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三年之約
- 南明,開局請我當皇帝
- 藍見青
- 2267字
- 2025-07-09 09:21:15
節(jié)堂中,上位依舊坐著寧南侯左良玉。
本來左良玉是要將位置禮讓給鞏永固,但鞏永固以喧賓不奪主為由,執(zhí)意不肯。
湖廣巡撫何騰蛟,便將自己的位置讓了出來。
由此,堂下形成了左三右二的格局。
左側(cè)依次坐著駙馬都尉遵化伯鞏永固,監(jiān)軍副總兵盧鼎,左夢庚。
右側(cè)依次坐著湖廣巡撫何騰蛟,湖廣巡按御史黃澍。
何騰蛟這位武昌地界的文官之首,肯定要和鞏永固相對而坐。
鞏永固坐在左側(cè)首位,何騰蛟自然就只能坐在右側(cè)首位。
黃澍作為次位文官,當然不可能同鞏永固這個勛戚坐在一塊,他緊跟何騰蛟而坐。
由此,便顛倒了過來,武官居左,文官居右。
位置雖然變了,可有一點和之前一樣,那就是每個人都各有心思,
場面一時寧靜。
“我這次奉命前來湖廣,除卻宣旨之外,還有幾件事。”
鞏永固的聲音,打破了寧靜。
左良玉、左夢庚父子,一副無所謂的神情。
何騰蛟、盧鼎等人,臉上則露出鄭重。
“第一件事,練兵?!?
“獻賊大部,已躥入四川,湖廣僅余些許殘存,要盡快蕩平賊寇余部,還湖廣百姓以安寧?!?
“襄陽一帶,還有闖賊七萬大軍,湖廣也要加強防范,伺機進剿?!?
左良玉回道:“還請遵化伯轉(zhuǎn)呈皇上,臣左良玉已安排兵馬,掃蕩獻賊余部,相信不日定可向南京報捷。”
“襄陽一帶,也派出多路探馬。若是闖賊有所異動,武昌亦可迅速反應?!?
左良玉避重就輕,對湖廣殘存的獻賊余部,重拳出擊。對盤踞襄陽的七萬闖軍,卻是得過且過。
這不僅僅是敵我實力的問題,對于左良玉而言,這也夾雜著些許玄學因素。
打張獻忠,左良玉基本上沒輸過。
打李自成,左良玉基本上沒贏過。
從個人角度出發(fā),左良玉,還是更傾向于同張獻忠作戰(zhàn)。
鞏永固沒有糾結(jié)左良玉話語中的得失,熱情的給予回應。
“寧南侯辦事,朝廷自然是放心的。”
“有了兵,就該第二件事了,恢復農(nóng)桑。”
“湖廣也是受災多年,今年好不容易正常些,卻慘遭兵禍。農(nóng)田被踐踏,百姓無心從事生產(chǎn)?!?
“今年徹底蕩平湖廣賊寇,明年,就可以勸課農(nóng)桑,有序恢復生機?!?
何騰蛟:“這一點,巡撫衙門也有考慮?!?
“下官回去之后,就令巡撫衙門會同布政使司,盡快拿出一個方案?!?
“這第三件事?!膘栍拦炭聪蜃罅加?,“是件喜事?!?
“是同寧南侯有關(guān)的,大喜事?!?
喜事?
大喜事?
和我有關(guān)的大喜事?
左良玉一頭霧水。
“遵化伯,不知此話怎講?”
鞏永固笑道:“此次我奉欽命前來湖廣,除卻軍政事務外,還兼著媒人的差事?”
媒人的差事?這是要提親吶。
左良玉細細想來,許州兵變,自己全家被殺,膝下僅有一子一女。
子左夢庚,已經(jīng)成親。
女左羨梅,尚未到出閣的年紀。
那就只能是自己的女兒了。
“聽聞寧南侯膝下有一女,名曰羨梅,生得聰慧?;噬嫌幸?,以令媛羨梅為妃?!?
果然,鞏永固的話語,驗證了左良玉的判斷。
這要是答應了,那左家可就和大明朝綁在一塊了。
不管事實如何,反正在外人看來,就是如此。
若是答應,那將來選擇的余地就會大大縮小。
若是不答應,這事,好像也不能不答應。
除非雙方真的撕破臉。
自古以來,聯(lián)姻,都是屢試不爽、屢見不鮮的政治手段。
為了穩(wěn)住左良玉這個最不安分的軍頭,朱慈烺,只好犧牲自己了。
左良玉想了想,還是試著推脫。
“小女能得皇上青睞,是小女之福,更是我左家之福。”
“只是,小女年齒尚輕,不到出閣的年歲?!?
鞏永固貼心的說道:“這個無妨,先把婚事定下,可以等兩年再完婚。”
“寧南侯總不至于覺得,大明朝,等不到兩年就要亡了吧?”
“豈敢,豈敢。”
左良玉心里不把朝廷當回事,可嘴上還是要忠君愛國的。
“我大明江山,固若金湯,千秋萬代。”
鞏永固:“那,寧南侯還在擔心什么呢?”
如果說讓自己的女兒左羨梅為皇后,左良玉可能二話不說,當即點頭同意。
但,為妃,為后,一個字的差異,代表的可是云泥之別。
何騰蛟、黃澍、盧鼎,三人的目光齊刷刷射向左良玉。
大明朝的后宮嬪妃,皆是從民間小戶人家選取。
如今皇帝為了拉攏你左良玉,要選你的女兒左羨梅為妃。
在外人看來,進了一家門,就是一家人。
雖然大家都知道,這層姻親關(guān)系未必就能束縛住你左良玉。
然,對手出了招,你左良玉不能干愣著,得接招。
左夢庚對這件事,十分的不樂意。
一旦和皇帝結(jié)親,那便是事實上的政治聯(lián)盟。左家必然會受到束縛,哪有現(xiàn)在這般逍遙自在。
大明朝這艘行駛?cè)倌甑钠拼?,已?jīng)沉了一半,誰知以后會怎么樣。
對于左夢庚而言,左家,將來是要傳承到自己手中。
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左羨梅嫁給誰不嫁給誰,這不重要。
重要的是,如何使左家的利益,得到最大化。
很顯然,目前而言,風雨飄搖的大明朝,不是最佳選擇。
左夢庚拼命的給左良玉使眼色,示意自己的父親不要答應。
左良玉會聽自己兒子的話嗎?
當然不會。
左良玉之所以時時刻刻都將左夢庚帶在身邊,不是因為左夢庚有多么優(yōu)秀,而是左良玉的接班人,只剩下左夢庚這一個選擇。
就這一個兒子,不寶貝不行。
知子莫若父,寶貝歸寶貝,但這個兒子,子不類父。自家傻兒子的話,聽聽就得,不能當真。
左良玉思來想去,還是選擇了折中方案。
“這么大喜事,為臣者只有高興,哪有擔心?!?
“只是,小女年幼,出閣尚待三年。完婚,怕是也要等上三年?!?
三年的時間,足夠看清很多東西了。
如果小皇帝有作為,大明朝還能撐得住,聯(lián)姻就聯(lián)姻,結(jié)盟就結(jié)盟,閨女給他就給他了。
闖賊、獻賊、建奴,這三方勢力哪個都夠大明朝喝一壺的。
三年的時間里,若是大明朝不行了,一切免談。
鞏永固笑了笑,默了一下,“如此,倒也合適?!?
結(jié)親不是目的,穩(wěn)住左良玉才是目的。
左良玉既然答應了這門親事,還在觀望的他,暫時就不會有所異動。
只有這個最大的軍頭穩(wěn)住了,朝廷才能安心,才能騰出精力去做其他事情。
“回去之后,我就向皇上詳細稟報。很快,禮部就會派人前來?!?
“三年之后,說不定是由我親自主持皇上和令媛的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