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顛倒黑白
- 繡口一吐,便是整個盛唐
- 這人正得發邪
- 2036字
- 2025-05-23 20:46:24
更讓陸川意外的是,人群中竟還有一名他曾幫助過,為其討回了被騙錢財的老婦。
只是此刻,那老婦低著頭,眼神躲閃,不敢與陸川對視。
“王子安!”安福首先跳了出來,指著陸川尖聲道:“你這奸徒!當初在醉仙樓,你便巧言令色,騙我父親為你揚名!后又假意與我父合作經營紙坊,實則竊取我安氏秘方,暗中轉移資產,牟取暴利!你還利用我安氏商號之名,在洪州城內放高利貸,逼得多少人家破人亡!我父如今已被你這奸計所害,遠走他鄉,不知所蹤!李大人,此等惡賊,必須嚴懲!”
安福一番話,顛倒黑白,將安元慶的失蹤也栽贓到了陸川頭上。
緊接著,那幾名舊式紙坊老板也紛紛哭訴,指責“明鏡紙坊”惡意低價競爭,傾銷紙張,擾亂市場,致使他們經營困難,瀕臨破產。
而那名曾受過陸川幫助的老婦,則在李元度的逼視下,顫巍巍地“指證”說,王子安當初幫她討回錢財后,曾向她索要了高達七成的“謝禮”,若不給,便要將她趕出洪州。
一時間,公堂之上,污水橫流,議論聲紛至沓來。
這些“證人”的說辭,顯然是經過精心編排,將陸川的許多善舉,都歪曲成了包藏禍心的惡行。
閻伯嶼與劉正風在一旁聽得是怒火中燒,卻又礙于李元度的身份和“鐵證如山”,不便當場發作。
他們知道,這背后定有裴行儉的黑手在操控。
“王勃!”李元度聽完“證人”們的控訴,轉向陸川,眼神冰冷:“如今人證物證俱在,你還有何話說?這些受你蒙蔽、被你盤剝的商民,便是你所謂的‘口碑’嗎?你巧取豪奪,壟斷經營,欺壓良善,樁樁件件,鐵證如山!本官看你,巧言令色,包藏禍心,實乃國之奸佞,民之巨蠹!”
他猛地一拍驚堂木,厲聲宣道:“王子安接旨!”
此言一出,堂上堂下,所有人皆屏息凝神。陸川心中一凜,知道對方終于要亮出最后的殺手锏了。
只見李元度從身旁書吏手中接過一卷黃綾圣旨,緩緩展開,朗聲讀道:
“奉天承運,皇帝敕曰:據江南道黜陟使李元度及多方臣民奏報,洪州舉子王勃,自蜀中大赦之后,不思悔改,反在洪州興風作浪。其人巧言令色,蠱惑民心,包攬詞訟,侵占商利,更與地方官員勾結,培植私人勢力,非議朝政,劣跡斑斑,罪不容誅。朕聞之,龍顏大怒!此等奸佞之徒,若不嚴懲,何以正國法,安民心?著即刻將王勃革去一切功名,打入死牢,聽候發落!其所設‘明鏡堂’、‘明鏡紙坊’等,即刻查封,所有不法資產,悉數充公!涉案人等,一并嚴查,不得姑息!欽此!”
圣旨讀罷,猶如晴天霹靂,震得整個公堂內外鴉雀無聲!
閻伯嶼臉色煞白,他沒想到,圣上竟會下如此嚴厲的旨意!
劉正風亦是渾身冰涼,他知道,這道圣旨一下,王子安怕是真的在劫難逃了。
堂外的百姓們,更是如遭雷擊,一時間竟忘了呼喊,臉上寫滿了震驚、憤怒與絕望。
王子安先生,那個為他們帶來希望的青天大老爺,怎么就成了“罪不容誅”的奸佞了?
安福和那幾名作偽證的商人則是面露狂喜之色,以為大功告成。
唯有陸川,在最初的震驚之后,反而迅速冷靜了下來。他仔細回味著圣旨中的措辭——“據江南道黜陟使李元度及多方臣民奏報”、“著即刻將王勃革去一切功名,打入死牢,聽候發落”、“涉案人等,一并嚴查,不得姑息”。
這里面,大有文章可做!
“李大人!”陸川突然朗聲開口,聲音不大,卻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冷靜與堅定:“圣旨已宣,草民自當遵從。只是,草民尚有幾句話,不吐不快,還請大人恩準!”
李元度一愣,他沒想到王勃在此時竟還能如此鎮定。
他冷哼一聲:“死到臨頭,還想狡辯?也罷,本官便聽聽,你還能說出什么花樣來!”
陸川目光如炬,掃過堂上眾人,最終落在李元度臉上:“大人,圣旨言明,乃是‘據多方臣民奏報’,而非已查明確鑿。又言‘聽候發落’,而非‘即刻問斬’。更言‘涉案人等,一并嚴查’。這說明,圣上雖龍顏震怒,卻也未曾完全偏聽偏信,仍給此案留下了查明真相的余地!”
“草民懇請大人,既然要‘嚴查’,便請真正地嚴查!查那些誣告草民之人,背后究竟受何人指使,有何圖謀!查那些所謂的‘罪證’,究竟是如何炮制而出!查草民在洪州所為,究竟是利國利民,還是如他們所言,包藏禍心!”
他猛地指向安福:“查他安福,為何其父安元慶——一位對大唐忠心耿耿、捐資助學、修繕寺廟的良商——會突然‘遠走他鄉,不知所蹤’?他安氏商號的巨額財富,如今又落入何人之手?這其中,難道沒有不可告人的陰謀?”
他又指向那些舊紙坊老板:“查他們,為何在‘明鏡紙坊’惠及寒門學子、繁榮洪州文化之后,反而要恩將仇報,惡意中傷?他們背后,是否亦有利益勾結,懼怕‘明鏡紙’的推廣,觸動了某些人的蛋糕?”
最后,他看向那名曾受他恩惠的老婦,聲音中帶著一絲悲憫:“更要查她,一位曾因‘明鏡堂’而討回公道的老人,為何會突然反目,當堂作出如此違心之言?她是否受到了脅迫?她的家人是否安全?”
“李大人!”陸川聲音陡然拔高,“草民不才,卻也知曉‘兼聽則明,偏信則暗’的道理!今日之事,明眼人皆知,乃是有人欲置草民于死地而后快!他們不僅要毀掉草民,更要毀掉‘明鏡堂’,毀掉洪州百姓剛剛看到的希望!此等行徑,若得逞,寒的不僅是草民之心,更是天下萬民之心!損的不僅是洪州之法紀,更是我大唐之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