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的第 49天,陳星兒的球鞋踩過父親工具房的木屑堆。松木香氣混著鐵銹味涌進鼻腔,她的指尖在布滿劃痕的工作臺上劃過,最終停在那把包漿溫潤的木工刀上。刀柄的檀木紋理間嵌著極細的銀屑,與后頸胎記的跳動頻率奇妙共振——這個在記憶里無數次見過父親使用的工具,此刻正以從未有過的清晰感顯露出真相。
刀刃在臺燈下泛著冷光,星兒看見刀身上的銹跡排列成樹紋狀,與星月樹干上“小月在這“的刻字完全吻合。當她翻轉刀柄,淺金色的刻字在木屑堆里亮起來:“給我的小月亮“。字體邊緣帶著孩子氣的歪斜,卻與爺爺相冊里 1995年的木工筆記筆跡分毫不差——那是爺爺給剛出生的小月做第一把玩具刀時,用刻刀留下的祝福。
“吱呀“一聲,工具房的木門被推開條縫。父親的安全帽掛在門后,藍絲帶垂落的角度正好對著木工刀,帽檐陰影里,后頸的傷疤在潮濕的空氣中泛著微光。星兒聽見父親的拖鞋在身后停住,聽見他喉結滾動的聲音,與 2012年暴雨夜在雙生樹下的嘆息,有著相同的頻率。
記憶漫出:2005年深秋,五歲的小月舉著爺爺做的小木刀在雙生樹下奔跑,紅布鞋踩過的落葉堆里,留下與刀刃弧度相同的印記。那時的星兒蹲在樹根旁撿糖紙,看見爺爺用這把刀在樹皮刻下“月“字,木屑紛飛中,老人的銀發與刀柄的檀木色融成一片:“我的小月亮,要像樹一樣堅強。“
“這把刀......“星兒的指尖撫過“小月亮“的“小“字,發現筆畫間嵌著極小的胎發,與鐵盒里小月的胎發樣本完全一致,“是爺爺給小月的。“父親的影子在工作臺上投下顫抖的弧度,他的左手無意識地摸向后頸,那里有道 3.15厘米長的傷疤——2012年背小月去醫院時,被雙生樹枝椏劃傷的軌跡,竟與刀刃的弧度完美重合。
日記本里的插畫自動浮現:“2010年冬至姐姐用小木刀刻糖紙,說刀把的月亮會發光。“旁邊的涂鴉里,穿藍布衫的小月握著木工刀,刀刃映著雙生樹的影子,而樹下的星兒,正用右手笨拙地模仿。此刻星兒才明白,為何每次父親用這把刀,木屑堆里總會出現“月“字形狀的刨花——那是他在無意識間,用爺爺的方式紀念女兒。
“2012年暴雨夜......“父親的聲音突然沙啞,他從工作服口袋摸出張泛黃的紙條,爺爺的木工草圖上,“小月亮“的刻字旁畫著雙生樹,“你爺爺臨終前說,刀把的月亮是給小月的,刀刃的星星是給你的。“星兒盯著草圖邊緣的墨跡,發現與星月樹“小月在這“的刻字,共享著同一個起筆角度。
防盜網的雨珠打在工具房玻璃上,星兒的視線落在刀刃的缺口處。那是 2012年 7月 15日留下的痕跡,父親用這把刀在樹心刻字時,刀刃撞上了埋在樹里的銀發簪殘片。“當時你奶奶說,要讓小月的名字長在樹里。“父親的指尖劃過缺口,“其實每個刻痕里,都藏著她的胎發和你的眼淚。“
母親的縫紉機聲在記憶里響起,星兒想起 2015年深秋,父親在修補雙生樹雕塑時,木屑堆里藏著的銀點——那是刀刃與銀發簪碰撞時留下的。原來每次樹影晃動,都是父親在用這把刀,將對小月的思念刻進年輪。
“林醫生說,刀刃的金屬成分......“星兒的聲音被木屑的沙沙聲打斷,她看見父親從工具柜深處取出個鐵盒,里面躺著爺爺的木工圍裙,口袋里的刻刀保養油,與雙生樹樹脂有著相同的分子結構,“和星月樹的樹脂反應......“
“你爺爺當年用雙生樹的木材做刀柄。“父親打開鐵盒,露出爺爺的木工筆記,1995年的記錄顯示,他特意選取了樹心最堅硬的部分,“他說雙胞胎是樹的孩子,刀把的月亮能接住星星的眼淚。“筆記的最后一頁,畫著小月握著木工刀的簡筆畫,刀柄的“小月亮“三個字,與星兒手中的刻字完全重合。
深夜,星兒在臺燈下對比木工刀刻字與星月樹劃痕。刀刃的每個弧度都對應著 2005年爺爺的刻刀軌跡,而父親在 2012年新增的筆畫,巧妙地將“月“字與雙生樹的根系融合。她突然想起生物課的年輪切片,2012年的樹脂沉積區,正是父親刻字時刀刃停留的位置。
“星兒?“父親的短信附帶張 1995年的老照片,爺爺抱著襁褓中的小月,手中的木工刀在陽光下劃出銀弧。照片背景里,雙生樹的枝干上,隱約可見尚未完成的“月“字刻痕——那是一切的起點,是爺爺用木工刀寫下的、關于月亮的第一個秘密。
她不知道,此刻在城市另一頭的心理診所,林素梅正對著 2005年的樹木檢測報告嘆氣,上面寫著:“雙生樹心的金屬含量與木工刀成分吻合,形成獨特的生物磁場。“記錄的最后一頁,是用木屑拼貼的雙生樹,樹根處寫著:“每個刻痕都是未說的愛,在時光里慢慢生長,最終長成保護彼此的鎧甲。“
日記本的最新頁,星兒用黑筆寫下:“2022年 8月 15日雨父親的木工刀是時光的刻刀,刀柄的'小月亮'是爺爺的初吻,刀刃的劃痕是父親的眼淚。原來每個木屑堆里的'月'字,都是他們藏在年輪里的、關于小月的詩,讓雙生樹的每圈年輪,都成了我們三個人,在時光里,永不褪色的、溫暖的擁抱。“
雨珠打在防盜網上,發出細密的響。星兒沒看見,在木工刀的刀柄縫隙里,那張 1995年的糖紙正悄悄舒展,邊緣的波浪線漸漸變成刀刃的輪廓,每道褶皺里都藏著松木的清香,每處空白處都寫著“傳承“。在十七年的時光里,父親的木工刀終于不再是沉默的工具,而是將三代人的愛,刻進雙生樹年輪的、永不生銹的、關于家的,永恒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