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安大郎
- 繡口一吐,便是整個盛唐
- 這人正得發邪
- 2514字
- 2025-05-21 12:33:56
另一方面,賈胖子也并未坐以待斃。他一方面加緊了對劉正風的誣告陷害,另一方面則派出手下,威逼利誘那些可能為“明鏡堂”作證的百姓。
陳石頭家附近,更是日夜都有賈府的家丁鬼鬼祟祟地游蕩。幸得李大牙、趙三墩等人日夜巡邏守護,才沒讓賈胖子的人得逞。但這種高壓態勢,也讓陳石頭和他的老父親終日惶恐不安。
一日,一個自稱是州府派來的“信使”,找到了劉正風,聲稱州府已收到對他的匿名舉報,要求他暫時停職,配合調查。劉正風雖心中憤怒,但也明白這是賈胖子在背后搞鬼,他坦然接受,只在臨行前,秘密召見了一名心腹書吏,讓他將陳老漢一案的所有卷宗,以及自己對洪州吏治的一些看法,連夜送往京城,交給一位在御史臺任職的故友。他知道,洪州的水太深,唯有將此事捅到更高層面,方能有一線轉機。
劉正風的暫時停職,無疑給陸川和“明鏡堂”帶來了巨大的壓力。這意味著他們在官府的唯一一個潛在盟友,也暫時失去了作用。
“先生,如今劉大人被停職,我們遞上去的狀紙,怕是石沉大海了。”蕭子敬憂心忡忡地說道。
陸川面色凝重,他也沒想到賈胖子的反擊會如此迅速和歹毒。
“賈胖子這是要置我們于死地啊。”劉夫子嘆道。
就在“明鏡堂”眾人感到前路迷茫之際,一個意想不到的人,卻在此刻登門拜訪。
“王子安先生可在?長安安元慶,特來拜會!”
來者,正是那位在醉仙樓欲以百兩黃金購買“空”字的粟特胡商,安元慶!
逆旅逢援手胡商獻奇策
“安大郎?”陸川略感意外,但面上不動聲色,快步迎了上去,拱手道:“不知安大郎大駕光臨,有失遠迎,還望恕罪。”
安元慶依舊是一身華貴的紫錦胡服,滿面春風,身后跟著兩名精悍的仆從,手中捧著幾個錦盒,顯然是有備而來。他哈哈一笑,聲音洪亮:“王子安先生太客氣了!某與先生一見如故,聽聞先生近日在洪州城內行俠仗義,為民請命,開設‘明鏡堂’,實在是令人欽佩!特備薄禮,前來道賀,也想看看有無某可以效勞之處。”
他一揮手,仆從便將錦盒一一打開,只見里面有上等的人參、鹿茸等名貴藥材,還有幾匹光彩奪目的西域錦緞,甚至有一小匣子金銀錁子。
蕭子敬、劉夫子、杜子騰三人見狀,皆是暗暗心驚。這位胡商好大的手筆,一出手便是如此厚禮,其意圖恐怕不簡單。
陸川目光微閃,心中念頭急轉。安元慶此人,精明異常,無利不起早。他先前欲以百兩黃金購“空”字,便有借王勃之名揚其商號,并試探拉攏之意。今日突然造訪,正值“明鏡堂”內外交困之際,難道真是雪中送炭?
“安大郎太客氣了。”陸川引安元慶入座,笑道,“‘明鏡堂’初立,事務繁雜,能得安大郎一句道賀,已是榮幸之至。這些厚禮,晚生愧不敢當。”
安元慶將禮物推至一旁,擺手道:“王子安先生不必過謙。先生為民申冤,對抗強梁,此乃大義之舉,某雖是一介商賈,卻也敬佩先生風骨。些許薄禮,不成敬意,先生若是不收,便是看不起我安元慶了。”
他話鋒一轉,壓低聲音道:“先生,實不相瞞,某在洪州亦有些產業,對那賈屠戶的為人,也略知一二。此人橫行鄉里,官商勾結,確是一顆毒瘤。先生欲除之,乃洪州百姓之幸。只是,據某所知,那賈屠戶在府衙之中,頗有依仗,劉錄事此番被停職,怕也是他在背后搗鬼。先生如今的處境,恐怕不容樂觀啊。”
陸川心中一動,安元慶的消息倒是靈通。他不動聲色道:“安大郎所言,晚生亦有所料。只是,開弓沒有回頭箭。‘明鏡堂’既已立,便沒有退縮之理。縱是前路遍布荊棘,晚生也當一往無前。”
“好一個‘一往無前’!”安元慶撫掌贊道,“王子安先生果然有膽有識!某今日前來,除了道賀,亦是想為先生分憂解難。”
他湊近幾分,眼中閃過一絲精明的算計:“先生,那賈屠戶之所以敢如此囂張,無非是仗著兩樣東西:一是官府的庇護,二是手中的銀錢。官府那邊,劉錄事暫時受挫,我們需另尋他法。至于銀錢嘛……”
安元慶微微一笑,自信道:“若論銀錢,他賈屠戶在我安某面前,不過是螢火與皓月爭輝罷了!先生若有需要,某愿傾力相助,助先生打贏這場官司,扳倒賈屠戶!”
蕭子敬等人聞言,皆是精神一振。若真能得到這位財神爺的相助,那“明鏡堂”的勝算無疑會大增。
陸川卻并未立刻應承,他深知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安元慶如此熱心,必有所圖。
“安大郎仗義疏財,晚生佩服。只是,不知安大郎有何條件?”陸川目光直視安元慶。
安元慶哈哈大笑:“王子安先生快人快語,某就喜歡與先生這等爽快人打交道!”
他收起笑容,正色道:“條件自然是有的。其一,扳倒賈屠戶之后,他在洪州城南所強占的幾處旺鋪,以及城郊的幾片良田,某希望能以合理的價格優先購入。先生放心,價格絕不會讓先生吃虧,也算是為那些受害的百姓彌補些損失。”
“其二,”安元慶眼中閃過一絲期待,“某久仰先生文采,若先生能為我安氏商號在長安新開的總號,題寫一塊匾額,并作一篇序文,以壯聲色,某將感激不盡!當然,潤筆之資,另當奉上!”
陸川聞言,心中了然。這安元慶,果然是商人本色,算盤打得精細。他既想借機吞并賈胖子的產業,又想利用王勃的名氣為其商號造勢。
這兩個條件,倒也不算過分。賈胖子的產業本就是不義之財,能借安元慶之力將其清算,再將部分利益返還百姓或充作“明鏡堂”的經費,未嘗不可。至于題匾作序,對于如今的“王子安”而言,更是舉手之勞,還能借此與這位絲路巨商結下更深厚的交情。
“安大郎的條件,倒也合情合理。”陸川沉吟片刻,道,“只是,扳倒賈屠戶,非一日之功。我‘明鏡堂’如今面臨的最大難題,便是人證不足,以及官府的壓力。”
安元慶笑道:“人證之事,某亦有所耳聞。賈屠戶威逼利誘,確是棘手。不過,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先生若信得過,某可暗中出資,懸賞征集賈屠戶的罪證,并為那些愿意出庭作證的百姓,提供一些生活上的保障,免去他們的后顧之憂。如此一來,何愁無人作證?”
“至于官府的壓力,”安元慶壓低聲音,眼中閃過一絲神秘的光芒,“劉錄事雖暫時停職,但洪州并非鐵板一塊。據某所知,州府之中,亦有與賈屠戶那一派系不睦之人。若先生能將狀紙與罪證,通過特定渠道遞上去,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此事,某愿為先生牽線搭橋。”
陸川聞言,心中不由對安元慶高看幾分。此人不僅財力雄厚,消息靈通,在官場似乎也有自己的人脈。若真能如他所言,那扳倒賈胖子的把握,便又多了幾成。
“若真能如此,晚生代表洪州百姓,謝過安大郎高義!”陸川起身,鄭重一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