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你對發動機的動力需求我早就已經清楚了。”
格列維奇略作思考后,坦誠地說道。
“既然華夏方面已經給了你許可,我們也就坦誠一點。
如果我們要向更上級部門申請,為你開放我們下一代發動機的相關信息,我這邊需要更具體的東西。”
隨后他停頓了一下,強調道:
“你需要詳細地告訴我,你到底打算研制一款什么樣的戰斗機?
它的設計思想,作戰定位……
如果這些能夠符合我們蘇聯的需求,或者說,能讓我們看到獨特的價值。
或許,我說或許,能有助于上級部門的批準。”
陳天宇理解格列維奇的立場。
對于任何國家而言,代表著最前沿技術的航空發動機,都是核心機密。
格列維奇肯向上級申請,已是極大的誠意,但這份誠意需要足夠的理由來支撐。
他沉吟片刻,組織著語言:
“格列維奇同志,我非常理解貴國的顧慮。
關于這款戰斗機的初步構想,我自然會毫無保留地與盟友交流。
首先,考慮到我們華蘇兩國緊密的盟友關系,以及未來華夏空軍極有可能引進貴國更先進的戰斗機。
我希望,我們研制的這款三角翼戰斗機,能夠與蘇聯的下一代米格系列戰斗機,在動力系統上實現共通。”
格列維奇眉毛微微一挑,顯然對這個提議感到意外,但旋即露出了然的神色。
發動機共通,對后勤保障、生產維護帶來的便利不言而喻。
陳天宇繼續說道:
“這樣一來,不僅能極大減輕我們雙方未來的后勤壓力,降低維護成本,也更符合我們在‘經濟互助委員會’模式下的分工協作精神。”
為了給自己的方案增加政治上的正確性,他再次將“經互會”的招牌抬了出來。
“至于作戰定位……”
陳天宇話鋒一轉。
“為了避免與貴國先進的米格系列空優戰斗機形成功能重疊,我設想中的這款三角翼戰斗機,將主要突出其‘多用途’特性。”
“多用途?”
格列維奇對這個詞顯然很感興趣,追問道:
“哦?這倒是個有意思的思路。
具體說說,怎么個‘多用途’法?”
作為米高揚設計局副總設計師,他很清楚,局里正在研發的下一代戰斗機,毫無疑問將是專注于奪取制空權的空優戰斗機。
陳天宇微微頷首,開始詳細闡述他的想法:
“格列維奇同志,華夏目前的工業基礎和國家財力,都還相對薄弱。
我們無法像蘇聯老大哥這樣,在空軍裝備序列中,為每一種作戰任務都配備專門設計的、品類齊全的戰斗機。
那樣的國防開支,對我們而言是難以承受的。”
雖然明知多用途是未來的發展方向,陳天宇說話的時候還是故意展現出一絲無奈。
好讓格列維奇認為他做這樣的定位,完全是因為他務實且清醒。
“因此,走‘多用途’的裝備發展方向,集中有限的資源,開發一款能夠兼顧多種作戰任務的機型。
是我國現階段降低國防費用、快速提升綜合空戰能力的一個有效途徑。”
為了讓對方走進自己給他預鋪的思路,陳天宇熱情洋溢地描述對未來的規劃。
不過隨后他又馬上坦率地承認。
“當然,這樣做有得有失。
這樣的多用途戰斗機,在每一個特定的細分作戰領域,比如單純的格斗空戰,或者對地精確打擊,可能都無法與那些為此目標專門優化設計的頂尖機型相媲美。
它或許能夠在多個方面性能不錯,但換個說法來描述就是,它在多個方面的性能可能只是‘夠用’。”
格列維奇安靜地聽著,時不時點點頭,表示他理解這種基于國情的需求。
陳天宇繼續深入:
“但是,對于國防預算不那么寬裕的國家,尤其是一些剛剛起步發展自身航空工業的友好國家而言。
這樣一款‘萬金油’式的飛機,憑借其相對均衡的性能、更低廉的采購和維護成本,以及更廣泛的任務適應性。
我認為反而可能更受歡迎,也更實用。”
陳天宇說到這里,話鋒再次一轉,強行將話題與當前的合作聯系起來:
“格列維奇同志,我認為,這款多用途三角翼戰斗機的研發和生產,完全可以參照我們當前正在合作的中級教練機項目的模式來運作。
由蘇方提供核心技術支持,特別是先進的發動機,而華夏則可以承擔主要的生產制造任務。
或許在未來,可以將其作為一款符合‘經互會’框架精神的產品,向其他兄弟國家推廣。”
這番話,無疑再次觸動了格列維奇。
將一款潛在的新型戰斗機項目,也納入到“國際分工合作”的成功樣板中。
這其中的政治意義和潛在的經濟利益,可比中級教練機項目大多了。
而且,陳天宇特意強調了與米格系列空優戰斗機的定位差異,也部分打消了格列維奇對于“內部競爭”或“技術路線干擾”的顧慮。
格列維奇的眼神閃爍著,顯然在快速評估陳天宇這番話的分量。
“你的想法……很有啟發性,陳。”
格列維奇終于開口,語氣中帶著一絲凝重和激賞。
“我會將你的這些構想,原原本本地向上面匯報。”
……
當天下午,格列維奇便將與陳天宇的談話內容,以及他個人對陳天宇技術洞察力和戰略眼光的評估,整理成一份詳細報告。
第一時間遞交給了航空工業部的領導,并抄送了相關的決策機構。
莫斯科的決策層,在收到格列維奇的報告后,迅速展開了內部討論。
內部討論的核心議題非常明確:
是否要向華夏方面,進一步開放蘇聯下一代航空發動機的關鍵信息?
是否要與華夏方面,在新型戰斗機的研發上,進行更深層次的合作?
一位身形魁梧的軍方代表首先發言:
“同志們,朝鮮半島的局勢,我想不必我再多言。
華夏同志用他們的實際行動,已經向全世界,特別是向美帝國主義,清晰地表明了他們的堅定立場。
他們是我們可靠的盟友。”
他的目光掃過全場,帶著不容置疑的語氣。
另一位主管經濟的官員接過話頭:
“確實如此。
而且,根據我們掌握的情報,自從朝鮮戰場的交鋒開始后,美國駐日本的占領軍司令麥克阿瑟,已經下令允許日本組建所謂的‘警察預備隊’。
同志們,這不僅僅是‘預備隊’那么簡單,這是美國試圖重新武裝日本,將其打造成遠東橋頭堡的明顯信號!”
他的語氣中充滿了警惕。
“情報部門的最新報告顯示……”
一位情報系統的高級官員補充道:
“美國正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向日本發放軍事及工業訂單。
初步估計,這些訂單的總金額,很快就會接近甚至超過當年他們在歐洲推行的‘馬歇爾計劃’的總額。
要知道那可是130億美元!
如果朝鮮戰場上的軍事對峙再持續個兩三年,這個數字,甚至有可能數倍于馬歇爾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