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景物依然,人事已非
- 大明:開局鎖定朱標,朱元璋慌了
- 江東趙括
- 2403字
- 2025-05-14 00:43:21
鳳陽府,陸家。
三公子回鄉省親,整個中都皆為之震動。
中都留守司的留守儲興,親自率領左右副留守及鳳陽八衛的指揮使,到陸家拜會。
中都留守司隸屬中軍都督府,設留守一人,左右副留守各一人,下轄八衛一所,分別是鳳陽右衛、鳳陽中衛、皇陵衛、鳳陽衛、留守左衛、留守中衛、長淮衛、懷遠衛和洪塘千戶所。
雖則陸瀾隸屬左軍都督府,但官場之人,誰不消息靈通?
此子年方十八,便深得皇上器重,還與太子交好,受燕王青睞,甚至差點做了北平行都司的副都指揮使,前途遠大。
鳳陽府知府李仁,也帶了當地官員前來拜訪。
連回鄉居住的信國公湯和,都派了兒子前來拜見。
一時之間,陸家熱鬧非凡。
陸瀾午時才回到家,一進家門,便被這些大小官員圍住,疲于應付。
直至申時,這些官員才陸續離去。
最后送了湯公子出門,陸瀾松了一口氣,轉身回府。
應酬真累,但人在官場,又不得不強顏歡笑。
步入前院,卻見爺爺陸亨、父親陸鈞、大哥陸湛站在前廳門前。
他疾步上前,道:“爺爺、父親、大哥,怎不在前廳休憩?”
方才接待賓客,他們三人也在招呼客人。
賓客眾多,他只與他們略打招呼,未及細談。
陸亨笑道:“瀾兒,你今日衣錦還鄉,爺爺極為高興,方才在此送客,特意等你?!?
陸瀾連聲不敢當,忙恭迎他們進入前廳。
四人落座。
陸瀾看著這些名義上的長輩及大哥,不禁心生感慨。
爺爺年近七旬,仍精神矍鑠,父親年近五旬,一副安分守己的模樣,大哥二十三歲,已略顯成熟,謹小慎微的樣子。
此三人,正是陸家三代嫡系,均務實細致。
自己雖與他們無血緣關系,但自己到此,彼此的命運便緊密相連。
以明朝嚴厲的連坐制度,傾巢之下,焉有完卵?
若陸家出事,自己避無可避,反之,若自己出事,也會連累陸家。
陸亨滿臉帶笑,眉眼間洋溢著愉悅的光彩,慈祥地注視著陸瀾。
“瀾兒,你離家不足兩年,已名動京師,可喜可賀!爺爺已吩咐大排筵席,今晚陸家歡聚一堂,為你接風,哈哈!”
酒宴過后。
陸瀾來到爺爺居住的院子。
兩人在前廳落座。
陸亨抿了一口茶,臉上的喜悅神色一掃而空,陰沉道:“瀾兒,爺爺見你接李氏下馬車,舉止親昵,這是怎么回事?不是說好了,今次借壽辰之機,與李家徹底斷絕關系嗎?”
陸瀾一愣,神情尷尬中夾帶著古怪。
他與朱元璋商議之事,極為機密,除了二人,只有太子知道。
想不到爺爺的眼光這般毒,從他與李琰的一些日常行為,便看出了二人的感情變化。
他內心極為猶豫,此事要不要告知爺爺?
陸亨的臉上,堆滿了烏云,冷聲道:“大丈夫何患無妻?你年紀輕輕,機會眾多,豈能因一女子,將陸家置于險地!”
陸瀾瞬間作了決定,此事要告知爺爺。
否則,以爺爺的脾性,陸家必與李家交惡,那他如何能順利獲得李家的信任?
他抬手為爺爺斟上茶水,道:“爺爺,稍安勿躁,且聽孫兒道來。”
他將朱元璋令他為臥底,答應將來陸家免受李家牽連之事,和盤托出。
隨著陸瀾的講述,陸亨的神情,由陰冷到驚喜,再到狂喜。
陸瀾話音剛落,陸亨便忍不住大笑:“甚好,甚好!那陸家是奉旨與李家交好,哈哈!”
壓抑多時的擔憂,此刻一掃而盡,陸亨自是開懷大笑。
陸瀾連忙阻止道:“爺爺,小心隔墻有耳!”
陸亨一驚,硬生生收起笑聲。
那強忍笑聲的滑稽模樣,令陸瀾也忍俊不禁。
片刻,陸亨連連點頭,道:“正是,正是,法不傳六耳!”
陸瀾鄭重其事道:“此事僅皇上、太子及你我知道,不可再讓第五人知,切記,切記!”
重要的事情,要再三提醒,不要怕麻煩。
陸亨重重點頭,此事極為嚴重,必須守口如瓶。
隨后,他笑道:“瀾兒,你因此與李氏親近,從而與李家交好吧?甚好,孺子可教也!”
陸瀾臉色微紅,扭捏道:“不是......李氏貞靜柔婉,確是良配?!?
見到陸亨面露不豫之色,陸瀾急忙將為李琰求情之事說出。
陸亨大喜過望:“哈哈!瀾兒,你果然沒讓爺爺失望!一舉兩得,哈哈!”
他對這個孫媳婦,一直頗為滿意,只是,為了陸家免受牽連,唯有忍痛割愛。
如今,陸瀾竟可兩全其美,他自是老懷欣慰。
“瀾兒,日后有何打算?陸家全力配合!”
陸瀾并沒說出他心中的想法,這些事,他都沒有十足把握,還是別說出為好。
“爺爺,陸家如兩年前那般,恢復與李家的密切關系即可,其它事情,我自有分寸?!?
陸亨滿意地注視著陸瀾,連連點頭。
這個孫子,有勇有謀,真不簡單。
“瀾兒,一路舟車勞頓,快回去休息。記住,明日巳時,到陸氏祠堂,舉行祭祀告祖儀式?!?
陸瀾稱是,行禮告退。
陸家,后院,東小院。
陸瀾步入小院,抬眼望去,竟和大婚當晚的布置一模一樣。
踏進前廳,卻見廳中陳設,也如大婚當晚。
李琰端坐堂中,似笑非笑望著他。
他心中一凜,什么情況?
“夫君,”李琰拉他坐下,臉上盡是幽怨的神色,“一年又五個月前,你狠心拋下妾身,獨自去了京師,如今重回舊地,沒有話要跟妾身說嗎?”
陸瀾四下張望,感慨萬分,景物依然,人事已非。
李琰幽幽道:“當時,妾身終日以淚洗面,且不許改動小院的任何擺設,就是為了讓夫君回來,舊夢再續?!?
陸瀾喃喃道:“娘子......”
此時此刻,他不知說什么好,似乎怎么說,都不適宜。
心中千言萬語。
當日之事,只可歸結為一句話:為何你生在李家?
李琰擦了擦眼角,付之一笑:“夫君,此事已了,日后不必再提。但是,夫君要答允妾身一事。”
陸瀾輕聲問道:“何事?”
“夫君,妾身想聽鳳陽花鼓,夫君會表演的?!?
陸瀾一怔,怎會有這個要求?
“那可是兩個人表演。”
“夫君自己唱即可,可以的!”
“曲調和唱詞太悲傷了?!?
“夫君精通音律,會改的。”
這倒是,把傳統羽調式(哀怨)改為徵調式(歡快),并加快節奏,把傳統每分鐘60-70拍增至120-140拍,便可驅散悲傷的情緒。
李琰得意地抿嘴一笑,拿出早已準備好的雙條鼓:“夫君,妾身想聽?!?
陸瀾笑著搖了搖頭,接過雙條鼓。
思考片刻。
鼓聲響起。
“咚咚鏘,咚咚鏘,
龍興淮水出圣皇——
說鳳陽,道鳳陽,帝鄉福地沐天光,
洪武爺坐金鑾殿,九載倒有十年穰!
大戶騾馬添新廄,小戶兒郎入學堂,
奴家擊鼓踏歌舞,四方來朝獻嘉祥!......”
陸瀾擊鼓而唱,李琰載歌載舞。
一曲既罷,李琰意猶未盡。
“夫君,明日帶妾身去鳳陽城中觀看鳳陽花鼓!”
“?。俊标憺懸荒橌@詫,“還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