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文安之
- 南明,開局請我當皇帝
- 藍見青
- 2547字
- 2025-07-09 20:30:00
鞏永固同左良玉定下了三年之約。
三年之后,許左良玉之女左羨梅為妃。
左良玉想利用這三年的時間觀望形勢,朝廷需要這三年的時間來緩沖同左鎮軍閥的沖突。
雙方可以說是各取所需,達成了暫時的政治默契。
剩下的事,就該由禮部出面,走流程了。
可三年之后形勢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而左良玉的擁兵自重,也是明代有意加強總兵權力的一種“反噬”。
明軍的作戰對象,多是蒙古草原勢力。
隨著草原勢力分崩離析,明朝也用不著組織大兵團作戰。
將家丁、營兵分散給不同的將領,也主要是為了應對碎片化的蒙古部落。
自俺答以后,也就虎墩兔(林丹汗)有著宏圖大志,想要再度統一草原。
可虎墩兔的實力太差,在東邊打不過女真人,就跑到了西北,想在西北明軍身上,把場子找回來。
結果,被寧夏總兵馬世龍帶兵一通暴揍。
寧夏一個軍鎮的實力,就已經足夠收拾虎墩兔。
最后虎墩兔在青海郁郁而終。
蒙古人經過明朝近三百年的打擊,早就虛弱的不成樣子。
等到面對后金時,明朝原本應對蒙古的那一套,明顯不適用。
零散家丁精銳的作戰方式,無法應對女真動輒就是萬騎的大兵團作戰。
大明朝堂上,上至崇禎皇帝,下至地方官員,都意識到,必須加強總兵的權力。
戰時必須將全部精兵集中于總兵麾下,統一指揮作戰。
典型的例子,就是松錦大戰。
援遼的各部總兵,率領的都是各軍鎮的總督標營、巡撫標營、監軍標營、總兵標營等精銳兵馬。
而崇禎皇帝本人,對于文官,能殺的絕不留活口。對于武將,則相對要寬松太多。
可以說,明末的這些將領,具備竊國的資本,但他們本身卻并不具備竊國的智慧。
就像左良玉,楊嗣昌以閣部之尊開府襄陽,他就九檄不至。
中原剿賊時,又先后坑死了傅宗龍、汪喬年兩任三邊總督。
等聽到崇禎皇帝殉國的消息時,左良玉又嚎啕大哭。
后李自成兵敗,打不過清軍,便轉頭南下,打左良玉。
左良玉打不過李自成,加上邱磊之死,便清君側,攻打弘光。
對于左良玉這樣的人,朱慈烺不能同對待高杰那般,只能求穩。
只要左良玉不亂動,就足夠了。
聯姻一事,不管是否有效,最起碼目前是穩住了左良玉。
鞏永固此行的目的,已然達到。
不過,達到目的的鞏永固并未就此離去,同左良玉又寒暄客套一天后,他便趕去了辰州府沅州。
沅州是偏沅巡撫駐地,在鞏永固逗留武昌期間,得到旨意的堵胤錫早已趕赴沅州赴任。
偏沅巡撫衙門大堂,巡撫堵胤錫正在同一老者談話,言語中很是禮敬。
“大仆正募兵荊楚,若有需要,盡管開口,下官定竭盡全力。”
老者淡然一笑,“有堵中丞這句話,我就放心了。”
大仆正,即太仆寺卿的尊稱。
這位老者正是新任太仆寺卿,文安之。
委任的圣旨中,特意強調,接旨后,不必急于往南京赴任,先于湖廣募兵。
屆時,率所募之兵,一同趕赴南京。
西南之兵,常年處于鎮壓不服王化土司的戰備狀態。
加之又經歷了十余年的奢安之亂,西南之兵,戰斗力不俗。
文安之募兵的對象,也主要是湘西等民風彪悍之地。
原任偏沅巡撫李乾德,就曾協同文安之募兵。
可募兵的工作開展不久,李乾德就被貶官為武昌兵備副使。
新任偏沅巡撫堵胤錫,自然就要重新表態,全力支持文安之的募兵工作。
“二位都在呀。”鞏永固從堂外走進。
堵胤錫起身,行禮,“遵化伯。”
文安之看著堵胤錫的動作話語,明白了來人的身份,隨之起身行禮,“遵化伯。”
鞏永固拱手還禮,“堵中丞。”
接著又看向文安之,“可是新任太仆寺卿,文大仆正?”
文安之再次行禮,“見過遵化伯。”
鞏永固忙的扶起文安之,“大仆正不必多禮。”
“聽聞大仆正于湖廣募兵,不知成效如何?”
文安之:“現已經募得兵員兩千五百。”
堵胤錫見二人還都站著,說道:“遵化伯,大仆正,還請二位落座。”
不是正式場合,鞏永固沒有在乎位次,隨意的坐了下來。
“我這次來湖廣,皇上特意叮囑,要我配合大仆正募兵。”
“船隊所帶之物,除了賞賜寧南侯外,還有白銀五萬兩,用于募兵。”
文安之:“五萬兩白銀,遵化伯可是幫了下官的大忙了。”
鞏永固:“這都是皇上吩咐的。”
“真是皇恩浩蕩。”文安之朝南京方向行了一禮。
“偏沅之地多土司,民風彪悍,百姓生活亦不算富足,募兵不算難。”
“如今有了遵化伯這雪中送炭的五萬兩白銀,招募數千勇士,不成問題。”
鞏永固看向堵胤錫,“說到土司,偏沅巡撫治下,以保靖、永順二土司為最。”
“薩爾滸之戰后,朝廷曾詔命這兩大土司,永順土司出兵八千,保靖土司出兵五千,入衛遼東,其實力不容小覷。”
“堵中丞,撫院還壓得住偏沅的土司?”
萬歷二十七年,播州楊應龍叛亂,為統籌湖廣、四川、貴州三省交界的土司地區,特設偏沅巡撫。
因偏沅巡撫治下多為土司,平定播州后,兵未裁撤,反而因為接連有土司叛亂,偏沅巡撫改為常設。
崇禎末,湖廣大亂,為應對戰事,偏沅巡撫曾移駐長沙。
如今湖廣基本平定,偏沅巡撫又移回了沅州。
土司,向來是不穩定因素,尤其是亂世。
鞏永固既然大老遠的跑了一趟湖廣,朱慈烺自然得讓自己的姑父,把能在湖廣辦的事,都辦了。
辦不了的,也得掌握實際情況,回來匯報。
堵胤錫回道:“保靖土司為朝廷出過大力。”
“現任土司彭朝柱,曾助朝廷擊退獻賊,如今積功已至左都督。”
“下官任武昌兵備時,曾率軍南下馳援長沙,同這個彭朝柱打過交道。總會覺得這個人,沒有那么簡單。”
“萬歷四十七年,朝廷征調永順土司兵八千,可最終只出兵三千。”
“永順土司彭泓澍,此人胸無大志,只想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不足為懼。”
“次之的,像石柱、酉陽土司等,對朝廷恭順有加。”
“其余的,則不值一提。”
“目前湖廣近無戰事,土司當不會選擇在這種時候作亂。若真的要提防,精力應該放在保靖土司。”
文安之靜靜的聽著,堵胤錫就任偏沅巡撫不過一天,就將情況摸得這么清楚,人才難得呀。
鞏永固很是欣賞的看著堵胤錫,“堵中丞新任偏沅,就對治下了如指掌,果真不凡吶。”
“遵化伯謬贊,下官愧不敢當。這也賴先任李中丞籌謀有方,治下土司巡撫衙門皆有記錄,下官不過拾人牙慧而已。”
“那偏沅現在的兵力,可否應對突發之事?”鞏永固問出問題關鍵。
堵胤錫:“足矣。同時,下官也會整飭兵備。”
“那我就放心了。”
見堵胤錫有把握穩定局勢,鞏永固沒有多言,以免畫蛇添足,轉頭看向文安之。
“大仆正,你所募的那兩千五百士兵。五百留給您,余下的那兩千,我走的時候要奪人所愛,帶回南京。”
“京營,嗷嗷待哺,亟需兵源吶。”
文安之募兵,本就是為朝廷募的,如今朝廷有需要,他當然不會推辭。
“朝廷有需,下官遵自當遵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