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府上做客遇佳人
- 李白:我以詩酒問長天
- 云舟聽雪
- 1603字
- 2025-05-19 11:44:54
李白凝眸望著案上那片枯葉,心頭微震。廳中眾人尚未察覺異樣,仍沉浸在方才的琴音余韻之中。他緩緩抬眼,正欲開口,卻見那女子已輕移蓮步,緩步至席前。
“此曲名曰《落梅調(diào)》,乃家傳舊譜?!彼曇羟逋袢缛Z罷微微欠身,目光卻始終落在李白身上,“聽聞李翰林詩才蓋世,可否為妾身即興一賦?”
李白執(zhí)杯在手,目光沉靜如水。他雖醉心于她的琴音,卻未忘昨夜刺客手中那半只金雁布片,如今竟與這枚枯葉一同出現(xiàn)在案上,豈能不令人生疑?
“姑娘既有雅意,李某豈敢推辭?”他輕笑一聲,將酒杯置于案上,執(zhí)筆蘸墨,略一思索,便揮毫寫下:
“落梅吹雪滿衣裳,玉指輕撥舊夢(mèng)長。
一曲猶含千載恨,誰憐幽意寄瀟湘。”
字跡遒勁灑脫,詩句一出,滿堂賓客皆為之動(dòng)容。有人低聲吟誦,有人擊節(jié)稱妙。李公子亦撫掌笑道:“好個(gè)‘一曲猶含千載恨’,太白果然才思敏捷!”
那女子輕聲道謝,眉目低垂,似有幾分羞怯,卻又帶著一絲若有所思的意味。她輕輕拾起案上的枯葉,指尖拂過葉脈,仿佛在撫摸一段塵封的記憶。
李白靜靜看著她的一舉一動(dòng),心中警鈴大作。她的舉止從容得近乎刻意,琴音哀婉得仿佛別有深意。而那枚枯葉……為何偏偏在此時(shí)落入她手中?
“姑娘姓氏?”他忽然開口。
“賤名喚作‘青梧’。”她抬眸一笑,眼角微彎,似春風(fēng)拂柳,“本是長安城外一介孤女,幸得李府收留,得以習(xí)琴至今。”
李白聞言,神色微動(dòng)。長安城外?孤女?他不動(dòng)聲色地打量著她,試圖從她的眼神中捕捉到一絲破綻。然而她的眼神清澈平靜,仿佛真的只是個(gè)溫婉柔弱的女子。
“原來如此?!彼恍Γ似鹁票?,“李某冒昧相問,姑娘方才所奏之曲,可是出自某位故人之手?”
青梧輕輕搖頭:“此曲由我母親親授,至于來源……她臨終前只說一句:‘莫忘舊事,勿負(fù)真心。’”
此言一出,廳中氣氛忽地變得微妙起來。李公子似乎察覺到了什么,忙笑著岔開話題:“太白今日詩成,實(shí)乃盛事!來,諸君共飲一杯,以賀此佳句!”
眾人紛紛舉杯,唯獨(dú)李白未曾舉杯。他的目光仍停留在青梧身上,那雙原本豪放不羈的眼眸,此刻卻透出幾分審視。
宴會(huì)繼續(xù),絲竹再起,酒盞交錯(cuò),談笑風(fēng)生。李白卻不再多言,只靜靜品酒,偶爾應(yīng)酬幾句。他的思緒早已飛遠(yuǎn)——昨夜刺客、金雁布片、神秘信件、“孤雁”身份未明,如今又添一個(gè)來歷不明的青梧……
這一切,是否只是巧合?
直到宴席散盡,賓客陸續(xù)告辭。李白起身整理衣袍,準(zhǔn)備離去,卻被李公子悄然攔住。
“太白?!崩罟訅旱吐曇簦澳俏磺辔喙媚?,的確是三年前由城外流民中收留的。但她初入府時(shí),曾隨身攜帶一枚銅牌,上面刻著一只展翅金雁?!?
李白瞳孔微縮。
“你可知那是什么?”李公子盯著他,眼中藏著試探。
李白沉默片刻,嘴角勾起一抹若有若無的笑意:“世間奇物眾多,未必每一件都值得深究?!?
李公子輕嘆:“也對(duì)。不過……她對(duì)你似乎格外留意?!?
“哦?”李白挑眉,“何以見得?”
“她從未在宴席上獻(xiàn)藝?!崩罟拥吐暤?,“更不曾向任何人求詩?!?
李白聞言,回頭望了一眼廳內(nèi)。青梧已不見蹤影,唯余案上那片枯葉,靜靜地躺在燭火搖曳的光影中。
他轉(zhuǎn)身出門,夜風(fēng)拂面,寒意漸濃。張仲遠(yuǎn)已在門外等候,見他出來,低聲道:“太白,我們得盡快離開長安了。”
“為何?”李白語氣平靜。
“楊國忠不會(huì)善罷甘休?!睆堉龠h(yuǎn)皺眉,“而且……那個(gè)女人,恐怕不是表面上那么簡單?!?
李白輕笑一聲,仰頭望月,良久未語。
就在這時(shí),身后傳來一陣細(xì)碎的腳步聲。他回頭,只見青梧立于門邊,手中依舊抱著那把琵琶,月光映照下,她的身影單薄而孤寂。
“李翰林?!彼p聲喚道,“今夜之詩,可否題在我這琵琶之上?”
李白凝視她片刻,點(diǎn)頭:“可以。”
他接過她遞來的筆,在琵琶背面寫下兩行小字:
“浮云蔽日終須散,孤雁歸時(shí)自有聲?!?
筆鋒落下,最后一滴墨汁順著木紋滲入深處。
青梧低頭凝視那兩行字,忽然抬頭,眼中泛起一層淡淡的水霧:“謝謝你,李翰林。”
李白未答,轉(zhuǎn)身踏出李府大門,夜風(fēng)呼嘯而來,卷起他白衣一角。
身后,燈火漸熄,琴音再起。
但那旋律,卻比先前多了幾分凄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