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色列移民政策的歷史考察與多維審視
- 艾仁貴
- 1854字
- 2025-04-29 18:56:48
第三節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和戰后初期的猶太秘密移民行動
1939—1948年,對于巴勒斯坦猶太人社團來說,是世界大戰和地區局勢動蕩交織影響的時期。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和納粹占領歐洲,導致許多歐洲猶太人無法離開,不少猶太人遭到納粹的關押和屠殺,而且英國委任統治當局出臺了限制猶太人移民和購買土地的白皮書。英國當局在阿拉伯人的反對下力圖限制移民進入巴勒斯坦地區的數量,這與巴勒斯坦猶太社團的建國目標相矛盾。為了反對英國1939年《關于巴勒斯坦問題白皮書》對猶太移民的限制政策,猶太移民組織發起了非法移民活動。由于進入巴勒斯坦的正規移民渠道被堵塞,這一時期的移民活動以通過非法和秘密方式進入巴勒斯坦為主。
在伊休夫內部,將合法移民行為稱為“阿里亞A”(Aliyah Aleph),這是英國當局允許的有限的合法猶太移民行為,而將在同一時期的秘密移民行為稱為“阿里亞B”(Aliyah Bet),該詞由希伯來語詞匯Aliyah(意為猶太人移民以色列地)和希伯來語字母Bet(希伯來語字母中的第二個字母)共同組成,它類似于英語中的“B計劃”。[19]“阿里亞B”是猶太人非法移民的代號,其吸收對象絕大部分是來自納粹德國的難民以及大屠殺幸存者。由于納粹控制下的歐洲猶太人的處境不斷惡化,移民的需求變得極為迫切。“阿里亞B”的主要焦點是營救處在納粹占領下的歐洲猶太人,不少新來者對猶太復國主義意識形態并沒有特別的理解。
伊休夫從事秘密移民的機構是“阿里亞B辦事處”(Mossad LeAliyah Bet),該機構是哈加納的分支之一,致力于沖破英國當局的限制開展非法移民活動。它具體存在于1938—1952年,受到美國猶太聯合分配委員會的直接資助,它不受猶太代辦處的控制。“阿里亞B”采用多種方法進行:通過海路(這是最主要的方法);通過陸路(主要通過伊拉克和敘利亞);通過空中(這一方法始于1947—1948年,當時兩架滿載猶太移民的飛機不顧英國政府的反對降落在下加利利的亞夫內埃爾村)。英國當局對其進行了攔截,導致許多人在海上喪生或被迫重返納粹控制下的歐洲。[20]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大屠殺造成的幾百萬名歐洲猶太難民,成為十分棘手的國際問題。絕大部分人淪為無家可歸的難民,超過25萬名難民在戰爭結束后滯留無國籍難民營(displaced persons camps)。盟國最初的計劃是將這些無家可歸者遣返至他們原來的國家,但許多人由于遭遇持續的反猶主義困擾而拒絕返回,或者無法返回他們已被摧毀的家園。為了調查這種狀況,盟國成立了英美調查委員會(Anglo-American Committee of Inquiry)調查他們的意圖,發現他們中超過95%的人想要移民巴勒斯坦。然而,由于當地阿拉伯人反對猶太移民的進入,英國當局拒絕允許猶太難民擁入巴勒斯坦。
為了突破英國委任統治當局的移民封鎖,歐洲的猶太游擊戰士與巴勒斯坦的哈加納一道組織移民偷渡前往巴勒斯坦,稱為“布利哈”(Bricha,即逃離)行動,最終將25萬名猶太難民運往巴勒斯坦,另有其他難民前往美國、南非、南美洲、大洋洲等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的非法移民活動線路,通常從難民營開始,經過美國占領區(Bad Reichenhall and Leipheim),從這里再通過卡車、步行或火車抵達地中海的港口,再乘船前往巴勒斯坦。超過7萬名猶太人乘坐100多艘船只抵達巴勒斯坦。[21]
許多逃脫納粹魔爪的歐洲猶太人試圖通過非法途徑進入巴勒斯坦,其中超過半數被英國巡邏隊堵截,英國皇家海軍在巴勒斯坦有8艘軍艦進行巡邏,絕大部分被攔截的移民被遣送至塞浦路斯的拘留營,一些人被遣送至巴勒斯坦的阿提利特隔離營(Atlit Detention Camp)和毛里求斯。英國在這些拘留營中扣押的難民高達5萬人,超過1600人淹死在大海里。著名的事件有,1947年載有4554名大屠殺幸存者的“ SS出埃及號”(SS Exodus)。“出埃及號”被英國巡邏隊攔截后,盡管其乘員進行了抵抗,但它還是被迫掉頭返回歐洲。最終其乘客被遣送回德國。該事件經媒體曝光,使得英國政府極為尷尬。到以色列建國前,它從海路將7萬名猶太移民帶入巴勒斯坦,此外還從陸路帶來移民,主要是從阿拉伯世界。總共帶入大約10萬名猶太人。盡管英國試圖限制非法移民,但在這14年間,超過11萬名猶太人進入巴勒斯坦。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巴勒斯坦的猶太人口增加到總人口的33%,成為左右巴勒斯坦分治的關鍵性力量。[22]
在整個委任統治時期,猶太人通過持續開展移民活動,大約有48.3萬猶太人定居巴勒斯坦,幾乎是委任統治開始之時猶太人口的六倍。其中大約88%的猶太移民來自歐洲,當地猶太人遭受的反猶迫害最為猛烈,39.6% 來自波蘭,14.2% 來自德國和奧地利,12.2%來自蘇聯、立陶宛和拉脫維亞,4.1%來自巴爾干國家;不到2%來自美洲,另有10.4%來自亞洲和非洲。[23]到1947年,猶太人口已占巴勒斯坦總人口的將近1/3,成為其爭取獨立建國地位和實現巴勒斯坦分治的重要人力資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