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九歌遺韻
- 赤醴長歌:圣墟之外五千年
- 蓮花妙手
- 2454字
- 2025-05-15 11:08:10
《赤醴長歌:圣墟之外五千年》
第二卷·溯古尋源·酒魂初誕
第71章·九歌遺韻
1
洞庭湖的暮色被鐵銹色浸染,渾濁的浪頭裹挾著腥氣拍擊堤岸,仿佛大地正在滲血。李清照佇立岸邊,玄色裙裾被狂風掀起,腰間青銅酒樽在陰云下泛著冷光。樽身刻著的楚地云紋間,細密的血珠正不斷滲出,將湘妃竹編就的配飾染成斑駁絳紅,宛如淚痕凝結。
“屈子的《九歌》,缺了最后一章。“她指尖撫過泛黃竹簡,那些蝌蚪般的楚國文字突然扭曲蠕動,化作黑蛇竄入水中。水波翻涌間,湖面浮起無數慘白的魚肚,腥甜氣息中混著濃烈的酒酸。“你看,連文字都成了妖。“她的聲音裹著寒意,驚飛了蘆葦叢中的夜鷺。
蘇軾蹲在布滿貝殼的灘涂,掌心捧著一抔混著魚骨的泥沙。細碎陶片在指縫間閃爍,蟠螭紋上凝結的暗綠色黏液正緩緩滴落——那是戰國楚墓特有的紋飾,此刻卻散發著腐臭。“這不是普通的水患。“他碾碎陶片,黏液接觸空氣后騰起紫煙,“有人在用酒祭養蠱,以活人魂魄為引。“
話音未落,湖心轟然炸開十丈高的水柱。九條蛟龍破水而出,鱗片下翻涌著暗紫色的酒漿,龍角纏繞的腐爛蒲草間垂落人發。更可怖的是,它們空洞的眼眶中嵌著骷髏,每具頭骨的七竅都汩汩涌出黑色酒液。李清照足尖點地疾退,酒樽中迸射的血珠在空中凝成楚辭名句:“沅有芷兮澧有蘭“。剎那間,蛟龍發出嬰兒啼哭般的哀嚎,鱗甲片片剝落,露出腹腔中成排的酒壇——壇口塞著的人頭還保持著猙獰表情,喉間不斷吐出帶著尸臭的濁酒。
2
三百里外的云夢澤深處,屈子祠的殘垣正在滲血。青磚縫隙間爬出密密麻麻的酒蟲,將苔蘚染成詭異的墨綠。劉伶醉眼朦朧地躺在傾倒的香案上,手中葫蘆對著祠中殘破的屈原神像搖晃:“我說屈大夫,你當年投的是江,怎的連祠堂都泡在酒里?“
酒霧從葫蘆口噴出,在空中凝結成戰國祭祀的幻象:巫祝們將活人推入青銅酒甕,甕中伸出章魚般的觸須纏住祭品,猩紅液體漫過甕沿。陶淵明猛地揮出桃花枝,花苞綻開時露出半卷《九歌》殘篇,墨跡中混著暗紅斑點。“不是水妖,“他扯下沾滿酒糟的衣袖,布料下竟浮現出詭異的蠱蟲紋路,“是有人把《九歌》煉成了酒蠱,用詩篇鎮壓的怨靈反噬了。“
杜康玄袍獵獵作響,九枚商代卜骨從袖中飛出,在血泊中拼成龜甲紋路。骨面裂紋滲出幽藍熒光,映得他臉色慘白:“楚地酒祭本為鎮水,如今反成禍源。清照他們遇到的,是《九歌》被魔改后的酒魂反噬。當年屈子以詩為咒,卻被后人竊取篡改......“
李白突然拔劍出鞘,劍光劈開祠堂地磚。三百具陶俑破土而出,懷中緊抱的酒壇刻滿《九歌》詞句:湘君陶俑壇口纏繞著水草,大司命陶俑酒液中漂浮著人牙。“湘君陶俑釀湘夫人,大司命陶俑釀少司命,“他劍尖挑起陶片,裂紋中爬出蜈蚣大小的酒蟲,“好個陰陽相生的邪陣!用屈子詩篇煉就活蠱,當真褻瀆!“
3
洞庭湖上,寒風裹挾著黑潮翻涌,蘇軾的須發瞬間結滿冰霜。他腳踏浪尖,將混著朱砂的酒曲撒入濁浪。酒曲遇水即燃,化作七朵青蓮照亮天際:“清照,用《九歌》正音破邪韻!“
李清照咬破舌尖,鮮血噴在竹簡上。楚篆文字化作金色鎖鏈竄入水中,她開口吟唱時,聲音裹挾著編鐘轟鳴:“成禮兮會鼓——“九蛟龍腹中的酒壇應聲炸裂,萬千人頭發出刺耳尖叫,黑潮中升起戴山鬼面具的白衣人,骨笛吹出變調的《河伯》之曲。
“傳芭兮代舞!“李清照踏著酒樽虛影破浪而行,每一步都在水面留下青銅鼎紋。白衣人的面具突然龜裂,露出半張與屈原七分相似的臉,嘴角卻爬滿蜈蚣狀的酒紋。蘇軾趁機擲出酒壇,壇中“真一酒“接觸黑潮瞬間氣化,凝成三百柄酒氣長劍。“嫮目宜笑兮,子慕予兮善窈窕!“他長吟《山鬼》詩句,劍雨穿透白衣人胸膛,卻見傷口處涌出的不是血,而是混著碎骨的酒漿。
4
白衣人墜入黑潮時,懷中跌出一卷玉簡。李清照凌空接住,簡上《禮魂》篇的字跡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消退。“原來如此,“她撫摸著空白簡面,指腹傳來灼燒般的溫度,“屈子投江前,將真正的《九歌》末章化入酒魂,這些邪祟不過是后人仿作的贗品。“
湖底突然傳來編磬之聲,殘破的楚國龍舟破水而出。船頭立著透明魂魄,身著廣袖深衣,手中酒爵盛著琥珀色液體,香氣中混著椒蘭與白芷。“諸位可知,“魂魄的聲音穿過千年歲月,“《九歌》本是釀給東皇太一的祭酒?“
蘇軾瞳孔驟縮:“屈大夫?“
屈原魂魄仰頭飲盡酒爵,身形凝實幾分:“楚人以詩為曲,以酒為媒,溝通天地。可惜后人只當我投江是殉國,“他彈指間,龍舟上浮現九尊獸面罍,罍身纏繞的藤蔓滲出金紅色酒液,“卻不知我是以酒魂鎮洞庭水眼。如今邪祟篡改詩篇,妄圖解開封印......“
5
烏蒙山巔的《酒經》石刻突然迸發血光,杜康猛地按住心口,咳出血絲:“李清照在改寫《九歌》!“石刻上“楚醴“二字轟然裂開,黑色酒泉噴涌而出。李白揮劍斬斷酒流,泉水中卻傳來萬千楚人慟哭,哭聲里混著破碎的楚歌殘句。
“快看洞庭!“劉伶的酒霧中顯現奇幻場景:李清照以金簪為筆,以自身酒魂為墨,在玉簡上重寫《禮魂》。每落下一筆,湖底獸面罍便炸裂一尊,釋放出被囚禁的楚巫魂魄。這些魂魄化作螢火,照亮洞庭湖底巨大的酒爵形祭壇——壇中沉睡著三百壇纏著蒲草的楚醴,酒壇封印正在片片剝落。
屈原魂魄大笑三聲,縱身躍入水眼。洞庭湖霎時清澈如鏡,湖底祭壇泛起金光。李清照寫完最后一句“姱女倡兮容與“,玉簡化作流光沒入蘇軾酒壇。壇中“真一酒“劇烈沸騰,酒氣沖霄,在空中凝成東皇太一神像。神像屈指輕彈,云夢澤所有邪酒壇盡數龜裂,涌出清冽的楚醴原漿,酒香中混著《九歌》的吟誦聲。
6
當夜,赤水河上游漂來九艘楚國龍舟,船帆上的鳳鳥紋在月光下泛著磷火般的幽光。杜康站在河畔,掌心的河水混著楚醴化作赤色結晶,內里封印著《九歌》殘影:“酒魂歸位一脈。“
李清照的青銅酒樽輕顫,樽底浮現新刻的詞句:“至今楚宮化酒魄,云夢猶唱九歌魂。“她望著東南方,那里的時空迷霧中,上海租界的霓虹與戰國烽火重疊閃爍。
“下一站,“蘇軾擦拭著酒壇上的水漬,壇身蟠螭紋突然活過來般游動,“該去漢宮椒房了。“
烏蒙山傳來低沉嘆息,石刻上的“楚醴“二字化作血玉色。山腹深處,那雙閉合千年的眼睛緩緩睜開,瞳孔中倒映著洞庭湖上空的《九歌》詩魂——新的酒脈傳承,正在血色黎明中悄然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