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縣級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如何建立?有什么典型政策可以學習?

建立縣級防止返貧動態監測機制,是確保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重要一環。這一機制的建立涉及多個關鍵步驟和政策參考,旨在實現精準監測、有效幫扶和長效鞏固。

明確監測對象是建立縣級監測機制的首要任務。縣級政府要將已脫貧但不穩定戶和收入略高于建檔立卡貧困戶的邊緣戶作為重點監測對象,確保不遺漏任何可能存在返貧風險的家庭。例如,安徽省蕪湖市制定了監測對象識別的標準和程序,確保了監測對象的精準識別。

制定具體的監測標準是確保監測工作精準有效的關鍵。縣級政府應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將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國家扶貧標準的家庭,以及因病因災等導致剛性支出明顯超過收入的家庭納入監測范圍,從而準確識別返貧風險。例如,陜西省安康市寧陜縣構建了“五項機制”壓實責任,拓展“六大渠道”強化監測,落實“七類舉措”對癥施策,確保守住“零返貧、零致貧”底線目標。

在監測程序方面,縣級相關單位應負責組織實施,通過農戶申報、鄉村干部走訪排查、相關行業部門篩查預警等途徑,確定監測對象,并將其錄入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實行動態管理。這有助于政府及時掌握監測對象的變化情況,確保幫扶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例如,貴州銅仁市德江縣通過明確的風險消除標準和程序,對曾華等3戶共計19人防貧監測對象進行了風險消除。

要注重開發式與保障性措施相結合。對有勞動能力的監測對象,要采取開發式幫扶措施,如支持發展產業、轉移就業等;對無勞動能力的監測對象,則要強化社會保障措施,確保其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滿足。

政府應發揮主導作用,同時引導市場和社會力量參與,形成防止返貧的工作合力。政府應將外部幫扶與群眾自身努力相結合,培養貧困群眾的自我發展能力,實現可持續發展。例如,寧夏通過健康保障項目,動員社會力量參與,以全面總結公共服務助力脫貧攻堅的先進經驗和典型做法。

政策支持是監測機制建立的重要保障。政府要參考《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關于建立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的指導意見》等政策文件,確保監測機制有明確的政策依據和資金支持。

在資源整合方面,縣級政府應整合各級政府、社會組織、企業等的資源,為監測和幫扶工作提供充足的資金和物資支持。同時,利用信息技術如大數據等,開發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查系統,實現數據信息“一站式”核對,從而提高監測效率和準確性。例如,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布拖縣通過省、市、縣、鄉、村五級聯動的防止返貧監測和應急救助機制,利用信息化手段進行動態監測。

此外,縣級政府還要對監測對象進行定期回訪和評估,根據情況變化及時調整幫扶措施,確保幫扶資源精準有效,為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提供有力保障。

主站蜘蛛池模板: 鸡东县| 建昌县| 中阳县| 娄烦县| 土默特左旗| 云霄县| 永平县| 钟祥市| 沂源县| 山阴县| 广汉市| 中牟县| 丰原市| 禄丰县| 常州市| 承德县| 湘潭县| 两当县| 扎囊县| 中超| 榆林市| 佳木斯市| 商河县| 额尔古纳市| 邵武市| 二手房| 邵东县| 屏边| 苏州市| 阿坝县| 杂多县| 常熟市| 江山市| 聂拉木县| 云梦县| 高青县| 拜城县| 攀枝花市| 清镇市| 乐都县| 梁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