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陽光透過窗欞灑進房間,在地板上投下斑駁的光影。
柳蕓迷迷糊糊地睜開眼,耳邊傳來整齊的讀書聲,聲聲入耳,驅散了最后一絲睡意。她本想再睡個回籠覺,卻被這朗朗讀書聲徹底擾了清夢。
翻了個身,柳蕓將被子拉過頭頂,試圖隔絕外界的聲音,卻發現這舉動毫無作用。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清亮的童聲此起彼伏。
無奈之下,柳蕓掀開被子坐起身來。晨光中,她的長發略顯凌亂,眼中還帶著些許倦意。
伸了個懶腰,她隨手抓起搭在床頭的外衣披上,推開房門。
門外的景象讓她駐足。石階上,四個孩子正襟危坐,手中捧著書本,和一群身著儒衫的書生一起讀書。
朝陽的余暉灑在他們身上,鍍上一層金色的光芒。
大郎坐得最端正,目不斜視;二郎時不時偷瞄旁邊的書生,似乎在比較誰的聲音更響亮;三郎雖然年紀小,卻也有模有樣地跟著念;最小的四娘則是一邊讀一邊晃著小腳丫,活潑可愛。柳蕓倚在門框上,看著這溫馨的一幕,嘴角不自覺上揚。
這樣的清晨,雖然被吵醒有些不快,但看到孩子們如此用功,一切煩惱都煙消云散了。
韓宇從外面買菜回來,手里提著一個竹籃,里面裝滿了新鮮的蔬菜。
看到柳蕓醒了,他趕緊放輕腳步走過來:“吵醒你了?”
“沒事。”柳蕓擺擺手,目光依舊停留在孩子們身上,“他們什么時候開始讀書的?”
“天剛亮就起來了。”韓宇笑道,“一聽說今天要去看龍舟賽,比平時醒得都早。”
“龍舟賽?”柳蕓這才想起昨夜答應的事兒。
正逢今日是端午節。
“對,午時開始。”韓宇壓低聲音說,“我特意打聽過了,去晚了怕是連站腳的地方都沒有。往年都是人山人海,今年聽說還請了京城來的龍舟隊,肯定更熱鬧。”
柳蕓點點頭:“那讓孩子們先把功課做完。”
話音剛落,四個孩子齊刷刷轉過頭來,眼中滿是期待。原來他們早就豎起耳朵偷聽大人的談話了。
“阿娘,我們可以去看龍舟賽嗎?”四娘眨著大眼睛問,小臉上寫滿了期待。
“當然可以。”柳蕓笑道,“不過得先把早讀完成。”
兄妹四人歡呼雀躍,周圍的書生們被這突如其來的喧鬧聲嚇了一跳。
柳蕓連忙做了個噤聲的手勢,孩子們這才意識到失態,趕緊捂住嘴巴,又重新投入到讀書中。韓宇將菜籃放到廚房,開始準備早飯。
柳蕓則回房梳洗打扮,等她再次出來時,早飯已經準備好了。
飯桌上,四個孩子還在興奮地講述早上的經歷。
“阿娘,這天有好幾位學長陪我們一塊看書!”四娘一邊扒飯一邊說,“他們說話可好聽了。”“是啊是啊,”二郎也跟著附和,“有個大哥哥還夸我讀書聲音洪亮呢!”
“慢點吃,”柳蕓給三郎夾了塊青菜,“小心噎著。”看著孩子們開心的樣子,柳蕓心中暖暖的。
這些日子雖然過得清貧,但能看到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就是最大的幸福。
“對了,”柳蕓忽然想到什么,“今晚回來,開始給大家指導寫作,記錄這特別的一天。”
話音剛落,四個孩子的表情瞬間凝固。
柳蕓忍住笑意:“怎么,不喜歡寫日記?”
“喜、喜歡...”四個孩子僵硬地擠出笑容,眼神卻不約而同地飄向別處。
“寫日記可以幫助你們提高寫作能力,”柳蕓循循善誘,“而且以后再看,就能想起今天的開心時光了。”
孩子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但臉上的表情依舊寫滿了抗拒。
用過早飯,一行人便往城南趕去。韓宇還叫上了韓順和順子一起,兩家人說說笑笑,朝著比賽地點走去。
路上行人漸多,大家都是去看龍舟賽的。街道兩旁擺滿了小攤,賣艾草、粽子的,賣香囊、五彩繩的,應有盡有。
四娘看得眼花繚亂,拉著柳蕓的手指指點點。“阿娘,那個香囊好漂亮!”
“阿娘,那個粽子好香啊!”柳蕓笑著摸摸女兒的頭:“待會回來給你買。”
然而等他們到達石橋時,發現早已是人山人海。
河岸兩邊擠滿了人,就連橋上都站滿了看熱鬧的百姓。
“爹,我們看不到了。”大郎失望地說。
韓宇神秘一笑:“跟我來。”他帶著眾人繞過人群,走到東面石橋旁邊那顆參天大樹底下。
這是一棵枝繁葉茂的老槐樹,樹干粗壯,枝杈交錯。
柳蕓看著那高大的樹干,挑眉問道:“莫非你想叫我們當猴子上樹?”
“聰明!”韓宇眼睛一亮,“我早上特意來看過了,從這里的視野最好,而且樹枝結實,完全能承受我們的重量。”
柳蕓無奈地搖搖頭,看向懷里的三郎四娘:“你們怕高嗎?”
“不怕!”兩個小家伙異口同聲。
“好。”柳蕓嘴角一勾,運起內力,雙手一拋,三郎四娘便穩穩落在了樹杈上。
這一手輕功,看得韓順和順子目瞪口呆。他們雖然知道柳蕓會些功夫,但親眼見到還是覺得不可思議。
韓順還沒反應過來,就見兩個孩子像猴子一般靈活地爬上了樹。
樹冠在微風中輕輕搖曳,枝葉沙沙作響,仿佛在為這場即將開始的龍舟盛會伴奏。
大郎和二郎更是不知天高地厚,直接往最高處攀去。
他們靈巧地在枝干間穿梭,像兩只歡快的松鼠,很快就找到了最佳觀賞位置。
陽光透過層層疊疊的樹葉,在他們臉上投下斑駁的光影。河風徐來,樹枝隨風搖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