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債權轉讓合同糾紛
- 中國法院年度案例集成叢書:合同糾紛裁判規則理解與適用
- 國家法官學院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編
- 2630字
- 2025-05-14 16:52:27
011 權利概括轉讓的風險承擔
——田某峰、王某科訴展某林債權轉讓合同案
案件基本信息
1.裁判書字號
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2013)三中民終字第493號民事判決書
2.案由:債權轉讓合同糾紛
3.當事人
原告(被上訴人):田某峰、王某科
被告(上訴人):展某林
基本案情
原告田某峰、王某科合伙經營位于北京市密云縣J商行,系某酒業公司生產的某系列酒密云地區營銷總代理。2010年5月,二原告將商店的下游客戶名單、某系列酒的營銷代理權及債權轉讓給被告展某林。雙方約定,對于客戶名單及某系列酒的密云地區營銷代理權不再另行計價,僅對轉讓給被告的對外債權單獨計價,經核算對外債權總計922119元,扣除呆賬及不實債權160632元,債權轉讓總額為761487元。協議簽訂當日,被告向原告支付700000元,尚欠61477元。被告于2010年5月25日給二原告出具借據(欠條),其內容為:“今有展某林借(欠)到田某峰、王某科轉來賬據、票額922119元減去退據160632元。已付田某峰、王某科現金700000元,目前賬面欠款61477元,本款待同客戶核實,如有誤差,可從總款內增減,雙方共同承認。同客戶確認票面金額無誤,自今日起3月內用現金付給田某峰、王某科。”欠據出具后,被告既未向原告付款,亦未對下游客戶債權真實與否提出異議。
案件焦點
1.原、被告之間簽訂的“借據”性質如何認定;2.雙方協議是否存在顯失公平的情形;3.債權轉讓后的風險應由誰承擔。
法院裁判要旨
北京市密云縣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給二原告出具的欠據,雖名為借據,但其內容包含下游客戶名單的披露、某系列酒營銷代理權轉讓及債權轉讓三個法律關系。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印發修改后的〈民事案件案由規定〉的通知》第三條第一款、第三款之規定,對于轉讓代理權和客戶名單披露的法律關系應定為合同糾紛,對于債權轉讓的法律關系應定為債權轉讓合同糾紛,故本案案由應為合同糾紛、債權轉讓合同糾紛。原、被告達成的某系列酒營銷代理權及債權轉讓協議,是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其內容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應為合法有效。原、被告雙方協議的標的為原告經營酒期間發生的對外債權、某系列酒的代理經營權及銷售客戶名單。被告取得營銷代理權后,能夠享受某系列酒銷售較大的價格優惠。原告雖僅以對外債權數額作為雙方轉讓對價,但其隱含了購買客戶名單及營銷代理權的價值。轉讓后債權固然存有無法收回的風險,對此被告應屬明知但仍為承諾,對此應推定為其為獲得客戶名單和營銷代理權而自愿承擔的風險。被告出具的欠據載明付款義務的三個月履行期限,應視為被告向原告提出對債權票面金額真實與否的異議期間。被告在欠據出具后近三年時間,既未履行付款義務,又未對債權票面金額提出異議,應視為被告對轉讓后債權票面金額的認可,對此應認定為被告單方違約。現被告以部分債權無法收回為由拒絕付款,于法無據,不予采信。故對原告要求被告給付債權轉讓款61477元的訴訟請求,予以支持。
北京市密云區人民法院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百零九條、第五百七十七條之規定,作出如下判決:
被告展某林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給付原告田某峰、王某科債權轉讓款61477元。
展某林不服一審判決提起上訴。
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本案中,展某林出具的欠據系其與田某峰、王某科達成的某系列酒營銷代理權及債權轉讓協議的具體表現形式,該轉讓協議是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其內容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應為合法有效。展某林出具的欠據載明付款義務的三個月履行期限,應視為展某林向田某峰、王某科提出對債權票面金額真實與否的異議期間。展某林在該期限內,即未履行付款義務,又未對債權票面金額提出異議,應視為展某林對轉讓后債權票面金額的認可。展某林在訴訟過程中所提交的證據不能證明其在三個月的異議期間向田某峰、王某科表示異議,且展某林以部分債權無法收回為由拒絕付款,于法無據,法院不予采信。綜上,一審法院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處理結果并無不當,應予維持。
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定,作出如下判決: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法官后語
一、本案中“欠款”的性質問題:名為借據,實為權利概括轉讓
本案中,經過審理,我們發現借貸關系并未成立,雖然名為借據,但實際內容包含的是下游客戶名單的披露、某系列酒營銷代理權轉讓及債權轉讓三個法律關系。通過雙方對基礎法律關系的效力和履行事實的證明,本案案由應定為合同糾紛、債權轉讓合同糾紛。
二、債權金額隱含的價值問題:是否包含隱性利益是確定協議有效與否的關鍵
單從雙方的欠條內容來看,展某林以761487元的現金受讓了田某峰、王某科價值761487元的對外債權。這在如今要賬難的現實社會上來看可以說這筆受讓是不對等的,展某林處于不利地位。法官在審理過程中認為雙方是否成立合理對價系確立協議有效與否的關鍵。展某林認可除了收到轉來賬據、票額總額761487元,還接收了田某峰、王某科轉讓的客戶名單及營銷代理權。有這一事實,就能確立雙方在簽訂協議時系處于平等的地位。展某林不僅獲取了客戶名單,而且在取得營銷代理權后,還能夠享受銷售較大的價格優惠。為此,可推定展某林在繼受田某峰、王某科的對外債權時已經獲得了合理的對價,甚至可以認為展某林屬于低價繼受該筆權利,并不存在展某林對合同有重大誤解或對其有顯失公平的情形,雙方合同合法有效。
三、風險預判及承擔主體問題:權利概括低價轉讓確立了受讓人風險自擔規則
展某林作為一個理性人,應該有基本的風險預判能力,在其自愿繼受該筆債權后,就應接受風險自擔規則。這不僅包含展某林對不實債權、瑕疵債權的風險自擔,而且確立了展某林需單方積極履行核對的義務,而非期冀田某峰、王某科與其共同履行核對義務。本案中,欠條簽訂的時間即為雙方約定的轉讓債權的風險轉移時間。這個基準日之后,債權權益已經由展某林享有,債權滅失、貶損的風險也由展某林一并承擔,包括本案中無法收回的風險。雖然欠條上有約定3個月的履行期間,但這個期間并非雙方約定風險轉移的時間,也不屬于雙方共同核對金額準確與否的履行期間,而是展某林向田某峰、王某科提出對債權票面金額真實與否的異議期間。由于展某林在欠條出具后近三年時間里,既未履行付款義務,又未對債權票面金額提出異議,視為展某林對轉讓后債權票面金額的認可,其亦認可在欠條簽訂之日起就應承受債權的滅失或是貶損等風險,同時基于其怠于行使異議權的情形,對此應認定為展某林單方違約。為此,展某林以債權無法收回拒絕付款的抗辯是不成立的。
編寫人:北京市密云區人民法院 周靜 常玉倩
- 中國法院2021年度案例:借款擔保糾紛
- 民法典司法解釋與權威案例指引全書(上卷):含司法解釋新舊對照
- 刑法及司法解釋匯編:含指導案例
- 情法一生:解析家庭情感與財產糾紛20例
- 中國法院2020年度案例:道路交通糾紛
- 你知道我的迷惘:商業倫理案例選輯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解讀
- 民法典婚姻家庭編法律適用與案例指引
- 人民法院民商事指導案例與類案裁判依據叢書:合同糾紛指導案例與類案裁判依據
- 房屋裝修
- 刑法修正案(十一)條文要義:修正提示、適用指南與案例解讀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總則編釋義
-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新舊對照與重點解讀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適用指南與案例釋義
- 招標投標法律法規解讀評析:評標專家指南(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