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賽前三天,晚上十點十七分,陳初楚正在書桌前核對最后的數據模型。窗外的雨點敲打著玻璃,形成一種規律的節奏。手機突然震動起來,屏幕上顯示著一個陌生號碼。
“喂,您好?“她接起電話,手指無意識地轉著筆。
“是陳初楚嗎?“一個陌生的男聲,語氣急促,“我是市立醫院急診科的張醫生。你父親剛才被送進來,心臟病發作,現在需要立即手術。“
筆從指間滑落,在桌面上滾了幾圈,掉到地上。陳初楚感到一陣眩暈,她扶住桌沿:“他...現在怎么樣?“
“暫時穩定,但需要盡快手術。“醫生的聲音帶著職業性的冷靜,“你能馬上來醫院嗎?需要家屬簽字。“
“我馬上到。“陳初楚掛斷電話,手指顫抖得幾乎拿不住鑰匙。
雨下得更大了。她站在樓道口,看著如注的雨水,一時不知該如何是好。這個時間公交車已經停運,打車軟件顯示附近沒有車輛。父親倒下了,而她連去醫院都成了問題。
手機再次震動。是許奕澤發來的消息:「復賽模型我修改了一下,發你郵箱了。」
陳初楚盯著屏幕,突然做了一個沖動的決定。她撥通了許奕澤的電話。
“喂?“許奕澤的聲音帶著些許驚訝,他們很少直接通話。
“我爸爸...在醫院,需要手術。“陳初楚的聲音斷斷續續,雨水聲幾乎蓋過了她的聲音,“我打不到車...“
“地址發我。“許奕澤的聲音瞬間變得嚴肅,“十五分鐘到。“
十二分鐘后,一輛出租車急剎在樓道前。許奕澤撐著一把黑色大傘沖下來,他的頭發和肩膀都濕透了,顯然在雨中等了很久才攔到車。
“走。“他簡短地說,接過陳初楚手中的包,護著她走向出租車。
車內暖氣開得很足,但陳初楚仍然止不住地發抖。許奕澤從背包里拿出一件干外套遞給她:“穿上。“
“你怎么會隨身帶外套?“陳初楚機械地接過,聲音輕得像羽毛。
許奕澤沒有回答,只是對司機說:“師傅,麻煩再快點。“
車窗外的霓虹燈在雨水中暈染開來,像被打翻的顏料。陳初楚緊緊攥著手機,屏幕上還顯示著父親最近發給她的消息:「初楚,別熬太晚,記得熱牛奶喝。」
“會沒事的。“許奕澤突然說。他沒有看陳初楚,目光依然盯著前方,但手卻輕輕覆在她緊握的拳頭上。
陳初楚這才發現自己的指甲已經深深掐進了掌心。她慢慢松開手指,許奕澤的手很暖,掌心有常年寫字留下的繭。
急診室的燈光刺眼得讓人流淚。陳初楚在護士站報了父親的名字,被指引到三樓手術室外的等候區。走廊長而空曠,他們的腳步聲回蕩著,像是來自某個遙遠的空間。
“陳明遠的家屬?“一位穿白大褂的醫生走過來。
“我是他女兒。“陳初楚上前一步,聲音比自己預想的要穩。
“你父親是急性心肌梗死,需要立即進行冠狀動脈介入手術。“醫生快速解釋著手術方案和風險,最后遞給她一份同意書,“這里需要簽字。“
陳初楚接過筆,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手術費...“
“初步估計五萬左右。“醫生說,“可以先交一部分。“
陳初楚的臉色變了。父親是普通中學教師,母親去世后,家里積蓄本就不多。她銀行卡里只有平時攢下的八千多元。
“我來。“許奕澤突然開口,從錢包里抽出一張卡,“哪里繳費?“
陳初楚震驚地看著他:“不行,這...“
“算借你的。“許奕澤打斷她,跟著護士走向繳費處,回頭補充道,“你先簽字。“
手術室的燈亮起來時,陳初楚才真正意識到發生了什么。父親早上還笑著叮囑她帶傘,現在卻躺在手術臺上與死神搏斗。她坐在走廊的塑料椅上,盯著自己的鞋尖,突然感到一陣窒息般的恐懼。
“喝點水。“許奕澤回來,遞給她一杯熱茶和一張繳費單,“已經辦好了。“
陳初楚看著單據上的數字:預交五萬元。她抬頭想說什么,卻看到許奕澤搖了搖頭。
“別想這個。“他在她身邊坐下,“你爸爸平時身體怎么樣?“
“一直很好...“陳初楚捧著紙杯,熱氣氤氳中她的聲音有些哽咽,“他上周還說體檢一切正常。“
許奕澤沉默了一會兒,然后問:“有其他家人需要通知嗎?“
陳初楚搖頭:“只有我和爸爸。“自從母親去世后,他們的小家就只剩下兩個人相依為命。
時間在醫院的走廊里變得模糊。陳初楚盯著墻上的時鐘,秒針每走一格都像一個世紀那么長。許奕澤出去了一趟,回來時手里多了兩個三明治和一條毯子。
“吃點東西。“他把三明治遞給她,“晚上會冷。“
陳初楚搖頭:“我不餓。“
“不餓也得吃。“許奕澤難得地堅持,“你爸爸醒來肯定不想看到你病倒。“
這句話起了作用。陳初楚小口咬著三明治,卻嘗不出任何味道。許奕澤坐在她身邊,安靜地陪著她,偶爾起身去護士站詢問手術進度。
凌晨兩點十七分,手術室的燈終于滅了。主刀醫生走出來,摘下口罩:“手術很成功,不過病人需要在ICU觀察48小時。“
陳初楚懸著的心終于放下,腿一軟差點跌倒,被許奕澤一把扶住。
“謝謝醫生。“許奕澤替她說道,然后低聲問陳初楚,“要看看你爸爸嗎?“
醫生點頭:“可以隔著ICU的玻璃看一眼,但不能進去。“
透過ICU的玻璃窗,陳初楚看到父親躺在病床上,身上插滿了管子,臉色蒼白得像紙。那個總是溫和笑著、為她做早餐、陪她解數學題的父親,現在看起來那么脆弱。她的眼淚終于決堤,順著臉頰無聲地滾落。
一只溫暖的手輕輕握住她的肩膀。陳初楚轉身,把臉埋在許奕澤的肩膀上,無聲地抽泣。許奕澤僵了一下,然后慢慢環住她,輕拍她的背,像安撫一個受驚的孩子。
“他會好起來的。“許奕澤低聲說,聲音里有一種不容置疑的堅定。
等陳初楚平靜下來,許奕澤帶她回到走廊的椅子上,給她倒了杯熱水。這時,一個年長的醫生走過來,看到許奕澤時明顯愣了一下。
“小澤?“老醫生驚訝地說,“你怎么在這里?“
許奕澤的身體明顯僵硬了:“張伯伯。“
“你媽媽上周復查結果不錯。“老醫生說著,目光移向陳初楚,“這位是...?“
“我同學的爸爸剛做完心臟手術。“許奕澤迅速解釋,語氣變得有些疏離,“陳初楚,這是張教授,心內科專家。“
老醫生和藹地對陳初楚點點頭:“你父親的情況我聽說了,放心,手術很成功。“他轉向許奕澤,“有空去看看你媽媽,她總念叨你。“
許奕澤點點頭,表情復雜。老醫生又囑咐了幾句注意事項,便離開了。
陳初楚看著許奕澤緊繃的側臉,突然明白了什么:“你媽媽...在這家醫院?“
許奕澤沉默了一會兒,才說:“精神科。“他簡短地回答,然后轉移話題,“護士說可以給你安排一張陪護床,你要休息一會兒嗎?“
陳初楚搖搖頭:“我想等爸爸醒來。“
“那我陪你。“許奕澤拿出手機,“要不要通知學校?復賽后天就...“
陳初楚這才想起數學競賽的事。在父親病倒的現實面前,比賽突然變得那么遙遠。“我可能要退賽了。“她低聲說,“爸爸需要人照顧。“
許奕澤看著她,眼神堅定:“有些事比比賽重要。“
這句話像一把鑰匙,打開了陳初楚強撐已久的堅強外殼。眼淚再次涌出來,她急忙用手去擦,卻越擦越多。
“對不起...“她哽咽著說,“我平時不這樣的...“
“我知道。“許奕澤遞給她紙巾,“但今天你可以例外。“
天亮時分,父親的情況穩定下來,被轉入了普通病房。陳初楚終于獲準短暫探視。當她握住父親的手時,那雙總是溫暖的大手現在冰涼無力。
“初楚...“父親虛弱地睜開眼睛,聲音幾乎聽不見,“比賽...“
“別擔心比賽。“陳初楚緊緊握住他的手,“您好好休息。“
父親微微搖頭,艱難地說:“去...比賽...“
護士進來提醒探視時間到了。陳初楚走出病房,看到許奕澤正在走廊盡頭和一個護士說話。晨光透過窗戶灑在他身上,勾勒出他挺拔的輪廓。他看起來那么可靠,與學校里那個懶散的“問題學生“判若兩人。
“護士說可以請護工。“許奕澤走回來告訴她,“我認識一個很靠譜的阿姨,以前照顧過我媽媽。“
陳初楚抬頭看他:“許奕澤,你為什么這么...熟練?“
許奕澤靠在窗臺上,陽光在他身后形成一圈光暈:“習慣了。“他輕聲說,“我媽媽...病情不穩定時,我經常在醫院過夜。“
陳初楚突然想起他手腕上的疤痕,想起他在音樂教室彈的那首憂傷的曲子。她一直以為自己對許奕澤有了新的認識,但現在才發現,她看到的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謝謝你。“她真誠地說,“如果沒有你,我真不知道該怎么辦。“
許奕澤笑了笑:“舉手之勞。“他看了看手表,“我讓護工阿姨九點過來。你要不要回家拿些必需品?“
陳初楚點點頭。走出醫院時,陽光已經驅散了夜的陰霾。她突然意識到,自己一整晚都在接受許奕澤的幫助,卻從未真正考慮過他的感受。
“你昨晚本來要做什么?“她問。
許奕澤攔下一輛出租車:“修改復賽模型。“他幫她拉開車門,“已經完成了。“
坐進車里,陳初楚突然想起什么:“你的卡...我會盡快還你。“
“不急。“許奕澤看著窗外,“我爸爸的錢,不用白不用。“
這是他第一次主動提起家人。陳初楚想問更多,但看到他緊繃的下頜線,最終選擇了沉默。
回到家,陳初楚快速收拾了一些父親需要的衣物和日用品。當她拿起床頭柜上的相框——里面是她十歲時和父母的合影——時,手微微發抖。
“需要幫忙嗎?“許奕澤站在門口問。
陳初楚搖搖頭,把相框小心地放進包里:“爸爸會想看到這個。“她頓了頓,“你剛才說...復賽模型改好了?“
許奕澤點點頭:“我調整了一下參數,運行效率提高了20%。“他猶豫了一下,“但如果你要退賽...“
“我不退賽。“陳初楚堅定地說,“爸爸希望我參加。“
許奕澤看著她,突然笑了:“這才是我認識的陳初楚。“
回到醫院,護工阿姨已經到了。她姓林,五十多歲的樣子,笑容溫暖,動作利落。她告訴陳初楚自己照顧過很多心臟手術后的病人,讓陳初楚放心去準備比賽。
“林阿姨以前是我媽媽的護士。“離開病房后,許奕澤解釋道,“她很專業。“
陳初楚看著病房里林阿姨熟練地幫父親調整輸液速度,心里的一塊大石頭終于落地。她轉向許奕澤,突然握住他的手:“真的謝謝你。“
許奕澤愣住了,耳尖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紅:“沒...沒什么。“他結結巴巴地說,完全沒了平日的從容。
這個反應讓陳初楚忍不住微笑。原來那個總是游刃有余的許奕澤,也會因為一個簡單的動作而慌亂。
“復賽還有兩天。“她松開手,語氣堅定起來,“我們得抓緊時間了。“
許奕澤點點頭,恢復了平常的樣子:“去圖書館?“
“嗯。“陳初楚最后看了一眼病房里的父親,轉身走向電梯,“爸爸會好起來的,比賽也會順利的。“
她不再是一個人面對這一切了。這個認知讓她的腳步變得輕快起來。許奕澤走在她身邊,保持著恰到好處的距離,既不會太遠顯得疏離,也不會太近讓她不適。
陽光透過醫院的玻璃穹頂灑下來,將兩人的影子投在地上,緊密地靠在一起,仿佛他們本就該如此并肩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