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接之道:我與世界對話
- 梁斯喬
- 1546字
- 2025-05-16 16:48:07
第四節 難民如何生活
事實上,難民終究是難民,只有極少數難民能在東道國,也就是收容國獲得國籍;剩下的人中,有一部分能夠獲得難民署提供的正式的“難民身份”證明;其余的,只能做“非法難民”。合法的難民身份很重要,它可以保證難民在本國戰爭未結束之前,不會被收容國無端驅逐,亦能保證在戰后返回家鄉的權利,同時也有機會獲得聯合國的救濟。相反,未在聯合國注冊的難民,即便擁有約旦政府頒發的難民文件,也沒有足夠的權利保證。至于那些在東道國沒有取得任何身份證明的難民,就只能生活在“地下”,幾乎無法獲得任何教育、醫療和就業的機會。如果他們在收容國生下孩子,那么這個孩子不被記錄,就沒有身份證、戶口和護照。
我曾經非常疑惑,在長達十年甚至幾十年的難民生活中,那些半合法或非法的難民為什么不去難民署注冊,以獲得一個正式的難民身份呢?我就這個問題數次走進聯合國難民署約旦總部以及約旦政府高級人口理事會采訪,并采訪了許多敘利亞難民。
答案如下。
首先,難民署的注冊點在約旦一共有三個,都在難民聚集的地域。
位于安曼市的難民署駐約旦總部是整個約旦乃至中東最大的難民身份注冊點,每天能接待數千位難民。
獲取合法難民身份的流程是極為復雜的。在嘈雜擁擠的等候大廳里,一家家難民坐在椅子上、箱子上和地上,焦急地等待著。和醫院相似,這里有一排排窗口,按序號接待難民。在經歷五六關審核后,難民以三四人的小家庭為單位來到面試處。面試處是一個又一個不到 10 平方米的簡易房。每個面試房間里有兩位難民署的工作人員,他們會詢問難民的詳細信息,檢查各種身份證明。通過者就有機會拿到“難民證”。

難民注冊點
沒有合法的難民身份,既可能是主動選擇的結果,也可能是被動接受的結果。
不少難民在逃亡的路上,丟掉或是遺失了申請合法難民身份的必要證明文件。他們中的一些人甚至萌生“將身份證明扔得越多,我就越安全,因為沒有人知道我是誰、我從哪兒來”的想法。也有很多難民在經歷戰爭之后,喪失了對聯合國和政府的信任,即使有身份證明,也不愿將其提交至難民署。身在非法勞工市場的難民更害怕來自收容國政府的監視。同時,在難民署注冊后,亦很少能得到實質有效的救助,而難民身份證明每年都需要更新,更新的費用也是影響大多數難民獲得正式身份的因素之一。
更重要的是,擁有正式的難民身份并不代表可以擁有合法、體面的生活。上百萬在約旦的敘利亞難民中,也許有一半能夠得到法定難民身份,但能夠得到合法工作的則少之又少。在約旦、黎巴嫩等收容國,難民們被“工作許可證”就業系統束縛。作為外國人,難民們必須持有工作許可證才能通過合法的方式掙錢。
約旦大致從 2016 年開始向敘利亞難民發放工作許可證。截至2020 年,累計發放約 20 萬份工作許可證,占 140 萬敘利亞難民的 1/7。可數據往往具有欺騙性,各種文件中鮮少提到工作許可證的具體信息。事實上,絕大多數工作許可證都只有幾個月的有效期。例如,一個建筑公司招募了數十位難民來做一個工程項目,公司很可能會幫這些難民向政府申請半年時長的工作許可證。半年時間一到,許可證就作廢了。
我在 2020 年 4 月分析了約旦近兩年新發、更新的工作許可證的總數,得出最多只有約 13000 份工作許可證仍在有效期內的結論。也就是說,140 萬敘利亞難民中,最多只有 1%是合法的工作者。此外,工作許可證將難民所能從事的工作限制在農業、建筑、餐飲等收入最低的行業。換言之,敘利亞難民不管學歷多高、本領多強、從前多成功,成為難民后便再也沒有機會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一位合法的醫生、律師、分析師或是銀行經理。我在實際調查中發現,就算持有工作許可證的 1%的合法工作者,他們所從事的臨時低收入的合法工作,往往無法讓他們養活一家人。他們也總會爭取另一份半合法或非法的工作,以便養家糊口。限制難民的就業行業,已成為收容國在勞工市場競爭中保護本地人的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