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作者序言
- 一個國際商務師的冒險人生
- 作家木子馬丁
- 1252字
- 2025-08-10 04:01:42
《一個國際商務師的冒險人生》
作家木子馬丁
親愛的讀者,
當我提筆寫下《一個國際商務師的冒險人生》的第一個字時,窗外BJ的夜色正籠罩著這座日益國際化的都市。一九八零年代初期那個物資匱乏、信息閉塞的中國,如今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種跨越,對于一個親歷者來說,既是難以置信的巨變,又仿佛是歷史的必然。
李明陽的故事,是無數中國人在改革開放浪潮中奮斗的縮影。當鄧小平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以“摸著石頭過河”的勇氣開啟中國通往世界的大門時,成千上萬個“李明陽”走出國門,用青春和智慧在全球商海中闖蕩,用汗水和堅韌為祖國贏得尊嚴與財富。他們是中國改革開放最平凡也最偉大的使者。
作為一名曾在外貿領域工作過的作家,我有幸采訪了數十位早期“國際商務師“,聆聽他們在沙特的沙漠、在莫斯科的紅場、在紐約的摩天大樓下的故事。他們既是商人,也是外交家;既是技術引進的先鋒,也是中國形象的代言人。在資本和技術都極度匱乏的年代,他們憑借智慧和勇氣,一次次突破西方的技術封鎖,一步步打開國際市場的大門。
《一個國際商務師的冒險人生》并非傳記,但書中每一個場景、每一次談判、每一場危機,都來源于真實故事。李明陽與蘇菲亞的情感糾葛,也并非作者的浪漫想象——在那個跨文化交流初始的年代,多少中國人與外國人之間,在商業合作與文化差異間培養出復雜而深刻的情感紐帶。他們的關系,映射著中國與世界從相互猜疑到逐漸理解的歷程。
當我描寫李明陽站在利雅得的高樓上、柏林墻下或莫斯科紅場上的心情時,我試圖還原那個特殊年代中國人復雜的心境:自豪與自卑交織,開放與保守并存,渴望融入世界卻又堅持自我。他們既是市場經濟的實踐者,也是中國傳統價值觀的守護者;既要適應西方商業規則,又要堅守民族尊嚴。這種分裂與融合,構成了中國改革開放最為動人的精神底色。
如今,當我們談論“中國制造”走向世界時,已經習以為常;當我們討論全球化與“一帶一路”時,已經立足平等自信。但在四十年前,能走出國門做生意,是多么不可思議的事情;能讓西方商人認可中國產品,是多么艱難的突破。正是那些早期“國際商務師“們的拓荒,為今天的中國贏得了國際商業舞臺上的一席之地。
《一個國際商務師的冒險人生》既是一部商戰小說,也是一曲改革開放的贊歌;既是對過去的回望,也是對未來的思考。在濃墨重彩描繪商業傳奇的同時,我也希望讀者能看到更深層次的思考:全球化浪潮中的文化認同、市場經濟中的道德堅守、個人理想與國家發展的辯證關系。
最后,我要感謝所有為本書提供故事與靈感的外貿前輩們,是他們的親身經歷讓這本書有了血肉。感謝我的編輯團隊,是他們的建議讓故事更加豐滿立體。也感謝你,親愛的讀者,是你們的關注讓這段塵封的歷史重見天日。
在這個世界格局急劇變化的時代,回望改革開放初期中國人走向世界的艱辛與榮光,或許能給予我們面對未來的智慧與勇氣。商路無疆,正如中國與世界的關系——曲折但不斷前行,挑戰與機遇并存。
我真誠地希望,李明陽的故事能帶給你啟迪,也能讓更多人了解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
愿商路無疆,如中國之夢。
作者
2024年5月于B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