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沿路退兵回二龍山時,曹操已命小嘍啰再去打探官軍消息。
據回報,那數百官軍雖暫未跟來,卻也沒回青州城去,而是就在那地方安營過夜,離二龍山左右不過幾里遠,顯是仍有追捕之意。
二龍山山高寨險,自然不怕他區區幾百人。
可若官軍不肯罷休,再回青州調來大隊人馬,便十分不妙。
須知,曹操這幾日定計謀劃,只要將這二龍山當作屯田練兵之地,將來舉事時好遙相呼應,當作一大助力。
其最關鍵處,便是要韜光養晦,暗自發展,尤其不可隨便與官府為敵。
倘若真有大隊官軍來圍捕,那便是前功盡棄,所謀皆成一場空了!
將這其中利害關系說了,三人很快明了,各自默默不語。
顯然,三人雖都是一流將才,卻非謀士或帥才。
曹操便嘆息一聲:
“不瞞三位兄弟,若論敗敵,愚兄有一萬條計策,莫說那區區幾百人,便是再來幾千人,我等仗著這二龍山地利,也絕不示弱!”
“可如今是要退敵,既要減少我方傷亡,還必得悄無聲息,不使青州官府矚目察覺,這卻是難!”
魯智深久在地方廂軍,不似林沖、楊志二人卻是在東京干事,默默沉思片刻,道:
“若讓灑家說,孔家兄弟引他那二三百人去打州城,雖說是蠢,卻也算不得什么大事,本州官軍未見得就來大隊人馬圍捕,”
“如今,那花榮也只領了他清風寨上的幾百人馬罷了,若能說得他退兵,大可相安無事。”
曹操點了點頭,叫石秀來問時,適才所救的一個孔家兄弟已醒,便令叫過來問話。
不多時,人來了,滿身傷勢仍在將養,一見面便撲到在曹操腳邊,痛哭不絕:
“師父大恩!哥哥大恩!小弟萬死難以報答!萬望念在師徒、兄弟份上,再把我那兄弟救回來!”
曹操瞥了他一眼,白眼連翻,實是說不出的嫌棄,想:
若沒你們兄弟兩個蠢貨時,二龍山安安穩穩屯田練兵,不知多快活。
如今卻被你們累得進退兩難,真是晦氣!
便強忍著不快,問道:
“你是孔家兄弟哪一個?”
那人一愣:“小弟孔明,孔亮是我兄弟,師父怎地不認識了?”
“許是多年未見了吧,我且問你,打青州城是誰的主意?”
“便是小弟的,哥哥問這個作甚?”
曹操哼了一聲:“沒什么,嗯……孔明?這名字起得不好,不適合你,以后還是改了吧。”
孔明:“……”
當下,又問起打青州時情狀,是否與那花榮有甚冤仇,否則為何窮追不舍。
孔明只是一個勁搖頭:
“沒有,我兄弟二人雖聽過那花榮的名頭,卻沒見過,也不曾殺了他父母、欺了他妹子,有什么深仇大恨?”
“不過曾聽人說起,說那清風寨上原是有兩個知寨,花榮只是武知寨,另有一個文知寨,名叫劉高的,”
“兩人素來不和,因花榮常被那劉高壓著,一心想要立功,出一口惡氣,所以近來總是帶兵剿匪,大概也是因為這個……”
“依你說來,那花榮只是為了立功?”
曹操打斷道。
見孔明點頭不迭,緩緩道:
“如果只是如此,那倒大有轉圜之余地,只需有個中間人從中通氣,兩方罷手,大不了給他些軍馬損折之費。”
正暗自沉吟,林沖忽然笑道:
“哪里還需要什么中間人,哥哥自己不就是?”
曹操一愣:“賢弟這話何意?”
“哥哥又忘了?你雖與那花榮未曾會過面,卻常通書信,那花榮久聞哥哥大名,時常惦記,三番五次邀你去清風寨相會,只是不曾去,”
“如今,只需哥哥寫一封信,令人送去,那花榮一看是哥哥,既不是什么要緊事,自然無有不從。”
一席話,又把曹操聽得云里霧里。
但隨即反應過來,這定是之前那宋江干的事,林沖所以知道,十有八九是從朱仝那里聽來的。
便尷尬一笑:“愚兄當真是頭疾日久,記性愈發不好了,可不是曾與那花榮通書信?如此,便請石秀兄弟代為走一遭。”
說著,就取過筆墨宣紙,簡單寫了封書信,交給石秀。
幸好之前為防旁人看穿,曾學過那宋江的書法字跡,不然此番倒難免露餡。
石秀拿到書信后,自下山去送。
曹操心下略松,想到事情將要解決,適才心中煩悶一掃而空,又與林沖三人說笑起來。
只看得三人面面相覷,暗自私語:
“公明哥哥這頭疾,得治!”
……
當夜,清風寨營地。
石秀暗自摸至主將軍營,將書信包了石頭丟進后,轉身就走。
四周雖有巡防官軍,怎擋得住他機敏靈便,連個影子也沒看見。
只花榮從睡夢中驚起,起身掌燈后,將那書信拿起看了,認得筆跡,悔得連連拍腿:
“卻是緣淺!三番五次不能相會,原來今日只近在咫尺!”
便急召心腹軍兵,將捆綁在營中的孔亮取來,屏退左右,問道:
“你可識得宋江?便是山東濟州鄆城縣那個人稱及時雨、孝義黑三郎的?”
孔亮既被花榮捉了,心知聚眾攻打州城乃是大罪,便料定自己必死。
如今突然被問起,倒愣了一愣。
上下打量了下這位滿面英氣的少年將軍:
“公明哥哥乃是我兄弟授業恩師,你問這個作甚?”
“當真?”
“自然當真。”
“今日混戰時,可曾見得?”
“雖距離有些遠,不曾瞧得真切,但山坡上那個個子有些矮、面色有些黝黑的,自然是他。”
花榮連連拍手不迭,卻是既高興又可惜。
就從桌邊取過長槍,隨手一揮,將孔亮身上綁縛解了,雙手抱拳,作了一揖。
只把孔亮看呆了,連忙還禮,問為何如此。
花榮便把素來仰慕宋江大名、如今他送來親筆信勸和等事說了。
孔亮一聽大喜,又說除了宋江,眼下山上還有林沖、魯智深、楊志、石秀、時遷等一眾好漢。
只把花榮聽得連連嘆息,說道:
“魯智深、楊志兩位好漢在二龍山,這個小弟倒是知道,亦素來仰慕,只是官匪有別,一直不得便結交,”
“想來今日與小弟大戰的那個,便是他們二人之一了,難怪如此了得,”
“罷了,如今最悔恨不得的,實是未曾與公明哥哥相會,眼下兩軍對壘,須得避嫌,想是也難了。”
嘆息一陣,又略作沉吟,便也取過筆墨,就在桌上寫了封回書,請孔亮帶去二龍山。
孔亮一呆:“小人眼下乃是被緝捕之身,若就此去了,旁人問起,花將軍如何辯解?”
花榮哈哈一笑:“不需多慮,一切干系只在花榮身上!但勞煩大哥向公明哥哥致意,日后若再得空來青州時,小弟當掃除庭院相迎!”