止德國的突破。他在一次內部會議上提出暫停研究,轉而尋求外交途徑結束戰爭。“我們不能讓恐懼驅使我們的行動,”埃里克在會議上說道,“核武器的研發可能會帶來無法想象的后果。我們必須慎重考慮,是否值得為此付出如此巨大的代價。”他的提議遭到了維克多·萊恩的強烈反對。維克多站起身,冷冷地說道:“斯特恩博士,你的軟弱會讓我們的敵人占據上風。我們必須加快進度,否則德國人會用核武器摧毀我們。力量才是永恒的真理。”會議室內一片沉默。軍方高官們交換了一個眼神,最終,項目負責人站了起來。“斯特恩博士,你的擔憂我們理解,但戰爭的局勢不容我們猶豫。我們必須盡快完成這項研究。”埃里克感到一陣無力。他知道,自己已經無法改變這個決定。

在確認德國核試驗的消息后,同盟國高層召開了一次緊急會議。美國總統、英國首相以及軍方和科學界的代表齊聚一堂,討論應對策略。會議在華盛頓特區的一間高度保密的會議室舉行,墻上掛滿了歐洲戰場的地圖和戰略部署圖,桌上散落著各種機密文件和情報報告。

“當務之急是擴大核生產,”一位軍方高官說道,他的聲音堅定而有力,“只有擁有核武器,我們才能確保對德國的優勢。我們需要更多的資源、更多的科學家和更多的工廠來加快這一進程。”

“同時,我們必須想方設法打擊德國的核生產能力,”英國首相補充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憂慮,“否則,他們將很快趕上我們。我們必須找到他們的核設施,并采取果斷行動摧毀它們。”

會議最終決定采取雙管齊下的策略:一方面,擴大“普羅米修斯計劃”的規模,加速核武器的研發和生產;另一方面,制定詳細的行動計劃,摧毀德國的核設施。

“我們要想辦法破壞德國人的核計劃,”總統在會議結束時說道,他的聲音充滿了決心,“這是我們的首要任務。我們將不惜一切代價,確保同盟國在這場核競賽中占據上風。”

會議結束后,軍方立即開始行動。他們派遣了最精銳的特工和偵察機,深入德國腹地,尋找并確認核設施的具體位置。同時,科學家們被召集到秘密實驗室,夜以繼日地工作,以加快核武器的研發進程。工廠的生產線也被重新調整,優先生產核武器所需的材料和部件。

同盟國的這一系列行動,不僅是為了應對德國的核威脅,更是為了確保戰爭的最終勝利。每一個決策、每一個行動,都充滿了緊迫感和使命感,因為所有人都明白,時間就是勝利的關鍵。

1944年中,挪威抵抗組織通過地下網絡獲取了一份關鍵情報:德國在挪威維莫克工廠的重水產量遠低于預期,無法滿足大當量核武器的生產需求。這一情報迅速傳回了同盟國高層,引起了極大的關注。情報顯示,由于挪威抵抗組織的多次破壞行動和同盟國的轟炸,維莫克工廠的生產能力受到了嚴重打擊,重水產量大幅下降。

“如果這份情報屬實,德國人可能無法在短期內制造出足以改變戰局的核武器,”一位情報官員在報告中寫道,“但我們不能掉以輕心,必須進一步核實并采取相應行動。”

“根據現有的數據,德國人的重水產量確實不足以支持大規模核武器生產,”埃里克在分析會議上說道,他的語氣冷靜而理性,“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可以放松警惕。他們可能已經找到了替代方案,或者正在秘密進行其他核研究項目。”

維克多則持不同意見,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緊迫感。“即使他們的重水產量不足,我們也不能冒險,”他說道,“我們必須摧毀他們的生產能力,以確保萬無一失。任何疏忽都可能讓德國人抓住機會,逆轉戰局。”

經過激烈的討論,同盟國高層最終決定采取行動。美國第八航空隊和英國轟炸機司令部接到了轟炸維莫克工廠的指令。轟炸行動被命名為“重水行動”,目標是徹底摧毀維莫克工廠的重水生產設施,切斷德國核計劃的命脈。

1945年初,美國第八航空隊和英國轟炸機司令部聯合發起了一次大規模的戰略轟炸行動,目標是摧毀挪威維莫克工廠的重水生產設施。這次行動代號為“重水風暴”,旨在徹底切斷德國核計劃的關鍵資源供應。挪威抵抗組織成員在地面提供引導,試圖提高轟炸的精準度。這些抵抗組織成員經過嚴格的訓練,熟悉工廠周圍的地形和德軍的防御部署。

“我們會在目標附近點燃火焰,”一名抵抗組織成員在無線電中說道,他的聲音透過靜電干擾依然清晰,“工廠位于山谷中,周圍有德軍的防空火力。他們的高射炮和戰斗機巡邏非常密集,任何失誤都可能導致任務失敗。”

轟炸機群在夜色的掩護下飛越北海,抵達挪威上空。然而,由于天氣惡劣,云層厚重,能見度極低,加上德軍防空火力的猛烈干擾,轟炸效果甚微。大部分炸彈偏離了目標,只有少數幾枚擊中了工廠的外圍設施,未能對重水生產造成實質性破壞。飛行員們在惡劣的條件下盡力調整飛行路線和投彈角度,但依然難以精確命中目標。

在轟炸過程中,飛行員們偶然發現了一座為維莫克工廠提供動力的水電站。這座水電站位于山谷深處,隱藏在茂密的森林中,為工廠提供了穩定的電力供應。水電站的存在此前并未被同盟國情報部門充分重視,但飛行員們意識到它的戰略價值。

“那座水電站可能是關鍵目標,”領航的飛行中隊長在行動后的行動報告中寫道,他的語氣中帶著一絲興奮和緊迫感,“如果我們能摧毀它,工廠的生產將受到嚴重影響。沒有電力,重水生產將陷入癱瘓。”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密市| 阿拉善右旗| 中宁县| 时尚| 隆尧县| 金湖县| 宝丰县| 溧阳市| 怀柔区| 武宣县| 皋兰县| 山阴县| 珲春市| 屏山县| 阳原县| 仁寿县| 蒙山县| 射阳县| 霸州市| 乌兰浩特市| 尤溪县| 监利县| 大埔区| 海阳市| 绥宁县| 商丘市| 清涧县| 通河县| 玛曲县| 理塘县| 南宁市| 枞阳县| 精河县| 石门县| 体育| 婺源县| 和林格尔县| 贵德县| 瑞金市| 黔西县| 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