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鳳陽花鼓
- 大明:開局鎖定朱標,朱元璋慌了
- 江東趙括
- 2261字
- 2025-05-13 12:52:18
兩人循聲望去。
茶寮前的大樹下,人頭涌涌。
陸瀾方才聽到那邊傳來的歌聲及音樂聲,知道有人表演鳳陽花鼓,便說道:“想看鳳陽花鼓?走,去那邊看。”
大樹下,民眾圍成一個大圓圈。
急促的鑼鼓聲,響徹曠野。
陸瀾拉著李琰,擠向人群。
那些衣衫襤褸的民眾一見他們,馬上閃出一條通道。
此兩人衣著光鮮,必出自大戶人家,又是從軍隊那邊走來,誰也不敢招惹。
圓圈中心,站著一男一女。
女孩年約十六七歲,頭扎藍布巾,身穿補丁粗布衣,腰系彩帶,身背花鼓,一身乞丐裝扮。
陸瀾見其臉色蒼白,身材單薄,心下嘆息,何須裝扮,本身與乞丐何異?
男子年約二十,身著短褂、束腿褲,頭戴破草帽,正用力敲打著小鑼。
李琰好奇地看著這對男女,心中盼望他們的表演。
她自小深居府中,府門都少出,從沒看過鳳陽花鼓的表演。
皆因這種曲藝,表演者為流浪藝人,身份低微,自是不可進入韓國公的府邸表演。
“鐺—鐺—鐺—鐺鐺鐺!”
那男子猛擊三聲銅鑼。
李琰嚇得嬌軀一顫,不由自主靠向陸瀾。
陸瀾扶著她,低聲道:“此乃驚魂鑼,表演開始。”
只見那男子女子沿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各走七步,同時搖動鼓柄銅環。
陸瀾暗暗點頭,此乃踩罡步。
俗語有云,“一步探,二步看,三步四步保平安。”
此二人神色略帶慌張,眼神游蕩不定,表面為道教儀式,實為觀察周遭環境,確認逃生路線。
在明初高壓的統治之下,流浪藝人為了糊口,也是拿命去拼。
畢竟是針砭時弊,若被官府捉拿,罪名可不輕。
女子以拖長的悲腔念白開場:
“各位父老,您聽我......”
“說家鄉,道家鄉,家鄉年年遭災殃。燕子銜泥空費力,羽毛打濕落淮江。東家賣田西賣屋,我家只剩鼓一雙。背著鼓兒討口糧,唱到老來淚汪汪。”
聽到這些唱詞,陸瀾感慨萬分。
這是鳳陽花鼓核心的曲目《鳳陽歌》,曲調悲愴,主要控訴移民的苦難。
這當然不是后世人熟悉的“說鳳陽,道鳳陽,風陽本是好地方。自從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戶人家賣騾馬,小戶人家賣兒郎;奴家沒有兒郎賣,身背花鼓走四方。”
流傳后世的唱詞,乃清朝康熙年間,文人陸次云在其作品《湖壖雜記》中,才首次記載。
在洪武年間,誰敢唱“自從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那是滅族大罪!
那藝人唱的,應是鳳陽花鼓的最初唱詞。
盡管唱詞很隱晦,但曲調過于悲涼,細聽之下,還是會發現端倪。
以“家鄉”暗指鳳陽,“燕子銜泥”隱喻移民徒勞墾荒,“淮江”點明地域。
李琰雖精通音律,可何曾聽過如此悲涼的調子和唱詞?
很快便身同感受,淚流滿面。
陸瀾也沉浸其中,心中暗暗將現代版的鳳陽花鼓,與明朝版的作對比。
明朝的鳳陽花鼓,以乞討為根本目的,傳統“三拍一停”的悲愴節奏,樂器僅有鼓、鑼、镲。
現代的鳳陽花鼓,乃舞臺藝術,節奏被改編為歡快舞曲,加入二胡、電子合成器,甚至交響樂伴奏。
一刻鐘后。
只見二人急速旋轉身體,使鼓面彩帶飛揚,同時腳步呈“之”字形后退。
陸瀾暗暗點頭,這是退鬼步,表面為雜耍炫技,實為觀察退路,隨時準備逃離。
藝術源于生活。
表演就要結束。
“鐺鐺鐺—鐺!”
那男子猛擊銅鑼,三短一長。
女子以拖長的哭腔唱出收尾詞:“謝過爺娘賞口糧,鼓聲歇罷淚千行......”
隨后,兩人反端銅鑼,分開兩邊向觀眾討要賞賜。
陸瀾看著觀眾,零零散散的拋出一枚一枚的銅錢,心中暗自嘆息。
洪武八年,朝廷發行“大明寶鈔”,面值從一百文至一千文不等,規定“鈔為法定貨幣,禁金銀銅錢交易”。
但寶鈔無小額面值(最低一百文),市井買賣需銅錢找零。
因而,民間的銅錢流通,屢禁不止。
很快,女子托著只有十多枚銅錢的銅鑼,向李琰行禮。
李琰望著眼前女子,遲疑片刻。
她是千金小姐,沒有帶寶鈔出門的習慣。
旁邊的陸瀾見狀,忙伸手入懷中掏錢。
李琰卻快速拿出荷包,取出六片金葉子,放入銅鑼。
周圍立刻響起一片驚嘆聲。
女子大驚失色,立刻下跪,驚慌道:“奴家絕不敢受,請夫人收回!”
李琰不知所措,喃喃道:“收下,收下。”
陸瀾開口道:“夫人賞你,就收下吧。”
那女子雙手高舉銅鑼,不斷叩頭,口中驚叫道:“不敢,不敢......”
那男子快速跑來,面帶驚容,對陸瀾李琰道:
“謝公子夫人賞賜,但我等賤民,不敢身懷金子,否則就是死罪。請夫人收回,若可憐我等,賞賜銅錢即可!”
陸瀾頓時明白。
朝廷規定,“凡以金銀交易,罪同私鑄,捕至京,梟首示眾”,一般百姓,家里連銀子都沒有,何來金子?
若被官府搜出,或者買東西時被人舉報,那是死罪。
他伸手收回金葉子,從懷中掏出一疊一百文的寶鈔,約十二三張。
他伸手剛想都放入銅鑼,卻猛然收回,遲疑片刻,抽出一張,放入銅鑼中。
一百文寶鈔,對周圍面帶饑色的民眾,已是巨款,若給太多,恐怕會給這對流浪藝人招惹殺身之禍。
豈料,李琰一把奪過他手中那些寶鈔,全部扔進銅鑼。
那男子急忙跪在女子身旁,兩人連連叩頭稱謝。
陸瀾無奈地看了李琰一眼,對那男子說:“快走吧,當心!”
那男子頓時明白,立刻拉起女子,快速將錢財收入懷中,隨后飛跑而去。
陸瀾也急忙拉起李琰,朝軍士那邊走去。
一路上,李琰垂著頭,悶悶不樂。
陸瀾回頭,見沒人跟上來,才松了一口氣。
剛才錢財外露,人群中若有亡命之徒,那就危險了。
也許,兩里外的軍士,震懾著心懷不軌之人,令他們不敢異動。
他側頭望向李琰,問道:“娘子,是你要聽鳳陽花鼓,怎聽了反而郁郁寡歡?”
李琰的眉頭輕輕蹙起,嘴角微微下拉,不悅道:“他們的表演很震撼,卻不收妾身的錢!”
陸瀾笑著解釋他們不敢收金葉子的原因。
李琰聽了,才松了一口氣,原來這樣。
她白了陸瀾一眼:“那幾張票子,給了他們就是,他們這么可憐,你卻只抽出一張。”
陸瀾苦笑:“我怕害了他們。”
李琰涉世不深,哪知世道險惡,她驚愕地望著陸瀾,不明所以。
聽了陸瀾的解釋,她驚慌地四下張望。
“外面,竟有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