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中國長城

在粗野的原始社會,未開化民族的游牧習慣及復仇行為,使得防御性軍事建筑有必要且有效。這種為防御而修建的簡單土方工程在很多國家都有,然而這些國家的相關記載要么令人困惑,要么不復存在。米堤亞人、敘利亞人、埃及人、羅馬人、皮克特人和威爾士人都有防御墻,亞歷山大大帝的后代在里海東面筑了一道邊界墻,帖木兒也不敢小看這樣的安全屏障,如同天朝上國的長城一樣,這道防御線也是為了扼制游牧族韃靼人的突然進犯。史料的記載一致認定,這些建筑都源于最專制的暴政和最凄慘的奴役。這個事實使考古學家在溯源時少了很多欣喜,也太不想去探究這些野蠻的征服者踐踏億萬人自由的動機是什么。伏爾泰把埃及金字塔看作是奴隸制的紀念碑,國家長期以來都在紀念碑的重壓下痛苦地呻吟。如果希羅多德講的是真的,那證明伏爾泰是正確的。古歷史學家希羅多德說:“在吉薩的一個金字塔里埋葬著基奧普斯的尸骨,另一個金字塔里埋葬著他的兄弟西弗洛里斯,十萬勞力耗時二十年筑起這個宏偉的工程,從那時起,埃及人對基奧普斯的回憶里便充滿了極大的仇恨。”中國萬里長城的建造也伴隨著這樣的情感和回憶,據說中國每三個人就要征調一個去修建長城,因為缺乏供給,有四十萬人死于饑餓、虐待和過度疲勞。中國有一句話成為了這些苦難的紀念,它將這個工程刻畫為“一代人的犧牲換來千代人的幸福”。如果把累積的材料和聚集的勞動力數量作為衡量標準,建造金字塔的埃及奴隸們是無法與聽從帝國監工命令去建長城的奴隸們相比的。“按平均每戶兩千立方英尺的磚瓦計算,建造英國住宅需要的所有建筑材料加起來,都不及建造長城需要的材料多。”

長城一直守衛著中國的北疆,但人們卻渾然不知這項宏偉工程凝聚了多少人類智慧。公元前237年,秦始皇統一中國,登基稱始皇帝,并開始修建長城。因為匈奴經常侵擾邊境,秦始皇派軍追殺到山口,之后派兵駐扎,養兵之時兼修壁壘,以免日后倭寇再來襲。因為憎惡這位殘暴的君主,有的中國歷史學家便拒絕承認他是這個浩大工程的設計者,聲稱他只負責修建了陜西邊界的部分,其他部分則是各國君王封疆而建。這種觀點是沒有根據的,秦始皇的確是這一世界歷史奇跡無可爭議的締造者。

從秦始皇的個人品性來看,他野心勃勃,成就大業,名垂青史,也足以證明他就是長城的真正開創者。他平定周邊各國,卻唯獨不滅齊國,對其形成包圍之勢并牢牢控制,最后一舉殲滅。他殖民日本亦為世人盡知,他曾派一位勇敢的海軍將領帶領三百個青年男女來到日本,沒想到這位將領背信棄義,自立為王。修建長城固然能讓他名留青史,正如一些暴君立碑揚名一樣,然而秦始皇并不滿足于這一切,他要毀滅上古圣王的治世思想,實行一人專政。為了立刻統一中央集權,他下令焚毀了諸子百家著作。和他一樣遺臭萬年的還有當年的哈里發·奧瑪,也曾下令把與古蘭經標準本有異的經文一律燒毀。

秦長城和北京幾乎在同一緯度,東至遼東灣。據說秦始皇下令將裝滿鋼鐵的許多船沉入海底充當地基,長城便是在此底座上用巨大的花崗石板修砌而成。向西伸展的長城表面嚴絲合縫。勞工們被警告說,連接處必須插不進一根鋼釘,否則以死論處。墻體風格與北京城墻相似,規格較其他城市更大。秦長城的平均高度約二十英尺,其中護墻約五英尺,下砌十五英尺高的平臺或壁壘。基座厚約二十五英尺,墻頂寬約十五英尺。墻身由外墻和內墻構成,空隙間填滿泥土、毛石和其他材料。垛墻高六英尺,墻面由花崗巖包砌,墻上體為青色城磚。臺階為磚或石制,可上至平臺,可騎馬拾級而上。修建長城時,如遇河流就架設石拱橋,有鐵柵淺淺地浸入水中有效地阻礙水流;在有山的地方,城墻就沿著最陡峭的山脊而筑,有一處城墻海拔高達五千英尺;在地質平曠易于進攻的地方,則根據需要建雙層墻、三層墻或多層墻。在北直隸省,城墻呈梯形結構,外墻用磚封砌。能從海參崴直接入關的殺虎口用磚石壘砌,并建有大型的堡壘。進入陜西后,工程質量開始下降,有些只是用泥土糊成,黃河兩岸有烽火臺,派兵把守保護周圍并防御外敵渡河。越過黃河進入山西省,城墻通常由土胚壘砌,有些地方土已脫坯,但是在險要的關口還是有重兵鎮守。

盡管許多地方材料結構松散,但在未經重建修繕的情況下,這個綿延五千英里的偉大的國家工程經受住了兩千年的時間考驗。事實上,當長城內外一統江山的時候,長城本身已經失去了作用,漸漸為人忽略。曾幾何時,平息叛亂時長城上有百萬把短彎刀閃閃發光,而今朝廷滿足于只鎮守住通往外國的主要關口。

主要的城門會在內側加固,外側由巨大的側堡保護。每一百碼間隔設有堡壘,寬四十英尺、高三十英尺的方形城臺上設一層或兩層堡壘。長城在渤海方向的第一道關門叫山海關,美麗的山海關坐落在廣袤的平原上,它因一位將領通敵勾結遼東的滿人進犯自己的國家而歷史留名。其他著名的關口還有喜峰口、董家口、張家口,董家口和張家口是清軍入關的必經路線,古北口是清朝皇帝到承德避暑山莊的必經之地,馬戛爾尼使團曾有幸在此皇家園林被召見。

歐洲旅行者曾記載過長城兩處關口的風景,一處是古北口,另一處關口是由荷蘭使團的制圖員雅布蘭·伊代在1705年來華時繪制,來自不同國家的使團都向本國據實稟告了這項雄偉工程,法國的傳教士曾將長城的素描圖帶回國內。以往的文學作品認為馬可·波羅之所以只字未提長城,是因為中國根本不存在這樣的建筑,但這些不同國家不同時期的證據有力地推翻了這些毫無意義的懷疑。一些大使日志的摘錄也證明,是馬可·波羅從未到過長城,并非長城不存在。來自威尼斯圣馬可圖書館中收藏的馬可·波羅行游路線更充分地證明了這一點,馬可·波羅是跟隨商隊沿常規路線從歐洲向東,一路來到撒瑪爾罕和喀什,轉向東南方穿過恒河來到孟加拉國,然后沿著西藏山脈繼續向南,最后經山陜兩省抵達北京,連長城的邊都沒有挨到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图木舒克市| 怀安县| 象山县| 绥棱县| 开远市| 阿拉善左旗| 西贡区| 巨鹿县| 西华县| 正宁县| 遵义市| 白银市| 元谋县| 镇巴县| 尼木县| 旬邑县| 汶川县| 浪卡子县| 宣威市| 尼玛县| 佛山市| 德兴市| 碌曲县| 邵阳县| 苍梧县| 正安县| 朝阳市| 阿拉尔市| 兴文县| 磐石市| 陆川县| 涞水县| 清丰县| 社会| 当阳市| 呼和浩特市| 绥德县| 保德县| 浙江省| 台北市| 自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